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如来藏  三摩地  十八界  心经  中阴身  陀罗尼  明心  十信位  意根  公案 

第074集 四依的秘密(四)

   日期:2021-04-21    
正雯老师

  各位观众大家好:阿弥陀佛!
  欢迎您收看《三乘菩提之胜鬘经讲记》。佛法浩瀚无边,许多修学佛法者穷其一生不得其门而入;三藏十二部经隐晦难知,纵使皓首穷经依旧无法正确入理,所以久修佛法的老参们,往往深感茫然无所趣入。《胜鬘经》是大乘佛法很重要的经典之一,但是义理同样的也是深邃难解,古来鲜少有人能正确清楚分明地阐述其中的道理,今天我们《三乘菩提之胜鬘经讲记》,主要是依 平实导师所演述《胜鬘经讲记》的内容为蓝本来和大家分享。平实导师所演述《胜鬘经讲记》有个特色,就是义理完全正确,又可以深入浅出地让大家深刻了解佛法大意,建立正确知见,帮助大家实证佛法,次第入道,免于久修佛法而一生唐捐其功的遗憾。
  上一集我们谈到四依,无论是依法不依人,依智不依识,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义不依语,这四依背后的秘密其实是依常乐我净四个法,常乐我净四个法其实是一依:依如来藏。
  接着胜鬘菩萨又说:“世尊!此四依者是世间法。”(《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为什么胜鬘菩萨说四依是世间法?因为只有一依的大乘灭谛,也就是如来藏自住的境界,才是真实的出世间法。不论是从常乐我净的四依来说,或是从依法不依人等四依来说,乃至从如来藏在因地的常乐我净四依,其实都是在三界中才能言说、才能显示出来。如果是唯一法界,那就是如来藏自住的境界,那就是无余涅槃无境界的境界,那时根本就没有一法可说、没有一法可立,就谈不上世间、出世间,乃至也谈不上世出世间的上上法;只有自心留在三界中运作之时,才有三种四依可说,所以说四依其实是世间法。
  什么是世间法呢?譬如欲界境界所有法,色界、无色界境界的所有法,都是世间法。可是世间法的一切修为都不可能出离三界,只有声闻菩提、缘觉菩提可以出离三界。这是属于世俗法的真谛,是不可推翻的。声闻菩提、缘觉菩提可以使人出离三界生死,它会被称为谛,是因为它是世间法中的“道理极成”,是不可被推翻的。由于不能被推翻,所以其道理极成,即使是诸佛菩萨也不能推翻它,因为世俗法的蕴处界永远是无常、苦、不净,永远不是真乐,永远是无我的,永远是世间道理极成,所以叫作世俗谛。谛就是道理极成、不可推翻。而这个世间道理极成,是依蕴处界而有的,但蕴处界却是依如来藏本识而有,所以在阿含中 佛问阿难说:“如果这个本识不入胎,能有名色出生吗?”诸位当然会跟阿难尊者一样回答说:不能。可是名色的缘起性空既然从本识这一个法来,而名色的缘起性空,当然缘起性空观还是要依止名色之后,再由名色来依本识这个法才能存在、才能出现、才能被人体认,所以这个世俗谛还是不离一依——不能离开如来藏究竟依。若是离开如来藏为依,就没有世俗谛可说了,所以声闻、缘觉菩提还是必须一依。但二乘圣人并不了解,所以说,阿罗汉、辟支佛没有一依。
  菩萨所修的法也能出三界,可是这个出三界的法不同于二乘法。二乘法是出世间法,一旦证得阿罗汉果,在三界中不论是一切人、一切天都应供养他。假使有一位阿罗汉只是慧解脱,连神通都没有,天主一旦来到人间见了他,还是应该供养他。应供——阿罗汉——够伟大了吧?因为耶和华如果见了慧解脱阿罗汉,一样要供养,不能不供养。而阿罗汉所证的涅槃,天主们根本不懂,所以耶和华、阿拉遇见了慧解脱阿罗汉时,一样要作供养,因为他们都不能出三界,而阿罗汉可以。可是这样的阿罗汉还不够厉害,三明六通的阿罗汉可够厉害了吧?既有三明又有六神通,可是他们看见了菩萨,还是没有开口的余地。因为菩萨的所证,不但有声闻菩提、缘觉菩提,而且还有佛菩提,这个佛菩提的证量是三明六通的阿罗汉们无法想像的。
