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如来藏  三摩地  十八界  心经  中阴身  陀罗尼  明心  十信位  意根  公案 

般若中观(连载2)----游正光老师

   日期:2020-07-09    
苦集圣谛,乃是诸苦之所以会聚集的真实道理,也就是声闻人探讨为何会有种种苦的聚集,导致自己在三界六道轮回当中,不断地出生五阴身以及不断地受苦。探讨的结果,是因为自己过去世无明的关系,造作种种善业与恶业,导致有今世及后有之身出现而受种种苦乐等报。为什么会有无明?乃是过去世不知有生即是苦而对五欲六尘的韵味起了贪爱,妄造种种善恶业等,导致今世受种种可爱、不可爱的异熟果报;而今世又因为无明没有断除,再次造下善恶等业,于未来世还要受种种可爱、不可爱的异熟果报,导致有了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三世不断地在三界轮回生死、不断地受苦。了知苦聚集之原因的真实道理,是因为无明——五阴遮蔽了众生的智慧所以无明,因而枉受三世生死轮回苦,这就是苦集圣谛。苦集灭圣谛,是让诸苦聚集原因消灭的真实真理,声闻人观察一切苦、一切苦聚集的原因,是因为有了五阴身,而这个五阴身乃是色识受想行蕴和合运作所产生虚妄体,它不是常住法,是生灭法。如果愿意将自己五蕴身灭尽,愿意将自我消失,不再于三界现身意,再也没有未来世五蕴身受种种苦。像这样愿意将自己五蕴身消灭,不再于三界出现的真实道理,名为苦集灭圣谛。苦集灭道圣谛,就是使五蕴身不再出现的方法,亦即声闻人让一切苦、一切苦聚集,以及让五蕴身消灭而入无余涅槃,必须要有正确的方法、正确的法道、正确的观行等,才能成就,因此,声闻人透过四圣谛、四念处……八正道等菩提分法的观行去断结证果,成为初果的须陀洹,乃至成为四果的阿罗汉,于舍寿时可以入无余涅槃,永远不再于三界中受生。声闻人如果能够如实了知及实践不让未来世五蕴身出现的法道,实行的方法即是八正道,名为苦集灭道圣谛,简称为道谛。由上面分析可知:声闻菩提,是声闻人透过四圣谛等法,观察自他有情蕴处界虚妄,因而断了见惑与思惑,于舍寿后入无余涅槃,永不再受生故不于三界再现身意之法道。
  又声闻人断了我见、疑见、戒禁取见之三缚结成为初果须陀洹,乃是现观自己的蕴处界虚妄,尤其是意识我,或者色身我不是真实我,都是刹那刹那生灭的法,是虚妄法,不是常住法。譬如这个意识我,在醒时能够分别诸法,而且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但是在睡著无梦时断了、不见了,无法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分别诸法。要等到隔天天亮了以后,意识我再次出现后,才能再度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分别诸法,所以意识我不是常住法,是生灭法。又譬如这个色身我,小自受精卵细胞开始,中至分裂生长、成胎、成形、出胎,乃至长大成人、中年、老年、死亡,没有一时是常住的,都是刹那刹那变异,所以是生灭法,不是常住法。由于声闻人如实现观自他有情蕴处界虚妄的结果,所以将意识我、色身我断除,不再将意识我、色身我当作真实我,名为断我见。
  由于声闻人断我见的缘故,对自身有没有如实断我见、身见,能够清楚了知而没有任何怀疑,对于解脱道的修行可以使人断我见、证出离果的事没有怀疑,名为断疑见;乃至对诸方大师、大居士们到底有没有断我见、身见,也能够如实了知而没有任何怀疑,名为断疑见。如果对意识我、色身我都是虚妄法之事实,对于人间是否真的可以实证出离果,还有一丝丝的怀疑,就表示心没有得到决定,也表示我见、身见没有彻底断除,因此在他心中对于出离果的实证与果证仍然存疑,不名为断疑见。
