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如来藏  三摩地  十八界  心经  中阴身  陀罗尼  明心  十信位  意根  公案 

将佛法世俗化、 浅化的证严法师(连载二).......... 正光居士

   日期:2020-07-08    
将佛法世俗化、 浅化的证严法师(连载二)
  第十四点、意识与五别境心所有法相应,是生灭法。意识现行时,必定与了别六尘境的五别境心所有法相应。今以离开语言文字一念不生而了了灵知的离念灵知心为例,譬如意识心喜欢长时住于离念灵知定境中,于所乐之境,有希望冀求为性,这是五别境心所有法中的“欲”心所。又住于离念灵知定境中,能了知此是离念灵知定境,于所决定之境,能够印定执持为性,正是五别境心所有法中的“胜解”心所。意识觉知心以前曾经住于离念灵知定境中,今复进入此定中而能了知是以前所曾经历过的同一种定境,这就是于所曾习境明记不忘为性,正是五别境心所有法中的“念”心所。意识觉知心又能在此离念灵知境界中长时制心一处而安住,即是“于所观境令心专注为性”,正是五别境心所有法中的“定”心所。又在此离念灵知意识心所住的定境中,可以不起语言文字而作分别:此是父亲、母亲,此是兄弟姐妹,此是风声、雨声,此是原有定境、此是比以前更增益微细之定境……等等,即是于所观境能够拣择为性,正是五别境心所有法中的“慧”心所。由此可知,离念灵知意识心现起时,一定会与五别境心所法相应,更何况有念灵知心的散乱意识心,当然更会与五别境心所法具足相应的了:譬如专心缘于所爱之境界。但是五别境心所法,在唯识学一切种智中,一向都说与意识心相应,是意识心的功能差别,故意识心一直都与五别境心所有法相应。凡是会与五别境心所有法相应的心,佛菩萨们在经论中都说是生灭法,不是证严法师所说的不灭法;因为这心必须有意根与法尘为缘才能生起,也必须同时有如来藏流注的意识种子为因缘才能生起,所以是有生之法;有生则必有灭,不能外于生灭性。
  只有第八识如来藏,从无始以来不与五别境心所法相应,譬如第八识从来不会在六尘上面起分别、从来不曾起一念“我喜欢、我不喜欢,我希望、我不希望”等欲念,因此没有“欲”心所。又第八识从来不对六尘境起一丝一毫的分别,因此没有“胜解”心所。又第八识从来离见闻觉知,从来不对以前所经历境界明记不忘,因此没有“念”心所。又第八识从来不住定中,也不住定外,未曾起一念在定中或定外,因此没有“定”心所。又第八识从来不对六尘起分别,更不会对六尘境起抉择,因此没有“慧”心所。由此可知,第八识从来不与五别境相应,意识心却正是与五别境相应的;与五别境心所法相应的心当然就不是常住不灭的法,所以意识是有生有灭的法,因此证严法师说“意识却是不灭的”,完全违背方广诸经中唯识学的开示。
  第十五点、意识永远不离境界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意根、法尘相接触以后,意识才能从如来藏中现起。而意识现起时,必定与三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相应。苦受是违逆己心的境界受,乐受是随顺己心的境界受,不苦不乐受是既不随顺也不违逆己心的境界受。而这些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都是意识现起后产生的境界受。譬如喝苦茶,其味苦性甘,因此刚喝下去时有苦的滋味,苦受出现;但喝完之后,口内渐渐回甘,乐受渐渐出现;久之,甘味渐渐消失,乐受便转为不苦不乐受,因此以喝苦茶为例,可以发现三受刹那刹那变异,无有真实的体性。又譬如生重病是苦受,可是当重病转为轻病时,轻微的苦受就变为乐受;又轻病渐渐转愈而经久时以后,乐受渐渐淡薄乃至变成不苦不乐受。虽然重病、轻病及病转好之前同属生病一种,却有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三种受互相含摄。由此可知,意识永远离开不了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而且这三种受刹那刹那变异、互相含摄,是生灭法,所以意识心也是生灭法。
