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看话头的锻炼与参究
第一目 参究的方法与看话头功夫
先依参究如来藏的方法来说明,如实了解以后,就会知道参究佛性的道理其实是一样的。
平实导师说:
参话头与看话头之间的差别,在于参话头有一个疑情在,一面看“念佛是谁”的话头,但心里怀疑思索,究竟念佛的是谁,心里虽无“念佛是谁”这四个字的形象或声音,但是我们一直安住于“念佛是谁?”这个意思里面,这样子叫作参话头。需有一个疑在。看话头如无疑情,是在修定。如果坐下来看话头,看久了就会入定;如果有个疑在看话头,疑情持续伴随话头存在,谓之参话头。所以二者之差别,在于有无疑情及寻觅思惟的作用。参话头和思惟思想有什么差别?思惟思想就是运用语言文字,用一句连接一句的话,在作分析,那叫作思惟思想。参话头是要有定力,而不必透过语言文字,就能够有思惟之作用在,我们称之为思惟观—直观。所以看话头时,有一个疑情在,谓之参话头。参话头时常常会灵光一现而出现一个答案,我们能够不运用语言文字,就可以去分别对错,并且知道为什么对或错,均不必经由语言文字,这功夫就叫作思惟观—直观。为何要讲看话头及训练看话头之功夫?因为修禅须要真参实修。禅须要体验,不是用语言文字的思惟讨论所能亲证。所以口头谈论,意识思惟,名为参禅,其实是思想思惟,没有定力的缘故;因此我们认为不会思惟观,就不是参禅。
参公案也是一样。公案是指过去祖师们,参禅开悟的过程、流传记录下来称之为公案。就像在政府机构里,有很多档案,以前就叫作公案。我们可以藉著过去祖师们参禅开悟乃至见性的过程去参究,虽然他的过程非常长,但是有一个重心在,那就是为何他这样能够悟?参的时候不可在心中念诵这则公案的过程或问答语句,也不可在心中用语言文字思惟分析,依旧是思惟观之方法谓之参公案。参话头参公案都是一样,都必须定力而不是定境。所以不可以修一念不生的功夫,必须修一念相续的功夫—定力。1
注1、摘录自 平实导师,《禅—悟前与悟后》上册,正智出版社(台北市),改版七刷,2009 年12 月。以下皆同一书。
平实导师又开示说:
现在接下来就要去参。心里面看著这句话的前头,然后另外起一个疑:“参禅是谁?”心住在话的前头,心里面同时在疑:参禅的究竟是谁?知道五阴不是我,色身不是我,这个能知能觉也不是我,那么究竟哪个才是呢?我在参禅,可是这个我不是我,那究竟参禅的是哪一个?这样又是看又是疑,这叫参话头。那么参话头继续深入就会产生了疑情。有了疑情以后等待的只是一个时节因缘,不可强求。若有善知识就可很轻易的悟入乃至见性,若没有善知识就很困难。
参公案也是一样。譬如我们刚刚讲黄龙禅师这个公案;我们第一次禅三开示的时候讲这公案,有很多人悟入。譬如说:“人人有个生缘,上座生缘在什么处?”闲云:“早上吃白粥,至晚又觉饥。”平实云:“热茶暖身”。这公案虽然很长,照样不可动著语言、文字。一样是看话头的功夫,只是把这个意思放在心里面去体会它。必须要动著语言、文字才能参的话,表示功夫不够,要悟就很困难;所以参禅必须要把功夫练好。尤其是要见性的话,看话头的这个阶段没作好,一念相续的功夫没有作好,即使悟了也看不见佛性,因为不能一念相应的缘故。譬如说刚刚讲的现代公案:我们先了解什么叫作“百尺竿头坐”?有很多人参禅、学禅学到后来,他可以住在一念不生的境界,在一念不生的境界里面,清清明明,灵明觉了,他认为这个就是真如。然后就去找大师印证,大师也跟他讲:“这就是真如。恭喜你!明心了。”