  又因为断了我见、疑见,对于诸方所施设的戒律到底能不能帮助学人得解脱,就能够如实了知及判断,名为断戒禁取见。譬如有一种外道施设一个戒律,说每天要泡水二个钟头、三个钟头、四个钟头,才能得解脱;如果不是每天泡水,不能得解脱。已断我见、断身见而证初果的人,一听到这样的说法,就知道那与断我见、断身见无关,也知道这样的戒律无法助人得解脱,根本就不如法。又譬如有外道主张“要经常地保持一念不生,以此入涅槃,才能得解脱”,所以施设每天要打坐一个钟头、二个钟头,乃至多个钟头的戒律,以此来求一念不生;如果不打坐或是没有每天连续打坐,或是不能一念不生,就不能得解脱。当已断我见、断身见的人一听这样的说法,可以很果断地判定他落在意识我当中,非但没有断除我见,反而我见分明具在,根本无法得解脱。因此能够如实了知对方所施设戒律符不符合断我见、断身见的目标,能不能帮人得解脱,而不会被其错误的戒律所束缚,表示他已经如实断了戒禁取见。由于声闻人断了我见、疑见、戒禁取见等三缚结,成就初果的须陀洹果,名为预流〔相对于声闻三果(含)以上而言〕,可以称为预入圣人之流,而仍然不是佛所称可的声闻圣人;但是相对于凡夫俗子而言,已经可以名之为圣人。如是断三缚结的声闻初果人未来舍寿后,最差的也可以在七次欲界天、人间往返已,究竟解脱【注1】,也就是于最后一次人间出生,证得阿罗汉果,于舍寿后入无余涅槃。
  【注1:“复次,梵志!多闻圣弟子三结已尽,得须陀洹,不堕恶法,定趣正 觉,极受七有,天上、人间七往来已,则得苦边。”《中阿含经》卷 36〈梵志品第 2〉,《大正藏》册 1,页 659,上 4-6。又论中也如是开示:“云何名为极七返有补特伽罗?谓有补特伽罗,已能永断萨迦耶见、 戒禁取、疑三种结故,得预流果,成无堕法,定趣菩提,极七返有天人往来,极至七返,证苦边际,如是名为极七返有补特伽罗。”《瑜伽师地论》卷 26,《大正藏》册 30,页 424,下 27-页 425,上 2。其中补特伽罗,又名众生、有情。而究竟解脱的境界是佛地所成就者,此处所说随顺一般的说法,说阿罗汉是究竟解脱,实为化城的方便说。】
  从上面分析可知:要成为初果的须陀洹,就是要将我见断除,也就是要将意识是我、色身是我的认知断除。如果不去观察意识我、色身我是虚妄的,就无法将我见断除。如果连我见都无法断除,当然无法成为初果须陀洹,更无法成为四果阿罗汉,这样的人,名为凡夫。学人当以此标准来简择诸方大师的说法是否正确,譬如号称南传上座部教理必读的书《清净道论》,在〈第 22分说智见清净品〉中,谈到须陀洹道智如下:
  (1)(须陀洹道智)此中,先说由于为欲完成初道智者,实无可作。因为他所应作的,都曾在以随顺为最后的观生起之时作了。如是生起随顺智的(瑜珈者),以彼等(遍作、近行、随顺)三随顺智的各自之力,消灭了覆蔽谛理的广大黑暗之时,他的心不入、不住、不信解、不著、不执、不缚于一切行中,但离去、退缩、还转,如从莲叶的水相似。一切的相所缘及一切的转起所缘呈现都是障碍。
  于一切的相及转起的所缘而呈现都是障碍之时,在他习行了随顺智之末,生起以无相、不转起、离(有为)行、灭、涅槃为所缘的,超越凡夫种姓、凡夫名称,凡夫之地的,入于圣者种姓、圣者名称、圣者之地的,最初转入、最初专念、最初思虑于涅槃所缘的,以无间、等无间、修习、亲依止、非有、离去的六种缘的状态而实行于道的、达顶点的、是观的最高的、不再退转的种姓智。【注2】
  【注2:觉音著,叶均译,《清净道论(下)》〈说智见清净品第 22〉,华宇出版社(台北县),1987.9初版,页 391-392。】
  从整篇文章来看,根本没有谈到如何在蕴处界中观察意识我是虚妄性,以此来实断须陀洹所需要断除的三缚结,反而要求行者以意识心不著、不执、不缚一切行中,是要保意识存在而有解脱,我见分明具在未断。既然连须陀洹断我见的知见尚且不知,又如何教他人断我见成为须陀洹?乃至断五上分结成为阿罗汉?自救尚且救不了,更何况能够救他人?未之有也!