  因为水不停地滴下来,水泡便不停地出现;连续不断出现的水泡,使我们误以为水泡是一直存在的,因此佛说:“受如水泡。”正因为受不断变异而可领受,并因刹那生灭相速度极快的缘故,众生就误以为受是真实的存在。同样的道理,意识对六尘了了分明而能了知六尘境,不离刹那刹那生灭变异相,不离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所以意识非是常住不灭的法。而真心第八识体恒常住、离见闻觉知、离六尘境界受、离一切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离六尘一切法之了知,与意识生灭法现起之后恒时与三受相应之体性完全不同。由此证实,只有不与六尘境界受相应的心体才有可能是常住法,然而证严法师所说的意识是完全与三受相应的心,与第八识完全不与三受相应正好相违,当然不可说是不灭法,所以证严法师的说法严重违背 佛的开示。
  第十六点:意识有能熏的体性,非是第八识有所熏的体性。圣玄奘菩萨在《成唯识论》卷二说:“所熏、能熏各具四义,令种生长,故名熏习。何等名为所熏四义?一、坚住性。……二、无记性。……三、可熏性。……四、与能熏共和合性。……何等名为能熏四义?一、有生灭。……二、有胜用。……三、有增减。……四、与所熏和合而转。”(CBETA, T31, no. 1585, p. 9, c6-27),《成唯识论》已明白告诉我们,能熏有四种体性:生灭性、胜用性、增减性、与所熏第八识同时同处。同样的,所熏也有四种体性:坚住性、无记性、可熏性、与能熏的妄心(意识及其余六识)同时同处。能熏的意识心与所熏的如来藏心,正好是自性相反的相对心,所以意识心不属于持种的心,当然是生灭心。
  首先谈能熏的生灭性。如果意识不是刹那生灭,就不能在六尘中有种种的作用。譬如电影底片如果不是一格一格可以变动及摄影,所摄及所看的影片永远只有一格底片的影像,将成为只有一格永远不会变动影像的幻灯片一样;假使是只有一张底片(譬喻意识心前后刹那都不变易而永远是同一心),重复不断的拍摄影像的结果,将是种种影像重迭在一起(喻如意识前后无数刹那都是同一个种子而不是刹那刹那变易种子、不断的流注),就不能成就电影的功用(喻如意识只能了知一个境界,不论经过多长时间,永远都只能了知最早接触到的同一个境界)。同样的道理,意识有生灭性的作用,能于前一刹那种子现行、熏习、落谢后,后一刹那种子接踵其位而现行、熏习、落谢,如此不断接踵其位现行、熏习、落谢,才可能成就六尘中不断的生灭相及种种的了别,像这种不断接踵其位流住生、流住灭的现象,在唯识学上称为等无间流,因此意识有能熏的生灭性;证严法师完全不懂这个真理,所以妄说意识常住不灭,不是有智慧的人,与世俗愚人一样。
  又意识有其胜用性,能够分明显示出祂的殊胜的作用。譬如意识看见顺心的东西就会喜欢、生贪,有乐受;看见违逆己心的东西就会讨厌、排斥,有苦受;看见不顺心也不违逆的东西,既不喜欢也不讨厌,有不苦不乐受,所以意识在六尘境上有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的胜用性;这正是离念灵知心及有念灵知心的自性,也是变易法,不是常住不灭的法性。
  又意识有增减性,能在善法、恶法、净法、不净法中有增、有减。譬如熏习五戒、十戒的善法,可以增长善法体性,死后生欲界天。譬如熏习恶法,可以增长恶法的体性,死后堕畜生道,乃至堕地狱道。譬如熏习解脱道、佛菩提道净法,最后可以成就二乘圣人所证的二种涅槃──有余依涅槃、无余依涅槃,乃至菩萨们依之修行,可以增证为佛道的四种涅槃──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有余依涅槃、无余依涅槃、无住处涅槃,所以意识有其胜用性及增减性。譬如熏习恶法,以及在恶知识邪教导下,增长邪知邪见等不净法,乃至造下谤佛、谤法、谤胜义僧大恶业,导致未来在无间地狱受无量苦楚,这都是因为意识的心性有增减的体性所致。意识既然对善法、恶法、净法、不净法有增减性,当然不是常住法,当然是有灭之法。
  最后意识必定与所熏第八识同时同处完成熏习作用。如果意识没有与第八识同时同处完成熏习,不能成就熏习的功用以及种种业用。譬如能熏的意识心经过现行、熏习、落谢后,如果没有所熏的第八识配合运作及执持业种,如何成就世出世间种种业用以及三世因果丝毫不爽,因此意识必定与所熏第八识同时同处;八识心王中只有一个心是常住不灭的,那就是实相心;只有实相心才可能是常住不灭的心,那就是第八识所熏的心──如来藏。假使如证严所说的“意识是不灭的”,那么意识也应该是常住的实相法,那么,实相心就变成有二个心了!那么每一个有情应该都是同样有二个实相心了,证严法师说话之前都没有想到这个逻辑上的严重过失,现在又该如何自圆其说呢?
