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如来藏  三摩地  十八界  心经  中阴身  陀罗尼  明心  十信位  意根  公案 

第55集 意思食

   日期:2018-07-13     作者:三乘菩提    
正墩老师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欢迎收看由佛教正觉同修会为各位准备的电视弘法节目《三乘菩提之阿含正义——兼论唯识学的最早根据》系列佛法讲座。这一集我们要继续学习,有关四食的道理。
  四食中的念食,又称为意思食。由于意识、意根的思惟与念想,而成为长养意识与意根持续现行的动力、养分,所以念食(意思食)就是意识与意根的食物。有一种状况的念食出现在一般所谓冬眠或夏眠,蛰伏状态的动物在冬眠状态中,都是意思为食的;以意根的思心所运作,而使生命留住。两栖类动物,如阿拉斯加木蛙、北美洲灰树蛙,甚至哺乳动物中的极地松鼠,在严冬寒冰的低温下仍可以存活,身体中的液体有很大比例都已经冻结,停止了呼吸及心跳,呈现死亡的样子,仍以意根的思心所运作而得以存命;等到气温回暖、寒冰解冻时,这些动物全身也随著解冻,又活转过来。这类有情正是 佛所说“以意思惟、润益诸根、增长寿命者”(《起世经》卷7),都是以意根的“思”为食的众生。
  这种念食、意根思食的状况,略有两种:一种为意根与意识同时存在,另一种是意根单独存在。意根与意识同时存在的,在旁生有情中,譬如北极熊冬眠过程进入一种昏睡的状况,意识多时是不现行的,但常常会醒来观察环境,若发现天气等状况仍不适合活动时,就会继续灭掉意识,而再进入眠熟位中;若发现有紧急状况的危险,也会离开睡眠,在醒来进行观察之时,这是意识的作用,所以也仍摄属于意识的触食,但同时仍有意根的触食。眠熟后,意识灭了,则回归到只有意根触食的状态中,名为意根思心所的触食,简称意思食。
  若是只有意根单独存在的念食,则是发生在卵生动物的入胎识如来藏。在初受生、入于卵中时,五根发育还不具足,过去世的意识早在舍报时已灭;若有中阴身,中阴身的意识在入胎时也断灭,而此世的意识尚未现行,所以还没有见闻觉知,无法对六尘有任何了别;但是意根缘于卵中的内身触的法尘境界,这种只有意根所缘的内身触的法尘境界,就是意根的念食。是由于意根的我执及触食,来促使如来藏不断演变所执持的卵身产生质变,所以也是念食,也就是意根思心所的触食。
  人类受生的情况也是一样,如来藏初入胎时执取了受精卵,也是靠著意根的念食,而长养了色身;等到在母胎中的后期,渐渐成长而具足五根,成为人类色身,而使意识觉知心得以满分现行运作,这时才能从母胎中出生。其实这也是意根的念食—意思食—在运作的。至于有情活著的时候,在意识断灭的五位中的其中四位,也就是眠熟位、闷绝位、灭尽定位、无想定位,包含无想天中,也是依靠意根的念食而存活,不致于舍报往生。
  意根的念食,在三界一切位中都存在著,所以遍于三界九地,因此说一切天人也有这种念食——意思食。譬如欲界天中,往往思欲享乐;即使是初果人受生于欲界天中,也常常会思欲享乐,这就是欲界天人的念食。欲界天如此,色界天也同样不离念食,只是所思所念的对象有所差别而已。所以 世尊在《阿含经》中说,在欲界天之上的诸天,是以禅定的身心之乐为食的:【自上诸天,以禅定喜乐为食。……何等众生念食?有众生因念食得存,诸根增长,寿命不绝,是为念食。】(《长阿含经》卷20)佛弟子若生于色界,因为具有佛法正思惟的作意,常会在定中想起自己应该精进于佛法修行,而不应因为禅定的殊胜境界,终日无所事事安住于定境当中。这样的意念或决定思,就成为色界天中的佛弟子的意识与意根的念食,使色界天中的佛弟子常常以神通化身来人间闻熏正法,使他们的意识与意根常与善法欲相应,就不会常常无意义的枯住于色界禅定定境当中,就可以远离意思食。所以说,禅定中的微细境界受,也是念食的一种。
