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如来藏  三摩地  十八界  心经  中阴身  陀罗尼  明心  十信位  意根  公案 

涅槃(连载15)----平实导师

   日期:2020-07-09    
《长阿含经》卷12:
  或有外道梵志作是说言:“沙门释子有不住法。”应报彼言:“诸贤!莫作是说:沙门释子有不住法。所以者何?沙门释子,其法常住,不可动转,譬如门阈常住不动,沙门释子亦复如是,其法常住,无有移动。”
  语译如下:
  【有时候会有外道修清净行的人这样子说:“出家修行的释迦牟尼佛弟子们有不住而归于断灭的法。”应该回报他们这样的话而向他们说:“诸位贤者!不要讲出这样的话:出家修行释迦牟尼佛弟子们有不能常住的一切法空的法教。这是为什么呢?出家修行的释迦牟尼佛弟子们,他们所证的法是常住的,是不可动转的,就好像门框一样常住不动;出家修行的释迦牟尼佛弟子们也象是这样子,他们所证的法是常住不坏的,是永远都没有移易或动转的法。”】
  又如《中阿含经》卷3〈业相应品 第2〉说:
  身生不善、口行不善、意行不善无明行、漏、烦热、忧戚,彼于后时不善无明行灭,不更造新业,弃舍故业,即于现世便得究竟而无烦热,常住不变,谓圣慧所见、圣慧所知。
  《中阿含经》卷4〈业相应品 第2〉也如此说:
  复次,更有现法而得究竟,无烦无热,常住不变,是圣所知、圣所见。云何更有现法而得究竟,无烦无热,常住不变,是圣所知、圣所见?谓八支圣道,正见乃至正定,是为八。是谓更有现法而得究竟,无烦无热,常住不变,是圣所知、圣所见。
  同样是开示说,色阴灭尽、识阴六识及意根灭尽后,不复出生后世一切粗细意识有以后,独有诸法本母的第八识─出生名色的识─独自存在而无六识、六尘等任何境界时,成为常住不变的涅槃绝对寂静境界,才是真正的无生。
  以上所举阿含部的经文中都说,证得无生的声闻圣者,都同样是不再有后世的五蕴存在,都是“不受后有、我生已尽”的断尽我执境界,这才是二乘圣者所证的无生。
  至于大乘菩萨依佛菩提道所证的无生,则是本来无生的第八识自住境界,称为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是无始劫以来本就不曾有生的常住心境界,是本就不住于六尘及任何烦恼境界中的寂静心,是本无烦恼的清净心;是如此绝对寂静而又能够依于业种来出生有情五阴身心的无住心,陪同五阴在三界中运作不断,而祂自己却是本来无生无死的涅槃。如是亲证者即得称之为亲证本来自性清净涅槃,即是亲证大乘无生法的大乘贤圣。如是正理,于拙著诸书中所说已多,即不于此重赘。至于诸佛的无住处涅槃,仍然是依此第八识心转灭其中含藏的一念无明及无始无明,将其中的一切种子究竟清净以后,能与大圆镜智、成所作智相应时,此心中的一切种子(一切功能差别)都可以由意识、意根、前五识、第八识各各自由运作;从此开始不住于分段生死、变易生死之中,但亦不住于无余涅槃之中,即称之为无住处涅槃,则非等觉位、妙觉位菩萨之所能知。如是综说无生,谓无生之境界并非断灭空无之境界,而是常住不变,也是寂灭、清凉、真实的常住境界。
