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如来藏  三摩地  十八界  心经  中阴身  陀罗尼  明心  十信位  意根  公案 

涅槃(连载13)----平实导师

   日期:2020-07-09    
第三节三界爱集断故证慧解脱
  初转声闻解脱道之宣演,侧重于四圣谛义理之解释,以及稍后演述的因缘法,这是 释迦如来示现为已经成佛的最重要也是最初的表征。由于佛道之内涵既深又广,并非未证三乘菩提之人初闻时所能得解,因此要先以实证声闻涅槃而得解脱,作为亲证的示现,并且教令听闻者得以实证解脱而出离三界生死苦,听闻之人方能因为闻法信解实证而生起对解脱生死苦的具足信心。然后才作第二次的运转,主要在于劝修,说法的重点在于苦圣谛应知、集圣谛应断、灭圣谛应证、道圣谛应修,所以第二次运转四圣谛时,侧重于劝导大众实修。当大众欢喜信受而愿意实修时,进入第三转四圣谛,是侧重于实证及运转;即是苦圣谛已知、集圣谛已断、灭圣谛已证、道圣谛已修;而这个在第三转四谛声闻涅槃之证转,侧重在灭圣谛的证转;必须是对灭圣谛所说的内涵,能够确认已经实证“灭”的道理,也就是确定自己已经不乐于后有了,才能说是声闻解脱道的第三转已经真的证转了。
  这时可以确定自己对于四圣谛已经如实证转了,就是证得慧解脱的阿罗汉,仍然不是俱解脱的阿罗汉,更不是三明六通大阿罗汉。慧解脱阿罗汉已有十智,最后一智是声闻无生智。然而慧解脱的证境,往往有人误会,以致于误犯大妄语业,于此必须说明二个自我检验的标准:除了五下分结、五上分结的断除以外,第一个自我检验标准是初禅的发起不退——超越于欲界有而具足“梵行已立”的功德已经现前;第二个自我检验的标准,是确认死后不会再生起中阴身而证明“不受后有、我生已尽”。
  前者是验证自己是否已经完成“梵行已立”这个“次法”,也就是对于“欲为不净”是否已有具足实修;若是已经具足实修时,会在这个“次法”上面有所验证,就是发起初禅定境,并且初禅已经具足八种体验而不会退失了,具足生起一心、觉、观、喜、乐等五支功德了,方可名为“梵行已立”。其次是对于解脱道胜法的验证,就是确认自己对于后有——不论是哪一种三界法中的后有,全都没有丝毫的执著而不会生起中阴身了,才可名为“我生已尽、不受后有”。对这个部分,必须“知如真”,才能确定自己真的已经解脱了。这时可以很笃定地确定自己将来死后不会再生起中阴身了,舍寿时就会直接进入无余涅槃;当他还在世时,已断除五上分结烦恼的境界就称为有余涅槃。
  若无这些验证而自称已得解脱、已证阿罗汉果,都属因中说果的愚痴人,是拿自己的未来无量世异熟果报开玩笑,死后自尝无量世的地狱极重苦果,乃是世间最愚痴之人,一切世人无能与之比拟。
  必须是能够灭尽三界一切集的人,才能灭尽一切后有,方得解脱,方证涅槃;为免误犯大妄语业而导致死后下坠三恶道中,一切佛门学人对此都应当深刻、深入对自己给予检验。
  《中阿含经》卷18〈长寿王品 第2〉说:
  阿难!若有此法,一切尽灭无余不复有者,彼则无生,无老、病、死。圣如是观,若有者必是解脱法,若有无余涅槃者是名甘露,彼如是观、如是见,必得欲漏心解脱,有漏、无明漏心解脱。解脱已,便知解脱,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1
  注1、《大正藏》册1,页543,中14-20。
  近年每见有人读过平实几本著作,并未全读以及熟思、熏修,便自言已得阿罗汉果或已证三、四地境界,然检查其所述法义与言行,皆无有丝毫实质而徒有空言。平实甫闻彼等大妄语传言之后心生惊惧:是否平实诸书中所说不够明确而导致彼等诸人妄生罪过?以是缘故,今于此书中不得不再三、再四乃至再十,不断地提示次法的重要性。
