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如来藏  三摩地  十八界  心经  中阴身  陀罗尼  明心  十信位  意根  公案 

游于毕竟空

   日期:2020-07-08    
—兼议释印顺主张二谛永无自性
  正庆居士
  (连载三)
  五、中道谛相义
  龙树菩萨《中观论》偈颂云:【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无”,亦为是“假名[1]”,亦是“中道”义;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2]
  此偈是说一切有生法“毕竟空”,但同时却又说此者乃是“中道”之义。是故,吾人应知此中“毕竟空”义?究在“中道”谛相义,非余也。何以故?“中道”谛相义,即“毕竟空”义故。“空”者,喻本性清净、无为、无相、实相、涅槃、胜义;非是法“无”之义故。所以者何?如偈颂已说。
  为何此“众因缘生法”,既可说为是龟毛并兔角,纤毫“无”是事?亦可说为是“依托真如说实有”(假名),亦可说为是“中道”?如前面已说“众因缘生法”,已举“水中柳”喻之。因此当知“众因缘生法”,既是岸边垂柳映入水中所生“影像”,当知须有池塘缘、水缘、亮光缘等众缘,亦须有岸上柳为因,始有映现事;若此众因缘无时,或众因缘缺而不足时,随即“无”能映现;然此实因于依他起上遍计所执妄情安立故以为实有,故于其中计执有法若生若灭;实则皆因岸上柳之常住而皆常存,一旦众缘具足,水中柳即得常住;无知于岸上柳者但知水中柳,不知岸上柳,是无生计有生;若依岸上柳而观水中柳,水中柳实亦无生,故说“水中柳”实“无”是事,故言:“我说即是‘无’。”但亦不应言“水中柳”非是出自岸柳倒映,故玄奘菩萨云:【若无“实”法,“假”法亦无;“假”依“实”因,而施设故。】[3]
  以此岸柳之因缘种故,故言“亦为是假名”,这是假名有。如《般若经》〈三假品〉复云:【名字假施设、受假施设、法假施设之因,由于实有法故,非凭空说三假。】复此“依托真如说实有”,即非是无,本实真如之相分故;系本实真如法,是故非不谓为“中道”。一切有为法说缘生,实无有生;过去不生,现在不生,未来不生,毕竟空寂故,故不得于无生说有生;此无生真如是中道,故言“亦是中道义”。故因缘所生法总摄“无”、“假名”、“中道”等三义也。为明此义,是故世尊为醉人故,教示言:【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4]
  复教示言:【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于道场知已,导师方便说。】[5]
  复教示言:云何缘生法?谓无明、行。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彼如来自所觉知,成等正觉,为人演说,开示显发。谓缘无明有行,乃至缘生有老死;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彼如来自觉知,成等正觉,为人演说,开示显发。[6]
  复教示言:【法不离如,法不异如,审谛真实、不颠倒。】[7]
  是故因缘所生法,三义全具,非不“真如”也,亦即本于本识中亲生自果功能差别,本于本识之相分故,即是唯识变现之内相分影像境,实无有外境,一切法唯识、自心内境也。于是偈言:“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此“空”,亦名“真如”,亦名“本识”,阿含诸经名之为住胎能生五阴之“识”,色阴十一法乃至识阴六识莫不从之生;真如、本识,自性本净,无过去、未来与现在,何以故?无生故,故以“空”喻之。
  众因缘生法,本乎真如因缘种,为真如缘起法,故说具三相;但此若依自证圣智境界以观,仍是为人悉檀之权说,于圣者而言仍是戏论,实则法本不生故,何曾有缘生?如佛教示:【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8]
  佛复说言:【何等是法?所谓不破诸法实相,是名为法。】[9]