  又行者断三缚结成为初果须陀洹以后,知道意识我乃虚妄性,不再将意识我当作真实,所以渐渐地将自己的贪瞋痴加以淡薄,也就是开始将性障(贪、瞋、睡眠、掉悔、疑)加以降伏,尤其是欲界男女贪爱降伏到很淡薄,但仍有一分欲界爱未断,仍然不能发起色界的初禅【注3】。像这样将性障降伏得很淡薄,但仍未发起初禅的人,名为薄贪瞋痴的二果斯陀含。这样的声闻二果于舍寿后,可以在欲界天、人间一往返已,究竟解脱【注4】;也就是说,二果人舍寿后上生欲界天,于欲界天舍寿后还生人间,就可以于人间取证四果阿罗汉,究竟苦边最后入无余涅槃。
  成为二果斯陀含以后,再将五下分结(欲界贪、欲界及色界瞋、色界之我见、疑见、戒禁取见)断除,主要将欲界最粗重难断的男女贪爱断除,因而发起色界的初禅,成为三果阿那含,也是得心解脱【注5】的三果人,所以平实导师在《阿含正义——唯识学探源》书上曾依圣教而作开示:在阿含解脱道中,有证得初禅的凡夫,没有不证初禅的三果人【注6】,这样的三果阿那含,于舍寿后上生色界天中,于色界天究竟解脱 【注7】,名为不还,也就是不再回来欲界,而在色界天般涅槃。至于三果人可分为七种:中般涅槃(有三种)、生般涅槃、无行般涅槃、有行般涅槃、上流处处般涅槃,显示三果人所断的五下分结程度高下有所不同,也才有三果人所证七种不同的般涅槃法。这七种不同的般涅槃法,将于第二章第一节略为说明。由于若将这七种详细说明,将耗费很大的篇幅,因此建议大众在读第二章第一节之前,事先恭阅《中阿含经》卷 2、《瑜伽师地论》卷 26,以及《阿含正义——唯识学探源》第四辑,了知这七种三果人所断的五下分结程度高下不同之详细情形,可以节省后来阅读时间。
  【注3:在人间,将欲界的贪爱断除,因而发起有觉有观的初禅。当初禅遍身发时,乃是色界天身出现在欲界的人间色身内,由于这二种身有微细摩擦而产生清净、没有婬欲的乐触,导致欲界的色身有身乐的现象出现。】
  【注4:“复次,梵志!多闻圣弟子三结已尽,婬怒痴薄,得一往来,天上、人间一往来已,则得苦边。”《中阿含经》卷 36〈梵志品闻德经第 6〉,《大正藏》册 1,页 659,上 10-12。 】
  【注5:“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于色当正思惟,色无常如实知。所以者何?比丘!于色正思惟,观色无常如实知者,于色欲贪断;欲贪断者,说心解脱。如是受、想、行、识当正思惟,观识无常如实知。所以者何?于识正思惟,观识无常者,则于识欲贪断;欲贪断者,说心解脱。’如是心解脱者,若欲自证,则能自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如是正思惟无常、苦、空、非我亦复如是。”《杂阿含经》卷 1,《大正藏》册 2,页 1,上 17-26。】
  【注6:平实导师著,《阿含正义——唯识学探源》第四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市),2013.10初版四刷,页 1206。】
  【注7:“复次,梵志!多闻圣弟子五下分结尽,生彼间已,便般涅槃,得不退法,不还此世。”《中阿含经》卷 36〈梵志品闻德经第 6〉,《大正藏》册 1,页 659,上 15-16。】