  由于无生不是断灭空,不是将灭止生,所以应该先认知除了五阴以外,每一个有情都同样有常住法;有这样的认知作基础来修行,才有可能真的断我见、证初果。因此《阿含经》中也说到每一个人都有不老、不病、不死者,如是认知,方是正求涅槃之正道。
  《增壹阿含经》卷12〈三供养品 第22〉: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三法甚可爱敬,世人所贪。云何为三?所谓少壮,甚可爱敬,世人所贪。无病,甚可爱敬,世人所贪。寿命,甚可爱敬,世人所贪。是谓,比丘!有此三法,甚可爱敬,世人所贪。”“复次,比丘!虽有此三法,甚可爱敬,世人所贪,然更有三法,不可爱敬,世人所不贪。云何为三?虽有少壮,然必当老,不可爱敬,世人所不贪。比丘当知,虽有无病,然必当病,不可爱敬,世人所不贪。比丘当知,虽有寿命,然必当死,不可爱敬,世人所不贪。
  是故比丘!虽有少壮,当求不老,至涅槃界;虽有无病,当求方便,使不有病;虽有寿命,当求方便,使不命终。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不老、不病、不死,才是真正的无余涅槃境界;但意识心不论粗细,例如密宗四大派的乐空双运觉知心意识,是极粗意识;亦如释印顺法师所说的“真如”直觉,其实是假真如,仍然是粗意识;若是从初禅到无所有处定中的意识,属于细意识;非想非非想定中不返观自己的意识则属极细意识,也仍然是三界中法,不能外于老、死,故有寿算。由是之故,必须超越于五阴、十八界之外,永远不再受生而不再有后世意识等法,才是真正的声闻涅槃。
  亲见如来者皆是菩萨而非声闻,谓亲见如来即是已证第八识真如,故名亲见如来,诸佛如来悉以第八识真如为本故。如是之人,虽见五阴无常、苦、无我、空,然见此空非断灭,有如来常住身,名为“见佛”,世尊说如是之人“成大沙门”。
  例如《增壹阿含经》卷24〈善聚品 第32〉明载:
  是时,世尊渐与说法,所谓论者:施论、戒论、生天之论,欲为不净,漏为是大患,出家为要。是时,世尊以知小儿心开意解,诸佛世尊常所说法:苦、集、尽、道,是时世尊尽与彼长者子说。是时,长者子即于座上,诸尘垢尽,得法眼净,无复瑕秽。是时,长者子即从座起,头面礼足,白世尊言:“唯愿世尊听受出家,得作沙门。”世尊告曰:“夫为道者,不辞父母,不得作沙门。”是时,长者子白世尊言:“要当使父母听许。”世尊告曰:“今正是时。”
  尔时,长者子即从座起,头面礼足,便退而去……是时,长者子父母各共叹息而作是言:“今正是时,随汝所宜。”是时,长者子头面礼足,便辞而去。往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立。尔时,彼长者子白世尊言:
  “父母见听,唯愿世尊听使作道。”尔时,世尊告舍利弗:“汝今度此长者子使作沙门。”舍利弗对曰:“如是。世尊!”尔时,舍利弗从佛受教。度作沙弥,日日教诲。是时,彼沙弥在闲静处而自克修,所以族姓子出家学道,剃除须发,修无上梵行者,欲得离苦。是时,沙弥即成阿罗汉,往至世尊所,头面礼足,白世尊言:“我今已见佛闻法,都无有疑。”世尊告曰:“汝今云何见佛闻法而无狐疑?”沙弥白佛言:“色者无常,无常者即是苦,苦者是无我,无我者即是空,空者非有、非不有,亦复无我。如是智者所觉知;痛、想、行、识无常,无常者是苦,苦者无我,无我者是空,空者非有、非不有,此智者所觉知;此五盛阴无常、苦、空、无我、非有,多诸苦恼,不可疗治,恒在臭处,不可久保,悉观无有我,今日观察此法,便为见如来已。”世尊告曰:“善哉!善哉!沙弥!即听汝为大沙门。”