  进一步来说,一切意识心的行为—不论是善、恶、净法—也都是意思食,又名念食。所以在善法中应保持念食,在恶法上应远离念食(意思食)。佛陀常以遮障解脱的不善积聚,恶不善法的五盖,以及能趣向证涅槃的三十七道品中的善积聚七觉支同时来说明。如在《杂阿含经》中,世尊开示说:“五盖、七觉分,有食、无食。”如身体依于饮食而建立,不能离开饮食;同样的道理,五盖也是依于食而建立,不能离食而有五盖;贪欲盖是以触的法相为食;在触觉上面生起了不正确的思惟,使得尚未生起的贪欲生起了,已经生起的贪欲能使它增广起来,所以是由触觉而生起贪欲的,这就是贪欲盖的食。瞋恚盖的食是说障碍的法相;对于障碍自己顺心境界的法相,心中生起了不正确的思惟,瞋恚盖就因为障碍而生起,或更加的增广。睡眠盖的食共有五种;就是身体疲累、不乐于目前的境界、打呵欠、吃过多的食物、心中懈怠;对于眼前的境界生起不正思惟时,睡眠盖就会生起,乃至增广。掉悔盖的食共有四种,是说对于亲属、人类众生、天界众生、以前所经历的娱乐上面的种种觉知;由于自己主动,或由别人提醒而忆起这些觉知,因此生起了不正确的思惟,使得掉悔盖生起,或者更加增广。疑盖的食是对于过去世、未来世、现在世实有或虚妄产生了犹豫;在这些法相上面生起了不正确的思惟,使得疑盖生起,乃至增广。
  相对地,善法的七觉分也是同样的道理。念觉分的不食,是对于四念处的法义不曾加以思惟,念觉分因而不能生起,或渐渐退失。择法觉分的不食,是对于善法、不善法的抉择上面,不曾加以思惟,所以使得择法觉分不能生起,或者退失。精进觉分的不食,是说在四正断不曾作确实的思惟,精进觉分就不能生起或者退失。喜觉分的不食,是在喜与喜处这两个法的法相上面不作思惟,使得喜觉分不能生起或退失。猗觉分的不食有两种:身上乐触而对五欲得以止息,以及心中有乐受而对五欲得以止息;对于这两种猗的法不加以思惟,使得初禅乐触、乐受觉分不能生起,乃至退失。定觉分的不食,是对于四禅中的境界相,不加以思惟、修证,使得定觉分不能生起或者退失。舍觉分的不食,是对于断除我见、离五欲,灭尽三界有的这三法的功能,不加以思惟,使得舍觉分不能生起,或者退失。
  至于有关恶不善法的五盖的不食,如贪欲盖的不食,是对于不净观加以思惟,使得贪欲盖不再生起,乃至断除。瞋恚盖的不食,是以慈心来思惟诸法,使得瞋恚盖不生起,乃至消灭。睡眠盖的不食,是明白观照及思惟睡眠,使得睡眠盖不生起,乃至消灭。掉悔盖的不食,是寂静的安止下来,思惟悼悔盖的内容与过失,使得掉悔盖不生,乃至消灭。疑盖的不食,是对于缘起法加以思惟,使得疑盖不生起,乃至消灭。
  如色身都是依于食,而久住于世间建立的,没有食物就不可能使色身存在人间。同样的道理,七觉分也是依食而安住、依食而建立。念觉分的食是说,四念处加以思惟以后,念觉分就生起,乃至不断的辗转出生,以及继续增广。择法觉分的食是说,择法觉分有二种:有抉择善法的,也有抉择不善法的;修行者思惟抉择诸法以后,择法觉分就会生起,乃至重新再出生,乃至渐次增广。精进觉分的食,是说修行者对于四正断加以思惟,使得精进觉分生起,乃至一再地重生,并且渐次增广。喜觉分的食,是说喜有二种:有喜,也有喜处;修行者思惟喜和喜处,使得喜觉分生起,乃至一再出生,并且次第的增广。猗觉分的食有两种:有身受乐触的止息,还有心得乐受的止息等两种思惟;这是指初禅到三禅的乐受,使得快乐觉分生起,乃至一再地重新出生,并且逐渐增广。定觉分的食,是说有第四禅的思惟,使得定觉分生起,乃至一再地出生,并且次第的增广起来。舍觉分的食,是对于舍的三种功能:断舍我见、无五欲贪著、灭尽三界有,这三种功能,修行者思惟这个舍觉分,使得舍觉分生起,或重新出生乃至增广。