  换句话说,若无次法的实修并已确实获得足够的结果,来作为实修声闻法、缘觉法、菩萨法的基石,而是直接修学三乘菩提诸法者,都是空言而无实慧及解脱可得,纵使世智辩聪而得如理思惟,所得亦只是知识-—干慧——而非解脱或佛法智慧,以无次法基石支持而建构三乘菩提之实证时,必然成为空中楼阁而无实质,徒自妄语招得来世极不可爱的异熟果报,并又自误误人相随入火坑,于己于他悉皆无益。
  以是缘故,针对一切求证声闻涅槃之人,必须不断地强调:应当确认已经不会在死时生起中阴身了,以此确定我慢已断,才能说是“所作已办、我生已尽、不受后有”的阿罗汉;必须已经检验确定超越欲界五欲而生起满分初禅了,才能说是“梵行已立”;必须对次法为证法的基石等正见有正确建立而无丝毫怀疑,并已检验次法都已具足修证了,才能说是正见已经具有基础了。否则即是违背一切阿罗汉都必须宣示的“梵行已立,所作已办,我生已尽,不受后有”大前提与实修上的事证。以此缘故,灭尽五阴方得无余涅槃,以及次法必须先已具足修证的道理,仍须不断地强调,借以挽救已曾、现在、即将误犯大妄语业的佛门学人,速得远离大妄语业而保住人身,今世乃至未来世中仍得生在人间继续受学涅槃之法。
  例如《杂阿含经》卷2(46)有云:
  “于何灭而不增?色灭而不增,受、想、行、识灭而不增。
  于何退而不进?色退而不进,受、想、行、识退而不进。
  于何灭而不起?色灭而不起,受、想、行、识灭而不起。
  于何舍而不取?色舍而不取,受、想、行、识舍而不取。
  灭而不增,寂灭而住;退而不进,寂退而住;灭而不起,寂灭而住;舍而不取,不生系著;不系著已,自觉涅槃:‘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佛说此经时,众多比丘不起诸漏,心得解脱。2
  注2、《大正藏》册2,页11,下25-页12,上5。
  语译如下:
  【“对于什么应该灭除而不再增加其势力?是应该对色阴灭除而不增长其势力,对受、想、行、识应该灭除而不增长其势力。对于什么应该退失而不加以增进?应该对色阴的势力退失而不加以增进,对受、想、行、识的势力应该退失而不加以增进。对于什么应该灭除而不让它生起?
  是对色阴应该灭除而不让它的势力生起,对受、想、行、识的势力应该灭除而不让它生起。对于什么应该舍弃而不执取?是对色阴应该舍弃而不执取,对受、想、行、识应该舍弃而不执取。如是灭除而不增长其势力,心无所求得以寂灭而得安住;如是退失五阴诸法势力而不增进,心得寂灭退失五阴势力而安住;灭除五阴势力而不令它生起,心得寂灭而得安住;舍离五阴而不执取,于五阴不会生起系缚贪著;不系缚贪著以后,自己觉知到不生不死的涅槃:‘我的来生已经灭尽,清净的梵行已经建立,于解脱生死所应当作的事情已经作完了,自己知道不再领受后有。’”佛陀说完此经时,众多比丘们已经不再生起种种的三界有漏法,心中已证得解脱。】
  又如《杂阿含经》卷2(33)亦云: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色非是我。若色是我者,不应于色病、苦生,亦不应于色欲令如是、不令如是。以色无我故,于色有病、有苦生,亦得于色欲令如是、不令如是。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比丘!于意云何?色为是常、为无常耶?”比丘白佛:“无常。世尊!”“比丘!若无常者,是苦不?”比丘白佛:“是苦。世尊!”“若无常、苦,是变易法,多闻圣弟子于中宁见有我、异我、相在不?”比丘白佛:“不也,世尊!”“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是故,比丘!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非我、不异我、不相在,如是观察;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比丘!多闻圣弟子于此五受阴非我、非我所,如实观察。如实观察已,于诸世间都无所取,无所取故无所著,无所著故自觉涅槃:‘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3
