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如来藏  三摩地  十八界  心经  中阴身  陀罗尼  明心  十信位  意根  公案 

第60集 灭四食者方证解脱

   日期:2018-07-13     作者:三乘菩提    
正文老师
  各位电视机前的观众以及菩萨们:阿弥陀佛!
  我们现在这个单元要为各位说明的是《三乘菩提之阿含正义》。我们是依止著 平实导师所著作的《阿含正义》为参考书籍来作说明。我们这一集所要说明的是“灭四食者方证解脱”;也就是说,我们如果要证声闻解脱果的话,必须要灭除四食。
  在前面几集的老师所说明四食的内容跟道理,我们知道一切有情都是以四食而存在著,这当然是函盖三界中所有众生的。而这个四食是在说有四种食,这四种食,函盖三界九地一切有情的食。所谓的四种食是在说:欲界中完全具足了段食(也就是抟食)或是触食(最主要是在说明细滑食),另外一个就是念食,还有一个是识食,这四种食;色界中则具有触食、念食、识食这三种食;无色界中的众生则唯有识食。四食的内容跟道理既然已经知道了,我们就应该要懂得确实断除四食,这才是真正在修证解脱道的人。想要断除四食的人,应当要先知道四食的内容,然后要知道四食的苦、四食的集、四食的灭、四食灭除之道,这样才是具足了知四食的四圣谛。像这样子了知四食的四圣谛以后,就能够确实断除四食的贪爱;断除了四食以后,也才能确实知道自己已经亲身证得解脱了。
  如 佛所说,食集,则有觉知心不灭,则有生死。如《杂阿含经》卷14第345经中:舍利弗白佛言:“真实,世尊!世尊!比丘真实者,厌、离欲、灭尽、向:食集生,彼比丘以食故生厌、离欲、灭尽、向,彼食灭;是真实灭,觉知已,彼比丘厌、离欲、灭尽、向,是名为学。”
  在《杂阿含经》中,舍利弗对 佛禀白说:“世尊!所谓所说的比丘真实的法,就是厌恶蕴处界,也就是离六尘欲望、灭尽一切法、趣向真实:也就是当食集的情形出现的时候,那位比丘因为发觉自己有四种食的集,所以就生起了厌恶四食的心、远离触知六尘的欲望、灭尽了这种触知六尘的欲望、趣向涅槃,所以他的四种食集就跟著灭除了;这就是真实的灭,也就是觉知到自己是真实而灭除触知六尘的欲望了,四食的集已经灭了,那位比丘就有了厌恶六尘的心、远离触知六尘的欲望、灭尽触知六尘的欲望、就趣向涅槃了,这就是佛法中所应学的。”
  《杂阿含经》卷14第345经中,佛对舍利弗这样说:【如汝所说,比丘于真实,生厌、离欲、灭尽,是名法数。】这里 佛告诉舍利弗说:“正是这样子的!正是这样子的!就像你舍利弗所说的一样。比丘在真实法中修行,生起厌恶四食的心、远离四食的欲望、灭尽了四食,这就是修证解脱时应该学的种种法。”以上经文所说,就是断除四食贪爱的道理。但是断除四食贪爱,却要依止本识真实恒存来断四食;所以依止本识真实恒存灭除了四食的人,才可能证得解脱。也就是说,声闻解脱道必须依止著 佛所开示的本际——也就是如来藏,依止著这个本识,依止著这个本际,依止著这个如来藏,来断除对于四食的贪爱,来灭除对于六触、对于这个受等等的贪著;把五阴十八界给灭尽了以后,才能够入无余涅槃,这样子才能够算证得解脱。如果不是以本识为根本,以本识的真实恒存来断四食的话,那断了四食以后,就变成了断灭空。所以,又有《中阿含经》卷7中如此说:
  谓有比丘知不善、知不善根。云何知不善?谓身恶行不善,口、意恶行不善,是谓知不善。云何知不善根?谓贪不善根,恚、痴不善根,是谓知不善根。
  又说:若有比丘如是知不善及不善根者,是谓比丘成就见、得正见,于法得不坏净,入正法中。
  从这段经文里面,我们可以知道断除不善、断除不善根与识食有何关联呢?这是说断除不善以及断除不善根,都是断除识食的正行;乃至断除对于善行、善业、善果的执著,也是断除识食。所以,对于断除识食来讲,不单单只是说断除不善行,连对于善业、善果的执著,其实也是识食所应该要断除的内涵。