  由此可知,从意识心与意根相应的意思食上面来看,三界中的一切法都有食,善、恶、无记法的学习与思惟,以及一再地受熏与思惟,都属于意思食,而意识的行为,一定会导致意根的心行改变或增广。同时意思食一直都有相对的两面,经由善法思惟与观行,使得善法得到意思食的长养,就使得不善法相对的消灭;相对地,经由不善法的思惟与熏习,使得不善法一再地重新出生与长养,也会使善法减损。所以食的意思是包括学习,一再地受熏而成为种子,也就是所谓功能差别。不单只是色身需要物质的食物的食,法身慧命、解脱境界等善法,也是同样要有食,才能出生、长养,才能成就解脱果或佛菩提果,这就是食的眞实意义。
  既然五蕴身心各都有食,三界有情各都有食,假使所证眞心却落在有食的境界,就当然是错悟的大乘见道;假使所证解脱道是不离食的意识境界,那便是未断三界有境界,落入我见的凡夫。至于尚未究竟佛道的菩萨仍然有食,而用以增长法身慧命,直到究竟成佛时,不再有任何受熏,所以不再转变心中的一切种子,才能说是念食、识食都已断尽,所以只有佛地境界才是离食的。但为了能使众生亲近学法,因而示现于人间的应身,仍然必须要摄取抟食,藉此任持长养欲界色身;但其实 佛陀是早已远离抟食的,只是为了利益众生而受人身的缘故,必须受食。修习解脱道及佛菩提道的佛子们,都可以藉此来实际观察自身所修证的解脱道,看看自己的知见是否符合 世尊的开示,然后再对自己于解脱道中的证境,加以抉择及定位,可以免除大妄语及僭越的果报。
  如何断除意思食?《阿含经》中,佛是这样开示的:如何是比丘应该正确观察的意思食呢?譬如聚落、城邑的旁边有大火生起,而这大火聚是没有青烟、也没有火焰的。当时一个在世间法中很聪明黠慧的人,背离苦痛而转向快乐,厌恶死亡而乐于生存。他这样子想:“那里有大火,虽没有青烟,也没有火焰。我走到那里时应该回避,不要坠入火中,我若坠入其中的话,必死无疑。”他这样子思惟以后,在路上常常生起这样的思惟与愿望,所以就舍离火聚而从远方走过去。修行者观察意思食也是这样的观察与思惟的,像这样子的观察与思惟,因此而有如理作意的抉择,与远离作意的人,意思食就可以断除;意思食断除的话,三界爱就断除了;三界爱断除的人,那些多闻的圣弟子对于解脱道的修证,想要再往上进修的话,就没有可以再向上进修的了,因为在解脱道上面所应该作的一切事情,他都已经作好的缘故。
  由此可知,意思食是难以发觉的,因为这种食的法相很微细,没有人会注意到意识、意根在三界万法中的熏习,都是意识与意根的长养及流转的食物。换句话说,无明众生对于三界一切法的法相不断地熏习,以不如理作意,错误认知离念灵知与处处作主的心是常住不坏心,自然对于依他而起的世间一切万法,及对五阴自我更加地执著;因而永远都不愿意让识蕴六识觉知心与意根,这个能取、能触知的我消失,不断地想要在这些被我所取、所触知的三界万法的境界加以触知。由于这样对三界法贪爱,产生取后有的势力,真心如来藏就会在此世寿尽舍报而舍离色身后,再度入胎受生,如是流转不绝地一再重复生死的过程。
  假使对于意思食能详细的加以观行,了知意思食的虚妄性而断除它,这样对意思食已有了如理作意的了相作意,以及胜解作意,就能心得决定地舍离意思食;则将使意识与意根对三界万法的执著灭除掉,不乐于接触六尘境界,乐于远离一切善恶境界,及舍受境界,于一切境界中都无所爱;舍寿时,不愿再使意识与意根继续存在,所以不再入胎,也不受生于天界,意识与意根就消失,而不再出现于三界中,就成为无余涅槃,而能永远离开三界生死的流转。这就是以意思食来说明证解脱的道理,但还是要强调的是:这一切都须以确认识界——入胎识的真实存在作为前提,才能成立与实证。
  这一集有关意思食的内容说明到此。请继续收看下一集,有关四食中识食的课程内容。
  阿弥陀佛!
  
(原标题:第55集 意思食)
 
 
更多>同类佛法文库

推荐排行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禅宗  |  网站地图  |  鄂ICP备 2021019967号
禅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