推广 热搜: 如来藏  三摩地  十八界  心经  中阴身  陀罗尼  明心  十信位  意根  公案 

第一节 某师对一念无明之误解

   日期:2018-07-11     作者:三乘菩提    
  第一则
  某师云︰《我是一念无明,涅槃是无始无明。我是一念无明,是我执法执,而无始无明是空执。由一念无明入于无始无明,则一切皆空,状若平等矣。》(月溪法师著:维摩诘所说经疏全集120页)
  辨正︰
  我们说“我”,不仅有一念无明,不仅有无始无明,更有如来藏与前七识,所以不可说“我”是一念无明。如果一念无明就是“我”的全部,那么一切众生只有一念无明,而没有如来藏,那是谁取证涅槃呢?其它的错误我们留到后面再谈。
  …………………………………………
  第二则
  某师云︰《法界体性智即佛性,庵摩罗识即无始无明,阿赖耶识即见闻觉知,末那识即一念无明,前六识即眼耳鼻舌身意。》(月溪法师讲楞伽经102页)
  现在和前面又不同了,他又换了一种说法了。“法界体性智即佛性”,这个说法错误,我们前面已经讲了,这里不再讲。
  他说“末那识即一念无明”;这是错解了。依照《胜鬘经》及《瑜伽师地论》的记载,一念无明即是四种住地烦恼--所谓见一处住地、欲爱住地、色爱住地、有爱住地,不是末那识。欲爱住地就是欲界爱住地;色爱住地就是色界爱住地;有爱住地就是无色界爱住地,也就是执著见闻觉知和常寂常照的心,称之为有(无色界有)。
  如果依照此师的说法,末那识就是一念无明的话,一切阿罗汉、辟支佛,断尽一念无明之后,就应该立刻会死掉,或成为植物人,那世间就没有阿罗汉和辟支佛了,这样的说法,和《金刚三昧经、楞伽经、深密解脱经、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都不符合,跟《圆觉经》也不符合,这样的说法与理不相应,所以末那识不是一念无明,其它的错误,我们把它留到后面再来说。
  …………………………………………
  第三则
  某师云︰《兹再详述,小乘所修的法,苦集灭道叫做四谛。苦是受报的苦果,集是招果的因,灭是断招果的因,道是集灭乐的果。修持的法就是知苦断集慕灭修道的意思。谛是审实不错的意思,修的方法将六根断倒,澄心静虑,清清净净的,净到只有一点净念,就是小乘所达到的境界。》(月溪法师讲无始无明43页)
  又云:《小乘人修行其动机在于厌生死烦恼而未清净寂灭,认为灵性中本无苦恼,一切苦恼皆由六根招集起来,故欲得清净寂灭之乐,只有修道。将六根停止,使不生招集作用,眼不见、耳不闻、鼻不嗅、舌不尝、身不触、意不想。六根既断,六户已扃,灵性中仅有清净一念尚存,寐静快乐。此即小乘所证之道果也。》(月溪法师讲禅宗修法55页)
  辨正︰
  小乘声闻的修法,是由四圣谛入手,藉著声闻禅而证知五蕴之空幻不实,也就是声闻人的开悟。这就是声闻初果人断见所断烦恼,再经由八正道的方法于历缘对境中断除五下分结、五上分结等修所断烦恼,即是断尽一念无明。
  声闻阿罗汉入灭尽定时,乃至清净的一念也断除,并非存有清净之一念。入涅槃时不但灭此一清净念,连七转识亦灭。 未入涅槃时仍在人间度化众生,所以仍有清净一念,并非将六根断倒。六根如果断倒必定取证涅槃,取证涅槃的时候就没有这清净之一念了。不明一念无明之内容和本质,也 未亲证断一念无明境界,便揣测思维阿罗汉之境界,自以为知,其实是无智。
  …………………………………………
  第四则
  某师云︰《妄念起是一念无明,妄念不起是无始无明,胜鬘经中发挥此理最明白。》(月溪法师讲金刚经心经释要第四页)
  辨正:
  妄念起是一念无明的作用,但是妄念不是一念无明,是烦恼妄想,从四种住地烦恼而生“起烦恼”。妄念不起也不是无始无明,只是粗浅的定境而已。《胜鬘经》所说的一念无明、无始无明并非如此师所解释的那样,他是误会了《胜鬘经》的旨意。
  我们前两周曾发了一张影印的表,诸位把这张表正确的解释和他的解释一对照,就知道错在那里了。
  …………………………………………
  第五则
  某师云︰《吾人之思想感觉未生起之前已有“见、欲、色、有”存在。前面所提之“住地”意即在吾人思想不起以前,已有内在之性情存在。见一处住地意即人人有知见,而此知见人各不同。所谓“欲”,即人之性欲,在思想感觉尚未发生以前已经存在里面。譬如婴孩长大以后,其性欲自然发出,无须人教。所谓“色”,即凡人都必爱好种种形色,并各有其不同之所好。所谓“有”,即人之所有权,如言此物为我所有。》(月溪法师讲:金刚经心经释要第7、8页)
  又云:《易、系词说:“仁者见之谓仁,智者见之谓智,百姓日用而不知。”这就是一念无明的解释了。》(月溪法师讲:大乘绝对论310页)
  辨正︰
  此师真是误会了。我们在表解里面已经印得很清楚了,“见、欲、色、有”四种住地烦恼,不是他刚刚解释的那样;见一处住地是指不明白五蕴空的实相,而执著于颠倒见--以世间的颠倒知见来看世间一切法,以及揣摩猜测涅槃实相而产生的错误见解,才是见一处住地,并不是说人人有知见。
  欲--所谓的欲有、欲爱,是指欲界的贪爱。而不是单指对性欲的执著。欲界爱住地,是说对于欲界六天和物质世间的色声香味触以及这五尘引生的各种法的贪著,叫做欲界爱住地,不是单指性欲。