  起不善心,则堕入识食之中;造作不善行,也是成就识食之法;增长不善根,也是识食;乃至起善心、造作善行、行一切善而执著善果善业者,都叫作识食。也就是说,这样子造作善或恶的身行、口行、意行,都必然会成就善业或恶业的种子而成为八识心王的识食的缘故。如果能够断除识食,就能成就解脱的道果;如果能细观四食者,也能成就二乘无生果以及大乘无生法忍果。而识食道理,在唯识学当中,也就是熏习的义理。凡是有识食的法,都叫作熏习;熏习成就之后,就是成就如来藏中的种子,执藏于如来藏里面,就叫作识食。
  所以如来藏,众生的第八识,又叫作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又叫作能藏、所藏、集藏、执藏。那藏什么东西呢?就是藏众生熏习成就以后的这些种子;也就是说,储藏这些造作的身口意行以后的这些种子。那这些身口意行,函盖了在三界里面所造作的这些行为,所以于今世或未来世中待缘而现,这就叫作“种子生现行”;而今世、往世造作种种善恶业行而成就识食,就叫作“现行熏种子”。唯识学中所说的熏习的道理,就是识食的道理。
  知道熏习的道理就是识食的道理,就应当更深入了知识食的内容,然后才能深入了知食苦、食集、食灭、食灭道等四圣谛。如《杂阿含经》卷14所说:云何于食如实知?谓四食。何等为四?一者粗抟食,二者细触食,三者意思食,四者识食,是名为食;如是,食如实知。
  这就是在说明,如何才是对于四食、对于四食的苦已经如实了知呢?这是说食有四种。有哪四种呢?一者粗抟食,二者细触食,三者意思食,四者识食,这就是我所说的四种食;像这样子,就是对于四种食、对于四食的苦已经如实了知。也就是说,佛告诉我们必须要对哪四种食进行观察、进行了知呢?也就是说,必须要对于欲界的粗抟食(因为欲界一切众生全部都是以粗抟食为食),再加上欲界众生有细触食、有意思食、有识食;这个色界众生是舍离了粗抟食,但是还有细触食,还有意思食,还有识食等等,这些都是属于三界众生的四种食;无色界众生一样是还有识食存在;所以,这就是 佛所说的这四种食,必须要对这四种食如实地了知。
  《杂阿含经》卷14中又接著说:云何食集如实知?谓当来有爱,喜、贪俱,彼彼乐著,是名食集;如是,食集如实知。
  经中又说明,如何是对于四食的广集已经如实了知呢?这是说未来将会继续出生对于三界有的贪爱,这种贪爱三界有的心,是与喜乐三界有的心态同时存在的;对于三界有的贪爱,以及喜乐三界有的错误心态,就叫作四食的广集;像这样子了知以后,就是对于四食的广集已经如实了知了。
  在《杂阿含经》卷14中又说:云何食灭如实知?若当来有爱,喜、贪俱,彼彼乐著,无余、断舍、吐尽、离欲、灭、息没,是名食灭;如是,食灭如实知。
  也就是说,如何是四食已灭的如实了知呢?如果是在未来会有三界有的贪爱,对三界有生起喜乐与贪爱的心,以及对乐著于三界有及贪爱心的境界,已经不存在了、断除了这种贪爱与喜乐、吐弃干净了、离开三界有的所有欲望、心得寂灭、息没了一切的攀缘心,这就称为食集的现象已经灭除了;像这样子,就是食集的现象灭除的意涵已经如实了知。
  在《杂阿含经》卷14又如是说:云何食灭道迹如实知?谓八圣道: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是名食灭道迹;如是,食灭道迹如实知。
  这是在说明,如何是食集的现象灭除的方法也如实地了知了呢?就是说了知八圣道,八圣道就是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在这八正道,如实了知这八种修行的正确方法,就叫作食集现象灭除的方法;像这样子,就是食灭的方法已经如实了知了。在这段经文中,已经详细地说明四食的四圣谛;也就是说,如果想要证解脱果的人,应当对食的义理,以及食集的道理,以及食灭的道理,以及食灭道的道理等等四谛,都能够如实地了知,然后才有可能取证解脱道。