  法者,无相、无为、无住、无生、无起;若于法中,作诸分别取舍,是计执中事,皆名妄想戏论,实则遍计所执性无,是诸世间妄情立故,由无遍计所执性,何复有缘起生法若生若灭?所以众因缘生法非是“中道”。法实不可破不可坏,法无所住故,法不生故;是故真如法性方得名为中道,非众缘所生等蕴处界之缘生缘灭妄法是中道。法不妄生,故不复妄灭,若法可生,可生则不名法不可破;又若法可生,可生则可灭,可灭则不名法不可坏。然则法不如是,无为、无生之故。是故法无“假”法,权说有妄,又复权说有妄有假,实际理地何曾有妄有假。再者,无假可名,说真亦假,无假无真方名为道,故更不得谓“假”法与“真”法之关系是名为中道,非有“中道”义故。中道者,真如法性:不无亦不有,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平等不二性,是谓中道,谓岸柳真如心也。如《中观论》偈颂云:
  诸法实相者,心行言语断,无生亦无灭,寂灭如涅槃;一切实非实,亦实亦非实,非实非非实,是名诸佛法。自知不随他,寂灭无戏论,无异无分别,是则名实相。若法从缘生,不即不异因,是故名实相:不断亦不常,不一亦不异。不常亦不断,是名诸世尊,教化甘露味。[10]
  复如《大智度论》云:
  过一切语言道,心行处灭,遍无所依,不示诸法;诸法实相,无初无中无后,不尽不坏,是名第一义悉檀。如摩诃衍义偈中说:“语言尽竟,心行亦讫,不生不灭,法如涅槃。说诸行处,名世界法;说不行处,名第一义。”“一切实一切非实,及一切实亦非实,一切非实非不实,是名诸法之实相。”[11]
  是故,佛说中道不二,是真如空理本所住性。如经云:
  然本性空理,不可坏,非常非断。所以者何?本性空理,无方无处,无所从来亦无所去。如是空理,亦名法住;是中无法、无聚无散、无减无增、无生无灭、无染无净,是一切法本所住性。诸菩萨摩诃萨安住其中,求趣无上正等菩提,不见诸法有所发趣、无所发趣,以一切法都无所住,故名法住。[12]
  大珠慧海亦云:“无中间,亦无二边,即中道也。”[13]
  此明真如心恒离戏论,故为中道。又何以毕竟空即是中道?此者,大珠慧海复云:“无空无无空,即名毕竟空。”[14]
  二者义无二味,以是故说:毕竟空义,即中道谛相义,离“非戏论非不戏论”二边句故。
  六、空王佛义
  世尊为大众宣演法华妙义时,告诸菩萨曰:
  诸善男子!我与阿难等,于空王佛所,同时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阿难常乐多闻,我常勤精进,是故我已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阿难护持我法,亦护将来诸佛法藏,教化成就诸菩萨众,其本愿如是,故获斯记。[15]
  世尊说祂与阿难尊者,二人过去世都是同在空王佛座下发愿将来成佛;成佛之始则是应先证得胜义菩提心;也就是发起成就无上正等菩提之愿以后,广集福智资粮之后,首先应求大乘见道,证见真如法性。为什么世尊会特别说到祂与侍者阿难尊者,都是同时在这尊佛圣号名为空王佛的座下发起无上正等菩提之愿,但阿难乐游世务,见道极晚;世尊勤求见道,早已证得胜义菩提心。这大乘见道又与空王佛圣号有何连带关系?我们都知道十方三世诸佛之所以能成佛,都是因为圆证“一切有情、一切法”二者毕竟空;易言之,即是毕竟“一切有情、一切法”二空,而所显圆满成就一切真实,因此成佛。所以毕竟空义即是空王佛义之表显,而世尊开示祂于此佛处初发菩提心;而后勤修菩提道,先于阿难证胜义菩提心;发心于空王佛所,空王佛所教示者即此胜义菩提心,诸法之空莫不依此心为王故,是一切法空之所依故名为王,一切法空亦即是空王之所显。如《法华义疏》中之依文解义,亦有可取之说,而异释印顺所云:
  空王佛者,毕竟空是诸空中之王。故《智度论》云:“性空菩萨所行,毕竟空是佛所行。”释迦、阿难同以毕竟空为本,故言俱于空王佛所发菩提心。释迦发心已后懃习毕竟空故自成佛,阿难多闻故以为侍者;师及弟子同起毕竟空。[16]
  吉藏嘉祥大师复云:
  毕竟空者,佛了达横竖毕竟清净,名毕竟空。故毕竟是无遗余之名,宜约于佛。菩萨虽习毕竟空观,但照犹未尽,但有性空之称也。彼佛得此毕竟空观,因以为名,故云空王佛也。[17]
  又有经云:【于空王佛时,以悟空理即萨埵王子。】[18]
  那么,如何是空王佛?《景德传灯录》公案云:
  师问云:“长老什么年中行道?”黄檗云:“空王佛时。”师云:“犹是王老师孙,在下去。”师一日问黄檗:“黄金为世界、白银为壁落,此是什么人居处?”黄檗云:“是圣人居处。”师云:“更有一人居何国土?”黄檗乃叉手立。[19]
  知么?黄檗为何叉手立?若有人问:“王老师又如何?”代云:“放手走人。”此是空王佛,亦名毕竟空。此空王佛非是一切皆无之意,故不可作“虚无”想。是“法”不易证知也,如佛所说:【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唯有诸佛乃能知之。】[20]
  所以释迦世尊说这是出世救度众生的唯一大事因缘,但教化菩萨。
  于此,释印顺有所言说,《看见佛陀在人间—印顺导师传》记云:
  圣严法师闭关于美浓朝元禅寺,导师前往探望时,圣严法师提出法义上的困惑请教。距今虽然时隔四十载,但圣严法师犹记当天的一段鲜明简洁的对话,是关于“空”与“有”的问题。导师是空宗专家,圣严法师问及“真空妙有”。导师立即反问:“空就空了,还有什么?真空妙有是真常唯心论所讲的。想想,既然已经真空了,还有什么?”一句话,直逼得人深刻地、细微地观照空有真相。[21]
  又者,释印顺《摄大乘论讲记》亦说:
  此中何者圆成实相?谓即于彼依他起相,由似义相永无有性。“于彼依他起相”上,因遍计性的“似义相永无有性”,就是彻底通达遍计性无,依他诸法因空却遍计执性所显的空相,叫圆成实相。现在,我们可以获得三相的基本而简单的认识:依他起是虚妄分别的心,遍计执是似义显现的境,圆成实是因空却遍计所执性所显的诸法空相。[22]
  离却错误的认识,通达无义,就是圆成实。[23]
  印顺之意乃在说明:世俗无有法、胜义无有法,二谛皆无有法,一切皆无之意即圆成实也。整理如后:
  依他起相:是由遍计执妄见安立有依他诸法;故依他起“永无”有法。
  圆成实相:是由依他起一切诸法是永无有性;故圆成实“永无”有法。
  结论:通达空无断灭之义,就是圆成实。
  释印顺如是所说,即依他起、圆成实二谛皆如龟毛兔角常无(永无)。此是恶取空,豁达空,是一法不立的空,一切皆是“无”义;所以印顺结言“通达‘无’义,就是圆成实义”,永无有能生万法之性也。这是对于佛所说“空”而有诸性产生了谬解,依此修学不但不能成佛,不成菩萨,也不能成声闻贤圣。盖声闻阿罗汉虽不知涅槃义趣,但却信受佛语涅槃是“真如法”真实、如如、无住之无境界之境界,知涅槃非断灭空,是“无间等”,不是常无(永无)。由是故说释印顺不明圣教。
  只如护法菩萨复有教言:
  (问:)“若‘有’依他,何缘经说一切法性无不皆空?又契经言:‘佛告善现:色等诸法自性皆无。’复有经言:‘佛告大慧:一切法性皆无有生,先有先无不可生故。’”
  (答:)“此有密意,密意如何?谓此诸经唯破遍计所执自性,非一切无;若一切无,便成邪见。云何知有此密意耶?余契经中显了说故,谓薄伽梵说如是言:‘我唯依于相应自性,说一切法自性皆无;若有如言而生执著,谓染净法自性皆无;彼恶取空,名为邪见。’相应自性即是世间,遍计所执由心转变似外诸尘,依此诸尘起诸倒执,因此倒执计有自他。能诠所诠相应自性、染净诸法即是依他;故知诸经有此密意。又到彼岸般若经中,佛自分明判有无义:‘遍计所执所集、所增、所取常恒无变易法,如是一切皆名为无;因缘所生皆说为有。’又余经说:‘遍计所执自性无生;依他起性所摄诸法从因缘生。’又《慧度经》作如是说:‘行慧度者,善知色性、善知色生,善知色如。’乃至广说。又诸经说‘诸法无性无生灭等’,皆应分别。……以诸愚夫随自心变色等诸法,周遍计度执有真实自性差别,世尊依彼说色等法自性皆空,无生灭等。依他起性,由无遍计所执性故亦说为空,非自性空,无生灭等。如来处处说三自性,皆言:‘遍计所执性,空;依他、圆成二性,是有。’故知空教别有意趣,不可如言拨无诸法,如言取义名谤大乘。故契经言:‘若有菩萨如言取义,不求如来所说意趣,是名于法非理作意,亦名非处信解大乘。若有菩萨不如其言而取于义,思求如来所说意趣,是名于法如理作意,亦名是处信解大乘。’”[24]
  复次,释印顺主张世俗、胜义二谛皆永无自性,是故一切皆空,如彼复于《平凡的一生》一书中说:
  我多读了几部经论,有些中国佛教已经遗忘了的法门,我又重新拈出。举扬一切皆空为究竟了义,以唯心论为不了义,引起长老们的惊疑与不安。[25]
