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如来藏  三摩地  十八界  心经  中阴身  陀罗尼  明心  十信位  意根  公案 

救护佛子向正道(连载40)----游宗明老师

   日期:2020-07-09    
论释印顺说无明就是不知一切是空
  释印顺说生死的不得解脱是由于无明,这句话说的没错。那么,什么才是无明的根本呢?释印顺这样说:“不知一切是空,而徧计执著实性的有。”1 可是,到底是“不知一切皆空”就是无明?还是一切皆空还有“无明”在呢?如果“不知一切皆空就是无明”,则这个“无明”应无有作用,也就不会障碍生死解脱才对,因为一切皆空最后即是空无所有,即是断灭的缘故,就意谓释印顺认为断见外道知一切皆空,就是没有无明的人,就是解脱生死的阿罗汉了。此外,是空无所有之后还有一个“无明”在吗?如果一切皆空还有无明在,则显然这个“一切皆空”并未空尽,因为还有个“无明”在的缘故。这样看来,什么是“一切皆空”还真的要请释印顺法师说个明白才好,毕竟“法师”不是空壳子,“法师”也不该是“性空唯名”,“法师”是尊称有崇高的佛法修证地位者,必须要能把佛法正确地说清楚才配得上“法师”这个称谓,这是对“法师”最简单的定义 2。如今,释印顺已经从被徒众们尊崇为“看见佛陀在人间”,变成已“不在人间”了,所以只好由在人间广行“凡夫的人菩萨行”的菩萨们,来帮助印顺派的学人们探讨,到底无明是否就只是“不知一切是空”?是否当您知道一切是空时,就没有无明了?无明的定义是这样子的吗?
  注1 释印顺著,《华雨集》第一册:“什么是无明根本?不知一切是空,而徧计执著实性的有。”,正闻出版社(台北),1993.4 初版,页198。
  注2《阿含经》所说解脱道的法义中,世尊对解脱道中的法师定义,是如实知五蕴皆是缘起性空,而能如实为人演说的人。但释印顺认为细意识常住不坏,落入识阴中,不知识阴缘起性空。
  佛法常说:“一切痛苦都产生于无明,人由于无知而产生了偏见与固执,苦也就由此产生了。”释印顺也许认为这个“无知”就是“不知一切是空”,而产生了无明,但 佛陀在《杂阿含经》里对无明有详尽的描述“什么是无明呢?”
  《杂阿含经》卷12:
  云何义说?谓缘无明行者。彼云何无明?若不知前际,不知后际,不知前后际;不知于内,不知于外,不知内外;不知业,不知报,不知业报;不知佛,不知法,不知僧;不知苦,不知集,不知灭,不知道;不知因,不知因所起法;不知善不善、有罪无罪、习不习、若劣若胜、染污清净、分别缘起,皆悉不知。于六触入处,不如实觉知,于彼彼不知、不见,无无间等;痴暗、无明、大冥,是名无明。3
  注3《大正藏》册2,页85,上16-25。
  由佛陀的开示可以知道,什么是无明呢?不知过去实际、未来实际,不知过去实际与未来实际的关联;不知于内法、外法,不知内法与外法的关联;不知身、口、意的行为所产生的业力,不知未来世有异熟正报,以及不知将来所受的异熟果报与业力间的关系;不知佛、法、僧三宝的真义;不知苦、集、灭、道等四谛诸法;不知一切万法的根本因(如来藏),不知此因所生起的五阴等一切缘生万法;不知善行与恶行、有罪与无罪,不知熏习与不熏习、下劣的或是上胜的、染污或是清净,也不知广分别知各种法的藉缘生起,这些全部都不了知。于六根触六尘而产生六入的十二处道理,也不能如实觉知。对于那些事情各各都不了知也不能清楚观见,没有无间等的常住不断法的智慧;如此痴暗、没有智慧光明、心地处于大幽暗中,就说这是无明。
