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安慧“广五蕴论”妄说意识即是意根
安慧认为意识即是意根,然而论中却又往往自语相违。譬如《大乘广五蕴论》中,安慧如是言:【“意”言者,谓是意识。】依安慧之论意,其意思乃是主张“意根即是前灭位之意识种子”,而不知意根与意识都各自别有自身种子,不知意根与意识种子同时并存于异熟识──阿赖耶识中,亦昧于意根与意识同时现行运作之法界事实,而错以意识种子作为意根故,误以为根与识不是同时现行、并行运作之法故;如是安慧与陈那所说之法,同于藏密应成派中观之邪见,与印顺法师及宗喀巴在其著作中所说者相同。安慧之所以会作如是虚妄之说者,其实是因为他主张意根能生意识,眼根能生眼识,而说识之种子即是所依根,是故错认眼识种子即是眼根所致也。此如前数章中窥基大师所举示破斥者,此处不复重举赘说。
或谓安慧此段文字出自《大乘五蕴论》中,故其所说无误;然而彼论中如是文句只在解释“与寻、伺、睡眠、恶作”等四法所相应之意,故说:“‘意’这个名言所说的是意识。”是预防有人将此意字误会为意根,故作此言:“‘意’言者,谓意识。”然而此句之意,不可引来解释作意根即是意识;否则将与《大乘五蕴论》中此句解释“与寻等四法相应的意是指意识”的本意大相违背了!依安慧的说法,把意根与意识合为一法,将意根说为前后不同分位的意识心,则将成为“意根会与寻、伺、睡眠、恶作四法相应的心”,那就与法界事实相去甚远了!所以安慧将意根解释为“前灭位的意识种子,意识未现行前的种子即是意根”,是有过失的。
然而安慧于同一论中随后又言:【复有十八界,谓眼界、色界、眼识界,耳界、声界、耳识界,鼻界、香界、鼻识界,舌界、味界、舌识界,身界、触界、身识界。意界、法界、意识界。】却将意根与意识建立为同时存在的二界,合法尘共为三界,非如前举其说意根与意识为同一界也,则已自相矛盾。安慧论中复作是言:【几有分别?谓意识界、意界及法界少分。】于此二段论文中,却又别将意根与意识并列为二界,与前句所说意即是意识之自语相违;安慧如是于《大乘广五蕴论》中,主张“意根是假名施设而有”。然而意识绝非意根,意根亦绝非意识之种子。如前数章所辨正者:灭尽定中意识已灭,而意根不灭。亦如圣教所说:意根与意识各有自类种子而不相混,意根与意识并行运作而非一现、一不现。由此可知意根绝非安慧所说之意识也!亦知安慧所说“意识种子即是意根”乃是虚妄说也!
安慧、陈那…等人设或救言:“灭尽定中实有意根,未现前之意识种子即是意根故。”则违 佛说意根与意识得同时现行运转,复为意识之俱有依之圣教。譬如吾人眠熟之后,意识固然已灭,然而意根尚在现行运作之中,并非犹如识种之潜藏不现;是故安慧、陈那…等人若如是救言,仍无实义。
复次,如人清醒位时,意识与意根同时现行运作,并非意识现行时意根已灭不存;于法界现象上如是,于佛及菩萨之圣教中所说者亦复如是,皆是“根与识并行运作”;是故安慧之说,即成妄说,不论于理证上及教证上,皆悉全违,故安慧所造之邪论不可信受。若人继续信之,即成无智愚人也。无智愚人已不堪为,更何况将其邪论弘扬而成为破法者?
复次,如诸圣教所说,眼识现行时,必有眼根为其俱有依;耳识现行时,必有耳根为其俱有依;……乃至意识现行时,必有意根为其俱有依;若根坏时、断时,识则不能现行运作,是故六识现行位,必定皆有其根同时现行,必定同有六根同时存在运作。若如安慧、陈那…等人论中所言“根即是识种”者,则应十八界法不可能同时存在,则应十八界法不可能同时现行运作,则应成为六处法,或应成为十二界法,而非佛所说之十二处法、十八界法。由是故说:安慧与陈那之论著,不可信受。既不可信受,更何况弘传之?