  接下来谈所熏的坚住性。第八识所熏的坚住性是指这个第八识心体坚固常住,永不坏灭,就算合十方诸佛威神之力,也无法破坏任一低贱有情的第八识。正是因为有这种坚住性,所以被熏的心才能够从过去世来到现在世,也能够从现在世去至未来世,才能贯穿三世而使各人的因果报偿不昧,不会混乱。
  又第八识的无记性──无善性、恶性,本来就离见闻觉知,不在六尘境起分别,从来不思量故不处处作主,因此对六尘境无善性、恶性分别;能够分别善性、恶性正是七转识自己,正是证严所执著的意识心。正因为第八识是无记性,能够不加简择而执持一切业种,因此三世因果的道理才能成办。如果第八识对善业、恶业能做简择,于造恶业时,第八识应该抛弃一切所造恶业,保留一切善业,则世间应仅有三善道,无三恶道等事发生;事实却不然,仍有三善道、三恶道之因果循环不息,因此唯有第八识的无记性,才能成办三世因果不昧。反观证严法师所说的意识心,则是处处求乐厌苦的心,也是会对因果业种能作拣择的分别心;假使如她所说“意识却是不灭的”,那么意识就应该是持种的心了;如果是由意识持种的话,那么一切人死前都可以由意识在去到下一世之前,把恶业种子丢弃而只保留善业种子,那么法界中将不可能有三恶道众生的存在了;可是现见三恶道众生一直都存在著,受报不曾终止过,可见意识不是持种心;既不是持种心,又怎么可能是常住不灭的心?所以证严对佛法是不懂的,才会讲出这种荒腔走板的说法来。
  又第八识有可熏性。若第八识没有可熏性,吾人尚且不能熏习世间法,所学之法譬如世间的知识、技术、艺术、茶道、花道、剑道、计算机、飞机、飞弹等,今日学之明日即忘,何况能熏习出世间法──三乘菩提,正因为第八识有可熏性,所以世出世间法才能够熏习成就;而意识正好是能熏的法,又因为祂夜夜眠熟时都会断灭,所以不可能执持所熏的种子,只能由所熏的第八识如来藏持种而保留到来日,就能记得昨日所熏习的种种法而不会忘失。既然如是,意识当然是夜夜都会断灭的法,只有如来藏才是不会断灭的法,证严法师却不知道这个教理,还公然在书中主张“意识是不灭的”,身为法师而无知若此,真令人难以想象。
  又第八识与能熏的妄心同时同处配合运作,才能成就熏习作用。如果第八识没有妄心意识心等七转识配合熏习,则必入无余涅槃。入无余涅槃已无妄心七转识,第八识复又离见闻觉知,处于自住寂静的境界,如何成就熏习作用?因此第八识必须与妄心同时同处,才能成就所熏作用。
  正因为意识完全符合能熏的四种体性,刹那变异生灭,所以意识是生灭的,没有常住不坏的体性;唯有第八识如来藏,完全符合所熏的四种体性,体性坚住而不生不灭。由此可知,证严法师说:“意识却是不灭的”,完全符合能熏的体性,与第八识如来藏所熏的正理完全相背,因此证严法师说:“意识却是不灭的”完全不如法,是名妄语。
  第十七点:证严信受的是印顺的法义,而印顺只信受原始佛法的阿含部经典,这里就以阿含部的经典教义,来证明意识心是有灭的、会灭的、必灭的虚妄心。佛在阿含解脱道中说:无余涅槃的取证,是灭除五阴、十八界后的境界。既然阿罗汉入无余涅槃时,必须灭除五阴、十八界法的所有阴、所有法;这就显示一个事实:意识是必灭的,不是不灭的。因为意识是十八界法中的意识界,是五阴中的识阴所摄的虚妄心,所以证严说“意识却是不灭的”,真是不懂阿含解脱道的凡夫,正是我见未断的凡夫。我见未断的人,在大乘法中,尚且进不了七住位,尚且不是六住满心位的贤人,何况能是地上菩萨?她却公然以地上菩萨自居,大妄语业也造得太大了!她的胆子真大!假使她的徒众因为被她误导而像她一样的自称入地证圣,将来舍寿后要如何承受果报呢?这就是正光所最担心的事!