  设使此乃诸佛正法,那么释印顺说:
  学空多病,且其病特深,而又终不可不学。则以解不至空,学不知宗;行不至空,不足以言解脱也。吾谓佛法明空,类“不入虎穴,不得虎子”。然虎穴险地,入虎穴危事也。[26]
  此则无非即说修学佛法系为“穷途之哭”一类之归宿处,而非“丈夫”所行处;倘然,佛也者,即非是“大雄”。然事实非是,彼不如理作意故。何以故?龙树菩萨《大智度论》解佛语而正言说:
  佛说义趣:若菩萨能具足五波罗蜜,深入般若波罗蜜;方便力故,不著般若波罗蜜,但观“如”—所谓“诸法实相”。菩萨尔时,不以凡夫、二乘地为下贱,不以佛地为高贵,入诸法如故。诸法如中,无有分别二法,但以如入如,更无余事,亦不分别取相。何以故?如,平等故。能如是入者,即入诸佛法藏;心不生疑更求诸法决定相。是故经说:“须菩提!凡夫地乃至佛地,如相中无二无别。”得如是法,名阿鞞跋致行、类、相貌。复次,略说是义:菩萨因诸法如,所谓毕竟空,舍一切世间事,亦不住毕竟空。何以故?得诸法毕竟清净—实相故。菩萨若闻是“无依止法”,心无疑悔,不念依止。自上事,是阿鞞跋致正体;自是以下,尽是毕竟空行果。得毕竟空故,心淳熟寂灭相,不说无益语;所说常是法,不是非法;所说皆实,非妄语;所言柔软,不粗穬;皆以慈悲心说,不以瞋恚心;所说应时,常得机会,观察人心,随其方俗。[27]
  龙树菩萨说证得诸法“如”,即入位不退菩萨。此诸法“如”,即诸法之“正体”,或名诸法之“本体”,或名“本来本”……等。此入位不退菩萨,即有下品平等性智、下品妙观察智,何以故?如,平等故,微妙观察诸法如义,非不如义故。是故无有释印顺所说“学空多病,且其病特深。”证得此毕竟空—平等不二之真如法道,此后依此二智,空智所依即是如,故所说常是“法”,不是“非法”;所说皆“实”,非“妄语”,行在如实道故。证得真如法之后,知道一切法无非是真如法,一切有情亦无非是真如,佛亦真如也;是故一切平等,真理不二。由是破无始无明,亦断三结,得此法尔如是之自在“道”,发起怜悯有情无明不知此“道”而徒然“枉受无量生死苦”之心;故而凡有所说,皆以慈悲心说,希不伤有情而能救度之。菩萨如是,至若诸佛更是如是。诸佛已无纤毫遍计执,乃至已无丝毫异熟愚,无有纤毫所知障,故一切无所不知,已经“圆”满“成”就一切真“实”,无有一法不真实、一切如如,因此第八识转出大圆镜智,此相应心品:
  谓此心品,离诸分别,所缘行相微细难知,不妄不愚一切境相,性相清净,离诸杂染,纯净圆德现种依持,能现能生身土智影,无间无断,穷未来际,如大圆镜,现众色像。[28]
  如是佛地第七识转出上品平等性智,此相应心品:
  谓此心品,观一切法自他有情,悉皆平等;大慈悲等恒共相应,随诸有情所乐,示现受用身土影像差别;妙观察智不共所依,无住涅槃之所建立,一味相续,穷未来际。[29]
  而第六识转出上品妙观察智,此相应心品:
  谓此心品,善观诸法自相共相,无碍而转;摄观无量总持之门,及所发生功德珍宝;于大众会,能现无边作用差别,皆得自在,雨大法雨,断一切疑,令诸有情皆获利乐。[30]
  余眼耳鼻舌身等五识转出成所作事智,此相应心品:【谓此心品,为欲利乐诸有情故,普于十方示现种种变化三业,成本愿力所应作事。】[31]
  由是故而能住无住处大涅槃,以【大悲般若常所辅翼,由斯不住生死、涅槃,利乐有情,穷未来际,用而常寂】[32],无有休息。是故学佛成佛是大雄大智之“胜事、伟事”,无有释印顺臆断是为“危事”者也。是故亦无有释印顺所说:【龙树说一切空,不将有恶取空之嫌乎!】[33]
  以及亦无有释印顺所说:【龙树的‘中论’,不立胜义自性……。】[34]
  唯有误会空义,堕恶取空者方有危事可言;观乎释印顺处处所言俱属恶取空,诚危事也!由是所举之故,说释印顺是诸佛、菩萨所说恶取空者、非善取空。如是,何谓“恶取空”?何谓“善取空”?兹复不厌其烦,再次举圣教以徵证之,弥勒菩萨《瑜伽师地论》教示:
  云何名为恶取空者?谓有沙门或婆罗门,由彼故空亦不信受,于此而空亦不信受,如是名为恶取空者。何以故?由彼故空彼实是无,于此而空此实是有,由此道理可说为空。若说一切都无所有,何处、何者、何故名空?亦不应言由此于此即说为空,是故名为恶取空者。云何复名善取空者?谓由于此彼无所有,即由彼故正观为空。复由于此余实是有,即由余故如实知有,如是名为悟入空性如实无倒。谓于如前所说一切色等想事,所说色等假说性法,都无所有。是故于此色等想事,由彼色等假说性法,说之为空。于此一切色等想事何者为余?谓即色等假说所依。如是二种,皆如实知。谓于此中实有唯事,于唯事中亦有唯假。不于实无起增益执,不于实有起损减执。不增不减、不取不舍。如实了知,如实真如离言自性,如是名为善取空者。于空法性,能以正慧妙善通达,如是随顺证成道理,应知诸法离言自性。[35]
