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如来藏  三摩地  十八界  心经  中阴身  陀罗尼  明心  十信位  意根  公案 

第105集 释迦如来如何随宜说法摄受众生(三)

   日期:2020-02-24    
正德老师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三乘菩提之入不二法门”,今天我们这个单元要继续为大家说“释迦如来如何随宜说法摄受众生?”
  释迦佛为了教化娑婆刚强难化的有情,说了身口意十恶业的内容与果报,也说了制戒、持戒、犯戒、应作不应作、有漏无漏法、正道邪道的差别。而在佛道的修学上面必须要有的果证,完全不同于种种外道所说,佛陀说其中的差别就在于【是有为,是无为;是世间,是涅槃。】(《维摩诘所说经》卷3)有为法的内涵有“无漏有为法”及“有漏有为法”的差别,而无为法则纯属于无漏,因此只有无漏无为法这一类;有漏有为法的部分指的是,造成在三界中受生死果报的一切法都称为有漏有为法,这一类的有为法,它是来自于与三界爱相应的我见、我执烦恼,是修解脱道的佛弟子们必须认识清楚以后,依教奉行真修实证去断除的。我见、我执的烦恼断除以后,在见闻觉知中所安住的,唯有清净无我的解脱境界,就称为无漏无为;不再与有漏烦恼相应了,此时处于行住坐卧中现行的法,就称为无漏有为法。
  阿罗汉为他人说自己为何解脱,或者为他人说要如何修证解脱,也是无漏有为法。已经证得解脱果的阿罗汉现行的法一定都与无漏相应,这是依照佛陀所教导的解脱道真修实证者,他必定会呈现出来的解脱功德,譬如经中佛说:
  云何无为法?谓贪欲永尽,瞋恚、愚痴永尽,一切烦恼永尽,是无为法。云何为无为道迹?谓八圣道分,正见、正智、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是名无为道迹。(《杂阿含经》卷31)
  什么是无为法呢?也就是将三界中五蕴自我与我所的贪爱永远断尽,瞋恚与愚痴也永远断尽,一切能引生三界生死的烦恼也永远断尽了,不再对五蕴生起丝毫的贪欲,对于生死已经永尽,以及为何能够永尽生死完全明了,没有丝毫的愚痴,因为安住的是无我、无我所的解脱智慧,所以不会再对任何苦或者违逆的境界生起瞋恚心,因此说是无为法,也就是无漏无为的法。
  什么是成就无为法道的足迹呢?也就是八圣道的法。以正见为首,正思惟获得解脱的正智,遵照佛戒而行,所以能够正语、正业、正命而活;依照 佛陀所说的法要精进地修学,对于应该修、应该断的法忆持不忘,成就了决定心以及发起了禅定,那么在现法中实证解脱于欲界,乃至色界、无色界的功德。要成就无漏无为,一定要经历八圣道的修练过程,所以称为无为道迹。
  但是对菩萨阿罗汉来说,解脱三界生死仅是修学佛道第一大阿僧祇劫所应到达的目标,还有两大阿僧祇劫的菩萨道必须要去次第经历,自利利他的同时也要分证无生法忍,因此菩萨不能舍掉无漏有为法。菩萨所安住的大乘解脱境界犹如经中所说的:
  无动无静是如来禅,游戏神通深入实际,不住生死不入涅槃,不尽有为不住无为,虽观无相不舍大悲,虽住三界而恒出离,知真无染而不修证,离于戏论常乐宣说。(《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9)
  菩萨证得不二法门中道实相如来藏以后,转依中道实相的智慧,现观自心如来不于六尘起念如如不动,同时自心如来能了解众生心行,随顺众生心而运行诸法,因此说自心如来无动无静。由于转依不退的缘故,菩萨能以所证的中道般若智慧,深入现观自心如来通流于五蕴十八界诸法,分证真如法身,获得大乘人无我、法无我的不思议解脱。这分不思议解脱它是来自于自心如来的真如无我,真如无我既不住生死也不住涅槃,真如无我既不尽有为也不住无为。菩萨因为获得这分不思议解脱所修证的无生法忍智慧,能现观到自心如来的种种无相本质,但是却不舍救护众生的大悲心,同样的不尽有为不住无为,继续在三界中自利利他,上求佛道,下济三涂苦。虽然在三界中,但是却能永远出离有漏法的过失,因为菩萨知道所转依的真如本来自性清净,圆满具足所有成佛的功德,不是经过修证得来的,祂是常住不变、不会毁坏的;需要修证的是七识心,需要获得智慧与解脱功德的是七识心,七识心转依真如,出离有漏以后,心清净了,就不会再造作恶业,就能成就无漏有为法种种智慧用与发起无漏无为的功德。
