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如来藏  三摩地  十八界  心经  中阴身  陀罗尼  明心  十信位  意根  公案 

救护佛子向正道(连载51)----游宗明老师

   日期:2020-07-09    
1
  论释印顺说空宗是缘起论的空性
  1
  释印顺在《无诤之辩》中说:
  空宗是缘起论的,说缘起即空——不是说没有,所以与妄心派不同。依此即空的缘起,在相依相待的因果论中,能成立一切法,所以不幻想宇宙的实体,作为现象的根源,与真心派不同。空宗也说即空寂的缘起为现象,即缘起的空寂为本性;但本性不是万有实体,即此缘起的空性。1
  注1 释印顺著,《无诤之辩》,正闻(台北),1992.3 修订一版,页27。
  许多人读释印顺的书,读了几十年依然不懂佛法,就是被释印顺的文章误导了。在真正的佛法中,并没有空宗与有宗的诤论,更没有真心派与妄心派的派系差别;所谓的空有、真妄,都只是为了让学人了解佛法的真实样貌,而从不同的角度来论述与观察,譬如一个从现象界来看,一个从实相界来看,所以显现出以不同立场来观察而有不同样貌叙述的差别罢了。对于释印顺这类把佛法拿来作“研究”,而不是用来真修实证的人,用学术的外皮来包装自己,自以为是的说为“客观研究”而生起增上慢,标榜“学术研究者”的身分而鄙视真修实证的学人,将真修实证者的现量论述斥为“教徒观点”。因此,若是随从释印顺对佛法的解读而修学,则对于这真实的佛法将永远无法实证,更何况能够通达!而且,必将面临处处扞格、错误百出的局面。
  释印顺认为“空宗就是缘起论,缘起依此空,在相依相待的因果论中,能成立一切法”,他却不知道,以他所宗奉的六识论为基础,他的这种说法是不能成立的。因为六识论所说的空是空无一切法的空,这个空是基于三界诸法坏灭后而说为空,这个空只是一个为了方便说明三界诸法坏灭后的状态而施设的名词,并不是真的有一个法可以称之为空。佛法中所说的“空”有两个意涵,一个是空性,一个是空相。空性,是指第八识如来藏的自体性。空相,是在说明由空性心如来藏藉缘而出生的蕴处界诸法都是所生法,无有真实体性,并且是刹那生灭变异、终归坏灭的缘起性空之空相法。因此,所谓的“缘起性空”就是依生灭不住的蕴处界诸法而施设的名词,是在描述蕴处界诸法的无常性,而不是“缘起性空”能成立一切法,若没有生灭无常的蕴处界诸法,就不会有缘起性空的现象出现了。所以说,一切有为法的生灭性所显现出来缘起性空的“空”是空相,不可拿来冒充是体恒常住、能生三界诸法、有真实法性的“空性”如来藏心。这个道理就如同我们说的虚空,它是依于色法的边际而施设的,虚空就是无有色法物质的状态故称之为虚空,而不是有一个法叫作虚空,这也是虚空称之为色边色的道理。所以诸法灭后的虚空相就是空无所有,既然是空无,当然就没有任何一个法能作为缘起法的所依而能出生万法;空无所有的“灭相”是不可能出生任何一法的,否则它就不能称为空无就不是“灭相”了。
  可是,那些只把佛法拿来作“研究”的人很会狡辩;他们会说“空不是没有,真空就是妙有”,然后又说“妙有就是真空”,然而这只是世间戏论之脑筋急转弯的文字游戏,根本不切实际。空与有是两边,就好像0 与1 是两边,若说真空即是妙有就必须是离于两边又含摄两边的第八识—如来藏—永远的中道,才有可能具备真空就是妙有的真如空性,而不是六识论者糊里糊涂地妄想从空的一边突然又变成有的另一边,因为世间法中0 就是0,1 就是1,不可以突然0 同时又是1,或1 同时又是0;果真如此的话,那你的计算机一定当机乃至坏掉。既然六识论者所认知的空就是空无,却想要“依此即空的缘起,在相依相待的因果论中,能成立一切法”,这完全是释印顺自己的虚妄想。所以,“真空妙有”所指的空若是蕴处界诸法缘起性空的空,那就是虚妄生灭的无常之法,也就是一切法空、无常空而不是真空,所以不可能有妙有可说的。