  上面所述,初果人可以极尽七次欲界天、人间往返究竟解脱,二果人可以一次欲界天、人间往返究竟解脱,以及三果人可以在色界天究竟解脱;在在证明:在欲界天、色界天仍然有佛的声闻弟子在天界弘扬佛的正法,并不是没有在弘扬,乃至有地上菩萨在欲界天、色界天担任天主说法度化众生。以此缘故,佛门中如果有法师、居士们主张“人间佛教”,认为人间才有佛法,天界并没有佛法弘传,那是不正确的说法;简单来说,有二个过失存在:一者、表示他不懂佛法,没有将佛在阿含时所说的真实道理思惟通透,才会有如此荒唐说法出现。二者、表示他不承认天界有佛弟子们在弘扬佛法,而将佛法局限在人间,把佛法加以浅化、窄化,同时也是公然违背声闻解脱道初果到三果人的解脱时程,等于是公然对佛唱反调,那是很不负责任的说法。
  又,成为三果阿那含以后,行者再将五上分结(色界贪、无色界贪、掉举、慢、痴)断除,主要是将无色界细意识的自我执著断除,因为这个细意识的我慢在无色界仍然存在,不是不存在,只是很微细而已,众生不容易察觉。譬如在非想非非想天,仍有细意识我之我慢存在,只是这个细意识没有反观自己而不能察觉,仍然乐于自我存在而不愿消失故。行者知道这个道理后,再将此细意识我执断除,可以成为四果的阿罗汉,当然也就可以自知自作证: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注8】,这是因为声闻四果人将最微细的思惑,也就是将最微细、不反观自我的细意识无明断除,所以于舍寿时将自己的蕴处界灭尽而入无余涅槃,永远不再有粗细意识于三界出现;即是不再受生而灭尽识阴六识,更不会受生于人间而有五阴再度出现。
  由于声闻人相信佛语开示,知道入无余涅槃不是断灭空,还有无余涅槃本际、如如、真实我等存在,也就是佛在阿含时隐说一切有情真实心,即是般若诸经中说的真如心,所以于内无恐惧(相信佛语开示,知道入无余涅槃并不是断灭空,还有无余涅槃本际存在),于外无恐惧(愿意灭尽自己的蕴处界、愿意自我消失),于舍寿后入无余涅槃,永不再于三界出现。阿罗汉虽然愿意自我消失而灭尽自己的蕴处界入无余涅槃,可是他根本没有证得涅槃本际,因此没有彻见涅槃寂静【注9】。为什么?因为,阿罗汉将自己蕴处界灭尽,已经没有任何一法存在,那么入无余涅槃以后到底是谁证涅槃?又到底是谁证声闻菩提?所以入涅槃后根本没有所谓的阿罗汉证涅槃、证菩提!声闻圣人于涅槃本际尚且未能证得,生时不知无余涅槃中的境界,入涅槃以后又无五蕴存在而对无余涅槃中的境界全无所知,更何况是能彻见涅槃?所以说,阿罗汉根本没有证涅槃、见涅槃,只是阿罗汉能灭尽五阴十八界成为无余涅槃,所以佛方便说阿罗汉证涅槃!至于声闻四果人为何没有证涅槃、见涅槃的详细内涵,留待第三章第一节再详细说明。
  【注8:《中阿含经》卷 1〈七法品昼度树经第 2〉,《大正藏》册 1,页 422,中 25-26。】
  【注9“诸行皆无常、诸法悉无我、寂静即涅槃,是名三法印。”《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卷 9,《大正藏》册 23,页 670,下 2-3。】
  第三节 缘觉菩提
  所谓缘觉菩提,是指缘觉行者专精思惟十因缘、十二因缘,了知自他有情的蕴处界虚妄,将自己的见惑、思惑断尽,于舍寿时如同声闻一样,愿意自我消失,愿意灭尽自己的蕴处界而入无余涅槃,永不再于三界中显现身意。由于缘觉觉悟十因缘、十二因缘,证得蕴处界虚妄而入无余涅槃的菩提法,名为缘觉菩提;虽然名为缘觉,但仍出生于有佛世界,依佛所说 法教(十因缘、十二因缘)详细观察,因而断了三缚结成初果须陀洹,乃至断五上分结,成为四果的阿罗汉,本质仍然是声闻人——闻佛音声开示有涅槃本际而悟入缘觉菩提。此外,还有独觉出现于无佛世界,示现自己由十因缘观推知有本识,再由十二因缘观察蕴处界虚妄而悟道,成就辟支佛果,于舍寿后与声闻、缘觉一样,入无余涅槃,永不再三界现身意,名为独觉菩提,但仍是由于往世曾闻诸佛菩萨演说缘觉菩提的种子流注,才能在无佛之世自行悟得辟支佛果。至于独觉菩提的详细内容,将于第二章第五节中说明。