但是这个错了。一念不生之时,虽然是没有语言、文字、不思善恶,但是灵明觉了的本身仍然不离意识,仍然不离境界。这个就是长沙招贤大师讲的百尺竿头坐的境界。长沙招贤大师说:“百尺竿头坐底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现全身。”所以我们爬竹竿,爬到最高一百尺足了,已经到顶了,再上去没有路可进了,没有竹竿可以爬了,就在那一边停顿下来了,但那还不是真的。
参禅参到一念不生灵明觉了,可以说就是到了百尺竿头了。到顶了,但是这个仍然还不是,还要往上突破,所以参禅须知还有向上一路。如果不能突破,终究免不了把意识、定心当作是真如、认妄为真,将来不免未得言得,未证谓证,后果不堪设想。我们说,为什么问了一句“百尺竿头,如何进步?嗄?”丢个东西,为什么人家伸手一接就悟了呢?虽然这公案这么长,我们却要抓住这个公案的意思直接去体会它,可不要用意识思惟在那边转。因为意识思惟越转,葛藤越多,越麻烦,越难悟,要体验就更难。公案就是这样的参法,尽量避免用著语言、文字,而用思惟观的方法来参究;也就是说参究的时候除了不用语言、文字以外,还要有个分别的心,有个观察觉照的心,直心去观照。千万不要打葛藤去思惟、直截了当最容易去体验得到。最怕的是聪明伶俐、枝节葛藤、意识思惟那就永劫不悟。这个是功夫不足,定力欠缺。如果落入语言、文字的话,就算悟了,也会落在意识心里面,用意识心来当作真如。这种错
会,非常普遍,古代如是,现代亦如是。因为意识也一样无形无色,“灵明觉了”这个意识也是无形无色,与了义经讲的真如无形无色,相符合,所以就错会了。因此命终之后就不免还要再轮回。这就是“因地不真,果招迂曲”。所以参究以前务必要先练看话头的功夫,参究时应当要远离意识思惟,直心去体会一回才好。参究的时候要用思惟观,我们在无相念佛书里面谈到过。思惟观就是我们在思惟如何是真如?如何是佛性?思惟其中的一个,但是不用语言、文字而去分别,要有一个观照,有一个寻觅的心。能觉能观能听的心是妄心,不离意识。灵明觉了是定心,不思善不思恶时是定心,一念不生是定心。用这个定心做工具来做思惟观:到底什么是我的真如本体?直接的去观照,直接的去分辨,这叫作思惟观。若有这个功夫,参禅就容易开悟。没有这个功夫,又没有真善知识指导的话,那就像缘木求鱼一样,希望就非常渺茫。
以上援引 平实导师的开示,读者如果已经有了看话头的功夫,而且功夫很纯熟时,就会懂得思惟观的用法,自然就会懂得参究的方法了。如果再加上对于所悟内容是如来藏阿赖耶识,对如来藏的体性也有正确而且全面的理解时,开悟就有因缘了,除非曾经谤法—谤如来藏。谤如来藏就是谤菩萨藏,在《楞伽经》中 佛说这是一阐提人—断善根人,当然不可能开悟证得如来藏;想要等开悟明心后再求证眼见佛性的境界,更不可能。如果曾经毁谤贤圣,也就是毁谤实证二乘菩提的声闻圣人,或是曾经毁谤实证三乘菩提的菩萨,他想要实证如来藏时也会有遮障,更不可能眼见佛性。必须在参究之前,先在大众面前公开忏悔自己以前因为无知而毁谤正法、毁谤贤圣,并且每天都必须在佛像前如实忏悔,才有机会可以开悟明心,眼见佛性则是未来世的事了。
第二目 看话头功夫的辨正
末学在这里,针对善根深厚的学佛人,还想再对话头禅作一些说明,以免有人弄错了,自以为已经修成看话头功夫,误以为自己真的在参话头,其实根本不懂话头禅,想要开悟明心就遥遥无期,更不可能眼见佛性。末学说明的方式,是举出大法师错误的开示,说明其中对于开悟以及话头的开示,究竟是对或错,读者就能很明确知道,就能自行检验自己有无误会话头,也能检验自己所锻炼的看话头功夫是对或错,功夫是否成就。