  “若狎习 4人便增长恶不善法、衰退善法者,如是人,我说不得狎习。若狎习人便增长善法、衰退恶不善法者,如是人,我说得与狎习。”不知好坏、染污清净的分别,对缘起全都不知;对于六种感官所引发的后果没有如实知。若比丘知道他们所说的法义是此义、是彼义,能明白了知,是为知义者;若比丘不知他们所说的法义是这个义理,或那个义理,则是比丘为不知义者;“若有比丘善知义者,谓知彼彼说义是彼义、是此义,是谓比丘善知义也。”5“于此五受阴如实不知、不见,无无间等,愚、暗、不明,是名无明。”6这些痴暗、无明、大冥,就叫作无明。原来无明是有这许多的不知、不见或只知其一,不能全部洞然明白而有无明。诸如此类的开示,于阿含经中不胜枚举,再随举数例如下:
  《杂阿含经》卷9:
  尊者舍利弗言:“所谓无知,无知者是为无明。云何无知?谓‘眼无常’不如实知,是名无知。‘眼生灭法’不如实知,是名无知。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如是,尊者摩诃拘絺罗!于此六触入处如实不知、不见、不无间等、愚暗、无明、大冥,是名无明。”7
  注4 案:“狎习”乃亲近随学之意。
  注5《中阿含经》卷1:“谓比丘知彼彼说义是彼义、是此义,是谓比丘为知义也。若有比丘不知义者,谓知彼彼说义是彼义、是此义,如是比丘为不知义。
  若有比丘善知义者,谓知彼彼说义是彼义、是此义,是谓比丘善知义也。”(《大正藏》册1,页421,上26-中2)
  注6《杂阿含经》卷10,《大正藏》册2,页64,下6-8。
  注7《大正藏》册2,页60,中29-下6。
  《杂阿含经》卷10:
  摩诃拘絺罗问舍利弗言:“所谓无明,云何是无明?谁有此无明?”舍利弗答言:“无明者谓不知,不知者是无明。何所不知?谓色无常,色无常如实不知;色磨灭法,色磨灭法如实不知;色生灭法,色生灭法如实不知。受、想、行、识,受、想、行、识无常如实不知。识磨灭法,识磨灭法如实不知;识生灭法,识生灭法如实不知。摩诃拘絺罗!于此五受阴如实不知、不见、无无间等、愚暗、不明,是名无明,成就此者,名有无明。”8
  注8《大正藏》册2,页64,中28-下8。
  《杂阿含经》卷28: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比丘,诸恶不善法,比丘!一切皆以无明为根本。无明集、无明生、无明起。所以者何?无明者无知。于善、不善法不如实知;有罪、无罪,下法、上法,染污、不染污,分别、不分别,缘起、非缘起不如实知。不如实知故,起于邪见,起于邪见已,能起邪志、邪语、邪业、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若诸善法生,一切皆明为根本。明集、明生、明起,明于善、不善法,如实知者;罪、无罪,亲近、不亲近,卑法、胜法,秽污、白净,有分别、无分别,缘起、非缘起,悉如实知;如实知者,是则正见;正见者,能起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正定起已,圣弟子得正解脱贪、恚、痴。贪、恚、痴解脱已,是圣弟子得正智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9
  注9《大正藏》册2,页198,中27-下13。
  再来参考丁福保《佛学大辞典》中对“无明”的解释:(术语)梵语阿尾儞也Avidyā,谓暗钝之心无照了诸法事理之明。即痴之异名也。本业经上曰:“无明者,名不了一切法。”大乘义章二曰:“于法不了为无明。”同四曰:“言无明者,痴暗之心。体无慧明,故曰无明。”