  既然缘觉是觉悟十因缘、十二因缘而成就缘觉菩提,故有必要将十因缘、十二因缘加以说明。然而这一节仅先针对十因缘加以说明,用以证明缘觉如同声闻人一样,相信佛语开示,自己观察而推知识阴之外有另一个识存在,祂就是无余涅槃本际(有情之蕴处界及一切诸法都是从祂而来),知道入无余涅槃并不是断灭空,所以愿意将自己的蕴处界灭尽而入无余涅槃。至于十二因缘,以及十二因缘与十因缘之间的关系,则留待第四章第二节中再详细说明。关于十因缘经文如下: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忆宿命未成正觉时,独一静处,专精禅思,作是念:‘何法有故老死有?何法缘故老死有?’即正思惟生,如实、无间等:生有故老死有,生缘故老死有。如是,有、取、爱、受、触、六入处、名色;‘何法有故名色有?何法缘故名色有?’即正思惟,如实、无间等生:识有故名色有,识缘故有名色有。我作是思惟时,齐识而还,不能过彼;谓缘识名色,缘名色六入处,缘六入处触,缘触受,缘受爱,缘爱取,缘取有,缘有生;缘生,老、病、死、忧、悲、恼苦。如是如是纯大苦聚集。”【注10】
  说明如下:尔时释迦世尊告诉诸位比丘:“我回忆过去未成佛之前,独自在一个安静、没有吵闹的地方,专心一意、没有旁骛地深入思惟法义:‘什么法有的缘故,使得老死跟著出现了?又是因为什么法的缘故,使得老死出生了?’就在当时正确思惟‘生’这个法的时候,有了如实、不间断的正见出现:‘因为“生”的关系,使得老死的现象出生了,因为“生”的缘故,老死就出现了。’接下来再一一详细观察与思惟:‘生’的原由是‘有’,‘有’的原由是‘取’,‘取’的原由是‘爱’,‘爱’的原由是‘受’,‘受’的原由是‘触’,‘触’的原由是‘六入处’,‘六入处’的原由是‘名色’。接著再思惟:‘什么法有的缘故,使得名与色出现了?又是因为什么法的缘故,使得名与色出生了?’正确而且不间断思惟的结果出现了:‘是因为有一个“识”【注11】存在,所以名与色就出现了;因为有这个“识”存在的缘故,才会有名与色出生及存在。’因为这样思惟的结果,到了这个‘识’就必须退回来,不能再往前推溯超过这个‘识’了。因为缘于这个‘识’,才会有‘名色’出现。缘于‘名色’,才会有‘六入处’出现。缘于‘六入处’,才会有识阴六识对六尘的‘触’。缘于六尘的‘触’,才会有三受或者五受的‘受’。缘于三受或五受的‘受’,才会有十八界的贪‘爱’。缘于十八界的贪‘爱’,才会有‘取’的出现。缘于‘取’,才会有后有的种子的‘有’。缘于后有的种子的‘有’,才会有未来世出生的‘生’。缘于出生的‘生’,才会有‘老病死’种种苦出现。就是这样子啊!纯粹的大苦就聚集起来了。”从 佛的开示可知:从十因缘的生与老、病、死的关联一一往前推溯,推究到这个“识”为止,便无法再往前追溯到任何一法的存在。是因为有这个“识”的缘故,才会有后来的名色出现,有了名色才有后来的六入处、触、受、爱、取、有、生老病死出现,所以缘觉不论是从还灭门往上推究,或者是从流转门往下推究,必须知道有一个“识”存在,才会有名色等法出现,因为有这个“识”存在,出生了名色等一切法,所以这个“识”是一切法的根本,名色等法才能出生;过此即无任何一法存在,所以 佛说“齐识而还,不能过彼”。