先以理证言之:一者,譬如人有五色根之胜义根与扶尘根,若眼之扶尘根──眼球──毁坏,眼识即不能与外五尘连结而觉知外色尘,故眼盲之人只能观见黑暗,即成瞎子;唯有在梦境中方能观见色彩……等。或有人因外力撞击故,致令眼之胜义根──脑筋中掌管视觉之部分──毁坏,则亦不能令眼识现起,则其人虽眼球完好无缺,仍不能眼见外色尘。由是现象界之理证,可知眼识在清醒位中,必定有所依五色根随同运转;若内根坏时,识则不现、不转,若外根坏时,识则唯能见暗,而不能见外色尘。眼识如是必有有色根之眼根为俱有依,意识亦复如是,必有无色根之意根为俱有依;由根与尘同时现前故,方能令六识现行与运转。
二者,以睡眠言之;譬如一切人眠熟之后,意根不灭,故能由于意根之触法尘故,于次晨了知色身之功能恢复正常,已离疲倦,故而唤起意识心而觉醒,现起显境名言,复能了知六尘。若无意根存在,意识于眠熟后已经灭失,阿赖耶识之体性复是于一切位中皆离六尘之见闻觉知性,复是从来不作主之体性──从来不在六尘中起思与作意等心所法──云何能令意识再度现起?则一切人皆应眠熟之后永不能醒。然而现见一切人眠熟之后,次晨皆又自然而醒,可证眠熟位中,必定仍有一心能触五尘上之法尘,又具有作意与思心所法,方能使意识种子自阿赖耶识中流注而出,方能使人离开眠熟位而觉醒。
三者,于实证上,观察眠熟位之意根,与经教所说体性完全相同;复观清醒位之意根,亦与经教所述体性完全相同;皆能处处作主,体恒不灭而藉意识之分别性来审度万法,不曾稍违经教所说;若入眠熟位中,既无意识之分别性与返观性,则意根唯能在五尘上之法尘而作粗劣之分别,亦不能返观自己正在眠熟位中,不能了知自己正在睡眠中,故说其慧极劣;然却能够普缘、广缘万法上之法尘,非如意识之唯能专注一境而了别之,故又说意根极为伶俐。若眠熟后无此意根者,则一切人皆将无法再令意识之分别了知性再度现前,显境名言则灭;由此可知,意识必有意根为其俱有依,方能随意根俱转。如前所说灭尽定位中,亦复如是,必须有意根继续存在运作不断,方能令大阿罗汉从灭尽定中再出定外也,是故安慧所说意界、意根即是意识种子者,其说虚妄,大违理证,不可信之也。
复次,依教证上言之:一者,四阿含诸经中, 佛说“一切粗细意识皆‘意、法’为缘生。”又说:“‘意、法’为缘生意识。”亦如第三转法轮诸经中 佛曾处处开示云:“根、尘、触三生眼识”,乃至“根、尘、触三生意识”,皆是此意也!如是圣教中,已经说明一项事实:意识必须有二法为缘而且相触,方能出生,即是意根与法尘二缘。若缺其一,则意识必定不能出生;若灭意根,纵有阿赖耶识心体驻身,仍将立即舍身而入无余涅槃,不能令色身久时长住而不坏也!阿赖耶识──异熟识──亦将不能使其功德现行,不能令无漏有为法继续运作,乃至亦将不能知色身已坏而应立即舍身也!纵使未舍身,亦将因为阿赖耶识──异熟识──之无漏有为法上功德不能运作而令色身毁坏也!教证上既如是说,当知意识必须以意界(意根)为俱有依根,方能令意识现行运作也!经中 佛语如是开示,证悟菩萨之妙论中亦复悉皆如是开示;徵之于根本论之《瑜伽师地论》,或徵之于《显扬圣教论、成唯识论、摄大乘论…》等,莫非如是说;安慧与陈那二人云何可以妄说意界即是意识种子?云何可以妄说“根即是识之种子”?大违经论!有智之人岂肯信其妄说?