  菩萨的不可思议大乘解脱境界,最重要的就是在修证无为法方面,无为法有六种或者八种的分类。六种无为的分类指的是:虚空无为、非择灭无为、择灭无为、不动无为、想受灭无为、真如无为;那八种无为的分类,是将真如无为再分类为善法真如无为、不善法真如无为以及无记法真如无为,所以就开分为八种。六种无为或者八种无为都是依于第八识与所出生的七识心和合运行,在不同的分位下所显示出来的,能显示出无为法的本体就是第八识如来藏。其中所说的虚空无为,指的就是第八识不同于七识心与相应的心所法都是在六根触六尘上有为有作的分别、了知、作意、思惟、领纳,第八识如来藏不住于五蕴与六尘诸法上分别、了知、思惟、领纳,犹如虚空含容万物,却不对万物作分别而无为无作。这样的虚空无为必须是开悟的菩萨能在自己以及众生身上八识心王和合运作时,观察出第八识所显示的虚空无为。
  那择灭无为呢?指的是由于智慧力将有漏烦恼灭除而不会再现起,是真正地出离那个烦恼的系缚了,显示出来的就是择灭无为;假如不是经由断烦恼真正出离,而是因缘不会的关系所以诸行不起,就称为非择灭无为。那不动无为呢?指的是第四禅已经到达舍清净了、念也清净了,远离世间苦乐的系缚,因此称为不动无为。想受灭无为呢?祂指的是能够出离三界的境界,入于灭尽定中,六识觉知心与心所法不现行,以及意根的想与受也灭了不现行,离开三界我与我所的了知与自我解脱的领受,所以称为想受灭无为。那善法不善法以及无记法真如无为,指的是在善法中或者在不善法中,甚至于在无记法中,第八识的真如法性都是本来清净而无为。
  这些无为法的内容,菩萨必须在修证无生法忍道种智的过程,从实相入空相经过分证而现观所显示出来无为法的解脱意涵,无为法必定是从法的分位差别显示出来的,染污法断除的分位差别,清净法分证的分位差别,所显示出来的无为法就有所不同。例如,以入地的菩萨通达七真如来说,在七住位明心证般若时,他就已经能够现观虚空无为了,他必定要在断除我见后,接续降伏我执,眼见佛性证得大乘解脱的现观,发起禅定,能显示择灭无为并且通达真如无为,所以《金刚经》就有一句话说:“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从这里就可以知道,为什么释迦佛祂要为声闻以及菩萨弟子们说“哪些是有为法、哪些是无为法了”,因为佛法中的解脱道以及佛菩提道的实证,都是要从学人的八识心王与所相应的心所法内涵所显示的无为法来论证果德的。
  佛陀除了说有为、无为,还说什么是世间,什么是涅槃。简单地说,染污的法、有漏有为的法都是世间法,因为都是能牵引导致受三界生死果报的法。例如把意识心的一念不生、不与语言相应的境界当作是不生不灭的真如空性,这其中当事人到底有没有领受无为法呢?有没有显示实证无为法呢?他的意识心在境界中一念不生,虽然是经过一段期间的降伏锻炼,但是意识心本身必是在法尘中安住,必须要藉意根触法尘生起作意的因缘才能现起啊!被生起的法就是有为法,而法尘是意识存在的要项,意识必定触法尘进行分别了知,纵然不生起语言文字,但已经完成分别了知了,所以全部都是有为有作的法。
