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如来藏  三摩地  十八界  心经  中阴身  陀罗尼  明心  十信位  意根  公案 

09 第七章 法义辨正──如何判断真假开悟

   日期:2018-07-11     作者:如来藏    
  第七章 法义辨正──如何判断真假开悟 
  佛子们在修学佛法的历程中,对名师的说法要有所简择,到底彼名师所说的法义,是不是符合世尊的开示。如果符合,则亲近他、依止他修学佛法;若不符合,则需弃舍、远离。由于世尊所留传下来的法义都是以第八识如来藏为根本,离一切相,又具足一切相的功德,所以大乘了义法难信、难解、难修、难证。若是已证得自心如来,必能现前观察、体验、领纳第八识如来藏之真实性与如如性,就能确认祂决非是印顺所说的“性空唯名”,也不会被人误导。对于尚未悟明心性之学人,由于没有慧眼抉择,很容易受人误导,所以邪师跟您说大象是一根大柱子,您也会信;说大象是一面墙,您也不会否认;或说大象是一条绳子,您也会认为有道理。这都是因为还没有依经、依论以及自己抉择慧来简择的缘故。此时,您可以对诸方大师所说之内涵预先作保留,然后再依佛所说之了义经典去思惟、整理、分析、比对、判断,看看诸方大师说法是不是与佛所说的三乘经典义理相符合?到底有没有违背佛说?再来决定是否可以信受及依止。 
  以下是后学曾走过来的一段惨痛经验,说明如下:后学听说打坐对身心很好,就学打坐,但打坐真的能解脱生死吗?真的能证佛菩提吗?不知道!听台北名师说一切都要放下,对一切不贪著,要放下烦恼与执著,但烦恼到底是什么?又有哪些是烦恼?不知道!只知道不要贪财、色、名、食、睡,只知道一切都放下就是了。又听闻另一位名师说:“师父说法,大众听法的一念心就是真心。”听了也很法喜,也能体会那一念心,但那一念心到底是是什么?那念心是真心?还是妄心?不知道!参加法会时,心中觉得很法喜、很殊胜,但法是什么?为什么会有法喜?为什么它会殊胜?不知道!以上种种是笔者亲历之过程,遭遇很多名师、恶知识误导,也走了很多冤枉路。因为有了这样的惨痛经验,所以不希望佛子们,在修学佛法的过程中,与笔者遭遇同样的问题,因此期望佛弟子们一开始就能有因缘能接触正法、有机缘修学了义正法,未来有机会能够明心证真,发起般若智慧,广度有缘众生。 
  后学曾是法鼓山的一员,当初也是全力护持法鼓山,本著法鼓山的理念,希望法鼓山成为真正的修行道场。圣严师父曾说:“佛教是以学法为目的,而法就是佛所说的禅和净土等的修行观念及修行方法。”修学佛法就是学习成佛的方法,如果大家能够依止佛所说的方法来修行,未来才有明心见性的可能,未来才能成佛。可是问题来了,圣严师父所说的法到底符不符合佛的圣教量及禅宗祖师的理证?到底符不符合世尊所说的第一义谛内容?如今依圣严师父种种著作内容来看,圣严师父所说的般若第一义谛与佛所说的法义并不相符啊!后学曾多次以密件函寄圣严师父,说明他种种错悟之处,也诚恳的盼望圣严师父能够了解他自己说法的落处,能够有所回应及修正自己错误的地方,但是这个期盼一次又一次落空了。既然圣严师父不愿回头,为了法鼓山师兄、师姐们的法身慧命,也为了后世广大的佛弟子们法身慧命,更为了佛的法脉能够永续延传,不再受常见外道法影响,后学只好将圣严师父违背佛正理的地方一一公开出来,使广大佛弟子们不再受其误导,得以趣向真正的佛菩提。法鼓山的师兄、师姐们!您们跟随圣严师父修学佛法多年了,曾经简择自己所学的佛法知见正确吗?真的与佛所说的法相符吗?真的如法吗?如果没有,可就要好好检讨了,为何跟随圣严师父多年,所学的佛法仍然是意识境界的错误佛法,而不是佛的如来藏正法?如今有正确的佛法知见与行门,能够帮助您明心证悟实相,未来还有机会眼见佛性,有智慧的您,难道不想一探究竟吗?不想早日亲证菩提、续佛慧命、广度有情众生吗?宁愿跟著圣严师父错误的法而无止尽的流浪生死吗? 
  第一节 圣严师父部分: 
  如果有人说法时违背经典所说的第一义谛实相心,即非佛说;所以说,如何把错解佛法者的说法与佛所说不同之处一一指陈出来,让佛弟子们了解正法与邪法之间的差异,不再被邪法误导,是所有正信佛弟子的责任。修学佛法要依佛所说的法义为依归,也就是要依法不依人,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所说的法,对就是对,不对就是不对,不要因为说法者是自己的师父,而蒙蔽了自己理性,否则就是依人不依法了。又佛弟子修学佛法,乃是修学佛世尊所说的解脱道及佛菩提道的法,若您所依止的师父所说的法义,与佛所说的不相同,请问您是要相信您师父所说的呢?还是应该要相信佛语呢?千万不要一味迷信说法与佛相悖的“名师”,千万要相信说法与佛相同的“明师”。虽然“名师”与“明师”之间,仅有一字差别,但其法义内容天差地别,不可不慎啊!佛弟子又如何来分辨“名师”与“明师”之间说法差异呢?当然应以佛经来作为准则,来判断其所著作的书籍、所开示的法义有没有违背佛说。如果所说与佛颠倒,尽管他是有名的“名师”,那仍是邪说,不是正说;如果符合佛说,那是正说,不是邪说,这个人必定是“明师”。 
  又惟觉法师如同圣严师父一样,所说都不如法。1999年2月5日出刊的《灵泉杂志》第36期37页记载:【师父说法、诸位听法这念心;如如不动,了了常知,处处作主,顿悟自心直了成佛就是这个:听法这个、说法这个。这就是顿法。】在佛教正觉同修会所发行的《正觉电子报》第十五期〈般若信箱〉中有位佛子如是问:“惟觉法师开示(明心见性),要先看开示的对象、地点,他是随机应教,对新学菩萨说浅显易懂之法,对久学菩萨则较为深入,请你们不要断章取义,如果没有觉知心,如果没有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微妙甚深法,如何用于生活上?”来为他的师父辩解。这就是一位学人缺少佛法正见的典型例子,佛子们在修学佛法时,由于缺乏正知见,不知听法这念心是耳识,不知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心是意识心,所以没有能力作较深入的认知与简择,又不愿依法而不依人,才会有此一问;而此一问,却分明显示他对佛法的无知。又佛子们对于《心经》都能倒背如流,也知道真心“无眼耳鼻舌身意……乃至无意识界”,而惟觉法师所说的心却具足了耳识及意识,完全违背《心经》的说法。像这样说法与佛说法相悖的法师,不论他营造出来的名声有多广大,纵有“名师”之美誉,当然不会是“明师”,乃是误导众生的“邪师”。 
  许多佛弟子没有佛法正知见,也不探究佛所说的真实义,崇拜迷信“名师”,相信“名师”说法,却不愿面对“名师”被别人引经据典揭示其法语的落处。修学佛法本来就是为求悟真心如来藏而来,如果“名师”所说的法非但不能帮您证悟,而且还会误导你走上外道法,学它作什么?学它又有何意义?法身慧命可是您自己的欸!应该要追根究柢,弄个水落石出才对啊!而不是一味的帮自己所依止的“名师”作辩护,像这样不分青红皂白而迷信“名师”的作法,就是依人不依法,而不是依法不依人。这也是后学所以要写这本书的目的,希望佛子们看到本书中所解说的义理,去比对自己的师父所说的是正法呢?还是邪法呢?如果是正法,则应该依止之,此人为真善知识之“明师”;如果自己师父所说不是正法,则应该另外寻找“明师”,从真善知识受学,让自己的法身慧命能够活过来。 
  圣严师父在《禅修菁华》的第一本《入门》一书中第172页说: 
  只要放下一切攀缘妄想的分别执著心,就是‘一心不生’,你就见到未出娘胎前的本来面目,原与十方三世的诸佛无二无别。你可以称它为涅槃妙心,清净法身、真如佛性,其实即是即空即有、非空非有、无漏解脱的大智慧心。〔编按:圣严师父认为只要放下一切攀缘妄想的“分别执著心”,就是说意识心放下一切攀缘妄想时,意识就变成真心了。〕 
  略说 :当前佛教界有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即是认为意识心处在无语言妄想、无分别执著时,就是佛所说的“一心不生”,误将一念不生之意识觉知心当作是真心、涅槃。请问:当你在“一念不生”中,是有念?还是无念?如果是无念,又如何修学一切法?又如何来参禅?若是无念的话,又如何做早晚课?修学佛法修到无念,如同白痴一样,有何用处?倒不如后脑勺敲上一记而闷绝了不就彻底解决了吗?如果说有念,有念即是有知,有知就是有分别,落入意识的心所有法中,那是会断灭心,不是真心,因为真心从来没有断灭过,闷绝时也是不曾断灭过。又定中坐到没有妄想,也只是定心(意识心)而已,虽然心中不起任何言语文字,还是很清楚明白定中的境界相,所以,能放下一切攀缘、妄想、分别、执著的心仍是意识心、妄心,不是涅槃心。涅槃心从本以来离见闻觉知,祂不在六尘万法分别,当您在分别时,祂不分别;当您执著一切法,乃至您认为不执著时,祂从本以来就不执著,何来分别、执著与放下呢?祂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不论何时、何处、何境,祂永远在涅槃,不是放下一切才成为涅槃,所以真心从本以来就如如不动,本来就在而与妄心意识同时并行运作而存在著,不是经由妄心的修行而把妄心自己变成真心。▲ 
  凡夫以意识心为我,总会有妄想杂念、放不下一切,想藉修定来遣除妄想杂念而成“真心”,然此“真心”仍是意识心,不是佛所说的真心。如果把意识心修到无攀缘、无妄想、无分别、无执著,说它变成了真心,那是修所成法,有生必有灭,不是不生不灭、非修所成的真心;所以放下一切攀缘、妄想、分别、执著的心,非是众生本自具足的涅槃妙心,那只是意识觉知心而已。 
  若说断除此攀缘、妄想、分别、执著的意识觉知心,成为不攀缘、无妄想、不分别、不执著的心,可以称为开悟的话,那每个人在睡著无梦时(或者在其他四位──闷绝、正死位、无想定、灭尽定时),都可以称为开悟了,因为睡著无梦时,没有意识心可以攀缘、妄想、分别、执著。但是为什么睡著无梦不能算是开悟?是因为此心为意识心所摄,在睡著无梦时会断灭;会断灭之心,当然不是不生不灭的真心,也不是禅宗所说的本来面目。再说,若没有意识心如理作意的分别及胜解真心之所在,是阿谁能知真心何在?又是阿谁开悟?是故,切勿以为一念不生又清楚明白的离念灵知意识心就是真心,切莫以为一念不生又清楚明白的离念灵知境界是明心的开悟境界。当知若要开悟,须善用意识觉知心,来找出本来就在而从来不曾暂时间断过的第八识如来藏,不可住在一念不生的无事甲里冷水泡石头,禅宗祖师说那是黑山鬼窟;而真正明心开悟时找到了第八识如来藏,只是出生般若智慧,却是无境界的境界,方便说之为智慧境界! 