  3、《大正藏》册2,页7,中22-下11。
  语译如下:
  【如是我闻:一时,佛陀住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中。正当那个时节,世尊告诉诸比丘说:“色阴不是真实的我。若色阴是真实我,就应该可以自我主宰,便不应该于色阴上面有病、苦出生,亦不应该于色阴上面想使色阴如是之时,竟然不能使色阴如我所想的这样。由于色阴没有真实我的缘故,才会于色阴之中有病、有苦的产生,也才会在色阴上面想要让它如是之时,竟然不能令色阴如我所希望的这样。受、想、行、识四阴的道理,也是和色阴的道理一样(所以五阴全部都不是真实我)。比丘们!你们的意下如何呢?色阴究竟是常住不坏的呢、或无常的呢?”比丘们禀白 佛陀说:“色阴无常。世尊!”“比丘们!如果无常的时候,是不是苦呢?”比丘们禀白 佛陀说:“是苦。世尊!”“若是无常、苦,即是变易不住之法,多闻的圣弟子于色阴等十一法之中难道能够看见‘色阴是真实我、色阴异于真实我、色阴与真实我互相融合而同在’吗?”比丘们禀白 佛陀说:“不可能的,世尊!”“受、想、行、识的道理也是像这样子。由于这个缘故,比丘们!诸所有色阴,或过去色、或是未来色、或是现在色,或内色、或是外色,或是粗色、或是细色,或是好色、或是丑色,或是远色、或是近色,那一切色阴都不是真实我、不异于真实我、与真我不相在,应该像这样子详细观察;对于受、想、行、识四阴也应当如是详加观察。比丘们!多闻圣弟子对于这个五受阴不是真实我、不是真实的我所,要如实观察。如实观察以后,对于三界一切世间都没有所取了,没有所取的缘故便没有执著,没执著的缘故就能自己觉知涅槃:‘我的未来生已经灭尽,超越欲界的清净梵行已经建立,于解脱生死所应当作的事情都已经作完了,我已经自己知道死后不会再领受后有。’”】
  在这些经文中,再三再四而且不断地开示说,一定要断除对五阴、对三界我的爱著,经由实修而不再对后有有任何的集,心中都没有再想获得后世五阴或后世色界有、无色界有的心念,意欲灭尽一切自我而不再受生了,才能证得涅槃而解脱生死众苦。
  所以《中阿含经》卷18〈长寿王品 第2〉也有同样的开示:
  尔时,尊者阿难叉手向佛,白曰:“世尊已说净不动道,已说净无所有处道,已说净无想道,已说无余涅槃。世尊!云何圣解脱耶?”世尊告曰:“阿难!多闻圣弟子作如是观,若现世欲及后世欲,若现世色及后世色,若现世欲想、后世欲想,若现世色想、后世色想及不动想、无所有处想、无想想,彼一切想是无常法、是苦、是灭,是谓自己有。若自己有者,是生、是老、是病、是死。阿难!若有此法,一切尽灭无余不复有者,彼则无生,无老、病、死。圣如是观,若有者必是解脱法;若有无余涅槃者,是名甘露。彼如是观、如是见,必得欲漏心解脱,有漏、无明漏心解脱。解脱已,便知解脱,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4
  注4、《大正藏》册1,页543,中5-20。
  ----------------------------------------------------
  语译如下:
  【那个时候,尊者阿难叉手面向 佛陀,禀白说:“世尊已经解说如何清净不动道,已经解说如何清净无所有处道,已经解说如何清净无想道,已经解说无余涅槃。世尊!如何是圣者的解脱呢?”