  识食的识总括起来,总共有三种心:也就是意识、意根、第八识阿赖耶识。而贪著五欲,在欲界五尘与法尘上面领受,就是意识的食;意根受到意识的误导,所以也在欲界中的五欲诸法上面贪著,成就了意根末那识的食;阿赖耶识虽然是被动性而从来都不贪著的这一个心,但是祂在意识与意根有食的时候,祂就会产生一种体性。什么体性呢?阿赖耶识可以收藏欲界诸法中的贪爱种子,这就是阿赖耶识在欲界中的食,这就是欲界的识食了;但是这其中,阿赖耶识本身其实都无贪爱,所以又叫作非有食、非无食。因为阿赖耶识,从来不贪著于三界六尘万法,贪著三界六尘万法的是我们的意识心,还有我们的第七识末那识;但是,因为我们的意识还有意根贪著于这个三界的四种食的时候,阿赖耶识就会储存这些种子,所以方便说阿赖耶识也是有食。所以,在这里我们说阿赖耶识非有食、非无食;非有食的意思就是说:阿赖耶识祂并不跟三界六尘万法相应;非无食的意思就是说:阿赖耶识也是会透过意根跟意识的贪著,而去收藏、去执取祂这些造作的身口意行的这些业种。
  所以,有情六、七、八识贪著的色界、无色界的情况也是这样的,并没有不同;不同的只是所贪的客尘,改变为对色界的禅定境界法的贪著,以及无色界的意识心境界法的贪著。假使有人能舍弃欲界五尘的贪爱,他的意识、意根、阿赖耶识就离开欲界食,断了欲界识食的集;如果能舍弃色界中的意识心境界的贪爱,就能灭掉了色界识食的集;如果能够舍弃对于无色界的意识贪爱,就能够离开了无色界识食的集,这就是八背舍中所进修的次第解脱门。在二乘法解脱道中,只要是觉知外尘中的一切法,领受了外尘中的一切法,就是成就识食;成就识食的人就是食集,有识食功能聚集的人就不得解脱。所以,只要是安住于内心境界中,不缘于外五尘、外三尘的境界,并且已经断了我见,在二乘法中就说是已经离食了,已经是解脱者。
  修行的人若不能远离恶知识,不但无法远离食集,乃至由于恶法以及邪见的熏习,连四种食的道理都不懂,那就不免跟随恶知识积集种种的恶法食,使得邪见食增长广大而永远不能断除我见;也将因为恶法食的缘故,使得意识、意根的自我执著日益增长广大,永远无法断除我执;甚至于最粗浅的内我所见—也就是能见之性乃至能觉之性—也都无法断除而误认为常住不坏我,不断地增长五阴,使得五阴越来越炽盛,当然永远都没有办法取证解脱果,那就更别说是出离三界生死苦了。
  所以,有大师经常在开示徒众的时候说:“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乃至于处处作主的那一个心,那个心就是了。”这个心其实就是不离识食的意识心。因为祂是不离三界六尘万法的那一个意识心,如果以这个心为常住不灭的话,那就是真正的不能够离开我见,也就是恶法食。所以追随恶知识熏习错误的佛法,就是恶法食;有恶法食的人,永远无法断掉我见、证初果。所以,学法前、学法时,都应当分辨真假善知识,然后依止而修学之,远离恶法食。学佛人应当善加简择,并与经典一一比对,与真善知识所说之正理一一比对。如实作了以后,然后依法不依人,才可能远离恶法食,并让善法得以生起,实证解脱果才有希望。这个就是灭四食才能够亲证解脱的真正的义理。
  今天时间已经到了,就跟各位先分享到这里。
  阿弥陀佛!
  
(原标题:第60集 灭四食者方证解脱)
 
 
更多>同类佛法文库

推荐排行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禅宗  |  网站地图  |  鄂ICP备 2021019967号
禅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