  综合上述理证与教证二大类的十七点结论,证明意识心在眠熟等五位中必定断灭,正是被生、所生之法,非有其自在性、具足能所、有觉有观、与五别境相应、不离境界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又是能熏法,本身已是生灭法,完全符合《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二的开示:“意识者,境界分段计著生。”(CBETA, T16, no. 670, p. 496, a24),何以故?意识入眠熟等五位──睡著无梦、闷绝、正死位、无想定、灭尽定──时必定断灭,出了眠熟等五位,意识必定现前故。既然意识有生、有灭、有入、有出,即是有境界法、有所得法,非是从来不生不灭、不出不入、无所得的真心第八识境界。而第八识在睡著无梦、闷绝、正死位、无想定、灭尽定中不仅一直在运作不辍、离诸能所与觉观、不与五别境相应、无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是所熏法,所以才是常住不灭的法性,正与意识常起常断的体性完全相反,所以证严法师说“意识是不灭的”,不仅是悖理,而且也是违教的邪说,与佛所说完全相反。
  从这里可以知道,证严法师早期所说佛法非常浅显,纯粹是劝善而无关正法义理故,尚不至于严重偏离正法。后来全面继承印顺藏密应成派中观的邪说,仅承认有六识,否定事实上存在的第七识、第八识,又不想落入断灭见中,所以就认为意识是常住不灭的;因此她的整个佛法思想,就开始紧紧围绕著六个识,就与常见外道的知见完全相同了;正因为这个常见外道的邪见作祟,所以她开始公然主张:“意识却是不灭的”。可是这样的主张,却又与她自己同一时间的说法完全颠倒,何以故?因为证严法师在同一本书《生死皆自在》三一七页~三一八页都说:“人往生后,六识已不起作用”。像这样在同一本书前后说法颠倒,若不是居心叵测,故意颠倒是非、不死矫乱者,那就是对佛法无知到极点了,连一点儿自省的能力都没有。像这样的“地上菩萨”竟然会在佛法兴盛的今时出现,而且领导了四百万人,误导众生极为严重,让正光不能不摇头叹息:竟有如此荒谬的说法者,已自打嘴巴而不知,还公开主张“意识却是不灭的”,真是颠倒啊!
  此外,正光列举证严法师著作有许多常见的想法,归纳如下,大众可依上面所说正理,一一检验,譬如证严法师在她的著作《八大人觉经》第七十页:“学佛者,所学的就是要把意识转回本性,能这样,则智慧门开,光耀明净,届时自可把握自己的生死,控制业力、创造命运,就不会被三界魔王牵制在欲界中不得自在。”然而意识永远是意识,不会因为究竟清净了,成为佛地的意识以后就变成第八识无垢识;在人间,佛地仍然是八识心王同在一起运作,永远是八个识运作,所以意识修到了佛地时,种子流注出来时仍然还是意识,永远都不可能变成真心第八识的。而且,三界魔王的说法,也是不懂佛法的胡说;因为魔王是指天魔波旬,他的境界是欲界的第六天境界,没有能力到达初禅天,何况能到色界与无色界?证严怎会说他是三界魔王?可见她连三界境界都不懂,又如何能发起地上菩萨的道种智?连三贤位的根本无分别智都没有,连声闻初果的断我见智慧都没有,竟然敢自居为阿罗汉都不敢自居的地上菩萨果位,胆子真是大得离谱了。
  又譬如《静思语》第二集二七五页~-二七六页:【客问:“我很容易分心,经常在做事的同时操心下一刻的事务如何处理?请问师父:要怎样才能用心?”师言:“知道利用时间、能够把握当下此刻,就是用心。作事要专注,胸怀要如海天一般。广阔清明,好比大鹏鸟,专注地蓄势待发,一阵风来,即全力冲飞,气势磅礡。用心是自然而然的,并非刻意造作。”】然而把握当下此刻,仍是意识虚妄心,不是本来不生不灭的真心第八识。因为这个意识心,有时可以把握当下,有时因为散乱心,无法把握当下,乃是一直都与六尘境界相应的心,也是有出有入、有境界法的虚妄心,不是本来无出无入、离诸境界而不受影响的第八识如来藏。
  又譬如她的《三十七道品讲义(下)》第四○一页~四○二页:“我们平时工作,若是拿起这个、掉了那个,叫做散乱心。拿东西时,若是能轻轻拿起、轻轻放下,使周围的环境安详寂静,则称为涅槃。”但是证严法师的涅槃的境界,却是与外道五现涅槃的欲界涅槃一样,正是外道五现涅槃的同路人,却是与佛所说的涅槃灭除意识等十八界法的境界完全相反;既与常见外道的五现涅槃相同,公然违背佛所教示的涅槃,我们怎能说她不是常见外道呢?她所说的这个能使周围的环境安详寂静的心,仍是意识心,仍是有生灭的,有生灭的境界,怎能说是涅槃的境界?而且涅槃中无一切法,连意识心都不存在了,怎么会是在六尘中了了分明而安详寂静的六尘境界?这正是意识心所住的六尘境界,不是本来常住涅槃寂静境界的第八识心,而且是意根与法尘为缘而出生的有生之心,当然不可能是不灭的心。但是证严法师对此完全无所认知,连涅槃的基本知识都付诸阙如,又怎敢公然以地上菩萨自居?显教法师中,恐怕再也找不到比她胆子更大的人了。
  所以从证严法师种种著作当中,很清楚的显现一件事:证严法师所认为的意识心是常住不坏心,认为就是佛所说的无余涅槃境界中的真心。然而这个意识心却是有生灭的心,非是佛所说本来就常住涅槃的第八识。身为出家人的证严法师,理应依照世尊圣言量如实宣说:“意识是根尘触三法为缘而生的,意识心是生灭法。”但她却反其道而行,在书中公然的说“意识却是不灭的”,严重违背佛陀的圣言量及理证上的现量。既然违背世尊所说,依照 佛在四阿含所说:“妄说佛法即是谤佛、谤法”。而谤佛、谤法结果,是成为断一切善根的一阐提人,果报极为严重啊!证严法师对此不可不知也!
