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如来藏  三摩地  十八界  心经  中阴身  陀罗尼  明心  十信位  意根  公案 

第116集 五蕴义理(一)

   日期:2020-02-24    
正元老师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这一个单元,我们跟大家介绍 平实导师所写的《识蕴真义》。识蕴的真实义理是什么?要明白“识蕴”,首先要从五蕴说起。五蕴是属于世俗法,也是现象界的法;现象界的法共有十个,分别是六凡法界和四圣法界。六凡法界有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和天等六个;四圣法界有声闻、缘觉、菩萨和佛等四个;六凡法界是属于迷惑、无明,有生死轮回的法界;四圣法界则是觉悟、光明,离生死轮回获得解脱涅槃的法界。
  这十个法界都是因为真心如来藏,随顺众生迷惑和觉悟的不同因缘而变现的现象法界,也就是蕴处界等世间万法。这十个法界都是属于假法,假不是没有、不是断灭;“假”有两种涵义︰第一种是说,假法是依于真实法而有、依于真实法才能够存在,或是说依于真实法而出生的法就名假法;第二种是说,假法它只是没有众生所执著的体性、相用而说它假,并不是说假法是什么都没有的断灭空。因为佛法讲的是中道、讲的是实相,不落两边才是中道,不心外求法才是实相。法有真法和假法的差别,“假不自假,依真有假;真不自真,藉假显真”,这才是中道实相的佛法。能这样来了解五蕴法,就可以有因缘心开意解,证悟般若;能这样来照见五蕴法,就可以有因缘花开见佛,证悟无生。
  既然十法界都是假法,那什么是真法呢?真法就是有情众生人人本有、畜生含灵个个不失的第八识如来藏,这个真法有许多名称,可以叫作真心、真如、佛性、第一义、本际、实际、中道、实相、所知依等等;因为十法界都是由这个真心所变生,祂是法界的根本因,所以又名一真法界。这个“一真法界”随众生迷悟的不同,祂能变现十种现象法界,一真法界就是第八识如来藏,祂才是真实法;祂所出生的十法界虽然具有无量无边的妙相和妙用,却只是假法。十法界都依一真法界才能够随缘地生住异灭,乃至相续现行,这个一真十假的法界,祂是和合而不可分离的,祂是宇宙万有的本体。
  那什么是真假法界和合而不可分离?这是指一切法都依法界“无生而生,生而无生”。法界就是众生的真心如来藏,“界”有因和界限的涵义。“因”就是指真心第八识,祂含藏了万法的种子,能随缘任运出生一切法;而这一个真心第八识,是本来常住、真实不坏的法,是无始、无生的法,因此说祂所出生的一切法是“无生而生”。那为何又说一切法是“生而无生”呢?这是说万法虽然由这一个第八识如来藏出生,也都必须依这一个第八识如来藏才能随缘地生住异灭、才能相续存在,可是所生的一切法从来就没有超越过第八识的界限,万法一直都只是在第八识上面影现;虽有森罗万象,也都是幻相,都是假用,因此说一切法无生。
  众生又为什么会迷惑呢?就是因为有无明-不明白一切法、一切境界的真相-对于一切境界的真实义理没办法如实了知,所以有迷惑。众生因为在一切境界中有迷惑,生起了贪瞋痴的烦恼,造作有漏的善恶业,第八识如来藏就会随缘变生三界六道的六凡法界。什么是对于一切境界的真实相无所知呢?就是对世间和出世间境界的真相无所知。那什么是世间境界?“我”就是世间境界。不知道“我”的真相,就是迷惑;不知道五阴、十二入、十八界的真相,就是迷惑;不知道男众、不知道女众的真相,不知道一切有情众生的真相,这个就是迷惑;不知道五欲(财色名食睡)的真相,不知道汽车、房子的真相,这个就是迷惑;不知道山河大地、不知道世间万物的真实相,这个就是迷惑。
