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如来藏  三摩地  十八界  心经  中阴身  陀罗尼  明心  十信位  意根  公案 

第57集 他派对宗喀巴的批评(二)

   日期:2018-07-13     作者:成佛之道    
正伟老师
  各位电视机前的菩萨们:阿弥陀佛!
  这里是佛教正觉同修会为各位所准备的三乘菩提之“常见外道法——广论”,也就是本会正雄居士的著作《广论之平议》的导读。
  在上一次的课程中我们说到,第八世噶玛巴米觉他说:宗喀巴的空性是依他而空;这种依止于他法才能够显示出空,这一种空性和二乘部派中实事派把一切事物视为实有,然后要灭尽事物入灭,然后是空,这两者所说的空是完全一致的。如果这样的话,大乘所证的空与小乘的空就会变成一样了,那么 佛在诸大乘经典中,说第一义谛不共二乘的话都变成没有意义了。
  所以宗喀巴的空性,充其量只能叫作小分的空性。在梵文中小分(pradesika),是指一个小小的部分,甚至只是一个点的概念。这种小分空的说法,就相当于 世尊在《楞伽经》中所提到的彼彼空;它是七种空义当中最粗糙的空,所以 世尊告诉大慧菩萨要远离这一种彼彼空。平实导师在讲述《楞伽经》的时候早就已经指出,这就是宗喀巴应成中观师弟们所落入的错误之一。
  云何彼彼空?谓于彼无彼空,是名彼彼空。大慧!譬如鹿子母舍,无象马牛羊等,非无比丘众,而说彼空;非舍、舍性空,亦非比丘、比丘性空,非余处无象马;是名一切法自相──彼于彼无彼;是名彼彼空。是名七种空。彼彼空者,是空最粗,汝当远离。(~《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1)
  好!这是说如何是彼彼空,此谓“彼处无彼法”就叫作是空,就是彼彼空。譬如鹿野苑里面的鹿母讲堂,讲堂里面没有牛、羊、象、马,所以说讲堂空了,愚痴之人就会说:“哦!那就是讲堂一切皆空,什么都没有了。”可是讲堂里面呢?仍然有比丘众住在那儿,不能因为讲堂中没有诸般野兽,就说讲堂是空的,就说鹿母讲堂空了。“鹿母讲堂空”这一句话,并不是说没有鹿母讲堂,也不是说鹿母讲堂,这个讲堂的特性不存在了;也不是说讲堂里面没有比丘众了,更不是说讲堂内比丘众的特性不存在了;当然也不是说离开鹿母讲堂以外的地方,都没有诸般野兽了。而单纯只是说,鹿母讲堂内现在没有诸般野兽而说讲堂空,不可以只因为讲堂内没有野兽就引申说:所以讲堂的一切都不存在了,都是空的,这就叫作“彼法于彼处无彼法”,如此所说的空就叫“彼彼空”;如果不明白这个道理,就说所有的法都没有了,这正是堕入了彼彼空。譬如 佛说五阴十八界,并不是说五阴十八界所在之处没有实相不坏——法性如来藏识;如同鹿母讲堂里面没有象马牛羊,并不是说没有比丘众。五阴十八界本身都是会坏灭的法,所以是空,但是这并不能代表五阴十八界没有法性如来藏。在会坏灭这一件事情上说五阴十八界空,不能够引申成为:所以五阴十八界没有如来藏。不明白这个道理的愚痴人,就会错解 佛所说的二乘法义,更会错解了大乘的般若空义。
  所以,宗喀巴会说:你看啊!佛也说阴、界、入的法是空,因此就可以推知一切的法都是空,都是缘起而性空。既然是空,所以一切的法就不会有什么法性如来藏了。那么谁主张有如来藏,那就是“有”,就不是“空”。这种人就是堕入了彼彼空之中。
  事实是,佛说五阴十八界所生起的万法为空,也说阿罗汉五阴十八界灭尽,中阴身不出生而入无余涅槃,但此非断灭,而是有真实、有本际,因此涅槃灭尽蕴处界这不是断灭;如果把这个前提拿掉了,则众生必然会于内有恐怖而永远不能够证得初果须陀洹。这就是为什么修学《广论》的人,从来不会检讨自己是否断三结、证初果。这也就是为什么宗喀巴得意的门生,却会抓著自己衣领不放的原因;因为他的我见、我所见,在这个动作当中统统具足地现形了。