  由此可以证实,此经本属大乘经,但声闻圣者听闻之后结集所成,却只能收入声闻解脱道经典之中,归属于阿含部类。此经中的沙弥自称已经“见佛”,又说“空者非有、非不有,亦复无我”,显然是实证第八识真如的境界,一切已证真如者必皆同此见地故。又此沙弥最后说五阴无常、是苦、无我、不可久保以后,又再次强调说:“今日观察此法,便为见如来已。”不是以面见应身如来 释迦佛作为见如来,而是“观察此法”作为“见如来已”,很显然是以亲证第八识真如作为已见如来。这是菩萨之所证,分属大沙门,而在声闻解脱道中结集圣典的阿罗汉等人,竟然依旧称呼如是大沙门为沙弥,由此可见他们对大乘法的无智,亦显示他们不懂大乘法的妙理。然而由此阿含部经典的明载,亦可证明灭尽五阴之后无余涅槃之中并非断灭空,仍有“如来”、仍有“佛”恒存,因此这位沙弥被 世尊赞叹为“大沙门”。
  这是本来无生之法,已不是声闻解脱道中说的灭尽五阴以后,不再有后世五阴出生的将灭止生以后的无生,而是本来无生之法。由此证明不回心的声闻圣者们,在佛世是同时与闻大乘经典的;只因未证大乘妙法,对 世尊演示的大乘妙法没有胜解,因此不能具足念心所,导致所忆念的这部经典就只有与解脱道相关的内涵,无法具足结集此经的全部内涵。由此亦可证明,不论是声闻解脱道中所证的涅槃,或是大乘菩萨们所证的涅槃,都不是断灭空,本质都是本来无生的涅槃;差别只在于声闻人是从所灭的五阴来看无生,以致成为将灭止生;而菩萨从灭尽五阴之后无余涅槃中的本际第八识真如来看无生,则是本来无生;所以声闻圣者所证的无生是灭尽五阴之后不再出生来世五阴而说无生,菩萨所证的无生是再加上证得“如来”而亲见无余涅槃中的“如来”本来无生。这便是大乘与小乘所证无生的差异处。
  第四章 声闻涅槃之证转
  第一节 自我检验——应证转之内涵必有定力相应
  于三乘菩提之证果时,若无定力相应,则其智慧不能证转,只是干慧而无证果之实质,以此缘故,平实于成立正觉同修会之前的共修期间,发给禅净班诸亲教师所用之教材中,已经明确要求诸师于讲授禅净班初级、中级、高级等三个阶段之课程中,应训示诸学员修学定力,于课程中要求要有无相念佛及看话头纯熟之动中定力相应,才能证果以及证悟不退。由如是缘故,必须教导无相念佛动夫,练成动态中的未到地定功夫。此定力可以确定及保证其见道智慧得以证转之功德,成为真正的初果人及明心不退的七住菩萨,不是仅有见道的干慧知识。其中的部分纲要内容如下:
  1.必须修动中定:无相念佛、看话头。
  2.“四依大士、六通菩萨,说法度人,定为首要。末代相承,说法教授,自不修定,身无内道,出言即便破人修定,世人颠倒,实可哀哉。”并讲解欲界定、未到地定。
  3.“到达此阶段前之漫长修持,其目的在减少执著、增强定力,摄取知见。定力、知见具足,便知转折和方向。层层转折升进后,禅就出现了。大要而言,即是‘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大乘无漏慧之现前即是禅。”
  4.“若开悟后悟境退失,应修定力(动夫:看话头),定力若强,悟境永不退失,即可参究‘如何是佛性?’”