  又放下一切攀缘妄想的分别执著心,而住于一念不生中,那只是修定的方法,连二乘菩提所修、所证之解脱道都沾不上边。况且二乘菩提只是断尽我见我执烦恼,能出离三界之分段生死,但不知第八识如来藏,不证法界实相,所以认为将意识处于“一心不生”时就改变成涅槃妙心,是以误会的二乘解脱道来说成佛菩提,把离念灵知心的“一心不生”状态,误会为证涅槃、证实相,误会为成佛了。依照圣严师父的说法,二乘定性阿罗汉断尽见思惑而放下了烦恼执著时,应该说是已证得清净法身而开悟大乘般若了,为什么当佛住世时,不授记他们是菩萨、是佛呢?这就表示二乘菩提断我见我执可以出离三界生死,不再三界受生,但还是无法成佛,所以圣严师父说“放下攀缘妄想、分别执著、一心不生,就是开悟,就是证得涅槃妙心、真如佛性,”是违教悖理的,仍是落在意识境界中。佛菩提是要以亲证般若实相为主要著眼点,二乘菩提的声闻无学,不知、也不证第八识如来藏,就无法生起般若实相智慧,更何况圣严师父是落在意识心上,落在放下一切执著妄想分别之离念灵知心上,我见尚且未断的凡夫,又如何能够亲证悟生命实相? 
  《心经》是佛子们最熟悉的一部般若经典,用来印证所证悟的心是不是符合佛的义理。如果目前还没有证悟,您也可从经典的文字作初步的了解;例如经中所说之“不生不灭”,就是说您所证悟到的真心如来藏有不生不灭的体性,因为真心不曾出生过,也不曾断灭过,从来都未曾生灭过,所以真心是一直都存在的心。祂从无始劫以来就在,从来没有断灭过,乃至连一刹那都没有断灭过;从来没有断灭过,当然就不会有生,所以祂才是不生不灭的心。以此方法,去思惟、校量自己师父的说法;如果他所说的真心是“一念不生”的心,在睡著无梦的时候有没有断灭过?还能保持在一念不生中吗?如果有断灭过,这个心一定是意识心,不是真心。同样的道理,再将此真心放在闷绝、正死位等四位来简择,看祂有没有断灭过?如果有断灭过,这个心一定是意识心,不是真心。经过这五位简择以后,这时虽然您还没有证悟,可是您已经知道自己的师父说法有没有符合佛说了。后学以前没有智慧,也没有能力用经典简择自己师父的说法,也不知自己师父不懂解脱道及佛菩提道内容,所以照单全收,被圣严师父误导了很多年还不知道,走了许多冤枉路。如今有真善知识平实导师出来弘扬佛的正法,用深入浅出的方法,把成佛的方法与修学的次第详细的、全盘的开示出来,将般若之真正涵义如实的告诉我们,不仅可以避免学人被人误导,而且未来如果有因缘的话,可以在今生断除我见、开悟明心。后学很庆幸自己有缘追随而证得第八识如来藏,发起般若智慧,才能检查自己以前落处的错误,正式走上菩萨道。像这样难以值遇的机会,如果不再加以把握,不再跟随真善知识修学,今世岂不是白白空过?再回头,已经是无量劫以后的事了! 
  圣严师父在《禅修精华》的第七本《活用》一书第36页谈及: 
  使他获得虚空粉碎的经验。身心与宇宙合一,是属于禅定的经验;虚空粉碎之后,便又落实到实际生活中来。从虚空而又回到现实的人间,便叫他是‘过来人’,他从人间身心的虚妄,从宗教经验的虚妄,又落实到人间生活的实在,这时他才是活活泼泼、自由自在的人。 
  略说 :后学以前对于佛法的正知见真的是太少了,只知道佛法很好,应该要学佛法。当刚开始修学时,自己也没有智慧思惟,所以从来没去想过:该往哪里走?走的方向正确吗?这个人说法正确吗?到底有没有符合佛说?反正听师父说的法就对了,也从来没有怀疑过,所以圣严师父出版的书,后学皆当作宝来看待;但是看完以后,对于大乘了义正法的修证,虽知甚深难可思议,由于自己毫无知见、方法,对第八识如来藏的体性更是不知,更不用说能理出一个头绪,因此从来不敢奢望能够明心见性,只能把明心见性的愿高挂在天空,期待未来有机缘,能够遇到真善知识及教导。如今有大善知识出世,对博大精深的三藏十二部经典之真实义理具足了知,铺陈出一条有次第性进修的成佛之道,使后来修学之佛子们了知:证悟应该如何具足法及次法、要如何证悟、如何悟后起修以及未来成就佛道之次第,使得佛子们有简择法义正讹的能力,同时亦有能力辨别“名师”与“明师”之间的差异,得以远离断见、常见外道法,疾入大乘了义正法修学,早证菩提。 
  又禅定不是般若,若利用打坐、数息、观想……等方法来遣除妄想、分别、执著,此皆是修定之法,不能当作是禅、智慧。打坐到一念不生时,又如何参禅寻找第八识真心?参禅就是要用您那觉知、分别的意识心去找您那无分别的真心第八识如来藏,当您找到的那一刹那:喔!原来真心是这样的!祂真实存在而又如如不动,本自具足,能生万法;同时真心与妄心同时在一起运作,却又历历分明,真心是真心、妄心是妄心,同时存在而互不相滥。此时您明白了,能现前体验到了第八识真心的自体性,就懂得《心经》、《般若经》,这就是开悟明心了。 
  禅定境界再好,也只是世间的有为境界法,就算已具足四禅八定,还是无关般若;因为般若是智慧,不是禅定,而且智慧不是经由禅定转化而来的,是经由证得第八识如来藏而发起的。圣严师父既然了知虚空粉碎是禅定境界,可是禅定境界再怎么变化,终究还是禅定境界,它还是有生有灭的法,还是不知如来藏所在而无法发起般若慧。般若慧乃是对于法界实相如实了知的智慧,是现观万法由如来藏生,现观如来藏本来不生不灭、不断不常。般若智慧所述之真心既然是不生不灭,本来如是,不是由其他生灭境界变化而来的,当然应该求证不生不灭的第八识如来藏。欲知这样的道理,后学用《心经》来解说,使大家比较容易理解。 
  《心经》上说: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经中已说:灭尽十八界,就是无余涅槃本际。首先谈十八界,就是六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六尘(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由于十八界具足了,才能在人间正常的生存运作,才有见闻觉知心来分别万法,也了知自己的存在。当十八界都没有了,还能知道自己及万法存在吗?譬如没有了“眼识界”,您还能看见吗?譬如没有了“耳识界”,您还能听吗?当您全身重度麻醉了,您还能见闻觉知吗?这就表示说,意识心是会断灭的,不是常住法。又十八界全不在了,为什么《心经》还说有个般若波罗密多“心”存在呢?不是很奇怪吗?这个“心”又是什么心呢?实有必要探讨。佛说一心有八识,也就是有八种心,去掉六识及第七识意根,剩下的,当然是第八识真心了,不是吗?原来《心经》所说的般若波罗密多“心”,是在说一切法的根本心──第八识如来藏,经中也同时说出了祂的体性──无六根、无六尘、无六识。既然离十八界,表示真心虽然有出生十八界的功能,但祂却不为十八界所摄,所以没有十八界的了别功能,当然不与六尘万法相应,所以祂离见闻觉知,而且无始劫以来就一直如此,能证得此心才能懂得禅宗祖师的公案,才能懂得禅宗祖师的机锋,才是禅宗真正的开悟。 
  我们再回来看圣严师父所谓的开悟是“从虚空而又回到现实的人间,便叫他是‘过来人’”,实际上,真心从来不于六尘境上了别,不会分别虚空、非虚空,也不管你的虚空境界粉不粉碎,所以当你证得虚空粉碎禅定境界时,必然与意识心相应,与证悟生命实相般若智慧毫不相干,又如何可说是禅宗所说的“过来人”呢?既然不是“过来人”,又如何会是圣严师父所说的“他从人间身心的虚妄,从宗教经验的虚妄,又落实到人间生活的实在,这时他才是活活泼泼、自由自在的人。”在禅宗称为“活活泼泼、自由自在的人”,乃是证得生命实相的证悟祖师,知道祂无时无刻存在,没有不存在,而且也知道祂时时刻刻分明显现祂的真如性,可以为证悟的人所亲见及操控。像这样甚深的般若智慧,却不是落在虚空粉碎粗浅禅定境界的圣严师父所能稍知。 
  学人又问圣严师父:“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之真实意。师父如是解说:“‘无住’是什么呢?就是不在一个念头或任何现象上产生执著,牢牢不放。……因此,‘心无所住’是身在红尘能不受红尘困扰,‘生其心’是出入红尘还能救济红尘中的众生,为他们说法。这个心就是慈悲心和智慧心,是佛和菩萨们的境界。”(《圣严说禅》第17页) 
  略说 :像这种说法,完全与《心经》的般若无关,却与证严法师意识境界的说法相同。有些“善知识”总是想把能分别的见闻觉知心修到无妄想杂念、一念不生不分别,就把祂当作无所住的真心、当作开悟了。其实无妄想、一念不生境界仍然有能所与觉观,仍然在六尘有所分别,仍然有所住、有所知,否则如何知道自己在无妄想、一念不生的境界中?所以无妄想、一念不生仍然是意识心境界,仍然有所住。即使是在二禅无觉无观之境界中,不与外五尘相应,但仍继续与定境法尘相应,意识虽然此时无语言妄念,但还是清清楚楚了知自己在定境法尘中安住,所以还是有所住,不是无所住。 
  又一念不生是要依色身的五根、意识心、意根等才会有一念不生,它是缘起法、是生灭法。如果没有色身五根等缘配合、就不会有一念不生的境界出现。然而“无所住”之心,祂不属于十八界,祂本来就在、无所住、不贪、不瞋、不痴、离见闻觉知。既离见闻觉知,何来贪、瞋、痴呢?所以真心是本来就离贪瞋痴、离语言妄想的,不必圣严师父修除祂的贪瞋痴及语言妄想。既然是本来就无所住,哪里有住不住之问题存在?何必圣严师父修行以后才变成无所住。所以您在贪的时候、祂不会贪,您不贪时、祂根本不起一念贪要去执著;您在造恶,祂随顺您造恶;您要行善,祂也随顺您行善,而祂从来都没有造恶、行善,与善恶不相应,这样才是真正的无所住心。不是把有贪、瞋、痴的意识觉知心,修成为无贪瞋痴来变成第八识如来藏,当作是无所住心。佛门中真正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指第八识皆如是安住于无所住中,不断的有作用在配合妄心意识而出生种种心行;祂虽然不断地生种种心,仍然不与语言相应,是无始以来就言语道断,言语从来不与祂相应,何曾说过一字、一语,又何曾了别过一尘、一境呢?故证悟祖师禅师曾云:“不知最亲切。”赵州禅师亦云:“老僧不在明白里。”就是这个道理啊!▲ 
  圣严师父错会了“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之意,误以为把能见闻嗅尝觉知的意识心,或者将与利害、得失、财色、人我是非等相应的意识心修成一念不生,就是佛所说的应无所住之心。然而第八识、如来藏本无出入,如如而安住,不与六尘相到,何曾有出入红尘之事?又何曾有语言文字与祂相应过?对真悟者而言,真心其实不是不知,仍然有知,只是祂的知不在六尘上,也不在语言相应上,所以六祖云:“念者,念真如本性,真如即是念之体,念即是真如之用。真如自性起念,非眼耳鼻舌能知,真如有性,所以起念。”《维摩诘经》云:“知是菩提,了众生心行;不会是菩提,诸入不会故。”《六祖坛经、维摩诘经》已说,第八识真心永离六尘的知,所以不了知六尘中的一切法,但祂却能了众生七转识的心行,这个起念了知,却不是七转识所能知。像这样“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甚深、极甚深的道理,唯有证悟第八识如来藏的菩萨才能了知,绝非是落入意识心的圣严师父所能了知,除非他将来也悟得如来藏阿赖耶识了。 
  对于开悟,圣严师父在文中如此说明: 
  诸位也可以参一参这样子的安心之法,把身体坐直,轻轻靠著椅背,将全身肌肉放松,脸部放松,眼球放松,头脑也跟著放松。然后注意你的心在想什么?能否不想?不想的时候,你的心在哪里?正在做什么?是不是还有一“个”‘心’呢?没有了心,就成了死人;若还有心,便是妄念。无心不是死亡,有心不是妄念,不生亦不灭,才是安心。如果大家全都同慧可一样,觅取不宁的妄想心了不可得,就全部开悟了。尽管不是那么容易,但是经由不断的练习,人人都可能从分别执著的不宁心,逐渐到达没有分别执著的无心。(《禅修精华》第二册第116页)。 
  略说 :圣严师父要佛弟子们参一参这“安心之法”,充其量也只是个放松身心、同于外道冥想之行门,与佛门参禅有什么相干?当你打坐无妄想、不分别、一念不生的时候,这个心仍然有知,不是不知,否则怎么知道自己一念不生?既然有知,尚且落在想阴中,怎会是佛所说不为五阴所摄,却能出生五阴,并与五阴和合运作的真心呢?如果如圣严师父所说,没有妄想就是开悟,那么当您专注开车,没有妄想时,是否就是开悟了?当您很专注规划某一件事,没有其他妄想,是否就是开悟了?当偷儿专注在偷东西没有妄想时,是不是就如圣严师父所谓的开悟了?一样都是没有语言妄想而都存在的心。不知圣严师父可否回答呢? 
