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如来藏  三摩地  十八界  心经  中阴身  陀罗尼  明心  十信位  意根  公案 

第121集 《大乘起信论》重点回顾

   日期:2018-07-12     作者:三乘菩提    
陆正元老师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欢迎您继续收看《三乘菩提之入门起信》。现在这个节目已经快要进入尾声了,今天我们要讲解的是第五分的“利益分”,并且要把《起信论》作个重点回顾。
  我们在这个节目一开始,就有说明过《大乘起信论》一共分为五分:第一是作因分,这是在说明造此论的因缘。第二是立义分,是在建立真实义的道理,并且说明大乘法的根本——一切众生心如来藏,以及祂的体大、相大、用大。第三是解释分,这是在解释立义分所建立的真实义的内涵,也就是在显示如来藏法的真实义,以及应该如何来对治邪执,并且为大众分别解说修行的正道相。第四修信分,则是在为还没有入正定的众生说明:该如何修习来成就对大乘法的正信?因为如果正信心不足的话,就无法下定决心要来修证大乘法。
  到上一集为止,前面这四分都已经详细地解说完了,接下来,最后的第五分则是要谈利益分,这是在说明对这个大乘法生起净信的话,会得到什么样的大利益?马鸣菩萨开示说:
  云何利益分?如是大乘秘密句义,今已略说;若有众生欲于如来甚深境界广大法中生净“信、觉、解”心,入大乘道无有障碍;于此略论,当勤听受,思惟修习,当知是人决定速成一切种智。若闻此法不生惊怖,当知此人定绍佛种,速得授记。(《大乘起信论》卷2)
  马鸣菩萨这段论文,大略的意思是说:前面所说的这些大乘秘密句——如来藏、心真如的道理,他都已经大略地说明了;如果有众生想要对这个如来的甚深境界,以及如来所说的广大法里面,出生净信、净觉和净解的心,想要顺利进入大乘的法道而没有障碍的话,就必须对这部佛法的略论勤于听闻、受持,以及思惟和修习。不但要自己真正理解论中的真实义,而且还得为人如实地解说宣讲,让学法的人们都能知道其中的妙理。如果能够这样如实勤修的话,就可以很迅速地成就一切种智。而假使有人听闻这部论所说的如来藏妙法以后,不会生起惊惧害怕的心,我们就可以确定这个人将来一定能够绍继成佛的种子,一定会很快地就被诸佛所授记:包括成佛的佛号、佛世界的名称、弟子四众多寡,正法、像法住世多久等等的预记。
  马鸣菩萨在这里说道,前面所讲的心真如的秘密句义,都已经为大家简略地说完了。这些大乘深妙法的秘密句义,才是佛法当中的“真密”之法,像假密宗喇嘛教那些见不得人的欲界男女乐空双运的双身修法,绝对不是佛法中的真实秘密义。因为 马鸣菩萨所开示的“心真如的秘密句”非常的重要,所以我们在这个节目的最后,要再花点时间来作个重点的回顾。
  在一开始的立义分中,马鸣菩萨就开示说:大乘法的根本是一切众生的实相心、如来藏。他说这个心,摄尽了一切世间以及出世间法;而这个如来藏心的真如相,显示了大乘法的理体,表示这个如来藏心是真实而如如的法,并非只是一个虚妄、空无、想象出来的法。而这个如来藏心的生灭因缘相,能够显示大乘法的体大、相大以及用大。所谓体大,是说这个一切法真如,祂无论是在染法或是净法中,祂的体性永远是平等无别、无增无减的;所谓相大,则是说:如来藏心本来就具足了无量无边的功能德用;而所谓用大,则是在说:如来藏能够出生一切世出世间的良善因果,一切诸佛菩萨都是依于这个如来藏心,才能够成就佛道的。所以说:这里所说的如来藏心的生灭相、因缘相,并不是在说如来藏本身,祂是生灭性、有间断的;而是说不生灭的如来藏,祂能够出生一切万法,而祂所出生的这些法在生灭变化之中,能够产生种种的功能以及作用。