  (待续)
  [1]假名者,假,依托义;名,指称,形容义。
  [2]《大正藏》册30,《中论》卷4〈观四谛品〉,页33,中11-14。
  [3]《大正藏》册31,《成唯识论》卷8,页47,下11-12。
  [4]《大正藏》册08,《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卷1,页752,中28-29。
  [5]《大正藏》册09,《妙法莲华经》卷1〈方便品〉,页9,中10-11。
  [6]《大正藏》册02,《杂阿含经》卷12,页84,中16-21。
  [7]《大正藏》册02,《杂阿含经》卷12,页84,中23-24。
  [8]《大正藏》册08,《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卷1,页751,下13-15。
  [9]《大正藏》册08,《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4〈金刚品〉,页244,上1-2。
  [10]《大正藏》册30,《中论》卷3〈观法品〉,页24,上3-12。
  [11]《大正藏》册25,《大智度论》卷1〈序品〉,页61,中7-15。
  [12] 《大正藏》册06,《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387〈不可动品〉,页1001,下21-28。
  [13]《卍续藏》册63,《顿悟入道要门论》卷1,页23,下16。
  [14]《卍续藏》册63,《顿悟入道要门论》卷1,页23,下5-6。
  [15]《大正藏》册09,《妙法莲华经》卷4〈授学无学人记品〉,页30,上2-7。
  [16]《大正藏》册34,《法华义疏》卷9〈授学无学人记品〉,页583,中11-16。
  [17]《卍续藏》册27,《法华统略》卷3,页505,中22-下1。
  [18]《大正藏》册85,《要行舍身经》卷1,页1415,中6-7。
  [19]《大正藏》册51,《景德传灯录》卷8,页257,下19-23。
  [20]《大正藏》册09,《妙法莲华经》卷1〈方便品〉,页7,上20-21。
  [21]潘煊著,《看见佛陀在人间―印顺导师传》,天下远见出版股份有限公司,页233。
  [22]释印顺著,《摄大乘论讲记》,页183。
  [23]释印顺著,《摄大乘论讲记》,页176。
  [24]《大正藏》册30,《大乘广百论释论》卷10〈教诫弟子品〉,页247,下23-页248,中7。
  [25] 释印顺著,《平凡的一生》(重订本),页75。
  [26] 释印顺著,《无诤之辩》,页112。
  [27] 《大正藏》册25,《大智度论》卷73〈阿毘跋致品〉,页571,中20-下10。
  [28]《大正藏》册31,《成唯识论》卷10,页56,上13-16。
  [29]《大正藏》册31,《成唯识论》卷10,页56,上17-21。
  [30]《大正藏》册31,《成唯识论》卷10,页56,上21-25。
  [31]《大正藏》册31,《成唯识论》卷10,页56,上26-28。
  [32]《大正藏》册31,《成唯识论》卷10,页55,中17-19。
  [33]释印顺著,《印度之佛教》,页288。
  [34]释印顺著,《印度佛教思想史》,页252。
  [35]《大正藏》册30,《瑜伽师地论》卷36〈真实义品〉,页488,下22~页489,上12。
 
标签: 电子书
 
更多>同类佛法文库

推荐排行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禅宗  |  网站地图  |  鄂ICP备 2021019967号
禅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