这点由 龙树菩萨所造之《中论》中说:“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即可证明缘起性空的蕴处界诸法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不无因生;揭示蕴处界诸法是被有情各自所有独一无二的如来藏空性心所出生;只有体恒常住、能生蕴处界诸法的空性心如来藏才是真空、才有妙有的法性。有生有灭的意识心与不生不灭的如来藏,二者体性差异悬殊,不可混为一谈。依于蕴处界而有生灭无常的缘起性空,这个空是依于蕴处界而存在,当然不可能是因果论中的因,所以缘起性空不可能出生缘起法,也不可能成立一切法。因果这个事实中的“因”是空性而不是空相,这个道理释印顺一生钻研佛法七十余载,依然不能了解空相与空性的义涵,问题就出在他信受六识论邪见,否定七、八二识所导致。因为经典圣教具在不可抹灭,因此他就似是而非地说:“缘起的空寂为本性;但本性不是万有实体,即此缘起的空性。”然而空并不就是空性,释印顺所说的缘起只是空相不是空性的空寂,缘起诸法刹那生灭不住终归坏灭,又有哪一法常住不灭能显示出其空寂的境界呢?但释印顺就是错把缘起性空的空相当作空性;而且他又不知道空性的意涵,也不知道空寂的本性是什么。因此他自己想当然耳地认为这个空寂的本性就是缘起性空,将蕴处界缘起性空的现象当作是蕴处界万法之所从来的空性,就大胆的否定这个万有的真实本体第八识如来藏。这个严重的错误使得释印顺和他的追随者永远无法找到真实佛法的核心,当然也读不懂佛经中所阐释的真实义理;这就是普天之下不相信真实佛法是八识论正理,而只相信六识论邪见者的悲哀。
  “缘起性空”也是佛法所说,没错!但佛法中说的缘起性空是依于蕴处界而有〔案:实应名之为“缘生性空”!〕,蕴处界又是依于第八识如来藏而有,因此如来藏才是缘起法的根本因,藉有情的烦恼、造作诸业等缘出生蕴处界,才有缘起诸法生住异灭的现象存在。如来藏有其真实体性,称为本性,但不是有形色可以触摸的物质实体;释印顺说:“但本性不是万有实体,即此缘起的空性。”这样的讲法语意不清,而且是错误的。事实上,性如虚空的本来自性清净心如来藏,有能生万法的真实体性,故称为空性;然此空性不是蕴处界缘起性空更不是虚空,而是出生缘起性空蕴处界一切法的如来藏所具有真如妙有法性,这是佛法不共外道的真实法义。
  三论宗被释印顺定义作有宗,是因为释印顺心中的空有之诤而衍生出的虚妄想象分别,因此他才分别出了空宗与有宗之谬说。三论宗虽然主张如来藏真实有,但几乎所有后世三论宗的传承者,都未能实证佛法的真实义“如来藏”,因此彼等主张的如来藏真实有只是想象的有,而且大都还是把意识离念灵知的境界当作是真心如来藏,或者想象有一个法叫如来藏;虽然在名辞方向上好象是对的,但在如来藏真实法的本质上却弄错了。拿佛法作研究的凡夫们在乎的是有宗或空宗,无视于佛法是非空非有离于两边的中道;唯有具足中道,而又能出生蕴处界的法,才可以说祂具有的法性是空性;此空性既然能出生十八界,显然祂本身不是十八界内的法。不管研究出来的法多棒,但都在十八界之内;缘起性空之法都是十八界中的法,不能超出十八界,也不能出生十八界,缘起只是在解释十八界中诸法缘生缘灭的本质,而非能出生十八界,所以缘起的法不可能具有空性的法性。唯有不与万法为侣,天上天下独尊的如来藏,因为祂有大种性自性,有能出生一切万法的真实体性,唯有祂有此功能,才可以称为空性。
  完整的佛法,一定空有不二;虽说佛教有八宗,其实唯有一佛宗,而且 平实导师也嘱咐不可以分真假,若自称为“真佛宗”那就一定是假的〔案:真佛宗即是卢胜彦所创造的,也属于密宗假佛教的一支〕。释印顺把佛教分为空宗、有宗,把唯识论和唯心论称为有宗,其余则是空宗,这种虚妄分别真是不伦不类,显然他不知道唯识就是唯心,唯心不离唯识。释印顺就是以这样的二分法,将佛法切割为空宗、有宗两边,再将他所谓的“有宗”肢解为唯识派与唯心派,显示出释印顺他所背叛的剃度师——太虚法师,对释印顺这个不肖弟子的评语:将佛法分割得支离破碎,是一针见血完全正确的。