  而在接下来的解释分中,马鸣菩萨首先提到所谓显示真实义,是依于一心而有两种门:就是心真如门以及心生灭门。这两种门分别都含摄了一切法,因为这一心二门,永远都是辗转不相离的缘故。所谓心真如门,是指如来藏心本性的不生不灭相,是说明第八识如来藏在因地之时,就已经是具足了真实而如如的性相;但是因为七转识相应的无明种子、烦恼种子所覆障的缘故,所以只能够显示出自体的真如性相,但是却不能发起佛地真如心体无垢识的无漏有为法上的广大功德,所以无法像 佛陀一样能够广大地利益有情。因为一切诸法都是由本不生灭的如来藏心所生、所显,但是如来藏心祂只是随顺妄心而如实运作,本身却对六尘境界无觉无观,不起任何的分别执著,因此祂能时时刻刻显现出真实而如如的法相。众生所见到的诸法,都只是由于自身的妄念,而好像有生起种种的差别相;但是如果远离了自身的妄念,而转从真实心如来藏祂从来无觉无观的角度来看,则实际上并没有任何的境界差别之相。
  而且,真如依于言说,可以建立“真实空”以及“真实不空”这两种差别。所谓“真实空是说:心真如远离了蕴处界等法的虚妄不实之相,而且在一切蕴处界法上面,能够显现出如来藏心的真实而如如的体性。至于“真实不空”则是说:如来藏心的体性是常恒不变、净法圆满的,而且具足了无边的功德,因此说祂不空。又因为这个真如,并不是一般世间凡夫的妄念心所行的境界,只有具备离念智的圣者,才能够如实证得的;而从实证者的角度来看,如来藏心祂从来不与一切的境界相相应,所以其实也没有所谓的“不空”之相可得。
  至于在心生灭门方面,则是说由于不生灭性的如来藏第八识心中,含有集藏分段生死的七转识染污种子,由此不生灭和生灭和合,非一非异,所以第八识、如来藏,又名为阿赖耶识,祂既能摄持一切法,又能出生一切法。这就是在说明:阿赖耶识心体自身乃是七转识的根源,名为如来藏。这个如来藏心配合祂自己所出生的七转识,则能直接、间接或是辗转出生万法。阿赖耶识心体自身从来没有生灭,但是因为这个心能出生万法的缘故,因此祂所出生的万法也就随顺因缘,而有生住异灭等等的现象出现;依此现象而来说明这个实相心的生灭门,但这绝对不是在说第八识实相心体具有生灭性。
  而且 马鸣菩萨又说阿赖耶识有“觉”以及“不觉”这两种义理。所谓“觉”这个法界一相,犹如虚空、遍一切处,就是指一切如来的平等法身。因为这个如来藏心的本性,远离了一切的妄念相,因此而说一切如来是本觉。虽然说,一切有情众生本来而有“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如来藏、真心佛性,但是在众生还没有成佛之前,却都被烦恼障以及所知障给障碍住了,一直要到究竟成佛,这两种障完全去除之后,如来藏所含藏的功德性,才能够完全显发出来。我们是依于如来藏的法身,而说一切如来为本觉。而还没有和这个本觉相应的有情众生呢,则称为不觉;当有情众生第一次和这个觉相应的时候,则称为“始觉”。普遍来说,一切的世间凡夫,都错把能够觉知六尘境界、生灭性的意识心,当作是本觉心如来藏;所以,这些外道的修行者都自以为:当自己的意识心前念不觉起于烦恼的时候,后念有觉察到就立即去制伏住,让烦恼不再生起,这样子就是“觉”,就是修行。但是 马鸣菩萨却说:“此虽名觉,即是不觉”。因为这样还是完全落在凡夫意识心的法尘境中,并没有找到本觉心如来藏,所以无法发起般若智慧的缘故。
  如果是二乘阿罗汉以及在三贤位中的菩萨,因为听闻了诸佛菩萨所开示的正法,知道解脱道所要证入的灭尽蕴处界法,仅余如来藏独存的无余涅槃境界;或是佛菩提道所要证知的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性的无念心、如来藏,祂的体、性、相、用,都和会起念的意识妄心不同,因而舍离了能取六尘境界的六识心的粗品分别,这时候就名为“相似觉”。至于具有无生法忍的地上菩萨,也就是法身菩萨,他们都已经圆满了见道通达位,而已经进入到修道位之中。因为地上菩萨能够证得戒身、定身、慧身、解脱身以及解脱知见身等这五分法身,所以能够觉照到:无论是有念心体,还是无念心体,全部都是无相的,因此能够逐渐舍离修所断惑的中品分别,逐步增长五分法身;因此这些具备无生法忍的地上菩萨,就称为是“随分觉”。