《圣严法师教话头禅》43页说:
悟,有五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统一境,是身心的统一;第二个层次是光音境,听到无限的音声、见到无限的光;第三个层次是聪明境,譬如能闻一知十、下笔有如神助、出口成章,或是所做的判断十分准确,此时会认为自己已经开悟了;第四个层次是悟境现前,自己觉得洒脱自在,心中无丝毫罣碍,无任何烦恼现前,身心轻安而无负担,觉得自己是开悟了,但这是真的开悟吗?其实这是轻安境,而不是真正的悟境;第五个层次是开悟境,此时感觉虚空粉碎,大地落沉,这才是真正的开悟。2
注2、摘录自圣严法师著,《圣严法师教话头禅》,法鼓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初版三刷,2009 年2 月。
事实上,这还是意识的境界;由此可见,圣严法师的“悟”,还是落在意识中,我见还具足存在而没有断除,所以连声闻初果也还没有证得,由此证实他是未悟言悟。他既已公开说这就是悟境,又印证十二个弟子明心、见性,还刊登在〈法鼓月刊〉中公开流通,就是向佛教界公开表示自己开悟了。这个大妄语业,如果有在舍报前向众弟子们公开忏悔,才能灭除。但是他这类误导众生的书籍还在流通之中,并没有销毁及禁止流通,所以他未来世的障道因缘仍然会继续存在。唯一的解决之道,是由继任人向弟子四众宣称他悟错了,并将他的这类描述开悟的书籍销毁不再流通,才能使他误导众生的恶业快速消除。
为什么从他的这一段话中就可以证实他悟错了呢?因为他落在意识境界中,却说这种意识境界就是悟境。圣严法师说:“第五个层次是开悟境,此时感觉虚空粉碎,大地落沉,这才是真正的开悟。”但是虚空粉碎、大地落沈,全都是在未到地定中出现的定境;在初禅定境中,一般是不会出现;若是在二禅以上的定境中,根本不会出现。话说回头,不管是未到地定中或初禅中,当虚空粉碎、大地落沈的定境出现时,依然是意识的境界,不是第八识如来藏的境界。圣严法师所说的开悟境界都是意识境界,而意识是识阴所摄,落在我见中,连我见都没有断,所以还没有证得声闻初果。
禅宗的开悟明心,依禅宗祖师 大慧宗杲及天童宏智正觉所说,都是以如来藏为所证的心,是离见闻觉知的第八识境界,不是圣严法师所说的虚空粉碎等意识境界。中国禅宗初祖达摩大师也以四卷本的《楞伽经》,交给二祖慧可大师印证自己所悟对或不对;《楞伽经》中说的宗通─佛说的开悟境界,同样是证得第八识如来藏。由这些举证,也可以证明圣严法师还没有明心,才会违背 世尊在经中所说的第八识如来藏,还在书中否定第八识如来藏,说如来藏阿赖耶识是妄识,应该消灭。
不但如此,圣严法师连看话头的功夫都没有,所以他错会话头禅的内涵了。而且,圣严法师连未到地定的功夫都没有,因为会看话头的人,一定会有基本的未到地定。但圣严法师竟然直到死前都还没有修成看话头的功夫,所以不知道看话头的境界,显然是还没有未到地定的人。此外,凡是有未到地定的人,若有机会体验到虚空粉碎、大地落沈二种境界时,都会知道只是意识的境界,不是禅宗的开悟境界,因为与第八识所住的境界完全不同。如今圣严法师在他的书中,把意识住在未到地定中的境界说成禅宗开悟的境界,表示他还没有体验到虚空粉碎及大地落沈的境界,也表示他还没有练成看话头及未到地定的功夫。
《圣严法师教话头禅》在112页〈动静语默修话头〉里说:虽然用修禅定的方法,也可以开悟,但是,修禅定一定是在静态的状况下,在动态的状况下是没有办法修的。只有专门修行的人,或者是长时间修行的人,才能够从禅定中得到力量。然而,话头则是任何人、任何时间都可以用。3