  佛所说的心是第八识如来藏心,祂本不贪、不瞋,随缘自在而圆满成就一切法,从本以来离见闻觉知,不作主,故名“无心相心”。您能证得这个第八识如来藏,才能了知无心相的真心与有心相之意识心完全不同。只要有六尘中的了知,虽然无语言妄想,仍然是有心相的心,不是无心相的心。所以二乘人断了我见我执,舍寿时入无余涅槃,断了分段生死,能出离三界生死轮回,但还是不能说是开悟明心;真正的开悟是要悟得第八识如来藏,能现前体验祂是无心相心,才算是真正找到了实相心,才会般若实相智慧出生,才是开悟。 
  又圣严师父说:“觅取不宁的妄想心了不可得,就全部开悟了。”意识妄想心在睡著无梦时就断灭了,是不是说每个人在夜晚睡著无梦时都算是开悟了?如果真的是这样,大家不用这么辛苦来修学禅宗、静坐,去睡觉就好了,世尊也不必辛苦降生人间说法四十九年了,不是吗?不知法鼓山的四众弟子们有没有认真的思考过这个问题? 
  在2004.10.01十月份《法鼓杂志》网路版第178期所出版的杂志“乐在修行”项目中有一篇圣严师父的文章〈不求安心,才是安心──禅与心灵环保(上)〉文章中谈到所谓的开悟,师父说: 
  禅宗的修行,最重要的就是把心念放在现在。过去的不管它,未来的不管它,只是在现在;当发觉连现在也仅是过程,而非根本的存在时,就是开悟了。……领悟到自己的心原来并不存在。既然无心可安,心当然是安定的,所以达摩会说已将慧可的心安好了。 
  略说 :禅宗的修行方法最重要的就是“参禅”,意即是用见闻觉知的意识心,去找那个本来离见闻觉知的如来藏心。当您的意识心在参究时,当然不管过去,也不管未来,只管现在──专注在疑情上,未来才有机会一念相应,证得第八识真心如来藏,那时才可以说是“开悟”。可是当您专注在参究时,因为专注的关系而忽略了外境,处于一念不生的境界,这时仍然有知,仍然专注在参究上,不是无知;这样的境界,仍然不是开悟的境界,要到意识心找到本来离见闻觉知的第八识,才可以称为开悟,在此之前,仍然不可以称为开悟。同样的道理,圣严师父所认知的开悟,是打坐处于一念不生的意识境界,与禅宗参禅找到第八识称为开悟完全不同,因此圣严师父所说的开悟不是开悟;如果因此而自称开悟者,名为大妄语人,舍寿时自然就会知道犯重戒的果报了。 
  又真心不是过去心,也不是现在心,更不是未来心,不在三世中;祂是真实存在的实相法,不与六尘境相应,于六尘境永远如如不动,根本不用您去安祂,所以无心可安;想要安或不安的心都是妄心七转识,祂们刹那刹那不停的变异(不安),所以才需要安。又这个需要安的心是意识心,正是祖师所喝斥的识神,正如《佛果圜悟禅师碧岩录》卷十开示: 
  达磨问二祖:“汝立雪断臂,当为何事?”祖曰:“某甲心未安,乞师安心。”磨云:“将心来,与汝安。”祖曰:“觅心了不可得。”磨曰:“与汝安心竟。”二祖忽然领悟。且道,正当恁么时,法身在什么处?长沙云:“学道之人不识真,只为从前认识神,无量劫来生死本,痴人唤作本来人。”如今人,只认得个昭昭灵灵,便瞠眼努目弄精魂,有什么交涉! 
  所以圣严师父所认知的安定的心其实是意识心,一念不生都不攀缘时也正是证悟祖师所喝斥昭昭灵灵的识神;有时坐久了又起昏沈,恐怕因此就离开了“悟境”,只好瞠眼努目想要避免昏沈,不正是祖师说的弄精魂吗? 
  佛法唯有一乘,但为了接引二乘根性之行者,方便施设三乘菩提之差别,因此对于三乘菩提法义之异同要有所了知,才不会混淆不清。错把二乘菩提之修证方法当作大乘菩提之行门来修,想要以二乘之断我见我执的方法,作为是证悟第八识如来藏的方法,那都是缘木求鱼,了不可得。二乘菩提之解脱道法门,是在断我见我执等烦恼上用心,是从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如实的观察了知五蕴我、众生我是虚妄的,是无常、苦、空、无我;同样的道理,见闻觉知心也是无常、苦、空、无我,因此缘故,断了我见、我执,成为阿罗汉。这是说二乘人是现观五蕴我、十二处我、十八界我皆是缘起性空、无常空,皆是虚妄法,都没有真实不坏的我,故说二乘人所证的解脱果是人无我。阿罗汉所证之人无我,只是证得五蕴之虚幻,已断分段生死、出离三界,但仍不知道大乘菩提之人无我,何以故?因不知不证第八识如来藏故。大乘人无我,是依大乘菩提之修法而证得第八识如来藏,悟得法界实相,称为破参明心,入真见道位。依证得生命实相心后,来反观自他有情蕴处界虚妄,也成就二乘人的人无我。后依见道之功德,继续修学别相智通达,方能入初地,方是初入法无我。岂是如圣严师父所说: 
  既无可止可定的心念,也无能观能照的心念,便成无念亦无心,而亲见无我。(《禅修精华》第二册《观念》第140页) 
  又既使一念不生时,也尚是落在意识心中,仍以意识心无念时当作真心,常见我见都还俱足未断,怎么可以说是已亲见无我呢?一念不生时,必有意识心生起,方能了知有个一念不生的境界,否则是谁在了知这一念不生?既然有知,就是有意识心我,圣严师父认定常见外道所“悟”的意识心是佛门的真如佛性,正是我见凡夫,怎么可以说是亲见无我? 
  再说二乘说的人无我,只是在五蕴我、十二处我、十八界我上去修无我观,而所证的解脱果是人我空,并未证得实相心第八识。不能说以二乘人所证的人无我,就是大乘般若开悟明心证得实相心之人无我。又大乘菩萨已证得的第八识真如,确实了知第八识的无我性,也能现观而了知一切法皆是第八识自心真如所生,所以是法无我,如此才能说亲见大乘的无我。圣严师父所说:“无能观能照的心念,便成无念亦无心,而亲见无我”,非但是言不及义,也不符合世间粗浅的逻辑,且未离常见、我见,所以圣严师父所说的佛法都是戏论,与证悟第八识如来藏毫不相干。 
  综合圣严师父对于“开悟”有种种不同的解说,把它简略归纳如下: 
  1.放下一切妄想、分别、执著、烦恼,便是一念不生,见到本来面目,就是开悟。 
  2.由散心、集中心、进入到“一心”而至所谓的“无心”而恢复自然,就是开悟。 
  3.把烦恼心变成智慧的心,就是明心。 
  4.与一念不生的无我相应,就是本来面目。 
  5.断除妄念,即是开悟。 
  圣严师父在这几种开悟说法之中,没有一项能与经典相契合的,全部都是意识心境界,不是禅宗所说的第八识如来藏实相境界;都是三界中的生死、生灭法,不是禅宗所悟三界外的第八识实相法。这样的开悟名为错“误”,纵使圣严师父名满天下、著作等身,身为“名师”,但是在明眼人眼里,他仍然是野狐,还写书流通,将自己狐狸尾巴毫无遮掩地撩向天际,让天下的人哂笑不已! 