  接下来说明证严法师及一般人所认知的“灵魂、神识”,其实只是中阴身,不是意识心,更不是佛所说的第八识。这里将分为二种来说明。第一种是濒临死亡,但仍未死亡而灵魂出窍的道理,第二种是完成死亡过程而成就中阴身的正理。
  首先谈第一种濒临死亡,但仍未死亡而灵魂出窍的道理。有些人在死亡边缘挣扎时,会发生灵魂出窍的现象,因此待意识苏醒之后活过来时,将其灵魂出窍过程的种种体验加以描述,由他人加以记载,汇总成书,而有种种描述濒临死亡经验的书本出现,得以流传后世。而此类所述濒临死亡的体验,并非真正死亡,并非体验到死亡的境界,因为仍然有意识的存在,得以了知灵魂出窍后的情形;只要意识还存在,就不是进入死亡境界,就是还没有开始死亡的过程,所以是还不曾体验到死亡过程的。因此当有人濒临死亡时,会感觉到自己脱离了肉体,然后看到自己的身体,也看到抢救自己的医务人员,以及自己到了一个从来没有去过的地方,看见自己以前从来没有看过的事情等等。经过一段时间后,濒临死亡者苏醒过来,能够很清楚地描述当时的情形;此种情形,即是一般世俗人所说的灵魂出窍。从这里已明白说出,濒临死亡的人能够灵魂出窍,以及能够了知灵魂出窍后的情形,就表示当时意识尚未断灭,意识仍然是醒觉的,只是不在身体中运作而已;如果意识已断,又如何眼见自己灵魂出窍以及自己灵魂出窍后所发生的种种情形?既然能够在清醒过来以后,将濒临死亡体验的过程一五一十详细说出,得以记载下来,广为人知,当然不是死亡过程的经历。所以濒临死亡经验是由一个仍具有意识而尚未进入死亡过程的人说出来的,而这一点,科学家也证实确实无误。
  为何会有这种灵魂出窍现象发生?说明如下:第一点,表示此人过去世曾修天眼通或神足通,于濒临死亡时,因缘成熟而有世俗人所谓灵魂出窍的现象出现,何以故?因为天眼通或是神足通,不论是报得(过去世曾修得神通而在此世特定状况下突然出现)或修得(今世才修神通加行而获得神通),都是与意识相应的;如果没有意识的运作,就无法使天眼通或神足通显现,因此,唯有在意识清醒之下,天眼通或神足通才能显现出来,所以神通是与意识相应的,神通需要意识的运作才能显现;如果意识不存在,神通是无法显现的。而濒临死亡的人意识并未断灭,仍然有意识的觉知,故于濒临死亡及其它因缘成熟的时候,将天眼通或神足通显现出来,只是他自己不知道这是神通罢了;然后才在醒来之后,将其濒临死亡的种种过程详细说出来,让大众了知或作为科学家研究之用。第二点,表示这个人于濒临死亡的时候,为自己心眼所见,眼见自己灵魂出窍,乃至经历某些自己未曾经历的境界。既然为心眼所见,亦即是透过意识看见自己濒临死亡的情形,表示当时自己的意识仍未断灭,仍然清醒著,所以能于濒临死亡的过程中完全了知,并于醒来之后,解说濒临死亡过程中种种内容,为科学家或医学家研究之用,所以濒临死亡的过程,其实只是休克状态的体验,而不是真正死亡过程的体验。
  综合上面所说,不论是上述第一点或第二点的灵魂出窍情形,都与意识有关,而意识之所以能够运作,其实不能离开意根及第八识配合运作,何以故?意识以意根及第八识为俱有依,而意根又是以第八识为俱有依,所以意识不能离开意根而运作,意根又不能离第八识而运作,所以意识心没有能力独自运作。这是一切已悟得如来藏的菩萨们都能现前证验的,正觉同修会中已有许多人都是如此现前证验无误的,这不仅仅是学理、学说而已。因此,若能够灵魂出窍,这境界仍须意识、意根及第八识等和合运作才能成就,非如证严法师单单指灵魂或神识就是意识而已,而且这时的意识心也不是灵魂,也不是中阴身。