  俱舍论十曰:“明所治无明。(中略)其相云何?谓不了知谛宝业果。”(四谛三宝业因果报)。唯识论六曰:“云何为痴?于诸事理迷暗为性,能障无痴一切杂染所依为业。”10
  注10 丁福保编,《佛学大辞典》〈无明〉,下载自网址:
  http://cbs.ntu.edu.tw/dict/dfb/data/%25E7%2584%25A1%25E6%2598%258E.html 2012/04/30 撷取。
  依《大乘义章》的开示,说十二因缘者,谓从“无明”乃至老死,是其名也。言“无明”者,痴暗之心体无慧明,故曰无明。何以故?盖过去世中一切烦恼,皆有暗惑迷理之义,故说无明;又无明烦恼,迷于本际,集起生死,其力最强,从强以名,故说无明。兹分述之如下:
  (一) 迷理无明:所谓迷于二谛之理。故经说言,不知诸谛第一义故,名为无明。
  (二) 发业无明:所谓三根、三道烦恼。三根烦恼能发思(意)业,三道烦恼发身、口业。
  (三) 覆业无明:谓造业已,重于前境起贪、瞋等,覆助前业,令其增长。
  (四) 润生无明:亦名受生,谓受生时诸烦恼等。若依毘昙,九十八使一切烦恼,皆能润生,斯则润生、受生无别。若依
  成实,唯爱能润,余但远助;若据斯义,润生则狭,局唯在爱,受生则宽,通于余结。地经亦然!故经言:“爱水为润,
  无明覆弊,我心溉灌,如是等也。”11
  注11《大乘义章》卷4,《大正藏》册44,页547,上20-中2。
  《菩萨璎珞本业经》卷1 中开示:“无明者,名不了一切法。”
  很清楚明白地说:无明就是对于一切法中任何一法不能了解就是无明;这是依大乘法而说无明,是说不能了知一切法即是一法,不了知一切法应摄归如来藏,不了知一切法即是如来藏真如心,故说为无明,并不是“不知一切法空”;而当“一切法空”成为空无之时,是没有意识心可以了知任何一法的,连明与无明都不存在,何况能有明与无明可说。而且《大乘义章》中所说的四种无明也不是讲“不知一切是空”。依因缘法解脱道及大乘法而言,都说无明主要是指不知意识心之虚幻,执以为真实不坏的我,是故末那令阿赖耶识现起行支,依于末那之执我而生名色诸法,遂至有情轮转生死。然大乘法所说“无明”分成两个部分,也就是一念无明和无始无明。
  一、 一念无明包括“见、欲、色、有”四种住地烦恼。
  1、见一处住地:是指不明白五蕴空的事实真相,而执著于颠倒见——以世间的颠倒知见来看待一切法,以及揣摩猜测涅槃
  实相,而将五蕴中之某一法当作是真实法,以致产生了种种的错误见解。
  2、欲界爱住地:是指对欲界物质世间的色、声、香、味、触等境界,以及藉这五尘所引生的各种五欲六尘诸法的贪著。
  3、色界爱住地:是指对于色界的境界,也就是于初禅乃至四禅天的境界产生贪著。
  4、有爱住地:是指于无色界的四空天中,虽然没有色阴,但是仍有受、想、行、识等四阴——能了知、能作主的心都还存
  在,因为贪著无色界中意识心的宁静境界,而产生对无色界的贪著。
  由于有这四种住地的无明,因而生起了一切的烦恼叫作“起烦恼”,总称一念无明。一念无明的种子,是阿赖耶识从无始劫以来,收藏七转识的身、口、意业的种种造作而累积留存下来的。然而,一念无明是无始有终的,是可灭的,它也是导致众生轮回三界生死的原因;若能断尽一念无明,也就断了轮回三界生死种子之现行,舍报后就可以入无余涅槃。是故,二乘人辟支佛以及阿罗汉,都已永断一念无明,三界的一切妄想烦恼之现行永不复起,舍报以后必定取证涅槃。如果烦恼妄想又会再生起来,就是没有断尽一念无明,最多只能算是暂时伏住而已,这是欲界定或者未到地定乃至色界、无色界定的意识境界,而不是阿罗汉、辟支佛的涅槃境界。如果,所说的涅槃中还有个能够一念不生的念(意识、细意识、极细意识存在)的话,那就还是在三界中,仍然要在三界里面受生,因为无余涅槃中就连第七识意根(末那识)都不能存在,何况藉意根与法尘为缘才能从如来藏中出生各种粗细意识。