  禅宗之证悟,是悟得一切法界实相第八识如来藏,能亲自体会领纳第八识真心的体性,能观察五阴、十二处、十八界、万法都从第八识如来藏生起,而如来藏不住于三界六尘境界中,却能配合阴处界的运作,具足一切法种;然后依祂的种种中道性,开始修相见道的别相智及修道位的道种智,乃至具足证得如来藏所含藏的一切种子而渐渐发起一切种子的智慧,最后终于圆成一切种智而成佛。所以大乘佛法的开悟只有一种,即是悟得第八识如来藏,没有二种或二种以上的开悟。如同在运动场上赛跑,跑到终点,到了就到了,同样的比赛不会有两个终点或目标。圣严师父所谓的开悟,把开悟变得五花八门、种类繁多。却没有一项符合世尊的开示,使圣严师父之四众弟子们,知见错谬、方向偏差,想能悟得第八识真心,只好等到驴年到来,才有机会悟得。 
  圣严师父说:“只要放下一切攀缘妄想的分别执著心,就是‘一心不生’,你就见到未出娘胎前的本来面目。”(《禅修菁华》入门第172~173页) 
  略说 :从这段圣严师父所说,亦即“放下一切妄想时就是开悟”。如圣严师父所说:“只要放下一切攀缘妄想的分别执著心,就是‘一心不生’,你就见到未出娘胎前的本来面目。”圣严师父认为一切都放下之后就是一心不生,但是这样就是真的没有执著心了吗?您所说的“没有执著心”真的就是开悟了吗?从这里倒要请问圣严师父:二乘阿罗汉,他们已断尽我执烦恼,已断分段生死,已断尽三界烦恼,能出三界生死了,但是为什么烦恼、执著都已放下,还是无法亲见未出娘胎前的本来面目?如果定性声闻人不回小向大,或回入大乘法以后仍未经由禅宗的参禅来证得第八识自心如来时,仍是不可能悟明实相的。又一心不生时,仍必有所依,有这些所依,意识才能了知自己一心不生时的境界;是故必需依意识心、意根、第八识如来藏、六尘或法尘等,你才能了知有一念不生之境界,如果没有意识、意根、色身、法尘作藉缘,是无法了知这“一念不生”的境界相。因为当睡著无梦时,即不能了知有一念不生的境界,所以说能了知自己“一念不生”境界的心就是意识心,不是真心,因为祂必有所依;有所依的就不是真心如来藏。第八识如来藏本是不生不灭、本来自在的,祂不是缘起而有的,不必依靠任何一法就能独自存在,才是真心。《心经》也挑明了说祂自己“无意识界”,既无意识的功能(界就是功能差别)如何能了知一念不生!所以圣严师父说放下一切执著心的“一心不生”就是亲见本来面目,这与《心经》所阐述的般若义涵不相符合,更与世尊三乘法教相违。《心经》所说的真心如来藏,绝对没有妄想分别执著,哪来的攀缘妄想的分别执著心可放下?您所要放下的妄想执著心,是您的意识妄心自己。但也不是说意识心放下了分别、执著性,就已见到了未出娘胎前的本来面目,若照圣严师父开示这样去盲修瞎练,那是永远不可能证得本来面目的,因为蒸沙无法成饭──意识沙是永远无法蒸成如来藏饭的。一定是要依据佛的圣教开示,建立正确知见而依据正确的法教而行,待福慧因缘具足成熟而一念相应后,方可有亲证本来面目的可能,在亲证第八识心后,转依第八识真心,再来修除更深细的不如理作意的分别执著,如此才是正确的修行方法,而不是圣严师父所说错认意识心放下执著的“一心不生”境界为证悟,依此“非因计因”的邪见,永无亲见本来面目的机会。 
  圣严师父说:“所以修行是从散乱心到集中心,由集中心变成统一心。统一先是自己身心的统一,再是内外的统一,然后只有前念与后念的统一心。最后连统一心也放下时,即是无心的悟境。”(《心的诗偈---信心铭讲录》第113页) 
  我常说禅的修行应依照以下的次第:散心,集中心,统一心,无心(中略)必须超脱“一”,而恢复自然,也就是无心,因为“无”就是“至道”,就是“禅”。(《心的诗偈─信心铭讲录》第28页) 
  只要相信“散乱心”、“集中心”、“一心”都是假的(《心的诗偈---信心铭讲录》第69页) 
  “一心”粉碎后便进入“无心”,也就是禅的悟境。(《心的诗偈---信心铭讲录》第59页)▲ 
  略说 :圣严师父说的心与《心经》所说的真实心不相同。《心经》云:“观自在菩萨”,开头第一句就说“观自在”,这个“自在”的意思就是说第八识真心本来就已经自己存在,不须要用任何方法来转变而成的才是本来自在。并不是将散乱心意识经过修练成“无心”就算是真心如来藏,不论用任何方法所修成的心、所转变成的心,那都是缘起法,都只是生灭心,是虚妄法意识,凡是须要诸多助缘来成就的心都不是般若经中开示的真心。诸佛菩萨都已明白开示过,真心是如来藏,祂是本来就在的,本来已存在的真心哪需要再藉修行来出生?既然不曾出生,如何能灭?要灭什么?故说真心不生不灭。 
  照圣严师父所说“悟境”就是“无心”,而您说的“无心”是指一切都放下而无所了知的心?还是将此心放下后灭失而成为没有心存在的“无心”?若是前者如圣严师父所说:先将伶伶俐俐的散乱攀缘意识心,收摄为专注于某些境界的集中意识心(就像是被拴住的心猿一般,但祂依然很伶俐),再把这些集中心收摄为只专注一个没有特定标的之专一心,这就是住在禅宗祖师所说的“无事甲”里;最后再把这件“无事甲”也丢了,什么念也不留,成为“一心不生”的“无心”境界,这正好又进了禅宗祖师所说的“黑山鬼窟”里,而这窟里却成了圣严师父您的“悟境”,仍然是意识生灭心的境界,并非真的无心。真的无心,是黄檗禅师讲的无一切心,也就是无识阴六识心,凡是住在六尘中的觉知心,凡是住于定境法尘中的觉知心,都是三界心、六识心,不能外于三界、六识境界,圣严师父的无心正是这种境界,与黄檗禅师讲的无心大不相同,黄檗禅师的无心是依第八识如来藏无三界心、无六识心而说的;圣严师父的无心却无法与黄檗禅师的无心公案印证,反而很清楚的显示落在识阴之中,连我见都没有断,更别说是证得“无三界心、无六识心”的禅宗明心境界。反过来,如果您说的“无心”是什么心都没了,那修了一辈子不是白忙一场?而且若真是什么心都没了,那又是哪个心在了知师父您的“悟境”?所以师父您说的“悟境”完全不符合宗门意旨! 
  再从教门上来分析,依圣严师父您说:是要先从散乱心变成集中心,再由集中心变成统一的心,最后从统一的心,变成“无心”才是“悟境”。圣严师父所说的“无心”悟境,是要经过多道程序助缘才能变成的,是要经过辗转加工才能完成的;而完成后,却又变成了断灭本质的“无心”。但是佛在《心经》中说明的真心却是本来就在的,不是用加工变来的,不是修行以后才变成真心的。第八识才是真心,祂是出生圣严师父您所说的无心(觉知心)的本来已在的心,不须要助缘来成就祂的存在,祂本来就是具足成就而自己存在的(自在);而圣严师父您所说的真心,都是须要刻意修行加工来的,都是须要助缘来完成的,又是从散乱心辗转而变来的,又是将妄心修行加工以后转变成真心,这就与佛所说的本来自己已在的圣教不同,那不就是与佛所说的般若涵义相违背吗?真善知识所言,决不会违背佛语,圣严师父您所说的开悟,与佛所说的证悟却不相同,究竟是《心经》说的对?还是圣严师父您说的对? 
  《维摩诘经》云:“诸烦恼是道场,知如实故”,经中已说要证得真心,并不是先把烦恼集中、统一、再进入无心后把烦恼忘掉〔编按:圣严法师所说的并不能断烦恼,顶多只能暂时忘掉自己原来还在烦恼中。〕,而是在烦恼现行之中,有一真实性、本来就已如如性的真心,随时随地在配合您,您要用意识心来寻觅祂;找到了祂,您才能用《心经》的每一句来印证,您就是开悟了。以圣严师父您所说的无心“开悟”境界,是无法通过每一句《心经》考验的,因为《心经》说的心是本来就真,不必经过修行才变成真心,师父您的“真心”却是必修行才能变成“真心”;《心经》说的真心是第八识如来藏,是出生师父您的“无心”的第八识,师父您不去求证这个本来就真的如来藏,却妄想要将如来藏所出生的妄心意识修行变成真心,就成为有生必有灭、藉缘修成而缘散必坏的妄心了。当您找到了真心,您再去现前观察祂的体性是不是真实可证得的,是不是不贪、不瞋,是不是离见闻觉知、如如而安住?是不是能入住母胎中出生色身、出生意识觉知心的真心?当您证得祂,而又能如实的现观第八识真心的体性,也证明祂确实是能出生师父您的意识觉知心(无心)时,您一定能明了真的就如般若经中所说的完全相同,那才是真正的开悟,才是见到了您未出娘胎前的本来面目。上来依据经教来解说,也说了这么多,恳请圣严师父深入思惟般若诸经不生不灭的真实义理,劝请您别再沉迷于意识中了,别再妄想意识可以变成佛说的真心第八识了,意识不论如何修、修多久,永远都是意识,永远不可能变成第八识真心;第八识真心是本来就已是第八识,本来就已是真心,不必您将祂修成,祂是本来就真。若是依您现在的想法,是要将有生有灭的意识妄心修成真心,那就是藉缘而生的真心,将来临终时缘散了,您这个“真心”将无可避免的坏散,您那时只能随著妄心的散坏,不得不随著大妄语业的业风境界而随风漂流了!这是曾经作您弟子的我最不乐见的。 
  曾有学人问圣严师父,何谓“自家宝藏”?师父答: 
  “这个宝藏就是‘明心见性’,从烦恼的心变成智慧的心,这叫‘明心’;‘见性’是见到不动的、不变的佛性。既然不动不变,就没有任东西可以加以衡量,那是可以意会而不能言宣的。”(《圣严说禅》第7页) 
  “在烦恼断尽的一刹那间,山河大地宇宙万有的种种执著都放下。此时内在没有自我,外在没有环境和他人。但是不是真的什么都没有?不是!而是对环境和他人不起怨瞋爱恨善怒的执著。这是一种开悟的体验和感觉。”(《圣严说禅》第210页) 
  略说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二十七:“乃至示得一切种智,或自身中现一方世界摩尼宝珠。”经中所说的有情各自身中有摩尼宝珠,也就是本来就在、本来就真的第八识如来藏,才是真正的“自家宝藏”。既然是“自家宝藏”当然是实有法,也就是应该有个“实体”的宝藏──能生色身与万法的如来藏,不应该只是一个明心见性的概念;“明心见性”这句话只是一个概念,意思是明白了真心的所在及以父母所生眼得见佛性。将这个概念加以实证时,最少可看到有两个心,不是修行以后转变而成的;一个是能修行、能明白、入胎后才出生的觉知心,另一个是从来不修行、被明白的心、入胎后能出生觉知心的第八识真心;若是见性,则是有一个圣严师父您所知道的“无心”的觉知心,另有一个您所不曾看见的第八识的本觉性能被您在山河大地上面看见;而这佛性却不是师父所说不动不变的,如果佛性是不动不变的那就不会有作用,如没有作用的佛性又怎能称之为佛性?所以“明心见性”观念不是自家宝藏,而是这个被明白的“心”、被看见的“佛性”,才是真的“自家宝藏”,一切真悟的佛子都可以直截了当的宣说出来!大家都知道《心经》是在告诉我们真心的体性,我们来看看《心经》怎么说:“……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经中明白的告诉我们,真心并没有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的体性,所以真心并不是意识心!而师父您说:“从烦恼心变成智慧心,这叫明心。”这样的说法却是具足眼界、耳界乃至意识界的,也是有生有灭、有垢有净、有增有减的心,并且是有苦、集、灭、道相应的,也是有智亦有得的妄心意识心,因此圣严师父您是颠倒说《心经》,也颠倒说明心见性与开悟了。因为明心是以妄心意识修行来明白真心之所在,才是禅宗所说的开悟,而被悟到的真心是本来就已是真心,祂是从来都不必修行的;您说的却是必须修行妄心,是想要把妄心修行变成真心,与圣教及禅宗的实证不符合;当您真的开悟以后智慧就会渐次生起,但这个智慧是因为明心的功德而出生,不是因为意识心的聪明伶俐能有智慧而称为明心!而且不论祂变得多么有智慧,祂还是意识心,永远都会与烦恼相应,永远都是烦恼心,是修行以后才会变清净的妄心,所以是有垢有净的妄心,不是不垢不净的真心。只是一般人不懂佛法,所以也不能如实了知意识心的体性而“恒”生误解,就被您误导了!师父!您应该赶快离开误导众生的大恶业。 