  释印顺在《无诤之辩》中说:如以一切法毕竟空为了义的、究竟的,这即是空宗。如以为一切法空是不了义的,不究竟的,某些空而某些不空的,这即是有宗。大乘有宗,略有两种类型:一、虚妄(为本的)唯识论,如无著、世亲学。此宗以虚妄生灭的依他起为本,此生灭的有为法,虽是妄有而不可以说是空的。假定说是空的,那即不能有杂染的生死,也就不能有清净的涅槃。惟有妄执的——实我、实法、实心、实境,徧计所执性,才是空的。
  于因果生灭的依他起,由于空去徧计所执而显的真实性,即圆成实性。圆成实性不空,由于因空所显,所以也称为空性。本著这样的见解,所以说:《般若经》等说一切法性空,这是不了义的,是约空除一切法上徧计所执相而显实性说的。《新论》的破相显性,即从有宗处学来。
  二、真常(为本的)唯心论,如《胜鬘》、《涅槃》、《楞伽经》等。此宗以真常净心——净性为不空的,有无量称性功德。这真性虽也可以称之为空性,那是说此真常净心从来不与杂染相应,不为杂染所染,不是说实体可空。《胜鬘》的如来藏空不空,《起信论》的真如空不空,都是如此。此真常净性,无始来为客尘所染,无始来即依真起妄,真性不失自性而随缘,有如幻如化的虚妄相现。此虚妄幻相,是可以说空的。所以,《圆觉经》说:“诸幻尽灭,非幻不灭”。
  《楞伽经》说:“但业相灭而自体相实不灭”。依此实性不空而妄相可空的见解,所以说:《般若》说一切法性空,是不了义的,是“破相宗”,虽密意显性而还没有说明。《华严》、《涅槃》、《起信》等,才是“显性宗”。破相显性,岂非从此等处学来(《新论》近于此一系)?此二宗,都是有宗,都是“假必依实”的;“一切法空是不了义”的;“异法是空,异法不空”的。2
  注2 释印顺著,《无诤之辩》,正闻(台北),1992.3 修订一版,页24-26。
  一切法毕竟空,这是在说蕴处界中的一切法毕竟空;蕴处界的法都是藉缘而起的法,因缘具足则生,因缘散坏则灭。假设一切法都灭尽了,则“缘起性空”这个依于蕴处界无常所施设的法亦就跟著消灭了,所以缘起性空不是常住不灭之法。释印顺说又:“如以为一切法空是不了义的,不究竟的,某些空而某些不空的,这即是有宗。”这是释印顺所虚妄分别建立的有宗。他在《佛法概论》中宣称没有第七识、第八识,可以证明他是六识论信徒,其实六识论的人也不想变成断灭空,所以六识论者会说“蕴处界虽空,而他的意识有一部分不空,会到下一世去”,这其实是释印顺自己妄想的有宗。释印顺不知道意识的出生已经排在第三位,十八界的出生是有次第的,必须先有六根、六尘,然后才有意识等六识的出生,所以意识不可能单独存在而说能到下一世。
  释印顺以真常净心空性(如来藏)来破《般若经》说一切法性空,说为不了义,这是乱破法。《般若经》的所说就是在讲如来藏法义,怎么可以用如来藏来破《般若经》的所说!再说“假必依实”的道理是对的,也就是说生灭不实的蕴处界一切万法,都必须依于不生不灭的真实心如来藏而有。蕴处界及展转所生的一切法毕竟空,而真实心如来藏是真实有但却不是三界有,不论释印顺所认为的空宗、有宗,都不离这个真实法义,所以说佛法其实并无空、有之诤,空有之诤只存在六识论外道见者自己心中的虚妄分别。
  佛法中的空性是讲空性心如来藏,除此之外没有任何一个法能有此真空妙有的体性。这个空性归属于真心如来藏,众生的见闻觉知心是七转识妄心,如是八识心王真妄和合共同运作于三界之中才能成就有情世间。但是,释印顺在无法如实知、如实证真心如来藏的窘况下,只好否定祂的存在来保住这个“印顺导师”的面子问题,但是又怕被斥为断灭论者,于是又把能觉知六尘的意识心(意识细心)取来当作恒离六尘觉知的真心。所以释印顺会说:“明知的心是真心,因无明的晦昧真心,所以真心就转成梦心一样的妄心。”3 天啊!释印顺的这种说法如果能够成立,那么修行还有用吗?如果真心会转成妄心,那勤苦地修行到头来不就成为白忙一场了,哪里还有佛道可成呢!所以,释印顺的说法明确地违佛旨意、悖佛圣教,完全不可相信!