  二、无始无明
  世尊说:“其四住地前,更无法起故,故名无始无明住地。”12 也就是说,在凡夫众生还没有明心之前,所生起的一切烦恼都属于起烦恼,与无始无明不会相应,也不会生起无始无明所函盖的“上烦恼”。在这四种住地烦恼之前,没有任何一法能够生起,则不可能触及探究实相的内涵与过程,显示对实相不知的无明是无始以来便存在的,因此叫作无始无明住地。打破了无始无明住地才能生起的悟后修道等一切烦恼,叫作“上烦恼”,这些上烦恼只有在我们明心之后,生起想要修学成为究竟佛的心愿时才会加以探究而产生,而这些烦恼不同于流转生死的低层次烦恼,它会障碍学人成佛,这类烦恼其数无量,所以上烦恼又称为“过恒河沙数修所断烦恼”。无始无明不是从众生的根、尘、识中来,这种无始无明从无量劫以来不与众生心相应;一直到菩萨探究法界实相时才第一次相应,明心以后才开始与悟后起修所产生的“上烦恼”相应;在想要探究实相法界(众生及宇宙的起源)以前,无始无明是不会与众生心相应的,所以说:“心不相应无始无明住地”13。二乘辟支佛、阿罗汉断尽一念无明,即断了分段生死,舍报后可取涅槃;但是,辟支佛、阿罗汉虽断尽了一念无明,却仍未与无始无明相应,没有触及无始无明境界。
  注12《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下,〈大众受学品第7〉,《大正藏》册24,页1022,上7。
  注13《胜鬘经》卷上,〈一乘章 第5〉,《大正藏》册12,页220,上6。
  无始无明从无量劫以来不与众生心相应,一直到菩萨第一次开始探究生命的本源(探究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时才开始相应;悟后继续探究如何成佛时,已经相应于“上烦恼”而能够开始渐断无始无明中的尘沙惑,但是仍然还没有断尽,必须要到佛地才断尽。明心、见性以后分断无始无明,仍然还有过恒河沙数修所断之“上烦恼”未断,名为尘沙惑;也就是要到这个时候,才能称为到达无始无明境界。
  七住位菩萨开悟明心时,分破无始无明,同时也断一念无明(四种住地烦恼)之见一处住地烦恼,仍然还有——欲爱、色爱、有爱住地三种住地烦恼,初地菩萨已能永伏性障如阿罗汉,却故意留惑润生来修断一念无明的习气种子随眠,而且要到初入八地时才断尽。故菩萨种性的佛子,想要求明心见性之时不须断尽一念无明,便可直接破无始无明。
  断尽一念无明,舍报后就可以取涅槃,所以菩萨在断尽一念无明之前,应先断一念无明中的见一处住地,随后立即进求明心、见性,不该随即求断欲界爱住地、色界爱住地、有爱住地,免得成为菩萨声闻,那就不容易成就佛菩提道了。因为,在大乘佛菩提道中,断尽一念无明中的后面三种住地无明,是悟后起修佛菩提道的附属品,而不是主要的修证内容。
  “知见立知,即无明本。”是说我们若把自己能知能见的心建立为常知常住之法,就是无明的根本。我们知道这是无明的根本,知道它是虚妄以后,我们才会以能够“知见立知”的这个妄心,去参禅寻找真如心第八识。真如不在能听能知能看的心中,若人想要从能听能知能看的心里面去找真如,他永远找不到。14“不知道阴界入乃是自心如来藉缘幻化而有,虚妄不实,这就是无明”。15
  注14 平实导师著,《正法眼藏——护法集》,正智出版社,2007 年12 月,页166。