  再来,对于出世间的境界有无明,这也是迷惑。对于哪些出世间的境界不了知呢?就是不知道四圣谛、四正勤、四念处、五根、五力、七觉支、八圣道,不知道十二因缘,不知道六波罗蜜,不知道四禅八定、四无量心,不知道三明六通,不知道八背舍,不知道九次第定、一切处观,不知道三贤十地,不知道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不知道佛的无量百千三昧,乃至不知道佛的真实相,这个就是对出世间的境界有迷惑。就是因为对出世间的境界有迷惑、有无明,不知道它本来就是第八识如来藏的法相——都是众生本心第八识随缘任运所变生的妙相和妙用;由于这样的迷惑,所以障碍众生成就四圣法界。
  上面说明了蕴处界假法和真法第八识如来藏两者的相互关系。假法是相、是用,真法是性、是体;假法是因缘所生的法,真法是无始常住的法;假法是无自性、生灭变异的,真法是有真实自性、不生不灭、中道实相的法。而真法跟假法并不是分离的两个法,祂们是和合同在一处,不即不离、非一非异的法;因此说,假不自假,依真有假;真不自真,藉假显真,这才是中道实相的佛法。能明白真法、假法的道理,就能明白现象跟实相的道理,也能了解十法界跟一真法界的道理,对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对识蕴的真实义当然不会有疑惑;因此就不会错认识蕴的见闻觉知心、错认意识的离念灵知心、错认意识一念不生的心、错认意识的直觉心、错认意识前念已灭后念未生的心、错认意识的空寂灵知心,以为是真心第八识如来藏。让佛弟子能够不认假为真,把妄心当作是真心,不落入大妄语,能回归正道,摄受正法;这就是 平实导师所写的《识蕴真义》。
  现象界的五蕴包含了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五种法;色蕴是构成有情身体和物质的基本要素,受、想、行、识四蕴是构成有情精神作用的要素。五蕴的积聚和合,表示这个世界既不是主观的有情世界,也不是客观的物质世界,而是聚合主观、客观于一体的法界。藉由物质的色法、精神的心法所和合的五蕴世间,它是离不开时间和空间的相续,所以五蕴只是现象,只是因果相续的过程,只是无量的缘起。而“缘起”并不是单独的真实有,圣教上说︰见缘起即见法,见法即见如来;又说︰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换句话说,缘起的五蕴只是见闻觉知上的现象;有一个实相法与现象法是和合而不可分离的,离开现象的世界,没有实相、没有如来可说。这表示佛教是依自心如来、依真心第八识如来藏而说有中道实相的缘起性空,跟外道不依自心如来、不依真心第八识如来藏而说一切法缘起性空是有所不同的。
  “蕴”是积聚的意思,有情积聚了色、受、想、行、识五种法而成为众生;众生有了五蕴又积聚见惑、思惑、尘沙惑的烦恼,造作了各种业行而领受分段和变易两种生死。因此五蕴又名五阴,“阴”是遮蔽的意思,是说这五种法能够遮蔽众生的真心,使祂清净光明的自性不能显发,使祂过恒河沙数的微妙功德不能发起。相反的,若是有情的五阴能够修集善根福德,便可有因缘值遇真善知识教授三乘菩提的正法;有情依正法修学就可以让真心清净光明的自性能少分或是多分显发,让真心过恒河沙数的微妙功德能少分或是多分发起,令有情获得解脱涅槃乃至成就佛道。
  佛教中真实善知识,必须是有广大的慈悲心,愿意为众生开演三乘菩提的妙法;有能力教授解脱道和佛菩提道的正知正见,也能教授次法降伏众生的性障。有功夫行门,能令人观行断我见、断三缚结;有种种方便善巧能令学人修学,成就无我的智慧三昧,成就制心一处、净念相续的一心三昧。能够教导众生如何忏悔灭罪,能教导修集菩萨福德资粮,能教导参禅方便令菩萨开悟明心、亲证真如佛性,能教导如何转依真如、发起中道实相的般若智慧,能教导如何修学增上戒学、增上定学、增上慧学;令菩萨渐次圆满三贤位的修证,乃至进入初地成为圣种性的菩萨。有这样的慈悲智慧,才是佛门的真实善知识。末法时代,平实导师与正觉教团就是众生的真实善知识,大家应该乐于亲近修学,乐于摄受正法。