二者,前六识心名为眼识……乃至意识者,皆是因根立名,故知六识必定各有自所依根、随之共同运转,非唯六识心自行运转也;故知六识心现行运转时,必定同有其根并行运转,即是根与识同时现行运转,非无教证也。譬如《成唯识论》卷五中云:“后应辨了境能变识相,此识差别总有六种,随六根境种类异故;谓名眼识乃至意识,随根立名,具五义故;五谓依发,属助如根。虽六识身皆依意转,然随不共,立意识名;如五识身,无相滥过。或(者意识)唯依意(根),故名意识。”又云:“如契经说:‘眼识云何?谓依眼根了别诸色。’广说乃至‘意识云何?谓依意根了别诸法。’”如是,圣 弥勒、无著、玄奘、窥基菩萨,及与世亲……等菩萨圣教所说甚多,非唯成论作如是说也,至今皆犹可稽,证非虚言也。由是故说,安慧与陈那等人所说“意根即是意识种子”,或说“根即是识”者,其说不可信也,徵之教证,处处违背故。
三者,“处”异于“界”,体性异故别别施设“十二处”与“十八界”。意识乃是十八界法所摄,意根虽亦是十八界法所摄,然亦是十二处所摄法;今观世尊所设十二处法中,不摄六识心在内,可知界与处二法,必定有其同处及异处也。同处者,谓众生在人间存在生活者,必定同有十八界法,唯除残障者。然而复因众生同在人间生存时,“处”法之十二处,必定因阿赖耶识──异熟识──为依托故,而永远存在不断;但十八界法中之六识心体,则是夜夜眠熟已即断灭,要于次晨再依十二处法为依托,才能复从阿赖耶识中现起,是故处之异于界者,于此可知也!此即是佛于十八界法中另立十二处之主旨所在也!既然“处”异于“界”,则知意识异于意根,不可如安慧与陈那之说“意识即是意根”也!亦由十八界法之俱存而并行运作,可知意识绝非意根也!可知安慧与陈那所说意根即是意识之种子,有误也!
四者,云何言六识必与六根并行运作?证明识与根并行?有何教证而作是言?且依意根与意识之相应心所法同异,而作证明:譬如《成唯识论》举安慧之邪说云:【此中有义(此有义者乃是安慧之主张):末那唯有烦恼障俱,圣教皆言三位无故 [0024a07]。】安慧因为误解经中佛语故,如是主张:末那识只能与烦恼障相应,不可能有清净末那识存在,所以在无学圣人位(如二乘无学及八地以上菩萨)入灭尽定时,在有学圣人入灭尽定位时(譬如大乘别教中之六地满心及七地菩萨),以及二乘定性无学入无余涅槃位等三位中,都不可能有末那识存在。
然而安慧误会 佛语圣教极为严重, 佛说三位中无染污意,乃言无染污意,非无清净意;故诸无学圣人亲证无学果后,仍有清净意根同时存在,已将染污意根之染污性清除,转变为清净性之意根;故大乘别教六地满心位菩萨,或七地入地心、住地心、满地心等三位菩萨,若入灭尽定位,仍有微分染污意存在不灭,谓故意留惑润生而保留最后一分思惑不断故;此等位中虽然已证灭尽定,仍属染污意故。是故佛所说“无染污意”者,同于《成论》所说:【此染污意无始相续,何位永断或暂断耶?“阿罗汉灭定、出世道,无有”;阿罗汉者总显三乘无学果位,此位染意“种及现行”俱永断灭,故说无有。】安慧读经不解,执言取义,故生误会;误会之后复又不肯听人辨正之言,坚执此三位境界中绝无意根,是故 玄奘菩萨举安慧之名以辨正之,载于《成唯识论》中;后因基大师之劝阻而不指名道姓,改以“有义”二字而论之,流传至今。
云何知此“有义”谬说乃是安慧所说者耶?且观 窥基大师于《唯识述记》中注解云:【述曰:下更诤也,安慧等(人)云:“三位体无。此识俱时,唯有人执,无有法执;对法等说三位无故。若此俱有法执,应言三位有。”准此师计,即成佛时(应)无第七识,(唯有)余七识(无垢识及前六识)成佛。[0405a20]】