  5.“第四目 参究牢关:思惟修:配合所阅经典,于定中思惟:识得真心本性,要脱生死……”
  除此以外,每年精进禅三的报名表中,亲教师的审核项目中也有一项定力的考核,要求亲教师应审核报名参加禅三者之定力;这是因为若无定力支持,不能降伏烦恼,心仍刚强难调,则见道后无能成功转依于断三缚结的观行智慧,也无能成功转依于明心后所证的第八识真如境界。不能转依如来藏之真如境界,则其证真如之功德即不能证转,证真如之功德不能现前,必然会发生否定真正真如境界而欲另觅想象中才有的真如境界之现象发生。征之于2003 年杨先生由于不具备定力而无法转依第八识真如境界,是故余教导其亲证之真如境界无法证转,乃公然否定第八识之真如法性,倡言另有真如法性可证,并狂言真如出生阿赖耶识如来藏;此即是对大乘见道功德不能证转之人,不能安于第八阿赖耶识之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者,不肯认取阿赖耶识之真如法性。凡此,皆因不肯如实亲修无相念佛功夫,以致未曾发起动中定力,以致无法与所观修的真如智慧相应所致;由此可见,欲证声闻涅槃者,于实证前先修定力之重要性。
  《大宝积经》卷57 云:
  【若人无定心,即无清净智,不能断诸漏,是故汝勤修。】
  在根本论《瑜伽师地论》卷53,弥勒菩萨也说:
  又复依止静虑律仪 1,入谛现观得不还果,尔时一切恶戒种子皆悉永害。若依未至定 2 证得初果,尔时一切能往恶趣恶戒种子皆悉永害。此即名为圣所爱戒。3
  注1“依止静虑律仪”,谓证得具足圆满的初禅而不退失,于诸威仪中皆依止初禅等持位的功德而住,非指定境。
  注2“依未至定”,是依止未到地定的等持位定力而住,非指定境。
  注3《瑜伽师地论》卷53,《大正藏》册30,页590,下1-5。
  这是由妙觉菩萨当来下生 弥勒尊佛的明确开示,三果人至少必须有初禅具足实证的定力作基石,才能支持断除五下分结的功德,才能证转三果人的解脱智慧与解脱正受;而初果人的见地与解脱正受,也要有未到地定的定力作基石,才能支持断除三缚结的智慧与解脱正受,否则对于“恶戒种子”及“往恶趣恶戒种子”,都是不能永害的。因为没有相应定力的人,观行所得智慧都只是干慧而无实质,未来仍会因为恶因缘而使密宗的三昧耶邪戒对他产生影响,转入密宗修学以致破戒而下坠三恶道中;或者空有初果智慧而属干慧,在名闻利养等恶因缘之下,仍会为了世间利益而故谤贤圣、妄谤正法;或是被世俗法五欲所而引生趣向三恶道的种子,违犯重戒而导致下坠三恶道中。由此可知,藉由次法的修学而发起定力,先调伏刚强心性而后求证涅槃的重要性。
  定力的重要性,在于定力可以伏惑;当学人有了正确的观行智慧时,若有能够伏惑的定力时,断结的转依及证真如的转依都能成功;若无定力作为助缘,则断三缚结及证真如以后,纵有智慧,也将只有干慧而不能转依成功。是故善知识帮助其实证以后,见道之内涵对他而言只是知识,其见道之功德无法证转,即非真实见道之人;未来将会继续在见道之内涵(譬如二乘见道的断三结及大乘见道的证真如)上面,不断地产生疑问而纠缠不清。
  《大般涅槃经》卷31〈师子吼菩萨品 第11〉也有如是开示:【善男子!如拔坚木,先以手动,后则易出;菩萨定慧亦复如是,先以定动,后以智拔。】4 要先有修定过程而获得定力以后,刚强难调的心性先被定力降伏了,然后再以智慧证转才能如实断除结使。以此缘故,平实于弘法初期发行的《无相念佛》及《禅─悟前与悟后》中如此主张,于随后相继出版的诸书中也不断地有相关的各种开示,并非近年才开始要求会员们要有基本定力,例如平实主张证悟之各种条件中,有一项是必须有基本的定力——未到地定;在《优婆塞戒经讲记》第六辑85 页说:“你证悟的福德够不够,就看你对正法的护持。当然护持有很多种,而见道资粮也有很多种:定力、慧力……等。”这是公元2005年底所说之法义。
  注4《大般涅槃经》卷31〈师子吼菩萨品 第11〉,《大正藏》册12,页548,中6-8。
  在更早的2000 年出版的《宗通与说通》181 页亦曾说明:
  学人欲求明心——入大乘别教真见道位,必须心细,如来藏行相微细,非诸粗心大意之人所能明证故。为诸学人见道明心故,当先令彼勤修基本定力,时时住于一心不乱净念相继之境,而不妨碍世间诸行。