  《心经》一开头就说:“观自在菩萨”,第八识真心从无始劫以来就是本来自在的。真心是不生不灭的,怎么会是是由烦恼心意识变成的?如果所说的真心果真是由烦恼心所变成的,那真心岂不是有二个?一个是佛说的本就不生不灭之真心,第八识真心是本来就在的,另一个就是圣严师父您所创造的、修行变成的“真心”,是由烦恼心所变成的,真心就变成了二个,但是佛说第八识真心,只有一个,请问哪一个才是真心?真正证悟者所说的般若绝对不会与佛说的相互矛盾。《心经》一开头就说“观自在菩萨”,单这一句话已说出真心不是把烦恼断除掉的妄心所转变而成的,祂所显示的意思是真心与妄心同时并存的;是由您能观的意识心现前观察到您自己本来就在的第八识如来藏,祂无始劫来就在,能如此观察,才是“观自在菩萨”。修行变来的心不是常住心,变来的心不是您的本有宝藏,不是本地风光,祂永远都只是意识心;意识心不可能变成真心,意识心会断灭,缘熟了又会再出生。不能把铜当成金来看,铜是铜,金是金,就算表面是镀上一层真金,但骨子里仍不是真金,是假货;假货不能当真货,除非遇著不识货的人,硬将青铜说是金,虽然说成金,仍然还是铜。意识心亦是一样,永远不可能变成真心,真心的体性,在《心经》中已说得很详细,只是大家都看不懂。如今有真善知识揭示出来,真的是该感激万分;佛菩萨冥佑,让我们能值遇真善知识的教导,让我们具有辨别真货假货的能力,否则大家同在生死大海之中浮沉,找不著方向、靠不到岸,永远迷失在崇拜名师的表相上而不知回头。 
  学佛法为的是什么?五祖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要学佛法首先就是明心,跟随师父学禅不就是要求明心吗?如果有人说:“学禅有心求开悟,那是心有罣碍,应该要一切放下”,但是学禅目的就是开悟明心,开悟明心乃是修学佛道首要的入门条件,若不开悟明心,就等于学生还没有注册入学,尚且入不了佛道门中,则成佛无望;若成佛无望,那学佛做什么?若开悟无望,那学禅做什么?所以学佛必定是要以成佛为目标,而不是以成阿罗汉为目标,因为我们不是在学“阿罗汉”,而是在学“佛”,因此发广大愿而勤求证悟,才会来学禅;如果心中都不想开悟,学禅做什么?岂不是自欺欺人、瞒昧自心?在禅门中开悟明心了,更进而往成佛之道前进,最后成就究竟佛,那才是正途,而不是误会《心经》的真义,而认为勤求证悟为“心有罣碍”,在尚未成就佛道之前,都应该精进勤求道业之增上,也就是诸佛菩萨告诫我们“善法欲”不能断除,因为尚有太多的无明习气种子随眠待知、待断、待证、待修。再者,诸佛菩萨悲悯众生,心心念念想要众生成就佛道,心心念念想要让众生度脱生死苦海,难道这也是罣碍吗?而且《心经》讲的心无罣碍,是说悟得真心第八识以后,转依于祂而无罣碍,不是悟前无罣碍而不求悟;也就是说真心是本来就无罣碍,所以无五蕴的罣碍,无一切法的罣碍,无三十七道品,乃至无般若智慧,亦无佛法上的所得;但是妄心意识觉知心,却必须有罣碍,罣碍著还没有进入佛法内门中,还没有正式注册入学成佛妙法;若说“学禅不要求开悟、学佛不要求成佛”,那是没有智慧的说法,那是因为自己没有正确的知见、没有开悟、没有能够助人开悟的方法,所以对开悟明心、对成佛之道渺渺茫茫毫无方向才会说的话。真实的证悟者,因慈悲心,自己证悟了,巴不得所有众生都赶快开悟,不然五祖为什么要劝佛子们学佛法时务必先要开悟。 
  烦恼是什么?请圣严师父要说清楚:是内我所、外我所的烦恼?或是见惑与思惑的烦恼?如果只是断世间我所的贪、瞋、痴、名闻利养等烦恼,而不教导弟子们断我见、我执,只断外我所的烦恼,我见都还未断,一心一意错认觉知心意识放下一切就是真心,一直不愿远离意识生灭境界,请问要明什么心?能明什么心?二乘菩提修的法是断我见、我执烦恼而证解脱,舍寿入无余涅槃,但还是不知涅槃心在何处?仍然是未明心的愚人,所以说“是圣而愚”,可见涅槃真心不是因断烦恼而证得。如今圣严师父您连二乘圣人所断的我执、我见都还未断,一直坚持放下外我所烦恼的意识觉知心就是真心,连声闻初果也证不到,何况能证得阿罗汉所未证的禅宗明心境界?禅宗明心境界是证得第八识如来藏,阿罗汉则只是相信有第八识如来藏而使无余涅槃不会成为断灭境界,所以安心断除我执,至于第八识何在?他们是尚未证得的;师父您连我见都还在,如何能证得阿罗汉证不到的第八识涅槃心?请您赶快断我见,别再错认意识觉知心是真心,才有机会证得第八识真心,才不会辜负众生护持您几百亿元建立道场的善心。未证悟第八识如来藏,就不是“明心”,既然真心是本来就真,不是由烦恼的心放下烦恼而变成的,也不是因断烦恼而证得,请问您的真心在那里?您不能再视而不见的故意不面对这个问题了!不明真心,怎可叫明心?怎可教人明心开悟?明心是要用意识觉知心去寻觅另一个于六尘境上无觉无观之真心,现前观察真妄二心和合运作;若能证悟此心,才是真正的“明心”,所以开悟是实证并不是师父说的“感觉”。 
  若您变成没有烦恼的人,住在无烦恼的“一心不生”的境界之中,是哪个心在了知您的智慧及慈悲?其实还是您的意识心在了知,不是吗?有意识心才能了知分别一切六尘中法,所以圣严师父您所说的脱离自我──无心,并未断除自我,仍然是在觉知心自我中,仍落在我见之中,仍是意识所摄。但是《心经》云:“无眼耳鼻舌身……乃至无意识界”;无意识界,就是说没有意识觉知心功能的第八识真心离见闻觉知境界,不是意识心放下烦恼而住在意识有觉有知境界中,真心没有意识心分别执著六尘万法的特性,也没有触知六尘的特性,这样悟得真心的境界才是无意识界的真义;真心是本来就圆满具足而可以独自存在的,不像意识必须以真心及意根、六尘、五色根为缘才能存在;真心也不是由烦恼心意识变成的智慧心,真心从来不与智慧相应,故说“无智亦无得”,师父您没有诵过、读过《心经》吗?能改变的心就是妄心,藉缘而改变所成的,缘散则坏灭,所以师父您不该用藉缘而变成放下烦恼的“意识”心认作真心;而真心本来就不生不灭,本来就没有一切烦恼,不需修行放下烦恼,圣严师父您所说的开悟不符合《心经》所说的真心体性。而且能认为自己是有智慧的心,此心仍然是意识觉知心,真心不堕智与痴之中,是意识心才能了知自己有无智慧,《心经》不是说“无智亦无得”吗?有智慧的心仍是意识妄心,显然圣严师父您还没有证得真心。有智慧的觉知心,住在无妄想境界中,住上无量劫以后,仍然不会懂《心经》。所以您所说的“这个宝藏就是‘明心见性’,从烦恼的心变成智慧的心,这叫‘明心’”,与圣教《心经》所说完全不符。 
  圣严师父又云:“开悟的人是突然与无我相应,这时就会见到本来清净的心,见到自己本来不动不变的空性或本性,……”(东初出版社《禅钥》239页)(摘自《宗门密意》第126页平实居士著) 
  略说 :无我观,请圣严师父务必对佛子们解释清楚,二乘圣人已证无我观,却对于大乘实相仍是不能了知,二乘圣人不能了知第八识真心,这是阿含部的经典中明文记载的事实,您怎能说与无我相应就是证悟?依您的说法,就是所有阿罗汉都已证得第八识而明心了,那就不该再称为阿罗汉而应该改称为菩萨了,也应该都不会入涅槃而继续再来人间受生、行菩萨道了!但事实上如何呢?师父您是很清楚的:事实上不是如此;所以您的说法是违教悖理的。固然必须断我见才能悟得真心第八识,但是断我见的人却不一定能悟得第八识真心,否则就不会有那么多的阿罗汉入涅槃了;所以师父您不该说是与无我相应时就会见到本来清净的心。而且,师父您是前言不对后语,前面明明说“要修行放下一切烦恼才能开悟证得真心,”现在又说“真心是本来清净的心,”那么您前面讲的修行放下一切烦恼,不就自相矛盾吗?您的弟子们是要相信前面的说法?还是要相信您现在这一段话的说法?相信您座下有许多弟子私底下会觉得矛盾吧!不知您自己认为如何呢?禅宗之证悟是以亲证法界实相──亲自证实万法都由真心中出生,而自己确实已经证得真心而能现前观察了──这样才能说是开悟;法界实相即是众生皆有之第八识如来藏,在因地名之为阿赖耶识。声闻法是从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去现观一切法虚妄,这些都是三界中法,都是有生有灭之法,无有一法是真实不坏法,如此证得蕴处界空相——一切法缘起性空,但还是没有证得蕴处界之所依、蕴处界的来处——实相心。 
  二乘菩提是断除三界烦恼,在断除之前要先见道,二乘见道只要断我见而已,不必明心,不必证得您说的“本来清净”的真心,这是三乘菩提的共法。二乘人如实现观蕴处界,了知色身是无常、苦、空,也如实了知见闻觉知心亦是无常、苦、空,都无有真实不坏我,因而断我见;进而断除我执而成为阿罗汉,舍报时把所有自我都灭尽了,入无余涅槃,这是二乘人所修的无我观。 
  大乘法所证得的人无我,是先证得法界实相——第八识真如心,现观第八识真如都没有五蕴我性、十二处我性、十八界我性,最主要的是观察祂没有有情的我性,因为祂离蕴处界性,离见闻觉知而从来不了知六尘;再从这个真如心的立场来现观五蕴、十二处、十八界法缘起性空的虚妄性,实证人无我,也了知第八识如来藏的无我性;具足二种人无我,才是已破烦恼障与所知障,与二乘初果圣人只破烦恼障而不破所知障大不相同。这是大乘菩提见道所证的无我观,也还只是人无我,尚有法无我要修证。大乘菩提所要修的法无我,是从证得第八识真如心以后,现前体验第八识心从来即无三界我的我性,却是真实存在而永不能坏之金刚法性;又现前体验其所生之一切法,皆无有真实不坏的“我”,如此了知第八识是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也了知意识觉知心并不是本来就清净的涅槃心。因为菩萨明心证悟实相后,他了知自心如来本是清净的,本是不生不灭,不是由意识心修成离念灵知、放下我所烦恼而变成真心的。明心菩萨虽然证得第八识心,只是证得人无我;由人无我的智慧,依第八识真如来观五蕴、十二处、十八界都没有真实的我,故无我、无我所;了知一切法皆是由第八识如来藏所生──诸法无我,而如来藏本身又是离见闻觉知,与六尘不相应,所以也无蕴处界的我性,当然更没有觉知心我性。如是次第增上而修,为修学一切种智而修证法无我,这是大乘菩提所修的无我观。 
  因此,如果只是证得二乘菩提之无我观,断了我见,乃至于断尽我执,舍报时能入无余涅槃,仍然不能了知法界实相──第八识。因为二乘人只从蕴处界的虚妄而作人无我的现观,证得一切法空相;虽然能证得解脱,但他无法现前观察法界实相心的体性是无我性,不了知涅槃中的实际,未能证得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怎么可以说“与无我相应就是见到本来清净的心”?师父您是有名的大师,演说佛法时得要说明清楚,不可颠倒含糊而说,不可凭著思惟想像而说。 