在近代数百年来的佛教,佛法之所以会逐渐没落,就是因为弘传 世尊正法的客观条件不足,大善知识无法公开地出世弘法教导众生佛法的真实义理,而穿著僧衣的法师不但佛法的正知正见错乱还胡乱说法,佛法的真实法义就逐渐被湮灭了。也才会有释印顺用这种荒谬的说法来误导众生的“法师”,不但没有能力破斥其邪说令彼回归正道,被误导的学人竟然还尊称释印顺为“导师”、“佛学泰斗”,末法之世还真是无奇不有!事实上,释印顺说的“明知的心”即是意识心,意识心的出生必须有法尘、意根等等,而由第八识如来藏出生。意识不能自己出生自己,是故若无意根、法尘等和如来藏,意识就不能出生,这六、七、八三个识都各自有其不同的功能差别,也就是大乘法中所说心、意、识。心是指第八识如来藏真心,意是指第七识末那识意根,识则是指意识等六识,总共有八个识;这看来很简单的问题,可是在今天,依然还有许多学佛人弄不清楚到底人类总共有几个识才正确?可见六识论邪见的危害依旧猖獗,甚至还有人说《阿含经》中只说六识,并没有说八识,这正是读不懂《阿含经》的所说。
  注3 释印顺讲述,演培餠钦蜠蝥来记录,《摄大乘论讲记》,正闻(台北),1992.2 修订一版,页192。
  释印顺一生饱读经书,为何只相信六识论的邪说?相信六识论的人绝对找不到空性,因此就会把缘起性空当作空性。甚至马来西亚有一位自称懂得十六国语文的庞校长,他就是以六识论的邪见而错误的解释,妄说梵文在《阿含经》中所说的意识包括了六、七、八识。他说:
  在《阿含经》里(以说一切有部为据,梵—藏语文体系),人的意识,梵文是cittam。同时,人的意识除了认知的能力,还有一个审判(悟与迷)的能力,梵文manas。人的意识也包括存储器,在《阿含经》里(巴利藏),这个存储器梵文、巴利文既是alaya。大乘佛说把人的意识分成三个名相或层次,那即是第六识的意识(cittam),第七识的末那识(manas)与第八识的阿赖耶识(alaya)。阿赖耶的本意是储藏,所以也是藏识。阿含正说的意识,其实也包括了唯识论的六七八识的功能。4
  注4 FB 网站社团:宗通狮子吼论坛,一位名为Eng Shing Pong 的PO 文。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484274345051715/(2014/11/26 撷取
  这种错误的说法,正是把佛法拿来当作学问研究的过失,落入迷于语言文字的窠臼中,成为佛所喝斥依语不依义的愚痴人;而且这还是严重破坏佛法的行为,是六识论者不死矫乱的说法,完全违背佛说一心唯通八识而不是六识之正理。又,佛法中所说的“界”,即是诸法的名、义、自性、自性差别的功能与界限。第六识、第七识、第八识都各有不同的功能差别,不能将第七末那识以及第八阿赖耶识含摄于意
  识来解说佛法,否则将会产生极为严重的毁谤三宝、违佛圣教的过失。若没有第七识,十八界就少了一界,十七界就不能称为佛法。小乘把意识分成三个名相或层次,只能用在说明意识心过去、现在与未来的三世差异,但那仅是从现象界观察之所得,并不涉及实相法界,所以不能拿来胡乱套在八识心王的心、意、识分类上,以有情识类差别来说心、意、识三者在名称上就不相同了,三者的意义也不相同,三者的自性更是完全不同;因为心、意、识三者都各有不同的功能差别,而且彼此差异极大,是不可以互相混滥的。若把第七末那识以及第八阿赖耶识全都归纳为分属于不同名相及层次的意识心,那么这三个不同层次的意识到底是同一个识还是三个不同的识?如果是三个不同的识,那就该依佛菩萨的开示,以经典圣教为依归,老老实实地说“第八识阿赖耶识、第七识意根、第六意识”就好啦!又何必多此一举另外施设“第七意识、第八意识”?除非是想要让人以为他自己比诸佛菩萨证量更高、智慧更胜妙。如果三者是同一个意识,则意识出生的因缘,若不是落入无因论中,就是落入意识出生意识,或是诸缘所共生,乃至由他法而生,绝对无法逃出圣 龙树菩萨所破斥“自生、他生、共生、无因生”的宿命,这道理只作佛学研究是永远也弄不清楚的,学佛者若不能把意识出生的因缘弄明白,则将枉来学佛;因为,如实了知意识出生的道理是佛法不共外道的极高智慧。