注3、摘录自圣严法师著,《圣严法师教话头禅》〈动静语默修话头〉,法鼓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初版三刷,2009 年
2 月。
这是错误的说法,平实导师常常说,初禅是在一切时中都可能发起的,他自己也是在动态中发起初禅的,并且把初禅发起时一刹那间遍身发的体验,详细开示出来,也说出发起以后的身乐境界等;显然不是圣严法师说的“修禅定一定是在静态的状况下,在动态的状况下是没有办法修的”,由此证明他当然是没有初禅定境实证的体验。
再说到话头,圣严法师说:“然而,话头则是任何人、任何时间都可以用。”事实上,并不是任何人、任何时间都可以用;因为从他在书中的开示,已经证明他自己是无法用话头参禅的;他教人用话头参禅时,都是把话头的内涵弄错了。他二、三十年来主持禅七,都是教人数息,不是在参禅,也不是看话头。数息的方法与大乘禅宗的参禅无关,只是五停心观里的一种,是声闻法里想要断我见以前就应该修学的对治法,还不是真正断我见证初果的方法,更不可能是大乘禅的修行方法;纵使能够修成数息观的全部法门,具足六妙门,也只是修成降伏觉知心后的一念不生入定功夫,与禅宗的看话头无关,更与禅宗的参话头无关。
数息法,如果能数到圆满六妙门时,也无法开悟明心,连声闻初果也还证不到;因为这不是三乘菩提的本修法,连声闻菩提的本修法都不是;这只是针对很掉散的人,教给他制心一处的对治法,目的是使修成数息观的人,可以专心用功修行而不攀缘。还得等到具足六妙门时,以这种制心一处的功夫,再细心观行五阴我、十八界我的虚妄,最主要是确定意识离念灵知的虚妄,才能断我见、证初果;纵使用数息观对治掉散心,终于能够细观五蕴十八界虚妄,证得初果了;但这种细观五蕴虚妄的观行方法,都还是无法让修行者在般若实修上有明心的见地,更何况是声闻初果断我见观行前的对治法数息观,更不能使人开悟明心。但圣严法师终其一生,都不曾将数息观的六妙门教给徒众,因为连他自己也不懂六妙门的修行方法;他也不曾观行五阴我、十八界我的虚妄,还落在意识境界中,当然也无法断我见。
大约1989 年时,圣严法师曾要求 平实导师写出如何自己练成看话头功夫的过程,说要登在〈人生月刊〉中。平实导师应命写下来,但圣严法师只想自己阅读;后来 平实导师知道圣严法师根本没想要登载,没有想要公开利益法鼓山的四众弟子,他只想自己阅读理解,私底下练习。平实导师等了一年多以后,确定圣严法师不会刊登出来利益法鼓山的信众,才请求圣严法师将稿子归还。这事件曾在上课或听经时,听 平实导师讲过,并且说那些文件都还留著,还附有一张圣严法师命人归还文稿时亲手写的字条。这也证明圣严法师还不会看话头,不会看话头的人,当然还没有未到地定的功夫。凡是有未到地定功夫的人,一定会看话头。
后来圣严法师渐渐有一些转变,他在舍报前几年,才开始教人看话头、参话头;但他依旧把话头弄错,还是落入话尾中,跟著他学禅的人,只能追随他用语言默念话头─看话尾,想要明心当然不可能。末学以下文字举例的说明,就是证据;想要求明心以及想要进一步求见佛性的人,应该要好好阅读,才能真的弄懂话头的意涵。
平实导师说:
对于想要眼见佛性的人来说,看话头的功夫非常重要;不像想要明心的人,只要有一些动夫可以看话头就行了。因为想要眼见佛性的人,必须从看话头的功夫继续深入,直到看话头的某些很深入的层次出现后,那时参出佛性的真实意涵时,才能够看得见佛性。因此就得从看话头的功夫说起:
何谓“话头”?“看话头”?“参话头”?