  【注10《杂阿含经》卷 12,《大正藏》册 2,页 80,中 25-下 6。】
  【注11这个识就是《阿含经》所说的入胎识、本际、如、我等法,祂是一切名色等法的根本,也是一切有情的真心,详细的内容,将于第四章说明。】
  由于缘觉观察十因缘后,知道有一个出生名色等法的“识”:一者、知道入无余涅槃并不是断灭空,还有另一个自己所不知道的“识”存在,也就是无余涅槃本际,所以于舍寿时,于内无恐惧、于外无恐惧,愿意自我消失、愿意灭尽自己的蕴处界而入无余涅槃,仅剩下这个“识”存在,独处于极寂静的境界中。二者、缘觉的智慧比声闻来得深且广,因为缘觉自己观察蕴处界虚妄之外,还能推知有另一个“识”存在,知道这个“识”出生名色等法,所以祂是一切名色等法所依止处。声闻根本不需推知有这个“识”存在,更不知道这个“识”能出生名色等诸法,只是相信佛语开示,相信有这个能生名色的识存在,也知道入无余涅槃不是断灭空,所以于舍寿时,于内、于外都无恐惧而入无余涅槃。但无佛之世自己悟得缘觉菩提的独觉,是自己可以推知实有此识的,佛世阿罗汉进修因缘法而成功的缘觉,闻法以后也有智慧从理上推知必须有此识,由此可知,缘觉和独觉的智慧比声闻来得深且广,这也是缘觉被称为中乘,声闻被称为小乘的原因之一。
  由于缘觉观察十因缘所显示的自他有情的蕴处界虚妄而入无余涅槃,更知道有另一个能生名色等法的“识”存在,所以如同声闻一样,断了三缚结,成为初果须陀洹,乃至断五上分结,成为四果的阿罗汉,于内无恐惧(知道无余涅槃还有一个“识”存在,所以不是断灭空),于外无恐惧(愿意灭尽自己的蕴处界),于舍寿后入无余涅槃,永不再于三界中出现。虽然缘觉观察十因缘,知道无余涅槃中还有第八“识”在,可是祂在哪里?缘觉与声闻一样不知道。可以证明:缘觉与声闻人一样,都没有“实”证涅槃,也没有彻见涅槃寂静,不如菩萨们。至于缘觉为何如同声闻人一样没有“实”证涅槃、“实”见涅槃的详细原因,留待第三章第一节再详细加以说明。
  第四节 佛菩提
  所谓佛菩提,就是菩萨要成就佛道,必须经历菩萨五十二阶位的修行过程,从十信位开始,经过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依序进修,最后才圆满成就自己的佛国净土。也就是菩萨从初发菩提心开始,一一经历菩萨五十阶位,成为十地满心法王子后,转入等觉位。于等觉位,道种智上已经没有任何一法可以修学,成佛仅欠缺福德而已(也就是所应摄受的佛土尚未具足圆满),所以在整整一百劫中,必须专门修集福德,来成就自己的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于此百劫中,无一时非舍命时、无一处非舍身处,只要众生有所需求,内财外财统统布施出去。譬如众生需要眼睛,就将眼睛布施出去;众生需要手、足、性命、财宝、眷属等,就将手、足、性命、财宝、眷属等统统布施出去,一一满足众生所需。就这样整整一百劫修集福德圆满后,上升兜率陀天,成为妙觉菩萨。于因缘快成熟时,事先安排菩萨们下生人间,为众生建立与佛法有关的知见,并于众生因缘成熟时下生人间,于菩提树下,一手按地明心,上品妙观察智、上品平等性智具足,大圆镜智现前;于夜后分,夜睹明星眼见佛性,成所作智现前,成为四智圆明的究竟佛,由此具足一切种智而得成佛;然后依初地前所发的十无尽愿【注12】,继续利乐有情无有穷尽。像这样的菩萨,一一经历五十二阶位而成佛的菩提法,名为佛菩提。声闻、缘觉菩提都不修这样的法,不能使人成佛,不名佛菩提。但修行这样的佛菩提所经历的时间,需要三大无量数劫,不畏生死诸苦,精勤修学才能成就,不像二乘利根的人一世精进修行就可以入无余涅槃,这也是菩萨不可思议的地方。