  世尊开示说:“阿难!多闻圣弟子是这样子观察的,或是对现世的存在有欲以及对后世的存在有欲,或是对现世的色阴及后世的色阴,或是对现世欲的知觉、后世欲的知觉,或是对现世色阴的知觉、对后世色阴的知觉以及灭除三慢以后心得决定不摇动的知觉、无所有处的知觉、无自我觉知之处的知觉,那一切的知觉全都是无常之法、是苦、是灭尽,这时是说自己真实存在。如果自己是有真实存在的话,这就是生、就是老、就是病、就是死。阿难!若有了这样的法,一切全都止尽、灭除而无丝毫留存,都不再有的时候,他就是证得无生,没有老、病、死。圣者象是这样子观察,如果有这样的观察,必定是解脱之法;如果有了无余涅槃的实证,这就称为甘露。他象是这样子观察、像这样子看见,必定会得到欲漏心解脱(生起初禅断除五下分结),有漏、无明漏心解脱(断除对色界、无色界的爱著)。已得解脱以后,便知道解脱的道理,未来生已经灭尽,清净的梵行已经建立,于解脱道中所应作的事情都已经办完,不会再度领受后有,自己很清楚知道而没有错误。”】
  以此缘故,求出三界生死苦的人应当先求断集,确实断除对三界我的集以后,才有可能实证涅槃;而这个断集,不是单单在五阴、十八界自我的断集上面,还包含外我所、内我所的断集,也就是同样要在六根、六尘上面断集,所以《杂阿含经》卷13(311)说: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尊者富楼那来诣佛所,稽首礼足,退住一面,白佛言:“善哉!世尊!为我说法,我坐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不放逸住,乃至自知不受后有。”
  佛告富楼那:“善哉!善哉!能问如来如是之义。谛听,善思,当为汝说。若有比丘!眼见可爱、可乐、可念、可意,长养欲之色;见已欣悦、赞叹、系著,欣悦、赞叹、系著已欢喜,欢喜已乐著,乐著已贪爱,贪爱已厄碍。欢喜、乐著、贪爱、厄碍故,去涅槃远。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说。”
  “富楼那!若比丘,眼见可爱、乐、可念、可意,长养欲之色;见已不欣悦、不赞叹、不系著,不欣悦、不赞叹、不系著故不欢喜,不欢喜故不深乐,不深乐故不贪爱,不贪爱故不厄碍。不欢喜、不深乐、不贪爱、不厄碍故,渐近涅槃。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说。”佛告富楼那:“我已略说法教,汝欲何所住?”富楼那白佛言:“世尊!我已蒙世尊略说教诫,我欲于西方输卢那人间。”5
  注5、《大正藏》册2,页89,中1-20。
  富楼那深入了解断除外我所、内我所的集以后,愿意去最难度化的输卢那国弘法度化那些人。
  所谓断集之法,其实即是断除三界一切法的爱著;然而断除三界一切法爱著的道理,归纳之后无非就是欲界贪、色界瞋、无色界痴,所以《杂阿含经》卷18(490)开示说:
  阎浮车问舍利弗:“谓涅槃者,云何为涅槃?”舍利弗言:“涅槃者,贪欲永尽,瞋恚永尽,愚痴永尽,一切诸烦恼永尽,是名涅槃。”复问:“舍利弗!有道有向,修习多修习,得涅槃耶?”舍利弗言:“有。谓八正道,正见乃至正定。”时,二正士共论议已,各从座起而去。6
  注6、《大正藏》册2,页126,中2-7。
  这段经文语意明了,不需语译或解释;然而这段经文中特地说道:断除三界有即是断除贪、瞋、痴三法;最后特别强调实修的方法:八正道。所以想要实证声闻涅槃而非空言的人,都应该把八正道付诸实行,不打折扣。当您自觉真的证果时,对于已证初果乃至阿罗汉果时,应该生起的可验证内涵已经都有了,才可以宣称自己已经证果了,否则未来世极不可爱的痛苦异熟果报,是逃不掉的。若是宣称证得阿罗汉果以后,还在劝募钱财,供作个人买房地产、古字画、抽烟、喝酒……等事者,不论他把平实写的书、说的法转述得如何胜妙,本质都只是未离欲界爱的凡夫,其行为已经证明为“梵行未立、所作未办”故,当然死后必须再受后有,而其所谓证果之言,无非因中说果、徒成空言的大妄语业。