  色有或者叫色界爱住地,并不是人喜欢种种的形色、爱好,而是指修学禅定的人或修道的人,对于色界天的境界,也就是初禅到四禅的这些境界的贪著,叫做色界爱住地,或者称为色爱住地。
  有--或者叫做有爱住地。“有”不是指人之所有权--此物为我所有:不是的。所谓有,是说还有一个心在。我们修学禅定,断除色界爱烦恼,超过欲界、色界,到了无色界;进入无色界的时候,没有色阴但是有受想行识四阴,这受想行识就是 未悟者所说的心--能知的心,以及能作主的心,这个心还在,就是“有”,这也是三界之中的有。修行人已经没有欲爱、色爱,但是能知的清净的心还在,所以称为有爱。也就是说︰对无色界的境界,对于能知能觉常寂常照的心不可执著。执著觉知心寂照心,便不能解脱,这就是有爱住地。这四种住地烦恼,只要读过《胜鬘经、瑜伽师地论》就明白了,便知他解释错误了。
  接下来我们引用《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下来为大家作说明,世尊说︰“故善惑二心起欲界惑,名欲界住地。起色界惑名色界住地,起心惑故名无色界住地。”那就是说,修善以及除恶,但是不明白真心本性,所以不明白五蕴的空,因此产生对于欲界之中的色声香味触法的无明。以为它真实有,不知道它的虚幻性,因此生起欲界惑。这叫做欲界住地。
  那么对于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的境界--色界天的境界,不明白它的虚幻,因此产生执著、无明,这叫做色界住地。对于我们见闻觉知心和寂照心的虚幻不明白,以为不住在世间的色声香味触里面,只剩下一个清净心在,一念不生,以为这样的境界就是解脱。不明白这个心还是虚幻的,所以称为无色界住地。以上是《菩萨璎珞本业经》里面世尊为我们解释四种住地。
  世尊又跟我们解释说︰“此四住地起一切烦恼故为始起四住地。”那就是说这四住地的无明生起一切的烦恼,这种烦恼叫做“起烦恼”,就是一念无明烦恼。
  世尊又解释说︰“其四住地前更无法起故,故名无始无明住地。”那就是说,在凡夫众生还没有明心见性之前,所会生起一切烦恼都属于起烦恼,起烦恼则是从四种住地产生。那么这四种住地的烦恼之前没有任何一法能够生起,因此叫做无始无明住地。《胜鬘经》里面也跟我们说︰“心不相应无始无明住地”。那就是说︰无始无明住地所能生起一切烦恼叫做“上烦恼”,这些上烦恼只在我们明心见性之后才会生起。
  那就是说无始无明住地的烦恼要在明心见性之后,想要修学成为究竟佛的心生起之时,才会产生无始无明住地烦恼,才会产生上烦恼,所以上烦恼又称为“过恒河沙数修所断烦恼”。这是无始无明住地。因此四种烦恼,并不是此师所解释的那样。
  为什么说他解释错了呢?我们再引述《瑜伽师地论》卷六和卷十里面的说明来为大家解释。卷六里面弥勒菩萨为我们解释见一处住地:“谓不如理作意施设建立。由十六种异差别,显不如理作意应知。何等十六?一、因中有果论……”等十六种。
  这就是说,所谓见一处住地并不是“每一个人有各人的知见”,而是说它是不如理作意的施设所建立的观念。因为不明白三界的虚幻,不明白五蕴的虚幻,而执著五蕴是有、五蕴是无,执著因中有果,因中无果等错误的观念,这种不如理作意而施设的错误观念,弥勒菩萨说有十六种,这叫做见一处住地。
  在卷十里面解释其他二种住地说︰“欲爱云何?谓欲界诸行为缘所生,于欲界行染污希求,由此能生欲界苦果。色爱云何?谓色界诸行为缘所生,于色界行染污希求,由此能生色界苦果。无色界爱云何?谓无色界诸行为缘所生,于无色界行染污希求,由此能生无色界苦果。”
  这就很清楚的跟我们解释了--欲爱住地就是因为欲界里面的身口意行作为助缘而产生的。在欲界里面身口意三行,贪求不净的 欲界各种苦乐,因此而产生欲界的苦果,这就叫做欲界爱住地或者欲爱住地。
  色爱住地是说在色界境界中,经由色界的各种行为助缘,譬如对初禅的五支的乐,二禅四支的乐等等而生起贪爱,因此产生色界苦果。畏惧色界的定境失去,或者畏惧色界的乐触失去,或畏惧失去四禅清净境界,因此产生色界苦果。这叫做色爱或称为色界爱。
  有爱或无色界爱,是无色界诸行为缘,也就是心的行为--四空定中的心的行为。因为贪著无色界中的心的境界而产生无色界的苦果。不是此师所解释的看法。
  周易系词讲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百姓日用而不知,说的是不落善恶的见闻觉知心,不是禅宗讲的真心,禅宗只是把这一句话拿来借用而已,这一句更不是在讲一念无明,此师错会一念无明,才会如此说。
(原标题:第一节 某师对一念无明之误解)
 
 
更多>同类佛法文库

推荐排行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禅宗  |  网站地图  |  鄂ICP备 2021019967号
禅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