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如来藏  三摩地  十八界  心经  中阴身  陀罗尼  明心  十信位  意根  公案 

23 辨 正 --20

   日期:2018-07-11     作者:成佛之道    
  辨 正 -----20
  20.上平居士云:【关于闻性到底是不是生灭法,我们还是来看看佛在《楞严经》是如何说的----﹝佛为救阿难因闻说六根无体而堕入断灭见,故特意让罗侯罗鸣钟,并随机设问,意在引导阿难由生灭之声尘,返源悟入闻性真常之理,﹞佛言:“……阿难!声销无响,汝说无闻,若实无闻,闻性已灭,同于枯木,钟声更击,汝云何知?知有知无,自是声尘或有或无,岂彼闻性为汝有无?闻实云无,谁知无者?是故阿难,声于闻中自有生灭,非为汝闻声生声灭,令汝闻性为有为无。汝尚颠倒,惑声为闻,何怪昏迷,以常为断?终不应言离诸动静、闭塞、开通,说闻无性。如重睡人,眠熟床枕,其家有人,于彼睡时,捣练舂米,其人梦中闻舂捣声,别作他物,或为击鼓,或为撞钟,即于今梦时,自怪其钟为木石响。于是忽寐,遄知杵音,自告家人,我正梦时,惑此舂声将为鼓响。阿难,是人梦中,岂忆静摇、开闭、通塞,其形虽寐,闻性不昏。纵汝形销,命光迁谢,此性云何为汝销灭?以诸众生,从无始来,循诸色声,逐念流转,曾不开悟性净妙常,不循所常,逐诸生灭,由是生生杂染流转。若弃生灭,守于真常,常光现前,根、尘、识心应时销落。想相为尘,识情为垢,二俱远离,则汝法眼应时清明,云何不成无上知觉?”
  上述引文,佛分明告诉我人,在睡眠中,闻性亦是恒常不灭的。那么在灭尽定中,闻性又如何呢?“阿难!汝岂不知,今此会中,阿那律陀无目而见,跋难陀龙,无耳而听,……诸灭尽定,得寂声闻,如此会中,摩诃迦叶,久灭意根,圆明了知,不因心念。”
  声闻在灭尽定中,六根不逐六尘,然非如木石,冥顽无知,要因觉性(见性、闻性等等)常住不灭,故能圆明了知。佛语昭然,云何萧偏说闻性是生灭法?!由此可见,萧认为闻性在睡眠和灭尽定中灭而不有,由此便断定闻性是属识阴之生灭法,----他才是真正的断见外道,明矣!云何反诬他人为断常见?!】
  这一大段,分成两小段辨正:
  第一段:《《关于闻性到底是不是生灭法,我们还是来看看佛在《楞严经》是如何说的----﹝佛为救阿难因闻说六根无体而堕入断灭见,故特意让罗侯罗鸣钟,并随机设问,意在引导阿难由生灭之声尘,返源悟入闻性真常之理,﹞佛言:“……阿难!声销无响,汝说无闻,若实无闻,闻性已灭,同于枯木,钟声更击,汝云何知?知有知无,自是声尘或有或无,岂彼闻性为汝有无?闻实云无,谁知无者?是故阿难,声于闻中自有生灭,非为汝闻声生声灭,令汝闻性为有为无。汝尚颠倒,惑声为闻,何怪昏迷,以常为断?终不应言离诸动静、闭塞、开通、说闻无性。如重睡人,眠熟床枕,其家有人,于彼睡时,捣练舂米,其人梦中闻舂捣声,别作他物,或为击鼓,或为撞钟,即于今梦时,自怪其钟为木石响。于是忽寐,遄知杵音,自告家人,我正梦时,惑此舂声将为鼓响。阿难,是人梦中,岂忆静摇、开闭、通塞,其形虽寐,闻性不昏。纵汝形销,命光迁谢,此性云何为汝销灭?以诸众生,从无始来,循诸色声,逐念流转,曾不开悟性净妙常,不循所常,逐诸生灭,由是生生杂染流转。若弃生灭,守于真常,常光现前,根、尘、识心应时销落。想相为尘,识情为垢,二俱远离,则汝法眼应时清明,云何不成无上知觉?”上述引文,佛分明告诉我人,在睡眠中,闻性亦是恒常不灭的。》》
  略覆:《楞严经》卷四之此段文意,应周详的将整段 佛与阿难尊者之对答全部敬录,方能免去上平居士“以篇概全”之缺失。现就《楞严经》卷四之最后一段,释文如下:
  佛告诉阿难及诸大众:“你现在为何自语矫乱呢?”大众和阿难尊者同时问佛:“我现在为什么是自语矫乱呢?”佛言:“我问你是否有闻?你答有闻;我又问你是否有声?你又言有声。你这样又是回答闻,又是回答声,如此报答不定,怎说不是自语矫乱呢?阿难!声音消失了,音响双绝,你却说无闻;如果真实无闻,那么闻性已灭,就同于枯木;钟声再击之时,你又如何能知呢?因此知有知无,只是声尘的有与无,难道是你的闻性或有或无吗?闻性若在无声之时,随著声灭而俱灭,那么又是谁知道是无声呢?所以,阿难呀!声于闻性中有生有灭,而不是你的闻性随著声音有生有灭,使你的闻性或有或无。你还会颠倒的把声当成闻;何怪昏迷,而以常为断呢?你终究不应该说:离开动、静、闭、塞、开、通,而说没有闻性。就好像眠熟之人,在熟睡之时,家中有人捣练舂米,这个熟睡之人听到舂捣声,却以为是其他声音:或以为击鼓声,或以为撞钟声,在梦中还奇怪钟怎会变成木石的声响呢!这时,忽然醒来,即知是舂捣声,就告诉家人说:‘我正在梦时,将此捣练声,以为是鼓响。’阿难呀!这个梦中重睡之人,在睡之时,岂忆静摇、开闭、通塞?他的形体虽在睡觉,但是他的闻性却不昏昧呀!纵使你死后,形骸已经销灭,命光迁变代谢,此闻性又怎会随汝而销灭呢?因为一切众生从无始以来,追随六尘境界,逐念分别,而致流转生死,就是因为不曾开悟,无法亲证人人本具的如来藏清净本性,微妙常住,由于不能依此常住真心,所以逐诸生灭有为之六尘境界;因此而生生世世在于六道杂染法中流转。如果能够弃舍生灭虚妄之识心,守于常住之如来藏真心,则常光现前,根、尘、识心应时销落:一切想相都是尘垢,识情都是垢染,如此‘想相、识情’都能远离,那么你自然法眼清明,如此修去,又怎能不成无上知觉呢?”
  上述引文, 佛的确分明开示“众生能闻之性,并不会因无声而消失,亦不会因睡眠而断绝”。但是 佛又言:“终不应言离诸动静闭塞开通,说闻无性”,也就是说,离开动静、闭塞、开通,就没有闻性可言。亦即,能见闻觉知之性,是由于有动静、闭塞、开通等六种尘境,而以六根为缘,方能由如来藏出生此见闻觉知性,非是不需诸缘而本来自在之法。复次,如是眠闻人舂米之声者,并非眠熟位中,而是熟睡后之梦境中;梦境中有独头意识,所以能稍听闻外声;但因身累之故不能醒来,便在梦中误以为是鼓声。真正眠熟位中尚且没有意识觉知心,何况能有闻性?
  佛世尊接著在卷五又开示云:“阿难!由尘发知,因根有相;相见无性,同于交芦;是故汝今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无漏真净,云何是中更容他物?”……佛又随说偈云:“……陀那微细识,习气成暴流;真非真恐迷,我常不开演。……”
  此段佛语明示阿难尊者:“由于有六尘故,由如来藏中发起六识之见闻觉知性;而各人心中所触之六尘相,实由六根为缘,方能由如来藏生起。六尘相与见闻觉知性皆无本有不坏之自体性,与交芦(扫把)由多根芦苇相交绑成一样;所以你如今于能知能见之性当中,建立能知能觉之性,作为常住不坏性时,就是无明之根本。你若了知并亲见那个一向看不见色尘的心--如来藏,这就是涅槃无漏真净,为什么还要在如来藏的涅槃无漏真净当中,再去攫取别的东西(见闻觉知性)放进来执著呢?”如来藏双具有性与空性,能生五蕴十二处十八界故,本身却不执著分别六尘境界故;所生见闻觉知性虽有生灭,而世世所生年青年老之见闻觉知性,却是永远都不改易其体性;如来藏本性清净、离见闻觉知、从不作主,而含藏无始劫来熏习所得、与七转识相应之烦恼染污种子。如是如来藏(亦名阿陀那识、阿赖耶识)之体性,唯有利根菩萨与 佛能知;未悟错悟之人,若未悟证此心而现前领纳其体性者,闻之悉皆迷闷不解,难以信受,所以说“真非真恐迷,我常不开演。”