  注15 正德居士著,《真假禅和》,佛教正觉同修会,2006 年10 月,页244。
  所谓无明的根本是说“这个能知的心是无明的根本,是轮回生死的根本。”16,但释印顺却说无明的根本是“不知一切是空”;蕴处界一切是空的道理,是可以用意识思惟去了知的,那么释印顺知不知道一切是空?当然知道。然则释印顺有没有无明?当然有,而且还是无明深重!因为他不认为意识是虚妄的,于是我见分明存在而断不了,但这个意识我见正是无明的根本。根本佛法 17 是不分大乘、小乘、唯识宗、空宗、有宗……的,全都 世尊亲口所说;但释印顺就是喜欢胡乱切割它、分裂它,所以他就把佛法弄得支离破碎 18;譬如他说:“就是大乘空宗,也还不是这样:我们在生死轮回中,颠倒错乱,生死不得解脱,由于无明。什么是无明根本?不知一切是空,而徧计执著实性的有。”19一切有为法皆空,乃是三乘所宗,怎么会说大乘空宗不知道一切法是缘生性空?那是否有宗就知道一切是空?这都是释印顺自己把佛法弄错了,而令读者不知所云。释印顺把无明的根本解释为不知一切是空,结果害读者搞不懂无明,也不知一切是空。释印顺说无明就是因为不知一切是空,可是释印顺自认为懂得无明,但他还是不知一切是空——不知道意识是虚妄的,才会主张细意识常住不坏而落入识阴中,但不论粗细意识都是会灭、会空的;结果显示释印顺还是不懂无明。既然说一切是空,则意识也应该是空才对啊!因为,“一切”当然是包含意识在里面;若意识不空,则不能说一切有为法是空。
  注16 平实导师著,《正法眼藏——护法集》,正智出版社,2007 年12 月,页165。
  注17 释印顺在《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中说:“我以为,佛陀时代,四五(或说四九)年的教化活动,是“根本佛教”,是一切佛法的根源。”(正闻(台北),
  1988.4 修订本初版,页1。)
  注18 释印顺的师父太虚法师说:释印顺把佛法割裂而支离破碎。
  注19 释印顺著,《华雨集》第一册,正闻出版社(台北),1993.4 初版,页198。
  释印顺在《华雨集》第一册说:
  所以唯识宗要说:一切都是唯识所(表)现,惟是虚妄分别,从虚妄分别所显现的一切。依著这样的理解,去观察一切唯识所现,便能断除无明,证悟真理,解脱生死。就是大乘空宗,也还不是这样:我们在生死轮回中,颠倒错乱,生死不得解脱,由于无明。什么是无明根本?不知一切是空,而徧计执著实性的有。如能观一切法无自性,无自性故空,就能解脱生死,启悟真理而得涅槃。这就是说,真正的佛法,不管讲空,讲唯识,都是为了这个问题,都是为了要了解这生死,袪除无明而得到涅槃,成佛。佛法,有深广的理论,但为理论而理论,真正佛法中是没有的。20
  注20 同上注。
  唯识增上慧学所说并非释印顺所谓的“惟是虚妄分别”而已,一切法皆“唯识所现”,但唯识不是只有讲一切皆空的道理,唯识还要探究到“一切唯心造”的诸法实相,此“心”即是第八识,一切法唯识所生所显,所以才称为“唯识”。把释印顺大乘称为空宗并不正确,因为大乘法是在说明此生命的实相—第八识如来藏—非空非有的中道义理,如来藏是“非空非不空”的中道妙义,这只是大乘佛教中的般若真义而已;但第三转的唯识增上慧学,也这是大乘法中所摄,诸地菩萨都要修学唯识妙义圆满才能成就一切种智,成就一切种智才能成佛,才是大乘佛法的修证圆满,所以佛法不是只讲一切皆空、缘起性空的偏空义理而已,但释印顺对此显然是不懂的。