  空性也非如圣严师父您所言之不动、不变。空性是非动、非不动,非变、非不变之中道性,空性是在说第八识如来藏性,空性是能生万法而不受万法拘束的,空性是从来不起烦恼、本来清净的,不是修行后变成如此的。第八识如来藏虽然是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但因含藏著七识心种子,种子遇缘则会现行;也就是说七识心的种子从空性心中流注现行时,能令七识心生起,而这些种子是由空性心第八识如来藏所执持。如果是不动不变,则无法流注染污的七转识种子,无法生起七转识于三界中生活,大家都会是阿罗汉入无余涅槃的如来藏独住境界,就不再有五蕴身心了;但事实上众生都还在三界中,若如师父您说的那样,就已在无余涅槃中,那众生如何能修成佛道?如同发电机要能转动才能产生电力,但是发电机本身是不移动的;若发电机本身会自己动来动去,有时在屋子里,有时自己移动到屋外、到处去,如何能发电?所以发电机自身不可移动。但发电机完全不动也不行,它的内部若不运转,又如何能生电?所以一定是不动亦非不动的。众生的第八识如来藏是自性清净的真心,自性清净心却含藏染污的种子,所以真心第八识对六尘都不动心,却能呼应七转识而流注七识相应的烦恼种子,不是完全不动,所以是非动、非不动,就是《胜鬘经》上所说:“自性清净心而有染污”。阿赖耶识含藏著无量无边法种,能异时、异处、异身、异类而变异成熟现行因缘果报,故名异熟识。因为第八识能含藏一切种子,且有变异而熟之体性,众生才会轮转生死,或能修成佛道,这是因为祂可以受熏故,如果说是不动不变,如何能受熏改变所藏种子而成就佛道或不昧因果而轮转生死?所以师父您说空性真心不动不变,是错误的说法,也与前面您自己说的修行改变而能放下烦恼,从染污性改变成清净性的说法,自相矛盾。要修行改变的妄心自己,妄心自己变清净了,真心中的妄心种子就变清净了,但真心自己是不必修行的,祂自己的心性是本来就已清净的了。 
  第八识如来藏的自体性是清净的,因含有七识心贪、瞋、痴、善、恶等染污的有漏种子,但也含藏了清净的无漏种子;所以佛才说真心是自性清净心而有染污,所含藏的七识心染污种子,从无始劫以来一直就生灭流注不断。因此在修行成佛之道上,要把烦恼的种子断除之外,还要断尽烦恼障的习气种子随眠,然后再把无始无明的上烦恼随眠断尽,而成就佛地真如。假设在因地第八识的种子是不变不动,请问要如何来修行消除掉烦恼障种子随眠?更不用谈能修到佛地,也正因为因地第八识所含藏的七识种子有生灭变异,我们才能次第修行前进而至成佛。成佛以后第八识真如心断尽种子变易的生死,故没有种子的变异,因为已断尽了烦恼障习气种子随眠与所知障随眠,种子究竟清净,不再受熏变异,虽然成佛以后没有种子的变异,但还是有种子的流注而使已经清净的七识心可以继续运作来利乐众生,所以并不是不动的,否则释迦世尊如何说法四十九年? 
  除了最后身菩萨之外,初证悟明心,所悟的是第八识阿赖耶识,还不是佛地真如,因为本来清净的真心中仍然含藏著七识心的染污种子,所以仍有阿赖耶性、异熟性,因地之第八识如来藏含藏有七转识的染污种子,必须悟后起修来清净其所含藏之一切有漏的染污种子,与尽除无始无明上烦恼的随眠,才能成为佛地第八识真如心。《八识规矩纂释》卷一解释了佛所说的真如心法义:“我若说为真,其奈带持种子;妄习不除,众生将迷妄为真,未免瀑流漂转。我若说为非真,其奈体即真如;离此无真,众生将弃真为妄,未免向外驰求。由此真如,真与非真二俱难言,是故非时非机故,我常不开演。”所以开悟明心之时,还不是佛,所悟之心含藏了有漏法种子,一直生灭流注,第八识阿赖耶识能受熏,且种子也可变易,所以非是不动不变;必须悟后起修,断尽第八识所含藏七识心的无量烦恼习气种子随眠及无始无明上烦恼随眠,待最后身菩萨示现明心、见性时才能成佛。故七住菩萨明心时只是找到阿赖耶识,此时阿赖耶识还有阿赖耶性、异熟性,还未到达佛地,所以开悟明心时所悟的心是阿赖耶识如来藏,也就是说此时之阿赖耶识祂所含藏的七识心种子是能受熏、可变异的。所以开悟不是圣严师父您所说的突然与“无我”相应,您这样的突然与“无我”相应也不是就能见到本来清净的心,而空性也不是不动不变的!何况您如今还没有突然与无我相应,都是落在意识中,具足与我相应。 
  圣严师父如是说:“把他的妄想、分别、烦恼、执著的念头打得粉碎,终于发现心了不可得;无心可安,才叫安心。”(《圣严说禅》第114页) 
  略说 :再举《心经》一开始就说的“观自在菩萨”这一句来说明,对“观自在”的涵义必须要有所了知;所谓观者是有一能观之心,意识觉知心就是这能观察的心,以这能观的意识觉知心来“观”另一本来就自己存在的心,所以才说观自在。而所谓“自在”是说第八识为自无始劫以来本来就自己存在,不是修行以后才变成的,是本来就清净而且本来就自己已经存在的;祂是一切法的根源,祂不生不灭,不像意识觉知心是入胎有了色身以后才能出生的;祂本来就没有妄想、分别、烦恼、执著的念头,不是修行以后才没有烦恼、没有念头,不需要师父您来把祂的烦恼、妄想、分别、执著的念头打得粉碎!祂本来就是离一切相,不是修行以后才离相,《心经》云:“……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您曾经课诵过的《心经》上,已明说第八识如来藏本体是无六根、六尘、六识等十八界的法相,无老死,无苦集灭道,何来有妄想、分别、烦恼、执著?既然没有这些烦恼了,还须要您来灭它吗?还须要想尽辨法来打碎它吗?若您说:“我们不是有烦恼执著吗?”没错!是有烦恼执著,但这些烦恼执著仍是与七转识相应而不是与第八识真心如来藏相应的;但是菩萨只需断我见就可以证菩提,可以不用断师父您所说的妄想、分别、执著等烦恼念头而证菩提,所以《维摩诘经》云:“不断烦恼而入涅槃。”这是证得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不是如您说的断语言妄想、执著念头才证悟安心的。所以不是您说的断了烦恼就说是开悟,菩萨是在还有烦恼之时,证得这个第八识真心,发觉这个真心在烦恼现行的同时本来就在,不因烦恼是否有断而自在,乃是本来就自在的,并且发觉一切有情的第八识真心也是本来就在的。 
  而且师父您有时说要修行断烦恼等念头才能开悟、才能安心,有时又说心是本来清净的,前后自相矛盾,到底您的说法是哪一种才正确?是否也要向弟子四众的我们说明一下?否则我们要如何依止而修证呢?当您找到了《心经》上所说的不生不灭,无眼耳鼻舌……等体性的第八识心,才是开悟明心,这时您就不会有时如此说,有时如彼说,就不会自己前后矛盾了。但此时所找到的还只是阿赖耶识,即因地真如,还不是佛地真如,还是修行改变能修行的意识心自己,而不是将真心修行改变;因为此时第八识真心含有无量的烦恼障现行种子、习气种子随眠及所知障无量上烦恼随眠没有断,都是七识心自己的事,与真心无关;得要把烦恼种子究竟清净了,并把无始无明上烦恼诸随眠皆断尽了,才是佛地真如,这都是意识心自己的事,不是要由真心来修行改变的。所以开悟明心而能真正的安下心来,是要以意识妄心来观本来就在的第八识本心,当您找到祂了,能现前观察祂的体性,就是开悟明心,这时意识自己就可以安下心来了。 
  明心之后,转依第八识如来藏,开始悟后起修,修除二障。二障就是烦恼障与所知障,烦恼障乃三界烦恼所系,障碍学人证解脱果,不能了脱三界生死,名为烦恼障。即二乘法中所说之五下分结及五上分结,也是大乘法中之一念无明四种住地烦恼──见一处住地、欲界爱住地、色界爱住地、有爱住地等四种烦恼。所知障是对于法界实相不了知,障碍一切种智之修证而不能成佛。二乘无学未破无始无明,虽已断烦恼障而能出离三界生死,因不了知实相,故不能成佛。所以单是断除了烦恼、分别、妄想、执著等一切烦恼障,只是能出三界生死,证解脱果,无法证得大乘菩提果,何况师父您说的是断世俗法中属于外我所的妄想、分别、烦恼、执著的念头,是放下一切外我所的执著而求一念不生,不是断我见的烦恼,永远会落在意识我之中,怎能有开悟明心的因缘?不能证悟第八识而落在第六意识中,未觅得五蕴我了不可得之真心,如何能真的安心?当您找到第八识如来藏就知道原来祂从来都没有不安,真实存在而如如不动于六尘贪瞋痴,却有种种神用;而三界中的七转识心更是从来都不曾安过,也没有真心的种种神用,像师父您那样努力修行放下种种烦恼的念头以后,又如何能真的安心?所以必须证得实相心后,菩萨了知二障已,依所证得之第八识如来藏,次第渐修一切种智,断尽烦恼障现行与习气种子随眠;即是断尽一念无明之见思二惑,再断尽无始无明所知障上烦恼而至佛地,这才是真正佛法。 
  同时,圣严师父您也错会了禅宗祖师公案,圣严师父在解说此公案时说:“实际上没有心这个东西,那只是一个个念头的起伏。前念灭,后念起;后念起,前念灭,念头不断起灭。如果很认真地找自己的心,在寻找的当下,霎时扣住烦恼起伏波动的心,这个心竟然不见了,剩下的是平静的、安定的,甚至没有念头的一种经验。这不能称为是心或是念,而是一种体验。人的心没有头、没有尾、也没有痕迹,无处可觅,有的只是杂念而已,是一团烦恼心、分别心、执著心、自我中心的组合。如果发现这个事实,实际上就是开悟了。 
  如果你试著找自己的心,一定越找越多,边找边想,念头纷飞。当你不再想时,这也是念头,因为你在想自己的心并没有在动,这当然是念头。为什么慧可做得到呢?因为他已经修行很久,遇到达摩一句话打回来,把他的妄想、分别、烦恼、执著的念头打得粉碎,终于发现心了不可得;无心可安,才叫安心。”(《圣严说禅》第113~114页) 
  如果说觅心了不可得,无心可安,才叫安心开悟了,那是错解了达摩祖师意,也错会了二祖意。如此说法甭说是佛法了,就连世间法都说不过去;“无心可安,才叫安心”,此乃世间法之戏论,无心可安就是无心,心都不存在了当然不可安、没得安,永远都不能变成安心的境界,如何能安心?譬如说,永远不缺钱的人就是最富有的人,所以说死人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因为他这一世的五阴永远都不会缺钱了,依师父您的逻辑必然会成为如此,但是任何人都知道这种说法只是戏论!是世俗人的玩笑说法。其实佛法中所说安心的正理是:“那个在去来今一切时,在三界九地一切处,不论任何境界都如如的第八识真心──如来藏。”当你找到了你的真如心时,现前观察祂的体性,就能了知达摩祖师意,就能知道如何才是安心:当自我十二处、十八界全都灭尽以后,还有真实常住的自心如来藏永恒不坏,离贪瞋痴、离见闻觉知、离一切痛苦、究竟寂灭,这即是无余涅槃。这样才是究竟的安心,圣严师父远离了实相而说妄想式的安心,是无法真正安心的。如果师父您所说的“无心”是指将意识心安住在一念不生的境界中就说为“安心”,那可真是误会大了!因为在违心境界来时根本就安不住的,您这个“无心”才真是安心不得,在世俗法中不能真正的安心,在佛法中更无法安心,当师父您处在一念不生时之意识心,没有寻觅全无三界心性的作意时,如何能够觅得那“了不可得”之心?了无三界心的实相心,必须是有这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伶伶俐俐的意识妄心,您才能觅得了无三界心“了不可得”之第八识真心。《心经》说的“观自在菩萨”,这观自在之意,就是要用师父您的放下世俗烦恼的妄心来观察,来参究无始劫以来本来就在的,而且是本无烦恼、从来不生灭的第八识如来藏;用您的前七识妄心去找出您的第八识真心在哪里?一直保持这个要找出真心所在的念,直到因缘成熟,一念相应时触证到祂,当下就明白了:喔!原来第八识真心在这儿呢!不是假的,是真实存在的。您可以亲自反复的去体验、观察祂:名色十八界都由祂所生,能放下烦恼、能修得智慧的意识觉知心自己确实从祂而生,而祂在三界中配合七转识运作时却是本性清净而从来不会生起烦恼的。明白了,您就明心证悟实相了;原来祂就是那“了不可得”之心,就是无之心──永无三界心的心行。只要有正知见、福德因缘、定力慧力具足,是人人都可以觅得的。而师父您把没有妄念的离念灵知心,当作是开悟的心,这在目前的全球佛教界是很普遍的现象,同于常见外道;您若继续以此邪见来教导众生,众生如何能够开悟?若众生都不能开悟,而且被您引入大妄语业中,为人师的师父您,难道无惧“断人法身慧命、害人大妄语”的责任与果报吗? 