  由于当事人是将意识本身的了别与分别法尘的功能,当作是不生不灭的真如,所以等于把意识当作是本来不生、真实不灭的法;但是意识是被出生的,被意根触法尘所出生的,这种情况下就是无明烦恼现行的颠倒想,属于我见烦恼的范围,我见烦恼是染污法,与我见相应所造作的一切法都会引生三界中的生死果报、都是有漏法。因此这位当事人把意识一念不生、不与语言文字相应的境界当作是真如空性,完全没有领受到无为法,同时也没有显示出实证无为法,因为一切都与染污有漏有为法相应的缘故。要能够断除这些法,就必须先认识这些法的相貌,如果不能认识清楚哪些是有漏法?哪些是无漏法?哪些是世间法?哪些是涅槃法?本质上是没有办法断除有漏法获得无漏法的功德的,没有办法出离世间法证得涅槃的解脱功德。
  若要真正的认识世间法,就得要将 佛陀为娑婆有情所宣讲的四圣谛,仔细地听闻、熏习、思惟,从四圣谛的真实道理中彻底地认识世间,因为到达断我见、断我执的阶段,都还仍然属于世间的第一法而已,还不是出世间的第一义谛;也就是说,还不是真正的涅槃法,只是能够顺趣涅槃,流注出证涅槃的能力,以后能够安住于涅槃,本质上还没有涉及显示出涅槃的法体。能显示出涅槃的法体,法界中只有第八识如来藏而已。涅槃的意思,指的是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也就是所谓的八不中道,必须是法界唯一真实不二的中道法,才有涅槃的本质;换句话说,涅槃是由第八识如来藏的不生不灭所显示出来的。
  一般人从表相观察,以为有一个阿罗汉不在三界中受生死,五蕴受生的因灭尽了,就是阿罗汉入涅槃。事实上阿罗汉的意思就是杀贼、应供,表示他已经将所有与三界生死相应的烦恼贼都断尽了,有能力出离三界世间,舍报以后不再受生死。既然舍报以后不再受生死,就不会再有阿罗汉的五蕴出现在三界中,这个时候阿罗汉不存在了,哪里有个阿罗汉入涅槃呢?所以涅槃指的是阿罗汉的如来藏不再出生五蕴法,单独处于无余涅槃不生不灭的状态。这个如来藏的无余涅槃在阿罗汉还没有舍报之前,或者说在还没有断尽烦恼贼之前,如来藏就已经具备了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从无始劫以来就具有这种不生不死、不垢不净等八不中道的涅槃体性了,所以无余涅槃与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是同一个法体。当如来藏所含藏的三界生死烦恼被断尽了,有漏有为法与无漏有为法不再于三界现行了,所以就称为无余涅槃。因此 平实导师说:“不是五蕴法坏灭了叫作涅槃,活著的时候就可以证涅槃,本质上没有阿罗汉入涅槃。”这些都是 释迦佛为我们所说的真实义理。
  平实导师在《正觉电子报》连续三年所连载的〈涅槃〉著作已经圆满了,在著作中不仅将四种涅槃详细地说明,同时对于声闻与菩萨所证涅槃的异同,引用《成唯识论》相关的论文如实地解释,解开学人的疑惑以后,也将菩萨所应修证各阶段的内容详细论述铺陈,可以说是这个时代,对涅槃这一法解释阐述最详细的一本著作,很值得大家阅读、搜集以及珍藏。如果能够对涅槃有正确的知见,也能够认识清楚世间的定义与范围,就能够避免造作大妄语业甚至于误导他人,对于修学佛道的学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课题。所以释迦佛在三转的经典中,宣说了很多关于世间与涅槃的法要,对于娑婆刚强难化的众生,释迦佛顺著根器与机缘所说的许多三恶道因缘果报,维摩诘菩萨说那些叫作刚强之语,为了是要调伏刚强的众生。
  为什么对刚强的众生要用刚强的语言呢?经文说:
  以难化之人,心如猿猴故;以若干种法制御其心,乃可调伏;譬如象马狠悷不调,加诸楚毒乃至彻骨,然后调伏;如是刚强难化众生,故以一切苦切之言,乃可入律。(《维摩诘所说经》卷3)
  难以教化的人,他们的心就像猿猴一样不停地攀缘,所以必须要运用种种的方法才能够对治,并且调御他们散乱攀缘的心;所以当他们的心能够止息安住下来了,才得以运用四圣谛、八圣道这些法来调伏他们、柔顺他们。就好像野马、野象心性野蛮暴悷不能调伏,必须要用鞭打或者钩刺等残酷的刑罚加诸于身上,甚至于到达彻骨之痛,让它们感到恐惧而不得不听从驯兽师的指令,然后被调伏下来。娑婆五浊恶世刚强难化的众生就像那些野象、野马一样,所以才必须运用刚强苦切的言语,让大众对于三恶道的果报感到恐惧,然后才能够入于戒律的规范中,遮止身口意邪行的造作,才有意愿来接受八圣道进入佛道中修学。