  所以,意识心的功能就是分别六尘、了知诸法!譬如:能够思惟、观察、判断、归纳、分析、统计……等,就是这个觉知心—意识—的功能。但这个意识觉知心不论怎么细分,祂的功能体性依然是相同而不会有所改变,譬如 佛于《杂阿含经》卷9 中明确开示:“诸所有意识,彼一切皆意、法因缘生故。”所以,不可把意识心再去切割来作区分,把祂套用在功能体性完全不同的第七末那识以及第八阿赖耶识上,说第七末那识以及第八阿赖耶识都是含摄于意识心中的三个名相及层次。阿含诸经说的意识就是第六识,第六识不可能包含第七识乃至第八识,因为第六意识是第七识意根以及法尘等的因缘运作下,才能由第八识如来藏来出生的,因此不可能是被出生的子法(意识)反过来能包含出生子法的母法(第七识意根乃至第八识如来藏)。
  平实导师云:
  意识觉知心的出生与存在,必须有因缘、所依缘、等无间缘,才能出生及存在,否则就不可能有意识觉知心的生起及存在。意识心的所依缘,是依照祂出生时必须具有的各种依存条件来说的;换句话说,意识心必须有三个基本条件,才能从第八识如来藏中出生、现行、运作于人间;这些缘,都是意识觉知心生起及存在时,不能一时或缺的要素;否则意识随即断灭,不能存在了。5
  意识的出生必须有法尘,俱有依意根等,而由第八识如来藏出生。是故若无法尘、意根和如来藏则意识不能自己出生自己。三个识都各自有其不同功能差别,大乘法中所说心、意、识,即是第八识心、第七识意根、第六识意识,连同前五识,总共有八识。看来似乎很简单的问题,可是在今天依然还有许多人弄不清楚人类到底总共有几个识才正确?六识论的邪见依旧猖獗。有人说《阿含经》只说六识,并没有说八识,这就是读不懂《阿含经》的所说。《阿含经》说有一个识可以入胎(称为入胎识),入胎以后住在母胎中与受精卵相会,执取了受精卵,然后在母体中,藉著母亲的血液摄取了地水火风,来制造了我们这个色身,因此就有了“名色”;而名就是受想行识,所以名里面就有六个识。名中的这六个识呢,还得要依意根才能生起,这表示说“名”中已有六识,加上“名”出生时必须先已存在的意根作为藉缘,加上这个意根时就有七个识;而这“名”中的前六识都是由入胎识进入母胎之后,藉意根为缘来为我们出生的。6
  注5 平实导师著,《第七意识与第八意识?》,正智出版社,页35。
  注6 平实导师著,《第七意识与第八意识?》,正智出版社,页200。
  因此,由上所举 平实导师详细地分析论证可以证明,一切有情除六识之外必定还有第七识意根和入胎识(第八识如来藏),总共是有八个识。可见正常人一出生就是八识具足,不是释印顺说的从六识发展到七识、八识;反而是先有第八识(入胎识)和第七识(意根),然后才有意识等六识的出生。由此可见,释印顺对佛法的所知是不及格,而且在根本上是错误的。
  释印顺极有可能也是受到这种“意识是包括了六、七、八识”的邪说影响;这种六识论的说法其实不是佛法,佛法一定是说一心唯通八识,六识论乃是外道邪见。不论意根、法尘或意识,全都是从如来藏出生,被出生的意识不可能反过来包括祂出生的因缘第七识和第八识,这是很简单的道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学者会去相信六识论?只因为他们找不到第八识在哪里,又不肯信受真善知识的教导,也不相信 佛之所说的经典,因此而无法入佛门;这些人虽然想信佛,却都是信位还不具足的人。八识论是佛法最基本的道理,这个法义若不信受,就永远是在佛门之外,无法走入佛门。
  (待续)
 
标签: 电子书
 
更多>同类佛法文库

推荐排行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禅宗  |  网站地图  |  鄂ICP备 2021019967号
禅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