  而这些大菩萨在十地修学满足之后,还需要在等觉位中,以百劫的时间来修相好,以圆满成佛时所应该具足的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当这位福德、智慧都已经修集满足的最后身菩萨的度众因缘成熟时,他就会下生人间,在菩提树下一念相应、明心证真而究竟觉悟,并且见性成佛。这时候,由于对于觉相的微细分别都已经究竟永尽了,因此可以和第八识心体的真如性完全兼容,所以这时候就能够“觉遍十方”;这时候心根本性常住现前,这就是如来的境界。这时候的佛地真如、无垢识,能够和五遍行、五别境、善十一等这二十一个心所有法相应而无所不能,所以就名为“究竟觉”。
  佛道的修学就是要依这样的步骤,以三大无量数劫的时间,完全断尽烦恼障以及所知障,才能够圆满而究竟成佛!所以说,一切有情众生以及宇宙万法的本源,一切世间、出世间法的根本,正是马鸣菩萨在这部论中所说的“一切众生心”。这个一切众生心、如来藏,也就是大乘佛法的秘密句。想要修学佛法、成就佛道,就得要先找到本觉—“一切众生心、如来藏”—而进入到七住位,这时候就称为“始觉”;因为证得了如来藏这个无念心,因此也名为“相似觉”;而在实证如来藏而真见道之后,接着要依如来藏这个非安立谛来修三品心,经过三贤位的修学,见道通达而得以进入初地,这时候名为“随分觉”;在初地到十地中,则要修学无生法忍、道种智,也就是如来藏中所含藏的一切种子的智慧。这样经过三大无量数劫的修行,一切种智都具足圆满之后,才能够成就佛道。
  这个众生心、如来藏,因为能够执持种子以及诸色根令其不坏的缘故,所以又叫作阿陀那识;阿陀那就是执持的意思。因为这个众生心、如来藏、阿陀那识所含藏的道理甚深极甚深,因此一般的凡愚众生很容易误解、错会,以为这里所指的就是众生所执著的能分别的意识心,或是处处作主的意根、末那识。所以,佛陀在四十九年说法期间,前期以及中期的初转法轮、二转法轮时期,并不明讲众生心、如来藏的道理,而是以隐密的方式来说明;一直要到第三转法轮时期,那时候已经有许多菩萨,以及回小向大的阿罗汉,都已经实证了如来藏,具有般若智慧之后,才为这些已经实证的圣者来说明如来藏中所含藏的无量种子的功能差别,来成就这些菩萨的道种智。因此 佛陀在《解深密经》中特别说了一首偈语:
  阿陀那识甚深细,一切种子如瀑流;我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解深密经》卷1)
  以这首偈语来说明这个道理。
  因此,有心寻求佛法真理的佛子们,如果真的想要得到大乘佛法秘密句的真实义,就应该要依照三乘菩提的次第,以及所应该具备的条件,寻找真善知识来闻熏正知见,归依三宝,受持菩萨戒,逐步修学来增长福德以及智慧;而在福德因缘具足成熟之际,自然就有机缘能够证得这个大乘佛法的秘密句,而发起般若智慧了!
  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今天的节目就说明到这里为止。感谢您的收看!
  敬祝您身心安泰、福慧增长、早证菩提!
  阿弥陀佛!
  
(原标题:第121集 《大乘起信论》重点回顾)
 
 
更多>同类佛法文库

推荐排行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禅宗  |  网站地图  |  鄂ICP备 2021019967号
禅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