  同书185 页亦有是说:
  因缘不具者,大约有五:一者信力未足,谓是人熏习佛法以来,时劫尚近,于十信位之菩萨六度万行,尚未圆成;于三宝所,信未具足,未能远离外道知见,未能远离外道归依,是名信力未足。二者定力未充,谓是人心浮如海浪,攀缘如猿猴,不定如意马,性燥如猛火,昏沉如冬蛇,不能四时住心一境、离诸攀缘、专心向道,是名定力未充足。三者慧力未足,谓是人熏习佛法以来,一向喜乐人天有为福报,于大乘菩提心不喜乐。
  并非近年方作是说。
  又,平实此世证悟之前已确定必须有未到地定为依持,见道方得有用,否则将无见道功德;由于平实悟前有此主张,因此认同李元松先生对未到地定的同样主张,此事亦已载于书中:以前有一位大法师,私底下跟我说:“你啊!不要脚踏两条船;脚踏两条船,到后来会掉进水里。”那时候他以为我在跟现代禅学法,因为那时候我还没有破参,还在苦参之中;但我觉得有一本书《与现代人论现代禅》,我认同他在书中的一句话说:“学禅的人要先能够于未到地定得自在。”由于当时我认同他这一句话,所以就托人买了两本,拿去他们寺院里送给二位出家的好友,结果反而被他们打了小报告,所以我就被大师训话了。(《金刚经宗通》第八辑,240 页,此是依据2008 年春天公开讲经所说整理成文。)
  平实于《维摩诘经讲记》中亦有不少地方提及证悟前应有定力,主张必须先修学未到地定的定力,成就看话头功夫,然后方能求悟。在《维摩诘经讲记》第一辑213 页说:精进的结果,开始学禅,可是刚开始不懂什么叫作禅,结果学到定去了,那个禅定也很好嘛!终于开始修禅定,也证得初禅或未到地定了,五住位就圆满了。后来想一想:“禅定再怎么修,还是外道境界,还是不能出离生死。”他想一想:“我还要更精进。”可是要精进什么呢?精进学般若智慧啊!所以他开始学般若,就表示他开始进入六住位了。
  此亦说明,希求证悟之人,应该在悟前先证得未到地定。平实此世悟后也仍然认为必须有定力,才能帮助学人证悟。
  《维摩诘经讲记》第四辑185 页说:
  在我们这个时代弘法,你必须从禅定开始,因为你如果不从禅与定开始,就无法度人,所以一开始就讲禅与定。可是我们当年开始讲禅时很麻烦,因为在讲禅时大家听不懂:到底你在讲什么?所以我们不得不停下来,教大家修学定力,所以改讲无相念佛;因为参禅得要先会看话头,可是话头弄不懂,如何能参禅?本来我们是先教定,希望大家都有定力了,应该就可以看话头了,没想到还不行;所以《小止观》讲完了,大家也修练禅定很久了,接著讲禅时大家还是听不懂,只好再施设个方便,中途讲无相念佛,锻炼大家的定力而不是定境,然后才讲禅,终于才有人会看话头,后来终于有人能够悟入般若。
  证悟之前必须先有定力,所以《维摩诘经讲记》第三辑120页说:但是菩萨证这三解脱门时,仍然不乐非时而求,非时而求的人一定不是菩萨。假使有人在大环境未成熟时,在自己的福德、定力、慧力都未成熟时而求证三解脱门,那就是非时而求。非时而求一定会产生烦恼,所以每天学佛修法时修学得很痛苦,到最后仍然一事无成。
  又如《维摩诘经讲记》第四辑250 页说:
  那样的精进,为什么还找不到呢?因为心地还很粗糙,他无法感觉到自己身上有个如来藏;一定要心细了,渐渐有点感觉了:“我身上好像有个如来藏。”可是在哪里呢?还是不知道;心细下来然后继续再参,最后终于才能找到。既然还得要心够细,当然得要修得基本的禅定功夫,所以还得要为他讲定,特别是动中相应的定力。可是光有这五个就能悟吗?也不行!因为方向错了就永远都找不到,所以还要教他一些般若的道理,让他具足正知见。这样六度具足了,闻熏完成了,众生才有能力亲证如来藏,所以要具足为他解说六度波罗蜜。六度波罗蜜讲解完了,六个条件都如实勤修具足了,不证如来藏也难,不起般若智慧也难,因为一定会有一天证到如来藏。
  《维摩诘经讲记》第六辑36 页也说:“怕的就是知见、定力与福德不具足,就难以悟入了。”以上都是讲经时公开讲过而整理下来的。
  不但如此,更早之前的公案拈提诸书中,已曾同样主张必须先有定力才能求悟的开示。
  例如《宗门正眼》138 页说:若学禅底人不重知解、不重分析者,则将永远无证悟之因缘也!所以者何?谓证悟之人,最重要之事即是闻熏正确之知见,而后始是修学见道所须之基本定力也!