  接下来谈第二种,完成死亡过程而成就中阴身的正理。当吾人刚断气、呼吸心跳停止(初死位)的时候,今生头脑中的记忆将移转至第八识,因而导致业境现前,如同电影片播放一样,由上而下一格一格出现,而且不到半秒钟就将一生的善恶业全部播放完成,接著息脉就全部停止了。这时每一格所造之业,或善业、或恶业、或净业、或不净业,此时的意识心都能清楚了知而进入真正死亡的阶位(唯识学称为正死位),此时第八识开始舍身,而舍身过程可分下面五种情形:
  第一种,善人之死:行善之人因为在世间努力造桥、铺路、布施、行善,守五戒、十善等,于死亡后的中阴境界中,犹如美梦中见诸天女迎接围绕,心生爱乐;于爱乐之中,趣向彼处,即于所应出生之天上化生而出生,死时无诸苦患。若是往生色界天时,虽有中阴身,但是仍无苦患;若是往生无色界天时,则无中阴阶段,直接往生无色界。第二种,五戒不犯者之死亡:死时,就好像睡眠一样不知不觉,于中阴身现起觉知时,方知自己已死,所以死亡过程中无诸苦患。第三种,修得禅定者及证悟菩萨之死:此诸证悟菩萨悟后若未生起所知障中的异生性,未因性障深重而造诽谤师长、破坏正法等恶业,或无往世业缘成熟者,则死时无有恶境现前,正死位中无诸苦患,犹如睡觉一样,并无痛苦之事发生。若证悟菩萨复于死前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生前复又积极度众以及精勤断除烦恼的结果,于死亡时,犹如睡觉一般,待中阴身成就,觉知心才现起,遥见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 大势至菩萨与诸圣众迎接, 阿弥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此身是指中阴身),观世音菩萨以金刚台迎接,自见其身(中阴身)坐上金刚台,随从佛后,如弹指顷,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于西方极乐世界,闻阿弥陀佛说法而悟得无生法忍,位阶初地或诸地,如《观无量寿佛经》所说。第四种,造诸恶业罪不及地狱者之死:死前及正死位方有四大分离之种种痛苦,是其所必须承受之果报故,死后有中阴身。第五种,谤佛、谤法、谤僧或将诸外道法引入佛法之死:死前受诸痛苦,然后极重闷绝,故正死位完全无知(若已被麻醉药控制而无觉知,直接进入死亡过程者,则死亡过程中无痛苦而直接舍报),待至觉知心现前时,已在地狱中化生受苦,不经中阴阶段,故一般造作地狱恶业的人死前都会受苦;但在正死位中意识心已经断灭,故无所谓地水火风四大分离种种痛苦,只有死前受诸痛苦。
  综合上面所说,除往生无色界者,以及于地狱化生者外,其余四种,于第八识舍身一分时,在亡者身旁随即成就中阴身一分;第八识舍身五分时,中阴身即成就五分;乃至第八识舍身十分,中阴身成就十分;此中第八识移转至中阴身的过程,如秤两头,低昂时等。也就是说,第八识一分一分的舍报,渐渐移转到中阴身,待第八识完全移转到中阴身里,就完全舍报了,这时尸体已无第八识持身,这样才叫做死透、死尽,正死位就过去了。待亡者完全死透而中阴身成就时,中阴身又随即具足八个识。其中意识延续生前的意识而有,仍然以生前的五色根所具有的微细四大为缘,而在中阴身显现,仍然可以接触外五尘,所以中阴身的意识是通生前这一世的。意根随著第八识而移转在中阴身中,仍然是生前的意根,所以完全依照往昔的习气而运作。这个中阴身是第八识执取生前色身的四大变现而成的,属于微细的色身,不属于生前粗重的色身。由此可知,一般世俗人所认知的灵魂,有形有色而且能言语表示,这其实是中阴身,在中阴身仍然是八个识具足,所以世俗所说的灵魂并非如证严法师单指的意识心,更不是某些人所说的“灵魂就是第八识”。证严法师身为佛门法师,又自居为地上菩萨,竟然连灵魂中阴身也不懂,竟然说为意识心,令人不能不觉得:她把佛法世俗化、浅化得太严重了。