  假使有两个明心很久的菩萨正在说禅——家里人以本来面目相见,讲得很大声,高高兴兴的口沫横飞,声传十里之外,但是三明六通的阿罗汉坐在他们身边却仍将充耳不闻:不是听不到声音,而是听不懂他们在讲什么。这是事实。古时候也有这样的典故,两个禅师很大声在讲话,旁边的人听到是震耳欲聋,可是没听到他们讲什么东西,因为听不懂。正因为如此,各位观众:菩萨这样的证量,您认为是不是远胜过二乘菩提的世俗谛?是不是远胜过二乘菩提的出世间谛?当然是呀!所以这叫作世出世间上上第一义谛,因为这不是像解脱道那样可以用思惟整理去取证的。解脱道,只要你有善知识的教导,如实的、不漏失、不误会地听闻、熏习了以后,你好好去加以思惟——透过思惟——一面现前观察,就可以知道蕴处界就是这样的无常、苦、无我、不净,就可以实证声闻果,所以说它是可以思议的。所以古时有很多阿罗汉听闻声闻法以后,独一静处去思惟,就可以证得阿罗汉果,在阿含中处处可以看到这样的记载。
  譬如外道来向 佛请法,佛知道这个人可度,所以依照诸佛常规:凡是外道来请法时,照例先为他说施论、戒论、生天之论。也就是说,要告诉他:你要护持三宝,要布施众生,救济贫穷。施论——布施的议论,是告诉他:这个布施的因,将来会得到什么果,得到什么样的回报。一面宣讲、一面观察他的根性,看他能不能信受。如果他确实能信受,接着告诉他持戒:持戒有些什么内容。再告诉他持戒的因果,持五戒得什么果报,持一日一夜的八戒斋得什么果报,然后告诉他持菩萨戒、持声闻戒有什么果报。若是他听了也能接受,这两个论就说完了。这时再告诉他生天之论:怎么样可以生天?因为布施是得福,而持戒可以保人身;可是如果要生天,要有什么样的资粮才能生天,告诉他要修十善,修十善生欲界天。如果他能听得进去,再开示:你应该要修四禅,从证得初禅到四禅,都是生色界天,就脱离欲界生了,你要是修四空定,就可以生到三界顶。如果生天之论,他也信了,表示这个人如果证悟声闻菩提以后,就不会再落到色界乃至欲界天的境界中,是不会退转的人。
  诸佛说法的常规就是这样:施论、戒论、生天之论。了解了三界二十八天的境界,然后看他这时若是犹如白绖、易为染色(这句话是说羊毛织成的轻柔而洁白的好布料,你想要把它染什么色都可以染成功。如果它是很脏的颜色、很深的颜色,你想要染黄时就染不上去,想要染红也染不上去,永远就是那么脏的颜色,都没有办法染);佛的意思是说:当这个人能接受施论、戒论、生天之论,已经知道天界二十八天都是三界生死境界了,已经具足信心了,这时心性调柔,容易调教了,才会跟他讲解脱法:所谓“欲为不净”,要他离开欲界;然后再告诉他蕴处界无常、苦、不净、无我。
  通常这样详详细细的讲下来,最快最快也要一两个钟头——讲得简略一点都要一两个钟头。因为 平实导师在禅三起三时杀大家的我见,光讲五阴十八界如何虚妄,而且只是概略的讲,就用掉一个半钟头,都还没有讲施论、戒论、生天之论呢。所以,如果 佛陀看对方可度,这样略说,那至少要两个钟头。如果觉得可以,再跟他讲“欲为不净,蕴处界无常、苦、无我、不净”,通常听法者都会在尚未起座的情况下就得到声闻法中的法眼净了,也就是证初果了。可是证初果以后,距离慧解脱的阿罗汉境界还是有一点距离,那么接下来该怎么样呢?要去参禅吗?不是!而是去思惟刚才 佛陀开示的法义中,有什么更深的道理?因为一两个钟头不可能讲到很细腻,都会是提示性的说法。他就独一静处思惟,然后就成为慧解脱了,在《阿含经》中这样的记载是非常多的。
  因此,二乘菩提是可思议的,只要对所听到的开示如理作意而没有误解,而且有透过如理作意的思惟;这样经过深入思惟以后,半天、一天以后就可以成为阿罗汉。当然这一定有他的基础条件,也就是他本来就已经离开欲界爱了,就这样再经过思惟而立即成为阿罗汉。这个例子在四阿含中的记载是太多、太多了。
  可是胜鬘菩萨的这一句“此四依者是世间法”,她说的此,其实主要是在说二乘菩提——特别是指声闻菩提所说的无常、苦、无我、不净,是依于这一段经文最前面所说的二乘灭谛来说的;而这四依仍然是世间法,不可能离世间而有这四依;可是真实的依止还是要归结到一依,一依说的是一切法的依止。换句话说,世间、出世间一切法都要依一法而存在、而建立;假使离开这一法为依,就没有任何的世间、出世间法可说了;所以说,如来藏一依,才是一切法的依止,这个一依正好就是世出世间上上法第一义的依止。