  《大乘起信论》说:“如凡夫人,前念不觉、起于烦恼,后念制伏、令不更生,此虽名觉,即是不觉。”马鸣菩萨明确的告诉我们说:认取一念不生、认取放下烦恼时的意识觉知心,当作开悟明心、当作觉悟的人,即是还没有觉悟的凡夫人。一念烦恼生起,是意识心;一念烦恼落谢了,都是落在意识心上,未曾离开过意识界;意识却是每天夜里眠熟就会断灭的心,念起念灭的意识心,并不是实相心。所以马鸣菩萨才说这样的人是不觉位的凡夫,非是证悟明心之人。第八识心是本来就离一切烦恼妄念的,但却不是无念,祂的念非是见闻觉知之念,是能配合前七识妄心而随缘运作的念。所以六祖说:“真如自性起念,非眼耳鼻舌能念”(《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卷一),即是此意。第八识真心并非是把有烦恼妄念的意识妄心修除烦恼妄念之后,成为无妄念之灵知心,就说祂是真心、就自以为开悟。所以马鸣菩萨才说这种认妄为真的人,虽然时时刻刻都灵觉了了,却是没有开悟之凡夫人。 
  在这么多圣严师父您所谓的开悟法则之中,并没有一则是能与经典相互契合的;也就是说都经不起经典的检验,也经不起您自己前后所说的对照检验。圣严师父所说的般若法义,皆不符合第一义谛,连佛门四众广为熟知的《心经》都不符合,这样如何能引导法鼓山的四众弟子们走向真正的开悟成佛之道?法鼓山的四众佛子们难道不该请问圣严师父?难道就这样懵懵懂懂、盲修瞎链地跟随下去吗?有智学子必不这样做。 
  目前佛教界有些人在教导众生时,总是说:把能知能觉的心修除掉烦恼,成为一念不生的离念灵知心,认为这没有妄想的意识心就是真心。事实上,意识心永远是意识心,而真实如来藏则本来就是真心,二心永远不能转变而互相成为对方,所以意识觉知心永远都不可能修行成为真心的。他们不了知《心经》所说的观自在的涵义,《心经》所揭示的是真妄和合,是真心与妄心同时存在的,是有妄心能观,而观见本来自己已在的真心──自心如来、自性弥陀。当您有妄想执著的同时,真心第八识自心如来并没有离开;没有妄想执著之时,第八识真心也一直仍在,祂一直都是与妄心同在一起的,真心与妄心和合运作。这就是禅门所谓的“夜夜抱佛眠,朝朝共佛起”,是晚上抱著自心佛睡觉,而自心佛并没有睡觉;但是圣严法师却解释成“每天早上我们跟佛一同醒来,晚上和佛一起同眠”(http://www.ddm.org.tw/maze/184/page5.asp法鼓杂志184期──乐在修行。),第八识真心如来何曾有睡过?您睡著了,祂可是从来都没睡过,在您睡觉时一直陪著您而不断在忙著。祂是不生不灭的法,怎么会睡著断灭?连第七识意根都不曾睡觉,何况是自心如来?如果说第七识睡著了,您将永远起不来而入涅槃去了,何况是第八识?所以祂根本没有睡与不睡的问题。因此熏习般若的正知见,在师父您参究第一义谛前,是很重要的。般若知见弄错了,就会认为用能知能觉的意识心,把妄想、分别、执著断除,就误认为是开悟了,就如同圣严师父您所说的,不但皆是戏论,还会成为谤佛谤法并误导众生的可怜悯人。 
  佛法是世尊所传下来的,要如何来护持正法,荷担如来家业,让世尊之法脉能永远流传,才是佛子们的重任。佛子们所要关心的不应该是说要募得多少资金,道场能盖得多、盖得大,就算能盖满这三千大千世界,如果没有正法来传授给学人,所传的尽是些与六尘相应的一念不生离念灵知意识妄心和处处作主的心,与常见外道无两样,道场盖那么多、那么大,有什么意义?这样如何能荷担如来家业?如何能拔济众生?那真的是对不起佛与十方众生!时值末法之世,佛子最重要的责任就是是如何使世尊所留传下来的第一义谛正法,能永续不断而使佛弟子们能够得到真实的利益。果真能喝得赵州茶、配得云门饼,则佛法法脉之流传必定能生生不息,法轮常转永不断绝。 
  真实佛法是要一念相应慧而悟入的,不是靠学术研究出来的,亦不是用思惟推敲出可得的,更不是将妄心意识修行来变成真心如来藏。证悟了,找到实相心如来藏,智慧才能源源不绝的生出来,所修所证才能与般若经典相契。佛所留下来的经典,是作为印证般若的照妖镜,故真实证悟者所说的一切法,一定要能契合般若诸经,否则即非是真正开悟。 
  大乘法之弘法者,是弘扬佛所说之第一义谛法。而四众弟子为求佛果,相信佛语而来修学大乘般若,故僧宝所说之法,必须是依佛所说之法义来说才是正说。因此所证之般若境界,在法义上一定要说清楚;第一义谛必定是要与佛所说之经典法义相吻合,才算是正确的佛法,否则皆成戏论,但圣严师父您的说法都与经典所说不合,请您务必赶快自我检讨,否则将来舍寿时要如何面对大妄语及误导众生的大恶业? 
  但对诸方大师所说的法义,大乘法中的学人要如何来简择?何人说法是符合佛所说的第一义谛法?何人说法是符合世尊教外别传“拈花微笑”的意旨?圣严师父!自诩为开悟圣者的您,有责任为佛子们解惑,请您写书出来辨正一下! 
  中台山上的大法师说:“什么是实相?实相是指这念心清清楚楚、了了分明,是实实在在的心境。”(《中台山》第79期27页) 
  又说:“菩提心就是诸位听法这个心,念念分明、处处作主,能明辨什么是正、什么是邪?若不能明辨是、非、对、错,就会被种种外境所迷惑。所以这念心时时都要分明、都要作主。打坐的时候,绝对不打妄想、绝对不落昏沉,绝对要坚住正念!这就是道,这就是解脱,这就是净土,这就是涅槃,就是没有出、没有入的无上大涅槃。”(《中台山》第64期第19页) 
  “人人都有,能看、能听、能说,知道痛痒的这念觉性就是每个人的本觉。”(《中台山》第55期第31页) 
  “大众听法的这念心安住正念,不想过去、不想现在、不想未来,清清楚楚、了了分明,这就是如来。”(《中台山》第75期第22~23页)。“这念心不起分别、不落两边、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寂然不动,就是实相,就是要安住在这个地方。”(同期第27页)“诸位听法,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这一念心要存在,这一念心保持站得住、站得长,自然得入清净心体,这一念心是绝对的,是清凉世界,这个就是心体。”(同期第30页) 
  圣严师父!惟觉法师讲的本觉觉性,其实都只是识阴六识的妄知妄觉,马鸣菩萨及《华严经》中讲的本觉却是第八识自心如来的不必修行就一直存在的真觉,这才是本觉之性。但这件事暂且不谈,圣严师父!您说的与惟觉法师说的显然有些不同,请您说看看,是中台山所说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处处作主是实相心”是对的呢?还是师父您所说的“放下烦恼的心,即是真心”才是对的?放下烦恼的意识心就是真心吗?可是《维摩诘所说经》云:“不断烦恼而入涅槃。”是说不断烦恼,就能证得涅槃实相心,是真心与妄心同时存在的;而真心不用断烦恼就已是涅槃,祂是本来就涅槃的,无余涅槃乃是真心独住的境界。为什么圣严师父您说:“要把烦恼的心变成智慧的心,就是明心。”如果说您二人都是对的,那不就是说实相心有二或是更多?因为还有人说:“离念灵知心是真心。”但是佛说实相心只有一个,祂就是万法之根源──如来藏阿赖耶识。圣严师父!您是否应如法思惟一番:究竟是谁说的对?是佛说得对?还是师父您二人谁对?是法鼓山上的师父错了?还是中台山上的师父错了?还是您两位名师全都错了? 
  我还是再唱一段《心经》来为师父说明一番:“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师父!经中已明说第八识心的自心境界是离色受想行识的境界,祂一向离见闻觉知,从不作主,甚至不了知六尘万法;更说“无识”──无六识──没有六识的见闻知觉性,当然是离见闻觉知的,如何能清清楚楚、了了分明、处处作主?又如何能像您所说的放下烦恼而一念不生?又能了知自己是一念不生的? 