语译如下:【述记曰:接下来安慧…等人更再诤论也,安慧…等人说道:“在灭尽定等三位中,都无意根末那识。因为意根末那识存在的时候,只和烦恼障相应,只有人我执,而没有法我执;《对法》中说灭尽定等三位中没有意根末那识的缘故。若说意根存在的时候也有法执,那就应该在灭尽定等三位中,仍然有意根末那识,就违背对法所说的道理。”如果准许安慧法师等人的这种道理正确的话,那就应该成佛的时候已经没有第七识意根了,就应该只是由剩下的眼耳鼻舌身意六识及无垢识,共七识心而成佛道;那就成为佛地只有七识心王,而缺了一个意根末那识了。】
《成论》举述安慧…等人的说法以后,随即破斥安慧之邪说:【有义(此乃玄奘菩萨之主张):彼说教、理相违,出世末那经说有故;无染意识如有染时,定有俱生不共依故。论说藏识决定恒与一识俱转,所谓末那;意识起时,则二俱转,所谓意识及与末那。】语译如下:
【安慧他们的说法,不但是在教证上与 佛菩萨所说互相违背,在理证上也与事实互相违背,因为能使人“出离世间生死”的清净末那识,经中已经明说是确实有的缘故,安慧他们怎可强辩灭尽定等三位中没有清净末那识呢?而且,在理证上来说,悟后进修而成为没有染污的意识现行时,就像是有染污的意识现行时一样,都是必定同时有俱生而不共五识所依的意根末那识一起运作的缘故。在根本论的《瑜伽师地论》中, 弥勒菩萨也说如来藏决定是永远与另一个识同时运转的,所说的另一个识就是末那识;如果意识现起时,则有两个识与藏识俱时运转,所谓的两个识就是意识及末那识。】
由《成论》中所说如是教证与理证以观,即知安慧所说灭尽定中无染污末那识,而引申为亦无清净末那识,所以主张“灭尽定等三位中并无末那识意根”者,所说乖违圣教,亦违理证事实,是故,安慧所造之《大乘广五蕴论》中,主张“意识即是意根”,主张“在现象界中事实上并没有意根”之说法,荒谬无稽,不可信之;更何况是取来作为教材,用以误导自己及诸随学众生?真乃无智之人所行、所为之蠢事也!有智之人当予辨正深思,尚且远之不及,更何况追随修学之?
复次,由意根相应之心所法,与意识之相应心所法迥然大异,可证意根与意识确实同时并存:意识相应之心所法为“五遍行之触、作意、受、想、思,五别境之欲、胜解、念、定、慧”,而意根相应之心所法为“五遍行之触、作意、受、想、思”,与五别境心所法中之“慧”心所之极少分,故意根之慧心所极其弱劣,迥异意识之慧心所具足而极为伶俐聪明。既然意识与意根之心所法,有如是极大差异,显然是两个可以在现象界中同时存在与运作之心,绝非同一个识,亦非一为识种、一为现行;既然意根有其独立之心所法,自行在三界中运作,当知绝非意识心之种子,意根自无始劫以来一直都是具足现行法故;亦当知是与意识同时存在运行之心,安慧与陈那…等人焉可妄自主张“意识之种子即是意根”?不应正理!
若意根与意识为“种子与现行”之分位差别,则应意根不具自己所相应之心所法,更不应是具有迥异意识之心所法;若意根具有自己相应之心所法,而其相应之心所法复又迥然大异意识者,则安慧与陈那…等人即不可说“识种子即是根”也。
复次,经中 佛说意识以意根为俱有依才能运转,已经说明一项事实:意识是与意根同时存在而并行运转之二心。又说阿赖耶识恒以意根为前导,方能运转,当知意根绝非意识之种子也;意根若是意识之种子者,则应阿赖耶识在三界中运转时,不以意根为前导,而应以意识为前导也!审如是,则又滋生多过,说之难尽也!三转法轮诸经,始从四阿含诸经,末至第三转法轮诸经,亦皆必须重说、重写也!故知安慧与陈那…等人之说法,其过极多,难可罄述!有智学人不应轻信之也!
(原标题:06 第五章 安慧“广五蕴论”妄说意识即是意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