  所以胜鬘菩萨说:“世尊!一依者一切依止,出世间上上第一义依,所谓灭谛。”(《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如果不是依如来藏这个一法,根本就没有成佛之道可说;也不可能有出世间法的声闻世俗谛可说,甚至连山河大地也都不可能存在,一切有情当然也就不可能存在了。所以说,这个一依,是成佛之道的根本,否定了这个一依就没有成佛之道可说,乃至没有任何一切法可说;因此说这个一依,是出世间上上第一义谛的所依。
  所以,修习真正的一依,主要是实证大乘灭谛。一定是要经由大乘的苦圣谛、大乘的苦集圣谛,然后修学大乘的苦灭道谛来灭掉一切,灭掉以后成就大乘灭谛,而大乘灭谛成就之后,其实仍然还是一——如来藏的境界。这个一,真实存在——依如来藏的存在而说一的实存;然后依这个一来发十无尽愿,利乐众生永无穷尽,因为这时候是以这个一为究竟依止。有了究竟依止,一切法都可以否定——都确认它们的无我性,而以这个一为真实我,这样来灭掉一切法;然后无妨再留着这一切法来利乐有情永无穷尽,这才是大乘灭谛。所以,出世间上上第一义依,所谓的灭谛还是这个一,一切的依止推究到最后还是这个一,永远脱不了这个一,这就是一依的真实义。而一依就是大乘的灭谛,就是一切法的所依,所以也是四圣谛的所依,八正道、十二因缘乃至大乘四圣谛都依于这个灭谛,因为当你证得这个一,你依于这一法来看一切法时,一切法都不存在了!一切法不再存在了、都灭了——你都会否定,都不会认为有一法是真实法,这样就是真正的灭谛。
  二乘法为什么不能说是真正的灭谛?虽然二乘法是以声闻法中的八正道实证以后虽然有了灭谛,而这个灭谛只是佛菩提中很小的局部而已。因为阿罗汉们的灭谛都只在世俗法蕴处界上去观行所得来的智慧,不涉及法界实相的智慧,也不涉及蕴处界与法界实相的互相关系,所以他们的灭谛范围非常狭隘。除了烦恼障习气种子的未灭,以及所知障无明随眠未灭以外(这两个法我们暂时先不谈它),除此以外,为什么二乘法不是真实灭谛?二乘人即使已经修学四圣谛圆满成阿罗汉了,仍然不是真实灭谛;因为阿罗汉心中还有个疙瘩,阿罗汉不想学菩萨道,他已经确认自己不受后有,害怕再来人间度众时会有种种痛苦;可是他心中一直会挂念着一件事情,就是:本识究竟在哪里?入了无余涅槃以后仍有本识存在,本识就是无余涅槃中的本际,也就是众生生死苦的本际,但是祂在哪里?这是他心中的大疙瘩,这个大疙瘩除不掉,所以不是真正的灭谛——因为心中有物,怎么是真实究竟的灭谛呢?
  所以,真正的菩萨遇到有人自称他开悟般若了,菩萨当面就开口索取:“在哪里?拿来给我看!”当然要看呀!因为野狐在这一句话下都要倒下,因为这不是空口说白话的,必须当面口说手呈的;不管对方口才多么辩给,经论读多么多,都是一样。真悟的人就是要有这种功夫——空手入白刃,要让野狐的白刃化为齑粉,所以当面就问:“在哪里?”能当面捧出,这就够了!否则,讲得长篇大论都没有用,禅师就要有这个本事。所有野狐来到这样的菩萨面前,各个都要夹起尾巴,闭嘴默然无言。菩萨们本来就是这样,这才是禅门法战,禅门法战中从来没有那些长篇大论的语言。
  禅师们正因为证得这个一,从这一法的如来藏作为依止,来看待一切。假使有一天他突然想入无余涅槃,那就变成声闻种性了(当然这是不可能的,这里说假使,是假设性的提问);当他入涅槃时将不会有罣碍,因为他心中没有丝毫疙瘩。因为那个一,他很清楚的知道;假使入了无余涅槃以后,将会变成怎么回事,他也都知道;这样才能够说是真正的灭谛——灭尽一切法,没有一法是他会牵挂的。但是阿罗汉还是会有一丝丝的牵挂:我可以入无余涅槃,但是无余涅槃的本际是怎么回事?我进去了以后,那个本际在哪里?这个问题始终存在他心中,所以就不是真实的灭谛,只是能灭除分段生死罢了。因此,真正的灭谛,要等你悟了如来藏以后,才能够理解为什么说这个一法就是灭谛。
  时间关系,我们先说明到这里。
  敬祝大家:身心安泰、福慧增长、早证菩提!
  阿弥陀佛!
 
标签: 佛法读书
 
更多>同类佛法文库

推荐排行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禅宗  |  网站地图  |  鄂ICP备 2021019967号
禅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