  那么宗喀巴驳斥常见外道,也不承认有空性如来藏,说反正一切五阴十八界都是空、都是无常故空,所以不会也不需要再有如来藏空性,这不就是正是堕在彼彼空之中吗?就好像一个人说,鹿母讲堂里面没有牛马象羊,所以是空;因此就推论说,那鹿母讲堂也不会有比丘,最后自己骗自己说连鹿母讲堂也不存在了,这就是彼彼空。
  世尊说一切法空的见解有七种,这七种空中“彼彼空”的邪见是最为粗糙,所以 世尊交待大慧菩萨应当要远离。各位判断看看,米觉说宗喀巴落入了小分空,说这种小分空,它无法堪任于佛法上的精进。其实米觉的依据、完整的解释,佛早在《楞伽经》中就已经具足地破斥了。平实导师也是这样子交待:佛法之中切忌有创见之事,学人修习佛法时,绝不可擅以自己的意思去引申出异于 佛所说的解释;更不可以擅以己意而作反面的引申解释,否则必堕入此彼彼空。
  再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真实的空是从本以来就是空,无有过去、现在、未来的差异。宗喀巴所说的那一种空,则是落入了小分而有的彼彼空的一边去了。米觉更进一步的依《月灯三昧经》,把应成式的小分空当作是外道胜论派,或者是数论派的空性。把格鲁派的空性,当作是印度教的空性,连二乘法的空都不算。所以,米觉强调宗喀巴的空,甚至不堪负荷二乘解脱道的重任,也就是宗喀巴根本是外于佛门的外道了。这也就是米觉的后人——噶举派里面广定大司徒,在英国讲授弥勒五论的时候,他说:“应成空性不能堪任于大乘空的理论来源”(~噶玛噶举广定大司徒仁波切讲授弥勒五论 讲于 英国桑耶林)。
  米觉又说,宗喀巴把空性局限在特定的脉络内,当宗喀巴的空性是依待于实物而存在的时候,同时也就是把这个空性绑在特定缘起的脉络里了;那么胜义谛就会变成,会被局困在世俗法特定的脉络里面了,这样子的胜义谛就会变成缘生之法,胜义谛就不是胜义谛了。所以宗喀巴的应成式空性,这不是高的胜义谛;因为佛法中究竟的胜义谛,理应是真实的存在,也就是依自性地、依本质地的本然常存。然而米觉39岁的时候,格鲁派哲蚌寺的僧兵袭击了噶玛巴,以反制噶玛巴的弟子——红帽法王夏玛巴;因为,当时夏玛巴跟反对格鲁派的势力结合在一起。于此同时,格鲁派哲蚌寺的寺主索南嘉措,他终于去了蒙古,得到了蒙古人俺答汗的军事联盟,索南也被追封成达赖三世。格鲁派从此之后一步一步地脱离了比丘戒的规范,用心地经营世俗政治的势力,至今犹然;在蒙古、清朝的敕封之下格鲁派得到了西藏的政权。所以在米觉之后的历任噶玛巴,再也看不到有人敢出来与掌有政权的格鲁派论诤,至少再也没有人敢说宗喀巴是印度教外道了。
  讲到这里,各位观众应该都能够明白了,原来宗喀巴所谓的空性,它压根不是传统上大乘佛法所谓的空性。传统的大乘佛法,把宗喀巴以为观察事物没有真实成分的那一种空性,其实只能叫作空相;只是观察诸法表相的相貌而已,它只是空性所显现出来的一部分相貌罢了。而米觉所追求的空性,藏文里叫作“本然常住,自然本智”,是即一切法——从不离一切法,却同时又远离一切法而常住的那个如来藏,这才叫作真正的空性。可惜的是,米觉的一生似乎并没有真正地证得这个空性。
  空相是依于空性而有,这个问题在中国佛教内部,特别是真实证悟大乘真如的祖师之间,早在一千多年前就说得清清楚楚,没有什么好诤论了。因此,这一种应成派与他派的诤论,过去在印度佛教中并没有发生,在中国佛教中也从未发生,只有在宗喀巴开始的西藏佛教中大兴特兴。其实这是我们中国佛教徒的大福德所成,我们才能够生于中国。事实上,噶举派本来就是以如来藏为一切成就之因的。例如:在噶举祖师岗波巴宣讲大乘道次第,也就是《如意宝庄严解脱论》里面第一章,开宗明义岗波巴就自问自答的说到:
  我们这一些下劣的补特伽罗虽然很精勤,也能获得菩提吗?答曰: 精勤地修习怎能不获得菩提呢?因为我们所有的众生都具有成佛之因:如来藏的缘故。
  在第三世噶玛巴让将多杰所著的《甚深内义》,这一本书是噶举派中根本的论典之一,里面也是完全的将如来藏视为一切修行成就之根、之道、之果。他空如来藏思想,在噶举派当中流传了下来,最后由蒋贡公楚传给第十五世噶玛巴,一直到今天噶玛噶举内部的有识之士,仍然有坚持这个论点。
  前面说到广定大司徒,在国外教授弥勒五论的时候,明白地指出:宗喀巴的空性不堪任宗教上精进的基础;也就是说,如果秉持著宗喀巴缘起性空的空性,是不能够在佛法的修行里面有所精进的。到此我们已经讲了西藏佛教中,以如来藏为修行目标、成佛之因的宁玛派与噶举派,这两派在以前的代表人物都是反对宗喀巴《广论》应成中观的。至于最后一派萨迦派,更是明白地把如来藏订为本派成就之因;萨迦派明订如来藏就是阿赖耶识——萨迦派立派的根本论。
  印度祖师毗鲁巴所著的《道果——金刚句偈》,把整个佛道修行的次第分为含藏因续、身修行续及大印果续三段解说。这一部论一开始就开宗明义地讲到:众生于烦恼为不净现分;瑜伽士于三摩地为觉受现分;善逝身语意无尽庄严轮为清净相分。普基因续轮涅齐备,故为根本续。
  也就是说:众生因为有种种的烦恼,所以众生现前之量是不清净的;修行人因为修行的原因,所以可以有现量的三摩地,所以修行人他的现前量会生起暖相与道相;而 佛陀因为身、语、意三业完全清净,无量庄严,因此 佛的现量是完全的清净。修行之因、修行的基础、修行的凭恃就是每一个众生普遍都具有的根基——阿赖耶识,祂具有无量的功德相续,所以叫作含藏因续;所谓的轮回、涅槃其实都已具备于阿赖耶识之中了,并没有什么东西是外于阿赖耶识而新得到的。
  到了十六世纪,萨迦派为了这个《金刚句偈》所写的标准注释《道果三续分》,至今仍然是该派佛学院中的根本论典;它是这样子形容这一个因续阿赖耶识的:它说含藏因也就是阿赖耶
  “含藏因”之义者,谓“含藏”之本性,乃是有情之道至佛果间相续无间安住之明觉。彼无覆无记,非善非恶,以彼是证悟“胜义谛”之方便,故为二谛之“世俗谛”。……能依所依现似一体,犹如花与花香之性。约自体而言,彼即“因续”,若无方便摄受即成轮回之因;若以方便摄受即成涅槃之因,故彼自体乃是“因续”,彼如能生轮涅枝叶之大树根柢,故名“根本续”。观察能依所依之相属者,谓轮涅一切诸法悉皆熏入含藏识。(~《道果三续分》,贡确龙智)
  也就是说,众生之所以能够成佛,是因为众生有阿赖耶识;阿赖耶识的本性是含藏,祂含藏了众生从凡夫到成佛的一切种子,所以叫作“含藏因”;这就是有情修行,从凡夫一直到佛地之间,始终安住相续不断的明觉分,而不是无明;也就是阿赖耶识本身就已经是与无明相对的明,但是祂却是觉分。阿赖耶识无覆无记、非善非恶,要根据、要因为这个阿赖耶识,众生才有可能证悟胜义谛。
  各位看看:外于格鲁派传统西藏佛教的其他的三派祖师,是不是都是以如来藏阿赖耶识为一切法的根源?能不能证悟是一回事,但是见解的正确与否将会导致此世或者未来世中,是不是有可能证悟第一如来藏胜义谛。
  好!今天时间关系,我们就先为各位讲解到这一边。
  谢谢大家,阿弥陀佛!
  
(原标题:第57集 他派对宗喀巴的批评(二))
 
 
更多>同类佛法文库

推荐排行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禅宗  |  网站地图  |  鄂ICP备 2021019967号
禅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