  此中阴身,世俗人称为灵魂或者神识(这里所说的神识是一般世俗人认知的中阴身,不是佛在阿含解脱道原始佛法经典所说的“神识”――第八识),是由意根作意,而由第八识执持死前色身微细四大物质所形成,亦名意生身,由意根之意而从如来藏心体中出生的缘故。又因为中阴身色身是微细物质的缘故,没有人类粗重四大所成色身,一般肉眼无法得见,唯有天眼(或阴阳眼)者可见,如契经说。又中阴身没有人类复杂的五胜义根可以思维,虽有记忆,然纯粹依照意根习气而行。又此中阴身需要微细物质来维系色身,需以食物香气为食,故中阴身又名寻香。若中阴身没有香气来长养,此中阴身随即死亡。若有食物香气长养,得以维持微细色身;待第六天,中阴身开始衰败,最迟第七天就会死亡。每一次的中阴身最多只有七天的生命,最多可以有七次中阴身出生,越是后生的中阴身,功能越差,福德越薄;最迟者七七四十九天必定往生,过后就不再有中阴身出生了,所以不造恶业的人,在最后的第七个七天过完之后就一定会随善业中的最下劣果报而往生,已不能有所选择了。
  因为中阴身是在死、生二有中间所生的,所以又名中有身,此如《瑜伽师地论》卷一及《俱舍论》卷八所说。而中阴身最多七次的出生过程中,以第一次往生福报最好,越后面往生则福报越差。又此中阴身小有眼通,因异熟果报的缘故,得见有缘父母和合,而自以为与父亲或母亲和合,为彼境界所拘束而入母胎,执取父精母血所成之胚胎为自己,便受后有。若七天中不得往生之缘,此中阴身即死,复生另一中阴身,等候下一个因缘而往生。
  当中阴身投胎为人时,必因自己的贪、瞋、痴而受生,何以故?当凡夫中阴身得见有缘父母和合时,心中即起颠倒想,而不知彼为来世父母。若应往生为男子时,即于来世母亲起淫贪想,欲与来世母亲和合,而对来世父亲起瞋想;若应往生为女子时,则于来世父亲起淫贪想,欲与来世父亲和合,而对来世母亲起瞋想。有淫贪、瞋心故,必定与愚痴无明相应。因为无明的关系,为彼境所执而入胎、住胎、出胎,此名不正知入胎、不正知住胎,不正知出胎。而乘愿再来的证悟菩萨,不同于一般凡夫,于彼境而不起淫贪、瞋心及无明而入胎,此名正知入胎。一但入胎以后,中阴身随灭,前六识断已,仅剩第七识末那及第八识在受精卵中。若此菩萨有四禅八定及无生法忍,则由定力而生意生身,能于住胎时或入眠熟位中,或以意生身出游在外,意不颠倒,名为正知住胎;若此菩萨无四禅八定及无生法忍果,一旦入胎,意识即灭而无所知,名为不正知住胎。既然不正知住胎,就更别说能够正知出胎了。
  从以上正理得知,这个中阴身(灵魂)若无香气长养,此中阴身必定中夭。因中夭缘故,意识必定断灭,须待另一个中阴身出现后,意识心及见闻觉知性才复出现。又此中阴身投胎后,中阴身随即永灭不现,前六识必定断灭,意识已断灭而不存在,仅余第七识意根及第八识在受精卵中。综合上面可知,意识于正死位及中阴身投胎后都会断灭,非是常住的法;所以意识本身是有生灭的,非是不生灭的,不像第八识在此二位仍然运作不辍,才是常住法,因此证严法师说:“意识却是不灭的”,完全是不如实语,有以下过失存在:
  一者,完全违背世间医学正理。若如证严法师所说意识就是灵魂,而灵魂正是中阴身,这样一来,中阴身意识投胎后,受精卵本身应该就有见闻觉知心了;因为意识将仍然继续存在著,意识若存在,就一定会有见闻觉知。可是所有的医学都证明,受精卵发育最少要到四、五个月,才会具有五色根的雏形功能;一般约六个月左右,五根具足了,意识因为意根、法尘相接触的缘故才能比较具足的现行,才有比较可用的见闻觉知性出现,而非一受精以后就有意识、就有见闻觉知了。所以证严法师说意识就是灵魂的说法,太荒唐了!