禅宗所谓话头是一句话、一个念在心里未出现之前头,即是话头。譬如“念佛是谁”这一句话,在未起念,未出现这一句话之前头即是话头。若是心里生起“念佛是谁”文字相,甚至说出了“念佛是谁”声音相,四个字在觉知心里面出现影相,觉知心是住在这一句话的尾巴,这是看话尾了。“念佛是谁?”这四个字在心里面都没有出现,它还没有出现就把它看住,让这一句语言文字出不来,你看住它,这才叫看话头。话头要时时刻刻持续不断,必须要有动中定力功夫;修学无相念佛,以忆佛及拜佛方法修习动中定力,成就一念相续功夫,则于动静中皆能看话头。这就是修学无相念佛的好处。
圣严法师所教的看话头方法错误了,都是落在话尾中自问自答。圣严法师教导学人先念佛,念了几句之后,便要提起话头连续地问:“念佛的是谁?”时,却自我回答:“念佛的是我!”(取自圣严法师《话头禅的旨趣》p27)
但是 平实导师说:
你在心里面自问自答“念佛的是谁?”这一句话在觉知心里面出现,然后过去了;过去了以后,你这个觉知心是住在这一句话的前头?还是话的尾巴?是这句话的尾巴嘛!你这个叫作看话尾、参话尾啦!这叫作照顾话尾,不叫照顾话头。话头是一句话的前头才叫作话头。但是这个得要有功夫啊!话头要时时刻刻不断。4
注4、摘录自 平实导师,《大乘无我观》,佛教正觉同修会(台北市),初版十一刷,2010 年10 月。以下皆同一书。
平实导师开示说:
我一面跟你说话,一面也在念佛啊!你知道吗?你不知道!这就是无相念佛的好处。那么你的心要住在那一句话的前头去看住它,这个看话头的功夫如果没有作好,你将来就算是参出来什么叫佛性?你还是看不见佛性;一定要有这个功夫,要很纯熟,参出来时你才能看得见佛性。然后,这种定力退失了以后,你就算是已经看见了佛性,所看见的佛性也会渐渐的模糊消失,最后看不见了。要重新再把动中的定力练回来以后,才能够再看见佛性。那么要锻炼这一种功夫,让自己时时刻刻都住在那一句话的前头。譬如说:“参禅的是谁?”或者“念佛是谁?”这四个字在心里面都没有出现,它还没有出现时,你就把它看住,让这一句语言文字出不来,你要看住它,这才叫看话头嘛!可是看话头这个功夫,一百个人有九十九个做不到,那要怎么锻炼?有办法:无相念佛是最好的办法。5
注5、摘录自 平实导师,《大乘无我观》,佛教正觉同修会(台北市),页128。
平实导师又说:
未能修成无相念佛功夫,何况能看话头?不具备看话头功夫者,虽知佛性义,亦无可能眼见佛性,无相念佛及看话头功夫,须实际体会,并每日礼佛锻炼,长时方成。6
注6、摘录自 平实导师,《平实书笺》,佛教正觉同修会(台北市),初版七刷,2007 年12 月。
对话头的意涵要先了解,然后才会知道自己所练的功夫有没有错误。练成看话头功夫以后,接著是要知道禅宗的禅究竟是什么?是定境吗?还是智慧呢?若禅宗的开悟是般若智慧而不是定境,就不要在定境上继续用功;只要学会看话头功夫就够了,就用这种定力来参禅求悟,不要继续在定力或定境上用心了。至于中国禅宗之禅,是般若,非是禅定,而是静虑。禅定是制心一处长时渐次观行转进安住方能得,而静虑可以证悟般若,是证知法界实相之智慧,二者牛马不相关,平实导师有一段话说得很清楚:以定为禅之人……都……静坐以求一念不生,求证离念灵知心之意识境界。如此类人,根本未曾破得初参,根本未曾证知自己之本来面目;谓彼所说如是境界者,只是意识心之境界相,未曾触及第八识如来藏心。7
注7、摘录自 平实导师,《入不二门》,佛教正觉同修会(台北市),改版一刷,2010 年7 月。
这是说明禅宗的开悟是以证如来藏为标的,不是以意识心离念作为开悟之标的,所以不该以定为禅,而应该要锻炼看话头的功夫。凡是以定为禅的大师,都没有看话头功夫,当然也不可能开悟,就会笼罩人。末学要把此事提出来说明,读者才不会继续被笼罩,愿意死心塌地锻炼看话头功夫。
平实导师曾这么说:
法鼓山圣严法师:他也是以这觉知心没有妄想、放下一切、不执著烦恼,叫作开悟,这也是常见外道法。又以虚空粉碎称为开悟;虚空粉碎在两种状况会出现:未到地定和初禅;在这两种定境中出现时,还是不离觉知心,而且是生灭变异之法,不是恒常不灭的法,这也是常见外道法;他不敢公开宣示已经证悟,却用巧妙的言词,让人以为他已经证悟:“开悟的人绝不会说他已经开悟。……师父我从来不曾说过已经开悟。”8
注8、摘录自 平实导师,《邪见与佛法》,佛教正觉同修会(台北市),初版十三刷,2010 年7 月。
圣严法师以定为禅,想要坐到虚空粉碎或大地落沈的定境中,说那个境界就是开悟;可是圣严法师直到死前都讲不出初禅或未到地定的境界,当然不可能体验虚空粉碎的境界。不但如此,直到死前,他都不曾讲过欲界定的实证内容;以定为禅的人,竟连欲界定之持身法皆未得,何来之开悟呢?