  接下来,先简单介绍一下五蕴。首先是色蕴,色蕴的色是物质的意思,色蕴就是物质现象的积聚,表示物质的存在。色的定义就是质碍,它是有形体、占空间,而且会变坏;色不是独立的个体,而是由地、水、火、风四大积聚而成的,四大组成了有情的肉体—眼、耳、鼻、舌、身—五种感觉器官,同时也组成了感觉的对象——色、声、香、味、触的外尘境,色蕴也就是世间一切的物质现象。因此,色蕴就是物质基本元素四大与四大所造的色,这包括了有情的色身和器世间的山河大地。可是四大却是由第八识所变生,因为第八识含藏了四大的种子,也含藏了有情的别业与共业的种子;由无明、业、烦恼、父母等因缘,第八识变生了六道有情的五蕴身和器世间,令有情受种种苦乐果报。佛陀说︰色蕴包括过去色、未来色、现在色、内外色,粗细色、优劣色、远近色等,都是生灭、无常、苦、空、无我。
  再来讲受蕴,受蕴的受是有情的精神作用,也是心的一种感受作用,是把感觉和感官合而为一的感受;也就是藉由根、境、识三法的和合而有了“触”心所的出生,有了触就会引生对境界的领纳,境界的领纳就是“受”。受有三种,分别为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舍受就是不苦不乐受的意思。乐受、苦受、舍受这三受,分别和贪、瞋、痴的三毒烦恼相互对应;有情在乐受中常有贪爱,在苦受中容易生气,在舍受中常有愚痴。对于境界的感受是可意或不可意,那是有情的主观判断,在同样五尘的刺激情况下,每一位有情可能会有不同差别的感受。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接触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境界的受,叫作六受身,也是属于受蕴;因为有六受身的感受、觉知,有情才能学习世间技艺,过正常的生活,以及修学一切世间、出世间法。佛陀说︰受蕴包括过去受、未来受、现在受、内外受、粗细受、优劣受、远近受等,都是生灭、无常、苦、空、无我。
  再来讲想蕴,想即是知,想有知觉、取像的意思。在圣教中把它解释成“想谓于境取像为性,施设名言为业。”(《成唯识论》卷3)也就是当根、境、识三法和合的时候,“想”能够在六尘境界中摄取六尘境的表相,形成显境名言的见闻觉知和表意名言的语言概念,这些精神活动都可以叫作“想”。能够在六尘境取种种差别相的知觉就是想,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的想,名为六想身;因此,想有色想、声想、香想、味想,触想、法想等六种想,每一种想都有小想、大想、无量想的差别,各种想的聚集形成了想蕴。佛陀说︰想蕴包括过去想、未来想、现在想、内外想、粗细想、优劣想、远近想等,都是生灭、无常、苦、空、无我。
  接下来是行蕴,行是造作,也是行为的意思,特别是指思量心的决定和支配行为的因素。行也有思虑、决断的心理趋向,所以有人称“行”是含有意志跟执著的心。一切法的运行是有生灭,也是有变异的,因此“行”含有无常、迁流的意思,所以“诸行无常”就成为缘起的基本架构。在五蕴法中,行是现象界除了色、受、想、识四蕴以外的一切法;在五十一个心所法中,行是除了受、想两个心所外的四十九个心所法;另外有二十四个不相应行法,也都是摄在行蕴中。行有身行、口行、意行。
  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这个单元就先介绍到这里。谢谢各位菩萨的收看!
  阿弥陀佛!
 
标签: 佛法读书
 
更多>同类佛法文库

推荐排行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禅宗  |  网站地图  |  鄂ICP备 2021019967号
禅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