  上平居士对于《楞严经》所述主旨之如来藏何在,一向懵无所知,遂谓六识心能见闻觉知之性为真心、为不生灭、为不变异,其实误会大矣! 佛于《楞严经》中又言:“因地觉心欲求常住,要与果位名目相应。” “应当审观因地发心与果地觉,为同为异?阿难!若于因地以生灭心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灭,无有是处。”今者,上平居士以见闻觉知之心为菩提心,将见性闻性…等知觉性之妄知妄觉引为菩提真心,以妄觉性心之生灭性(夜夜皆断灭故,五位皆断灭故,是如来藏所生法故,非本有法故)欲求果地常住不坏,无有是处。众生亦复如是颠倒,皆为不知如来藏除有与七转识配合运作之体性外,尚有其清净自性,一般众生皆因错悟而不自知,故堕于知觉见闻妄识之中,故而流转生死。
  第二段:上平居士云:《《那么在灭尽定中,闻性又如何呢?“阿难!汝岂不知,今此会中,阿那律陀无目而见,跋难陀龙,无耳而听,……诸灭尽定,得寂声闻,如此会中,摩诃迦叶,久灭意根,圆明了知,不因心念。”声闻在灭尽定中,六根不逐六尘,然非如木石,冥顽无知,要因觉性(见性、闻性等等)常住不灭,故能圆明了知。佛语昭然,云何萧偏说闻性是生灭法?!由此可见,萧认为闻性在睡眠和灭尽定中灭而不有,由此便断定闻性是属识阴之生灭法,----他才是真正的断见外道,明矣!云何反诬他人为断常见?!》》
  略覆:《楞严经》这一段 佛语,释文如下:“阿难呀!你难道不知道今天在这大会之中,阿那律尊者眼睛失明而却看得见,跋难陀龙,它虽然耳朵失聪却听得见,……那些证得灭尽定,成阿罗汉的圣者,就像大会中的摩诃迦叶,不特六识不起现行,也久灭意根,而能圆明了知一切诸法,不因六识七识之妄心而能起念呀!”
  上平居士此段引文之前题,尚有一段 佛语应予恭录,以免犯了断章取义之过失。 佛云:《……阿难!如是六根,由彼觉明有明明觉,失彼精了,粘妄发光,是以汝今离暗离明,无有见体;离动离静,元无听质;无通无塞,嗅性不生;非变非恬,尝无所出;不离不合,觉触本无;无灭无生,了知安寄?汝但不循动静、合离、恬变、通塞、生灭、暗明如是十二诸有为相,随拔一根脱粘内伏,伏归元真,发本明耀;耀性发明,诸余五粘应拔圆脱,不由前尘所起知见。明不循根,寄根明发,由是六根互相为用。》意思是说:如是六根之性,本来是性觉妙明之如来藏所能自行现起者,然而却因为无始劫前之一念妄动,转妙明为妄觉,于是失彼妙精,真性被六尘虚妄相所覆盖,而显现出七转识见分;是故,如果离开了明暗二尘,自然无有聚见为眼,结滞为根之妄体。……如是不循十二诸有为相,即不顺流奔尘,因此若能于此,选拔一根,修习圆通,脱所黏之妄尘,回本有之常光,内伏而反照照自性,但从一门,逆流深入,解结破阴,伏归本元一真之如来藏心;妄惑既尽,本明自发,耀性发明,回脱根尘,体露真常,故诸根黏尘之妄,亦皆随此选拔之一根,圆满而齐脱;由是乃可不由前尘所起知见,便能离于五色根而得知见六尘,此乃是真知真见也。因此可以了知,耀性发明,照用徧见,本来可以不藉扶尘、胜义二根;但今迷己逐物之后,执著色身为我、执著六尘中之见闻知觉性为我,所以就只好依附五色根才能见闻觉知六尘了。这就是说:吾人本来清净的见性乃至知觉性,在凡夫地的现在,其实只是寄托于五色根而发照明之用,而发起六性之用时,其实不是全然由于五色根而起也,都是从如来藏心体中生起也。了知此种道理,而灭除我见与我执及世法六尘之贪著以后,因为这个道理所以才能成就六根互用之妙,亦即诸黏圆脱,六根清净,产生自在无碍之妙用!