  如果有人被医生打了全身麻醉针以后,意识还能保持能看、能听、能说吗?还能够一念不生吗?能看、能听、能说的意识既然会断灭,那怎么可以把会断灭的意识心当作是真心呢?所以必定是有另一个本来自在的心、不会断灭的第八识心配合著生生灭灭的七识妄心,您才能具足能看、能听、能说等等诸法。意识妄心是会断灭的心,不能把妄心认作是真心。因为有这第八识如来藏守护您,您才能在麻醉药效过了以后,又出生了意识而醒过来;如果没有了第八识如来藏,您闷绝以后或眠熟以后是没有办法再度醒过来的。所以会断灭的意识心才能看、能听、能说,但是第八识真心不去了知这些六尘中的事。《心经》云:“观自在菩萨……无眼、耳、鼻、舌、身、意……乃至无意识界。”圣严师父!请您说看看,《心经》所说之般若心既然是无六根、无六尘、无六识,没有十八界诸法,又如何能见、闻、觉、知、嗅、尝、触……而了知自己一念不生?又如何能住在一念不生的境界中?故说您落在意识心中,确实是悟错了,落到常见外道的意识常住邪见中了。第八识心离见闻觉知,又如何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以能见是眼识,能闻是耳识,能嗅是鼻识,能尝是舌识,觉触是身识,能知色、声、香、味、触之心是意识。于六尘万法之中,能处处作主之心则是末那识意根;此前五识、意识、末那识合称为七转识,此七转识皆是妄心,七转识妄心不能当作真心。若把妄心当作真心,般若智慧是永远都生不起来的,所说之般若法义就会落入意识情解而显得处处破绽。(待续) 
  圣严师父说:“‘一心’尚有‘识’,从散心、集中心到统一心,都是假的。”因此可以很确定的一件事,就是圣严师父非常清楚的了知,他所认知的“一心”仍是妄心识阴所摄,因为散心、集中心、统一心,都是意识的境界,是定中与定外的意识心境界。从统一心到无心的中间,圣严师父又说:“要把统一心,融化为无心,最后连统一心也放下时,超脱‘一’。凡是意识作用都是第六意识,只要出现,它就是念头,要作到念头不动,就是心无妄念。最后连‘自己’这个念头都没有了。真正的禅是见到一切事、做一切事,随著一般的生活作息,可是心不攀缘于过去、现在、未来,再度回到自然;而恢复自然,到无我的境界,即是无心的悟境,即是禅的悟境。开悟的境界是前念不生,后念不生,当下一念也不生。”(摘自圣严法师著作《心的诗偈---信心铭讲录》内容)。这已经说明,虽然您知道“凡是意识作用都是第六意识”,但是圣严师父您所说的“无心”,其实还是脱离不了“意识作用”,把意识的变相当成真心的“无心”,因为是从妄心一路修行演变而来的,只是成为一念不生的离念灵知心,所以圣严师父您所说的无心,是再度回到自然,而恢复自然,仍是意识境界,未断我见;见到一切事、做一切事,顶多也只是做到没有粗重语言文字的妄想罢了!那与中台山所说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处处作主是实相心”有什么两样?都还是意识妄心啊!只是您略胜于中台山堂头和尚,没有把“处处作主”的意根也当成真心,否则就又增加遍计执性了;因为只有妄心在见到一切事时,才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可是真心第八识离六尘,不会一切境,绝不会有明明白白的六尘境界相。所以赵州禅师才会说:“老僧不在明白里”。第八识心离六尘见闻觉知,如何能明白清楚?如何能明白清楚的分析一切顺心、违心之事情?《心经》云:“无眼耳鼻舌身意……乃至无意识界。”即是此意,真心是外于意识功能的,界即是功能差别故。法鼓山、中台山二位堂头师父所说的开悟,与《心经》之义涵全然不同,让意识处于一念不生的无心境界中,如何能说是实相心?何况一念不生时的意识心还是继续分明存在著,怎能说是无心?此时明明白白的住在一念不生的定境法尘中,明明是不离法尘的,与实相心离见闻觉知的无境界境界全然不同,怎么可以说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处处作主的是实相心? 
  圣严师父!妄心是前七识,无论如何修行,永远都是无法把妄心七识变成第八识真心的;意识心永远是意识,即使是修到无念灵知心境界,还是意识心。意识心会断灭,永远都不是常住心;如在眠熟位、闷绝位、正死位、无想定中、灭尽定中,意识心必断。就算是能把意识心修成了一念不生的“无分别心”(其实仍然在分别),可是到了眠熟时,意识心断了,一念不生、清楚明白的心又在哪里?此时还能了知一念不生的境界吗?还能够继续住在一念不生境界中吗?还能清清楚楚吗?但是,第八识心祂永不断灭,您睡著了,第八识心还在;虽然与您同在,但是第八识从不睡眠。所以意识妄心是不会被转变成第八识真心的,意识本身是会生灭的,真心不生不灭,而意识又是从真心第八识中出生的,二心的生灭与不生灭、能生与所生的体性完全不同,怎能混同为一个心?圣严师父!您所说的“无心”,还是依循著妄心一路走下来,最后抵于您认为的“无心”,那仍是意识妄心境界,并非真的无心,亦皆与第八识真心无关。圣严师父说:“从禅七的第一天开始,我就教你们从有分别心到无分别心,从分别心到无分别心,那便是从散心到集中心、再到统一心、最后到无心。”(出自“心的诗偈”──“信心铭”讲录第75页第四行)又说:“‘一心’粉碎后便进入‘无心’,也就是禅的悟境。”(出自“心的诗偈”---“信心铭”讲录第59页第三行,法鼓山出版,圣严法师著作)依照师父的说法,难道真心是由妄心修行所变成的?这明明是修所成法,不是本来的真心,如果您说的正确,那佛为何说第八识真心是不生不灭、本来就在而非修行所成就的?为何说第八识真心与妄心意识等七转识同时存在? 
  第八识心非是由妄心所修成的,但圣严师父却说:“三祖僧璨是从彻悟的观点来开示寻求真心的修行者,指引修行者如何把凡夫的分别心转化为佛的无分别心。”师父!您误会了三祖所说的《信心铭》,三祖所说的真心是第八识,非是从凡夫的分别心意识转化为佛的无分别心无垢识(因地名为如来藏阿赖耶识);第八识心本来就在,何须劳您来把祂转化出来。正如同《信心铭》所说的“不识玄旨,徒劳念静”,圣严师父您正是三祖所说“徒劳念静”的人,想要把有语言妄念的意识修行成为一念不生的意识;您不曾了知第八识真心,第八识心无始劫以来不曾断灭,本是不生不灭;第八识真心无始劫以来本就不曾在六尘中分别过,不必您来修行不分别性,您只要证得祂的所在而观察祂的不分别性就够了。《心经》所说之第八识真心,不是把妄心转变成真心,真心是本来就自己存在,不曾生、不曾灭、不生不灭,而且是本来就已经是不分别,本来就一念不生了,不须要经过粉碎、爆炸或各种方法来修成的。当圣严师父您把散乱的念头集中起来,到统一心,再超越“一心”、“大我”进入无心时,其实仍然是有心,此心仍是意识妄心,只是一念不生、不贪著、没有粗重语言的境界相分别而已,意识觉知心仍然存在,怎会是无心?实相是——第八识真心——本来就一直与圣严师父您在一起,不论您有没有做集中、统一、打破“大我”,祂都未曾离开过您!祂也是从来都一念不生的,不必您来静坐修行一念不生。 
  第八识心本无分别,离见闻觉知、不执著、不作主,不会取舍而起贪或厌、也不会分别正或邪。圣严师父!您在用斋当下,真的无分别吗?请问:“为什么每一道菜,圣严师父您都会食用?都能挟得住还能往口里送?怎么都不会挟到鼻孔或头上去?这不就是分别心吗?你能说‘我在用斋时不分别’吗?”那是在打妄语。您若是真的无分别——为什么不啃碗而只吃饭、为什么不吃盘子光吃菜?所以一念不生时的“无心”,其实正是有分别的意识心继续存在著。第八识心如《心经》所云:“无眼耳鼻舌身意……乃至无意识界。”这个第八识真如心根本不会去分别“是饭是碗、是菜是盘”,离见闻觉知故,所以三界中一切时都需要妄心──前七识来配合,八识共同运作,才能成就一切有为功德。 
  圣严师父!您自认已把妄心修成了“无分别心”,但此“无分别心”祂还是在分别;您的“无心”还是妄心所摄,不离见闻觉知心,仍然是您的意识妄心。您是把“一心”粉碎、融化掉,恢复自然的“无心”之意识有心境界,错认为是般若了。《维摩诘经》云:“知是菩提,了众生心行故;不会是菩提,诸入不会故。”任何悟者,所开示的法语若不能与此经文相符合,即非证悟。菩提心既然诸入不会,对于眼、耳、鼻、舌、身、意六入皆不会,故离见闻觉知,不于六尘境中起分别,故名无分别心。第八识心本来就无分别,不是圣严师父您所说的:“把妄心修成为无分别,再恢复自然,心中没有任何念头,才是无心。”祂是本来就在的无分别心,从来不知六尘诸法,所以古德会说:“不知最亲切。”即是此意。可是维摩诘大士又说:“知是菩提,了众生心行故。”虽是诸入不会,可是第八识心又能生万法,又能了知众生心在想什么?所以不是完全无知,但这个知不是在六尘中的知。实相心不是无念,非是圣严师父所说:“心中无念头,却清楚明白。”实相心具六尘外的了别性,祂的起心运作并非凡愚所知,故祖师方便说仍然有念,却是离见闻觉知的念,所以六祖云:“真如自性起念,非眼耳鼻舌能念。”故第八识心非是无念,只是不在六尘诸法中起念。师父!只有当您真实找到了另一个本来就在的第八识无分别心时才是证悟,而不是由意识心修行所变成之误会的无分别心名为证悟,证了如来藏第八识以后,圣严师父您才能不会错解无分别心之意,亦才能体会出“不知最亲切”之密意。 
  圣严师父您能说:那我就不要理人家怎么说,只管自己就好了。如果是这样子,所有跟随您修学般若第一义谛法的四众弟子们,都跟著您一起落在意识妄心中,都落入常见外道境界中,永远都在修行的歧路上前进,这是在戕害佛子们的法身慧命,弟子实在是于心不忍、看不下去,跟随您之四众弟子何其可怜啊!圣严师父!您所说的开悟之心──放下烦恼之心,不正是意识心吗?佛说心总共有八识,第八识心是一切法之根源,能生意识等七识,是能生万法、不生不灭、本来就在的,非是由前七识妄心修行变来的。如果说第八识心是由前七识修行变为无烦恼的心,那十八界又如何来界定?是由第六识或第七识出生的吗?如果是由第六识变成的,那第六意识还是算在十八界中吗?若不在十八界中,那是少了第六识吗?因您修行而使第六识变成了第八识心,十八界就少了一界而不完整了;若是由第六识变成真心,而第六识还在,显然那个真心乃是被出生之法,被出生之法就不是真心,是有生有灭的虚妄法故。如果常住的真心是由第七识变成的,也是会少一界,悟后将会成为十七界,这不是很简单就能理解的道理吗?圣严师父您该不会不懂吧!所以八识中的哪一识心,圣严师父您认为是真心?禅宗祖师所说的开悟,是悟得哪一识心才算是开悟?为了您自己及法鼓山的众多四众弟子的法身慧命著想,请大发慈悲检讨一下,您真的该好好思惟再三!慎重检查自己所述法理是否符合经中所说。 
  二○○二年七月间农禅寺所设置的网站,在〈圣严法师
(原标题:09 第七章 法义辨正──如何判断真假开悟)
 
 
更多>同类佛法文库

推荐排行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禅宗  |  网站地图  |  鄂ICP备 2021019967号
禅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