  然而,菩萨道的五十二阶位及其内容应该加以说明,以免学人不知佛菩提道修行次第与内涵,因而走上修行歧路,就会与佛道越走越远。首先谈十信位,所谓十信位,就是十种入佛法教以信为先的阶位,也是《大方广佛华严经》卷 6所说“信为道元功德母,增长一切诸善法”【注13】的阶位。从初信位的信心住开始,对佛开示有一个真心如来藏存在,相信祂是常住不坏的法所产生的信心,一直到十信位的愿心住,愿意摄心于大乘戒法中,不再依止二乘经、戒,愿意在十方国土往生,求证佛菩提为止。在十信位当中,有些众生相信造善、造恶会受种种可爱、不可爱的异熟果报,因而发起十善,厌恶生死轮回苦,求无上菩提,值遇诸佛亲承供养而修行,诸佛菩萨教令发菩提心,得以信心成就;或者不忍心看见众生受生死轮回苦,以大悲心的缘故发菩提心,欲救度一切众生脱离生死轮回苦;或者因为正法将灭,以护法的缘故发菩提心,救护众生向正道等等。像这样想要满足十信位之信种性【注14】的学人,少者需要经历一个大劫,多者一万大劫【注15】, 才能圆满十信位而转入十住位的习种性【注16】中。由此可知:一者、欲成就十信位的菩萨真的不容易,要花很久的时间,少者一个大劫,多者一万个大劫,才能从十信位转入十住位的初住位中。二者、可以证明:要成为十信位满心菩萨很困难,在修行人中犹如金字塔中端一样,只有少数人才能成就;而凡夫众生,犹如金字塔底部一样,所以世俗众生终究是多数人,不是少数人,而且连二乘种姓都及不上,这也正是禅门证悟祖师所说:菩萨种性太尊贵生 17的道理。(待续)
  【注12菩萨于十回向快满心前,所发十种大愿,名为十无尽愿。这十无尽愿,广大如法界,究竟如虚空,尽未来际一切劫数无有休息。其详细内容,请恭阅《大方广佛华严经》卷 34〈十地品第 26〉,即可了知。】
  【注13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 6〈贤首菩萨品第 8〉,《大正藏》册 9,页 433,上 26。】
  【注14 属于十信位的菩萨,这个阶位以培植对佛开示产生信心为最主要的目标。】
  【注15 “信成就发心者,依何位修何行、得信成就堪能发心?当知是人依不定聚,以法熏习善根力故深信业果,行十善道,厌生死苦,求无上觉;值遇诸佛及诸菩萨,承事供养修行诸行经十千劫,信乃成就。从是已后,或以诸佛菩萨教力,或以大悲,或因正法将欲坏灭以护法故而能发心;既发心已,入正定聚毕竟不退,住佛种性胜因相应……”《大乘起信论》卷 2,《大正藏》册 32,页 588,下 29-页 589,上 7。】
  【注16 习种性的内涵有二:一者、表示菩萨还有许多法要熏习、要亲证。二者、表示菩萨的习气仍然很重,有时也会随著众生在世间法起种种贪瞋痴行。】
  【注17、《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17,《大正藏》册47,页793,中16。】
 
标签: 电子书
 
更多>同类佛法文库

推荐排行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禅宗  |  网站地图  |  鄂ICP备 2021019967号
禅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