  然而如是证知之后应该为佛弟子众说明,三果人所证涅槃有五大类七品人,《长阿含经》卷8:“复有五法,谓五人:中般涅槃、生般涅槃、无行般涅槃、有行般涅槃、上流阿迦尼咤。诸比丘!是为如来所说正法,当共撰集,以防诤讼,使梵行久立,多所饶益,天、人获安。”7 这是说,三果人有五大类:第一类是死后在中阴阶段入无余涅槃;第二种人是死后往生色界天时即取无余涅槃;第三种人是往生到色界天时,不必修行就会自然取证无余涅槃;第四种人是生到色界天以后,要经过重新思惟观行一段时间以后才能断尽我慢、我执而证无余涅槃;第五种人最差了,死后要经历初禅天中的修行,次第转到第四禅天中继续观行,然后才能证得无余涅槃。然而,第一种人又有三种差别:第一类是中阴才刚刚生起时,就立即警觉而灭除我慢,随即入无余涅槃;第二类是在中阴身生起以后,继续观行而发觉自己舍寿后为何没有成为无余涅槃,然后断除我慢而入无余涅槃;第三类人则是观行以后,还要等到中阴身坏灭时才能入无余涅槃。所以三果人虽有五种人,却有七个品类差别。
  注7、《大正藏》册1,页51,下12-16。
  最后回到初学人的层面再来说明:想要断除三界有之集,不论是谁,都应该要先详知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的全部内涵,也必须先熟知五阴的过患、五阴的集、五阴的灭除境界、灭除五阴的方法等,名为修道。
  例如《杂阿含经》卷10(268):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譬如河水从山涧出,彼水深驶,其流激注,多所漂没。其河两岸,生杂草木,大水所偃,顺靡水边,众人涉渡,多为水所漂,随流没溺,遇浪近岸,手援草木,草木复断,还随水漂。”“如是,比丘!若凡愚众生不如实知色、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离,不如实知故,乐著于色,言色是我,彼色随断。如是不如实知受、想、行、识、识集、识灭、识味、识患、识离,不如实知故,乐著于识,言识是我,识复随断。”“若多闻圣弟子如实知色、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离,如实知故,不乐著于色。如实知受、想、行、识、识集、识灭、识味、识患、识离,如实知故,不乐著识,不乐著故。如是自知,得般涅槃:‘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佛说此经已,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8
  注8、《大正藏》册2,页70,上12-29。
  这段经文中的义理并不难懂,于此便不再语译,读者熟读自知其义,便可依教奉行而实修之。对于初学解脱道求证涅槃的人,必须先理解一个道理:对五阴不得无常想的人就不可能获得五阴无我想,于五阴不能获得无我想的人就不可能证得涅槃,以下是阿含部《杂阿含经》中的圣教开示。
  《杂阿含经》卷10(270):
  “诸比丘!云何修无常想,修习多修习,能断一切欲爱、色爱、无色爱、掉、慢、无明,若比丘于空露地、若林树间,善正思惟,观察色无常,受、想、行、识无常。如是思惟,断一切欲爱、色爱、无色爱、掉、慢、无明。所以者何?无常想者,能建立无我想,圣弟子住无我想,心离我慢,顺得涅槃。”佛说是经已,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9
  注9、《大正藏》册2,页70,下25-页71,上3。
  《杂阿含经》卷10(272):
  “多闻圣弟子作是思惟:‘世间颇有一法可取而无罪过者?’思惟已,都不见一法可取而无罪过者。我若取色,即有罪过;若取受、想、行、识,则有罪过。作是知已,于诸世间,则无所取;无所取者,自觉涅槃:‘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佛说此经已。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10
  注10《大正藏》册2,页72,中4-11。
  此外,凡是修学解脱道而想要实证涅槃的人,对于五蕴、十八界、三界有,都应当如实知,然后具足了知蕴处界的无常、苦、无我;在次法已修已证而得未到地定之时,作此观行以后心得决定的人便能如实断除三缚结,确实证得初果。如是之人,极尽七有往返以后,必出离三界生死。由于这个缘故,应当如实知,而且要具足知蕴处界的无常、苦、无我等法。