由这里证明中国禅宗的开悟,是悟到第八识如来藏心;但是在想要悟得这个真心以前,觉知心意识很散乱时,心是很粗糙的,不能观察到心相微细的第八识如来藏,所以参禅是无法专心的,也不可能找到第八识如来藏。在定力不足的情况下,又因为对明心开悟的境界误会了,被教导错了,就以为要一念不生,保持灵知心离念,住于离念灵知中才是开悟明心,就会落入意识境界中,跟常见外道一样。为了救护参禅人离开被误导的境界和知见,平实导师开示说:
以见闻觉知心为真实心、或以无妄想之心为真实心,或以明觉心为真实心、或以坐至内外统一虚空粉碎为开悟、或以坐入未到地定中无见闻觉知之境界入出法说为能所双亡之悟……。凡此皆是误导众生以定为禅,皆非般若、非祖师禅,是故○天等附佛法外道,由打坐修定至无妄想时,便以灵明寂照之心为真如,便自以为悟。9
注9、摘录自 平实导师,《佛子之省思》,佛教正觉同修会(台北市),初版十三刷,2009 年11 月。
平实导师又说:
一念静心时,不过是短暂之静心境界;假使有人能令觉知心安静而无妄想杂念,长住一小时都无杂念,亦不过世间人所修之粗浅定境;假使每日行之,后时发起欲界定中之持身法,亦只是欲界定而已;其后尚有未到地定、初禅、二禅……乃至非想非非想定待证。纵使真得非非想定,亦只是世间禅定,都与二乘涅槃之修证无关也!更与般若之证量无关也!是故有智之禅宗学人,必须求亲证第八识如来藏。10 若坐中向心中直看,看到后来,灵知心不停扩散,直至感觉此心遍满虚空充塞宇宙,便以此为悟者,此是幻觉,非是禅悟,非是证空。11
注10、摘录自 平实导师,《入不二门》,佛教正觉同修会(台北市),改版一刷,2010 年7 月。
注11、摘录自 平实导师,《生命实相之辨正》,佛教正觉同修会(台北市),初版十三刷,2009 年6 月。
把上面所说以定为禅的错误讲清楚以后,读者就不会再落入其中,就可以开始锻炼看话头的功夫了。可是要先记得,修成看话头的功夫时,只是定力的境界,仍然不是禅宗开悟智慧境界;但是若没有修成看话头功夫,却很难开悟明心。而看话头功夫一定要先弄清楚,不可错会,以免落入定境中,离不开意识境界。我们参禅的人要以意识练成的定力,藉看话头的功夫来用功参禅。但是想要练成看话头的功夫,则必须修练动态中的定力,《大方等大集经》云:“不舍于定,亦不随定……,是名定力。”定力很重要,是因为定力可以帮我们降伏性障,也可以降伏掉悔盖,可以安下自己的心,全心全意来参禅;而且定力可以帮助我们在悟后保持不退,所以经云:“无碍清净慧,皆依禅定生。”
平实导师常常教导我们,凡是在静态状况中修成的定,大部分是一念不生的境界,不是修成净念相继的功夫;继续深入修习以后,都是会进入定境中,都不是真正的定力。这种从静坐中修练出来的定境,到了动态中就会渐渐失去定力的功能;只有依照善知识教导的知见与方法,从动态中修成的动中定力,也就是一念相续、净念相继的功夫,才能转变成参禅所需要的看话头、参话头功夫,然后才会有能力使用没有语言文字的思惟观的功夫来参禅,将来才会有因缘在一念相应之下开悟明心,证得第八识如来藏。