  阿那律尊者,乃白饭王之子,从 佛出家,多好睡眠,被 佛诃责之后,日夜精进不眠修行而失明, 佛怜而教之,令修乐见照明金刚三昧,遂得天眼,观见三千大千世界如观掌中庵摩罗果,无目而见;此见不依眼根,乃是耀性发明,照用徧见,不须浮尘、胜义二根也。跋难陀龙尊者,虽有耳而失聪不能闻声,但也由于修学圆通法门的缘故,能成就六根互用之妙,不由耳根,亦能听音声了了。是故上平居士举上述例子,以作为“见性闻性”是不生不灭的证明,可谓举证错误,牛头不对马嘴!此二境界,须证 佛所传授之三昧以后,方能证得,并非是指凡夫地之见性闻性可以无眼而见、无耳而闻也!上平居士若不信者,将眼睛耳根毁坏之后,看自己还能不能见、能不能闻?由此可知上平居士之引证不当也。
  佛云:《《……诸灭尽定,得寂声闻,如此会中,摩诃迦叶,久灭意根,圆明了知,不因心念。》》上平居士误会而说:“声闻在灭尽定中,六根不逐六尘,然非如木石,冥顽无知,要因觉性(见性、闻性等等)常住不灭,故能圆明了知。”其实是误会。灭尽定中完全灭除意识等六识,与眠熟无梦时无异;但在灭尽定中,意根尚有触、作意、思等三种心所法存在运作,所以灭尽定中若遇到入定所预设之情境现前时,由意根之三种心所法而警觉意识心等六识现起,因此而出定。正在定中时,完全无见闻觉知,非如上平居士所说之有见闻觉知也!眠熟位中之六识亦皆断灭,根本没有见闻觉知性存在,不可言见性等仍然存在也。若见性等仍然存在,为何大声叫唤时仍然听不见?要加以轻拍脸颊之后,才能渐渐醒觉?轻拍脸颊之后,意根警觉五尘上之法尘有大变动,所以警觉意识等六识从如来藏中现起,所以才能有所觉知;所以在眠熟位中,见性闻性…等都不存在。上平居士对此常识都不能知,还能知道大乘佛法中见道者所证的如来藏境界?绝无此理。
  亦如成唯识论所云:《灭尽定者,谓有无学,或有学圣,已伏或离无所有贪。上贪不定,由止息想,作意为先。令不恒行、恒行染污心心所灭,立灭尽名;令身安故,故亦名定;由偏厌受想,亦名灭彼定。》意即:什么叫做灭尽定?就是四果无学,或除初、二果外,唯证不还果的有学圣者,他们虽对“无所有处”的贪,或已暂伏,或已永离;而于上地“非非想处”的贪,还不一定能伏断。由此,先由止息想心的作意起修,使不恒行的前六识,及恒行的第七识染污末那等心、心所法,全都灭掉,即依此建立了灭尽的名称;又能令身安和,所以亦名为定;又因偏重于厌离受想,所以也叫做“灭受想定”。
  是故,证得灭尽定者,必须是三乘之见道(或禅宗的明心)以后,加修四禅八定,断五上分结(断三缚结及贪、瞋、慢、无明),六、七二识全部灭掉,方可谓之。摩诃迦叶尊者,久灭意根,而能“圆明了知,不因心念”;意即摩诃迦叶尊者,已证涅槃成阿罗汉,而能圆明了知,并不是因第六和第七识之心念,乃是如来藏中之妙精明性、耀性发明的缘故,非如上平居士所云:“……要因觉性(见性、闻性等等)常住不灭,故能圆明了知。”声闻在灭尽定中,了了常知之心已断,皆离见闻觉知,对于六尘境已无觉知;若如上平居士言见性、闻性常住不灭,是则入住灭尽定中见性闻性知觉性尚存,则不应言灭尽定中已灭受想,不应言“令不恒行、恒行染污心心所灭”,亦应灭尽定尚有六识心存在不灭,则显然不是灭尽定,只是欲界定或初禅等持位罢了。若谓入灭尽定者,何故而能出定?则谓,有一非见闻觉知之心住身持身,故能于入住灭尽定中色身不烂不坏,并能于他人敲罄之声音传来时,由末那识从五尘上所显示之法尘变动而产生了作意,欲加了别,便警觉如来藏,流注出前六识种子,于是六转识便现起,所以回复明觉了知之见闻知觉性,因此而出灭尽定。
  上平居士认为六识之性(见性、闻性、嗅性、尝性、触性、知觉性)等一切体性,悉有真实不坏之体性,而不知此六性非自然生、非因缘生,实由如来藏所生。上平居士等人昧于如来藏之所在,昧于如来藏之分明现前,昧于如来藏之体性,而执著如来藏所生六识之性(六识之心数法,即见性、闻性…知觉性)为真实不坏性;更断章取义而引《楞严经》中 佛语,欲证成其邪说,乃是不解佛法之人也。p219-231
(原标题:23 辨 正 --20)
 
 
更多>同类佛法文库

推荐排行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禅宗  |  网站地图  |  鄂ICP备 2021019967号
禅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