  释印顺又说:“无明中最主要的,是不了缘起的性空。不了无自性空,就是我法实有的妄执。不了缘起,就不了知善恶因果的事相。事理都不明白,实为生死的根源。”21释印顺说不了解缘起性空是最主要的无明,表面上这是二乘法的所修,其实也是要依大乘法才能存在的,因为二乘法中早就说过缘起性空,而缘起性空则是有一常住法藉种种缘而生起蕴处界诸法;若无常住法则不能藉缘生起诸法,无常住法而能生起诸法时,就堕入 龙树菩萨所破斥的“他生”或“共生”的邪见中,释印顺还能正确推崇、推广 龙树说的八不中道吗?22 大乘则更进一步,探究“缘起性空”这个法乃是依于不生不灭的金刚心——第八识如来藏而有,必须证得第八识如来藏而亲自证实这个正理;虽然二乘行者不必探究此金刚心,但也必须深信佛语开示实有此涅槃本际才能实证涅槃,所以真正的无明就是不知、不信此第八识如来藏,乃至深重无明者更加以否定及毁谤。
  注21 释印顺主讲,演培记录,《中观论颂讲记》,正闻出版社(台北),1992.1修订一版,页527。
  注22《中阿含经》说有比丘“因内有恐怖”,故无法断除我见。说的即是由于不相信有第八识常住法恒存不灭,所以无法断除我见。
  集释印顺一生辛苦著作的《妙云集》,其中最大的错误就是释印顺自己所说的:“不知一切是空,而遍计执著实性的有。”有人或许会说,他已经写出来告诉大众说一切是空了,怎么有可能自己还堕在其中呢?那就要请问,难道会说别人不对的人,就表示他说的一定是对的吗?事实上必须看他有没有执著意识是实性有,而说意识常住不是虚妄的。当今的佛教界,除了佛教正觉同修会弘扬 世尊正法而说“意识是虚妄的”之外,正法的声音早就被释印顺及假藏传佛教的密宗喇嘛教等六识论邪说覆盖而不闻了,至今未曾看见有哪一个大山头出来声明接受“意识是虚妄的”,由此可见一斑。如果佛教界都能如实了知意识是虚妄的,那么辛苦救护众生而不得休息的菩萨们,就可以好好入定去略为休息一下了,岂不善哉!当知众生之所以不知一切是空,乃是因为执著意识为永恒不灭之我,然而除了佛教之外,有谁知道意识是虚妄的?如果能够信受意识是虚妄的,那就知道一切是空了;可是佛法并非只有“一切是空”的法而已,还有究竟不空的如来藏妙法。当了知蕴处界万法一切皆空时,更应该知道有一个金刚心如来藏不空,如来藏非空非不空;明与无明是五阴的事,如来藏没有明或无明,所以假藏传佛教密宗说“明空双运可以成佛”,那只是在意识境界里面打妄想,连我见都断不了。
  佛法不可以只讲一切是空,否则会落入断灭空,与断见外道合流;必定还要讲诸法缘生性空的所依如来藏,才不会落入断灭空。所以,释印顺否认如来藏真实有而说:“佛的区别识类,本以六根为主要根据,唯有眼等六根,那里会有七识、八识?大乘学者所说的第七识、第八识,都不过是意识的细分。”23
  注23 释印顺著,《佛法概论》,正闻出版社(新竹),2003.4 新版二刷,页109。
  唯有六识这样的说法,才是极大、极严重的邪见,这是释印顺许多无明中最大的无明。就因为释印顺有这个极重的无明,才会不知道六根里面就有意根,而意根是无色根,不是他说的意根是脑神经有色根;意根即是第七识,怎么可以说没有第七识呢?意识的所依根是意根,也就是说意识的出生一定要有第七识、第八识以及法尘等作为俱有依,才能出生及存在、运作。意识不论粗细、远近、三世,全都是依第七识的作意而从第八识所出生的,被生的心不可能细分出能生的心,所以第七识、第八识怎么可能会是意识的细分!被出生的意识是子法,能出生意识的第八识是母法,子不能生母故。