开悟明心不退以后,再精进修习更深厚的看话头功夫,也配合修集见性时应该具备的各种条件以后,才能够一念相应时眼见佛性;所以说,在禅宗里参禅以前要先修学的禅定,是修练定力而不是要修证定境,不是要打坐进入定境中。只有在动态状况下修成定力,在动态中参禅时才不会渐渐失去定力;若是像圣严法师说的那样,常常在静态状况中修成的定境,没有定力发起看话头、参话头的作用,参禅时都会进入一念不生的定境中,成为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欲界六尘中的一念不生境界,不是参禅时可以用得著的定力。继续深入修习以后,会变成澄澄湛湛、常寂常照,还是意识的定境;如果转变为动态中来参禅时,心就会渐渐散乱起来,最后还是用不上力。
如果没有转为动态中参话头,继续深入静坐以后,会进入欲界定或未到地定中,变成澄澄湛湛的境界,有一天可能进入遍满虚空、身心统一、内外统一、时空统一境界中,这也都是意识的境界,都是定境而不是定力相应的开悟境界。在古时的禅宗丛林中,是在作事情等一切时中参禅的;圣严法师讲的静坐修来的定力,在每天的动态作息中,想要参禅时并没有多大的作用,也不容易开悟明心;所以还是应该以动态中修成定力来参禅,才容易开悟明心。
但是在修习动态中的定力以前,要先明白修定时也会有障碍出现;就是要如何排除困难,使自己可以安下心来作功夫、练定力。《摩诃止观》有一段文字大意是说:“事障未来,性障初禅。”或者说“性障根本(禅定)”;未到地定的定境,在深定中暗无觉知,或者落入澄澄湛湛、常寂常照、遍满虚空、身心统一、内外统一、时空统一之中,都是一种定的境界,不是定力,无法起心动念参话头。而开悟明心也不需要有初禅的定力,只要修成未到地定层次的动夫,在一切动态之中都可以看住话的前头,不会使语言在觉知心中出现,以这样的细意识来参禅,才容易开悟明心。
在五尘中攀缘执著的觉知心是粗意识;至少要能够看话头,这时的觉知心才可以说是细意识,虽还不是最细意识,但已经可以看话头而开始参禅了,这时所看的话头并无语言文字,但已不会常常失掉了;这样的意识心细腻了,才有可能找到心相微细的第八识如来藏。不但开悟明心前需要先锻炼成细意识,开悟明心以后,将来想要眼见佛性,还是要再继续深入锻炼更深厚的看话头定力,所以还是要从动态中来锻炼定力才行,千万别在静态中修定,别用打坐修定的方法用功而想要修得禅宗的禅。
至于如何修得动中定功夫?末学认为,修习 大势至菩萨无相念佛忆佛圆通法门,以意识觉知心来忆佛念佛,“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入三摩地”,是末法时代事繁又忙的现代人,最容易修得的动中定的功夫;这种功夫练成时,自然就会懂得看话头的境界。如果没有修成这种无相念佛的功夫时,再怎么想象、体会,都看不见话的前头,就不懂话头的真正意涵,一定会错把话尾当作话头,开悟明心遥遥无期,更别说要眼见佛性了,所以要先从无相念佛的功夫开始修练起来。无相念佛的功夫,是当我们忆念佛或大菩萨时,心中没有声相、影像、文字相,而且心中也没有其他的念头或妄想出现,专忆一尊佛或大菩萨,这就是“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但是要在礼佛之中来练习,不是在静坐的静态中来练习,打坐练习这门功夫是很难成功的。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