  200 页中也说:
  如是离语言文字之观行,平实名之为思惟观,即是《瑜伽师地论》所说之“无相分别”也,乃是意识觉知心所有之功能,乃是禅宗破参者所应具有之基本定力。
  于《宗门法眼》131 页亦说:
  这能思、能见、能觉、能观之心乃是前六识,于眠熟昏迷等五位中断,是生灭法,既非真心亦非佛性。佛性虽不离见闻觉知之性——与六识见闻觉知之性同时同处运作,但非六识之见闻觉知性;若无定力、慧力、大福德,即不能眼见,便将能见、能思、能觉、能知之心认作佛性,便道佛性即真心,此名“凡夫随顺佛性”;有定力……者方能眼见佛性,名为“未入地菩萨随顺佛性”;初地以上菩萨眼见佛性离于觉照障碍,名为“已入地菩萨随顺佛性”。
  同书201 页说:
  平实今世未离胎昧,以致初学佛时亦曾被此位名师误导,亲近修学六年,无有发明,只是出现了许多从未学过的证境——出现许多定境,亦出现往世所修之定法而自行增长了定力,却都与此师所说迥然而异,亦是此师之所未知者。后来索性退休在家专事参禅,仍依此师之法勤修十九日夜,发觉依其禅法而修者,竟然是前无所证标的、现无观行应有之知见、后无应得之智慧。如是检讨确定之后,即予舍弃,自己厘清方向与知见:知道禅宗的禅法贵在教人寻自真心,见自本性,便扬弃此师所授知见;于家中历经十九日之昼夜苦参而放弃其法之后,第十九日下午改用自己厘清之后所得知见,凭借自己自修而得之定力,方才破参。
  同书203 页中说:然而此师出道弘法以来,往往破斥他人以定为禅,众人便不疑他亦是以定为禅;殊不知此师非唯以定为禅,并且连修定最基础之未到地定功夫亦无,连宗门禅参究之前应先修得之看话头功夫,一样付之阙如,何有悟缘?
  同书288 页明确提及三果人必须先有未到地定,然后发起初禅方能实证三果功德:又如三果人之离执,亦是由智慧而得;譬如二果人之贪瞋痴已薄,欲取三果解脱,于是深入观行,现观欲界五尘诸法悉皆虚妄不实,亦能令人沉沦生死而无有了期,于是下定决心断除欲界爱;经由如是欲界法之观行而生厌心,乐离欲界境界,于是以其未到地定之制心一处功夫,自然发起初禅而得远离欲界贪爱,于是五下分结断,成三果人。
  同书360 页则说明参禅人必须有定力:
  参禅人不可将意识修入“六处不知音”境界,谓如是境界只是二禅或以上禅定之等至位离五尘境界,仍处于意识境界中,非是宗门禅证悟般若实相之智慧境界;反须于修成定力—看话头功夫—之后,将这具有定力功德的意识觉知心,不入定境中住,投入声色一切六尘境中,寻觅与灵知意识同时存在的“六处不知音”之真心;万勿将能知六尘之妄心意识远离五尘而住,误以为悟。
  (待续)
 
标签: 电子书
 
更多>同类佛法文库

推荐排行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禅宗  |  网站地图  |  鄂ICP备 2021019967号
禅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