  《别译杂阿含经》卷16(340):
  一时,佛在王舍城毘富罗山足。佛告诸比丘:“若有一人,于一劫中,流转受生,收其白骨;若不毁坏,积以为聚,如毘富罗山。贤圣弟子随时闻,如实知苦圣谛,如实知苦集、知苦灭、知趣苦灭道,如是知见已,断于三结,所谓身见、戒取、疑,名须陀洹,不堕恶趣,决定菩提,趣于涅槃,极至七生七死,得尽苦际。”11
  注11、《大正藏》册2,页487,中17-24。
  也就是说,解脱道中的法与次法,都必须如实知、如实修,而且必须具足知、具足修,不得有所缺漏,否则想要求证四果涅槃下至初果涅槃,都是不可得的。
  第四节定境集见断故,亦修断故,证俱解脱
  定境的集,是指四禅、四空定;欲界定只是方便说之为定,不在此处所说定境中;未到地定则是未到初禅,虽已超过欲界天,但因初禅天与他化自在天之间并无天界可供安住,必仍堕生于欲界天中,故也不在此节所说的禅定范畴中。
  初禅集的断除,是一切慧解脱阿罗汉必须具足的实证;但是慧解脱者对于二禅以上乃至灭尽定的集,也必须在见地上灭除,却不必在实修上面全部实证及断除,在实修上可以各有分证。所以慧解脱阿罗汉在定境集断除的实修上面,或者有初禅集的断除,或者有二禅集的断除,或者有三禅、四禅乃至无所有处集的断除等差别。初禅集到非想非非想定的集,若已全部断除,就具足八背舍;证得八背舍具足的人,必定能证得灭尽定而成为俱解脱的圣者。然而灭尽定的集亦须灭尽,才能入无余涅槃,这是所有俱解脱阿罗汉必须实证的内容,即是对于解脱道的慧障与定障二者,都已全部灭除了,故名俱解脱。
  初禅集,是指证得初禅者对于初禅境界的执著,爱乐初禅中的五支功德,所谓一心、觉、观、喜、乐;对这五支功德若有喜乐而不能放舍,即无法背舍初禅而获得二禅的实证;但是已经背舍初禅的阿罗汉,却不一定能证第二禅。又,已证得二禅的凡夫人,也不一定是对初禅的集已经灭除,原因是他尚未断除我见,只是在求证更高的禅定上面用心,不得不对初禅暂时背离,所以对初禅及二禅定境的集,都仍然存在。三禅、四禅都有四支功德,若是不能舍弃这些功德,也无法成功背舍,就被三、四禅的定境功德所系缚。四空定中则各有一心的功德,若不能背舍其功德与定境,同样会被四空定的定境所系缚,不能成为俱解脱者。
  这是修学禅定的凡夫们的通病,所以都同样被禅定的境界所系缚。但这些证得禅定者,只要能够断除我见,也就是在见地上面断除对于三界我的集,就能证得慧解脱果;如果已经具足四禅、四空定的修证,只要断了我见,就能当场断除三界爱全部的集,本质是在事修上面断除了色界、无色界的定境的集,可以成为俱解脱的阿罗汉。换句话说,必须在定境集的断除方面,除了在见地上面断除,也必须要在事修上面针对四禅八定的爱著具足断除,具足成就八背舍时才能证得俱解脱果,成为非时解脱的俱解脱阿罗汉,不同于待时解脱的慧解脱阿罗汉。这就是说,必须在禅定的实证与证后的背舍上面实修,从具足初禅的境界中修习背舍而证二禅,再从具足二禅的境界中修习背舍而证三禅,乃至从非想非非想定中修背舍而证灭尽定,才能成为俱解脱阿罗汉。
  这样的本质,其实就是先在见地上面断除三界我的集,然后在事修上面渐次断除三界我的集。慧解脱阿罗汉则是在“梵行已立”之后发起初禅,依于见地所得智慧而断除三界我的爱著,不必在四禅八定的背舍上面具足修证,这是慧解脱果与俱解脱果不同的根本所在。但是证得灭尽定者也不一定就能解脱三界生死,依旧不是俱解脱的阿罗汉;因为有的人是智慧不足,虽然已经解脱于定障而证得灭尽定了,却仍有我慢、仍有舍心存在,所以无智慧而不能在舍寿时入无余涅槃;这是仍有慧障而无法实时出离三界生死,他还得要再进修不放逸住,才能解脱于三界生死而证无余涅槃。这个内容已在《阿含正义》中引述 世尊的开示而讲解过了,于此书中即不再赘述。
  (待续)
 
标签: 电子书
 
更多>同类佛法文库

推荐排行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禅宗  |  网站地图  |  鄂ICP备 2021019967号
禅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