  象或者是马被训练调御到最后,最为尊贵的使用就是成为国王的坐骑,得要驯化到所有动静进退的细节,马或者是象呢,完全听命所下的指令,野性完全消除了,能被国王任意的驾御,不会伤害到国王了,快速地到达要去的处所治理国家大事,同时也能保护国王的安全,成为国王的随身坐骑。以这个譬喻来看待有情众生,众生的心性调御到最后,最尊贵的境界就是完全除掉我见、我执、我所执,所有的愚痴与障碍能够被佛菩提道六度或者十度波罗蜜的方便善巧所调伏,准确地快速成就不可思议的解脱功德,让八识心王各个心王都能够发起真如用自在的运用五遍行、五别境,善十一等心所法,去利乐有情永无止尽,那就是成佛的境界。
  因此佛陀不舍娑婆五浊恶世的众生,以刚强之语、苦切之言教化我们,使我们也能快速成佛,这种教化在世间流布所存在的影响力,是属于今世利、后世利的教化,在《阿含经》中有一段佛陀的开示可以显示出这个意义:
  聚落主!如来、应供、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出兴于世,常为众生呵责杀生,赞叹不杀;呵责偷盗、邪淫、妄语,赞叹不盗、不淫、不妄语。(《杂阿含经》卷32)
  佛陀告诉一位在外道法中学习的聚落主:“如来具足了福慧圆满的十号功德,出现在充满著老病死苦的世间,佛陀常为众生说法教化,呵责杀生的过失,赞叹不杀;呵责偷盗、邪淫、妄语的过失,赞叹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的功德。”因为众生虽然不喜爱老病死苦,但是却不能忆念已经承受的,或者必定会承受的老病死苦,反而造作产生更多苦果的杀盗淫妄种种恶业。佛陀所觉知的法都是众生所不能觉知的,由于怜悯众生的缘故,所以这么恳切的广说法教。
  经文接著说:
  常以此法,化诸声闻,令念、乐、信、重,言:我大师知其所知,见其所见,呵责杀生,赞叹不杀,乃至呵责妄语,赞叹不妄语;我从昔来,以愚痴无慧,有心杀生,我缘是故,今自悔责。虽不能令彼业不为,且因此悔责故,于未来世,得离杀生,乃至得离盗、淫、妄语,亦得满足正意解脱、满足慧解脱。(《杂阿含经》卷32)
  佛陀经常以十善道的法,教化著听闻 佛陀以种种言说声音说法的弟子众,令弟子们忆念不忘,令弟子们乐于听受思惟,令弟子们能信受、信解、随信而修行,令弟子们重视因缘果报,弟子们就知道说:“我们的佛陀大师知道祂自己所知道的法,也能够观见自己所实证的智慧所在,不辞辛劳来教导我们,呵责杀生的过失,赞叹不杀,乃至于呵责妄语的过失,赞叹不妄语的功德。我自己从往昔以来,因为愚痴没有智慧,曾经生起贪欲或者瞋恚的心念而杀生,由于愚痴无慧,在境界中所起的贪瞋造作杀业这个缘故,自己发现到了这些过失生起了惭愧心,因此自己感到相当后悔而责备自己不应该那么作。”弟子们那么说的时候,虽然不能因此而让他们都不会再造作杀业,但是由于那样的惭愧悔责的功德,能够在未来世远离杀生,乃至于远离偷盗、邪淫、妄语,也能够因为远离了身口意的邪行,而进一步的满足心解脱所应断的烦恼,也满足了慧解脱所应生起的解脱智慧。
  所以说 佛陀在五浊恶世的娑婆世间,为我们说刚强之语、说苦切之言,这种方便施设的教化力与影响力所生的利益,它是不可思议的。
  好!我们今天就先到这里了。
  阿弥陀佛!
 
标签: 佛法读书
 
更多>同类佛法文库

推荐排行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禅宗  |  网站地图  |  鄂ICP备 2021019967号
禅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