  意识是依他起性的,没有“他”就没有意识的出现,“依他”就是说意识必须有四种俱有依才能生起及存在,这四种俱有依如果缺了一样,意识就无法生起,当然更不可能继续存在。意识的第一个俱有依是意根,如果不是依附于意根,若不是因为意根的作意,意识根本无法现起。譬如,如果不是意根决定要起床,意识觉知心就不会清醒过来,就继续处于意识中断的状态而全无所知;如果不是意根决定要攀缘梦中的境界,意识就不会迷迷糊糊继续作梦。但意识的出生,还得要有另外三个俱有依才能出生,光是意根有作意,还是不能使意识觉知心出现,这第二个俱有依就是法尘;一定是在五尘上面有所变动而出现了法尘,这个法尘使意根接触到,才能够让意识觉知心出现;不论是有念灵知或离念灵知的意识,都是如此。意识第三个俱有依就是不坏的五色根,必须五扶尘根是正常的,而且五胜义根也是正常的,意根才能接触法尘,意识才能生起;扶尘根是色身等,胜义根是头脑,都必须正常。如果五根不正常(譬如受撞击或坏掉),意识也无法现起。意识的第四个俱有依就是各人的真如心如来藏中所含藏的意识的种子、意根的种子、五色根的种子、相分的种子(指法尘种子);这四种俱有依是缺一不可的,只要缺了其中的一种,意识就无法现起了。24因此,四阿含诸经才会这样说:“意、法缘,生意识。”25才会说:“诸所有意识,彼一切皆意法因缘生。”26
  注24 以上论述参考 平实导师著,《楞严经讲记》第九辑,正智出版社,2011年4 月7 日。
  注25《杂阿含经》卷8,《大正藏》册2,页54,上13-14。
  注26《杂阿含经》卷9,《大正藏》册2,页57,下20-21。
  修学佛法若是像释印顺一样,只知道一切是空,而不知道还有如来藏不空,这就是最大的无明。单单主张一切皆空而不知有第八识常住,即是断见外道的邪见;众生若认为一切是空,则他会认为:“死后既然一切是空,那修行有何意义?”于是难免会像释印顺一般否定地狱道有情的存在,或者造作各种恶业而不怕未来世的因果报应。佛法一定是中道,不偏空也不偏有,而有其中道真实义。若不能了知“能知的心,是无明的根本”,而把“不知一切是空”说为是无明的根本,那就离佛法太远了。了知一切是空并不困难,只要从根、尘、识去观察了知十八界法都是因缘所生之法,而因缘所生之法皆是无常,无常即是空,断见外道也能如此观察,却依旧证不了初果,证明释印顺对无明的定义是错误的。可是无明众生却以为能了知一切是空的意识本身不空,因此落入常见外道的邪见中,这才是问题的症结所在,释印顺承袭自宗喀巴《广论》中的邪见,便与宗喀巴同一所堕;因为意识也是因缘所生之法,祂怎么能外于十八界之生灭法而不空?所以,如果有人说意识是永恒不灭的27,就可以判定他是六识论的常见外道而不是佛教;综观释印顺所谓的佛法,除了喇嘛教的应成派中观与宗喀巴的《广论》邪见以外,他就没有自己的见地了。
  注27 释证严在书中公然宣称:“意识却是不灭的。”是承袭自释印顺的邪说。
  以上说的这个道理并不深奥,如果想要修学佛法,却一直把喇嘛教当作佛教,那就太冤枉、太愚痴也太可怜了;然而之所以会有这种结果,就是把释印顺说的“无明就是不知一切是空”当作真理,不相信有个不生不灭的涅槃本际真实存在,不得不执著意识细心能够不灭,不免步上释印顺后尘而建立“细意识常住不坏说”;而不知道不论粗细意识,总有一天还是会因为无常而坏空的,就会跟释印顺及假藏传佛教的喇嘛们一样,一直无明下去。
  (待续)
 
标签: 电子书
 
更多>同类佛法文库

推荐排行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禅宗  |  网站地图  |  鄂ICP备 2021019967号
禅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