  又意识仅有一世,不能去至来世,只有佛所说的意根与第八识如来藏才能去至未来世,能够贯穿三世因果。何以故?今世五色根发育少分具足时,今世的全新意识才能现行,见闻觉知才能出现。而今世的意识是一个全新的意识,与过去世意识完全不同。今世意识的现行是因为中阴身投胎后,借著父精母血及四大为缘,于五、六个月左右,五扶尘根、五胜义根发育少分具足后,能够接触外五尘而变现内六尘相分,意根欲了知内六尘相分境,而由第八识流注意识种子,才有今世的意识出现,迥异过去世的意识,因此今生的意识是今生的五扶尘根、五胜义根具足后才出生的。若如证严法师所说“意识却是不灭的”,当意识心从过去世来到今世时,应该于受精卵的时候,就有意识了,就有见闻觉知性了;乃至在受精卵的时候,就应该都记得过去世所有的事情,也包括过去无量世种种语言、文字、知识、技术等等,不须经过出生后的长时间学习才能了知。可是事实却不然,今世不仅忘记过去无量世所学过的语言、文字、知识、技术等等事情,而且今世还得从头开始牙牙学语、蹒跚学步,还要熏习种种世间语言、文字、知识、技术等法,才能在今世很顺利的运作与生活。因此意识都是仅有一世,都是今世所生,不能由过去世来至今世。同理,今世的意识也不能去至来世,何以故?过去世的意识是由过去世五胜义根接触外境而有的,迥异今世的意识故。同样的道理,未来世的意识是由未来的五扶尘根、五胜义根具足后,接触外境而有的,迥异今世的意识故。由此可知,意识心不是不灭的,所以证严法师的说法,处处漏洞、处处乖违教义与理证,不但还是凡夫之人,连佛门凡夫所知道的“意识是生灭法”的知见,她都还不具足。
  佛弟子们都知道,佛法包括世间法及出世间法,因此说法时要经得起世间法的考验,可是现见证严法师所说的佛法,不仅违背了世尊的开示,也违背世间医学常识上的正理。既然连粗浅的世间医学常识正理都违背了,证严法师又如何证成自己的说法“意识(灵魂)却是不灭的”是正确的?由此可知,证严法师连世间法都说错了,又有何资格能够说甚深的了义法呢?所以正光说证严法师不懂世间法及佛法,真的一点也没有冤枉她。
  二者,证严法师的说法完全违背世尊的开示。 佛在《大宝积经》卷五十五说过,意识心是在受精二十八周后才出现的,经云:“二十八七日〔即二十八周〕处母胎时,生于八种颠倒之想,何等为八?一乘骑想、二楼阁想、三床榻想、四泉流想、五池沼想、六者河想、七者园想、八者苑想,是故名为八种之想。”(CBETA, T11, no. 310, p. 324, c4-7),语译如下:“在受精卵受精以及处于母胎第二十八周以后,婴儿生起八种妄想。那八种妄想呢?就是乘骑想、楼阁想、床榻想、泉流想、池沼想、河想、园想、苑想,故称为八种想。”吾人智慧浅薄,无法像佛一样有广大胜妙的智慧,能够究竟了知八种妄想内容如何,因此暂且不谈八种妄想内容为何,只谈“想”就好了。在大乘唯识学上,以及阿含解脱道中,同样都说:想即是了知,了知就是意识现行后但仍未生起语言文字时的分别性。由此可知,婴儿在母胎发育到二十八周左右,因五根雏形具足了,连同携第八识投胎的意根,已经六根具足了,能接触母体所传达的母体声音等外五尘,由第八识变现出内六尘相分。有内六尘相分,就有见分六识的出现,谓眼识乃至意识。因为意识现行的缘故,“想”就出现了。“想”出现了,了知也就完成了。若如证严法师所说:“意识却是不灭的”,吾人应该在一受精以后的初入胎位中,意识就应该现行了,就应该有见闻觉知性了,就能了知了。可是事实却不然,医学已证明,须待受精卵发育到二十八周左右,五根具足,意识因意根、法尘相接触后才能现行,才能完成了别,在在都已证明二千五百多年以前,世尊在没有任何科学仪器证明下,依照一切种智之智慧说出完全符合现今科学的开示,真是不可思议啊!由此可知,证严法师认为“意识却是不灭的”,意识是常住法,完全违背世尊在《大宝积经》开示的二十八周后意识才出现的圣教。
  由上面分析,结论如下:证严法师坚持意识心就是常住不坏心,却不知道这个意识心在眠熟等五位中都会断灭,而且还错认灵魂、世俗人所说的神识就是意识心,不仅违背世间的世俗常识正理,也违背佛在出世间法中开示的圣教量。由于俱违世间及出世间正理,导致证严法师整个佛法修证偏向常见外道见,并以此常见外道见引入佛门中而误导佛门四众,未来果报难可思议,再回头已经是一百大劫以后的事了。像这样攸关自己法身慧命的出生、误导佛门四众的重罪,证严法师岂可不顾自身未来世的异熟果报,而继续坚持“意识却是不灭的”?若真的如此,真是佛说愚痴无智的可怜愍的众生啊!(待续)
 
标签: 电子书
 
更多>同类佛法文库

推荐排行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禅宗  |  网站地图  |  鄂ICP备 2021019967号
禅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