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如来藏  三摩地  十八界  心经  中阴身  陀罗尼  明心  十信位  意根  公案 

第061集 《维摩诘经》知是菩提、不会是菩提,如何解读?

   日期:2022-09-12    
正元老师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这一个单元我们继续跟大家辨正《琅琊快报》中错误说法的地方。
  在《琅琊快报》2020年8月14日评论说:【1.萧导师对《维摩诘经》“知是菩提,了众生心行故”与“不会是菩提,诸入不会故”解读错误,不是经文原来的意思。经文中“菩提”的原意是“正遍知”、“佛智”、“正智”,不是“第八识(如来藏)”。2.鸠摩罗什译本的“知是菩提,了众生心行故”,玄奘翻译为“遍知是菩提,一切有情所有心行皆遍知故”,黄宝生翻译为“洞悉一切众生心意、行为和意愿是菩提”。不是萧导师所说:阿赖耶识了别自己七转识的心行。3.萧导师将“了众生心行”解读为“第八识能了知众生自己的七转识心行”,而经文的原意其实是“佛智慧遍知一切众生的心行”。】(〈《琅琊快报》2020.8.14:2020.8.11萧平实导师讲经点评〉,琅琊阁。)对于《琅琊快报》这样的评论,我们来解说一下。平实导师这里讲的其实没有错,是琅琊阁自己的观行不透彻、智慧不通达,无法了解第八识的微妙功德。平实导师说的完全是一种现观的智慧,也符合圣教的义理。
  首先来谈一下“知是菩提,了众生心行故”的道理。平实导师是这样说的:【接下来说“知是菩提,了众生心行故。”……所有众生的意识、意根在想什么,想要瞒骗如来藏,永远骗不过去;因为意识与意根所思所念,如来藏完全了知,没有不知的。……等到去禅三破参时,当场我就要考你,为什么说“知是菩提,了众生心行故”?你得要具体的说出来:为什么祂知道众生的意识、意根在想什么?你帮我证明了,我才帮你盖金刚印。……如果亲证了,就可以当场现观祂不是像木头石块一样的全然无知,所以祂虽然离六尘中的见闻觉知,但仍然有知,这就是本觉;只是祂的本觉不属于六尘中的知觉,所以永远不会与贪瞋相应,所以叫作自性清净心,又叫作阿赖耶识。】(《维摩诘经讲记》第二辑,正智出版社,页267)
  这里是一种观行的智慧,当学人因善知识的教导,修集菩萨证悟的福德、智慧资粮,然后真实参究,一旦一念相应,证悟第八识如来藏,发起般若智慧,能现观五阴在世间生活时,七转识跟第八识和合运行的过程中,有各种微妙深细的义理,是没有证悟般若的人所无法现观的。这些观行的智慧能断除更深细的我见,能了知众生只是如来藏所幻化的道理。如果有人能亲证第八识,能观行到第八识在五阴的行住坐卧中所扮演的角色,也能观行第八识为何能圆满成就诸法的功德,那这样对 平实导师的解说就不会有怀疑,因为大家的见地都是一样的缘故。
  此外,琅琊阁说:鸠摩罗什译本的“知是菩提,了众生心行故”,玄奘翻译为“遍知是菩提,一切有情所有心行皆遍知故”。其实这两位译经大师所翻译的文义皆对。既然是在讲菩提,而菩提是觉悟的意思,大乘菩提的觉悟是般若的智慧,依真心第八识如来藏,也就是真如的亲证而发起根本智与后得智的无分别智慧。因此菩提讲的就是五法“相、名、分别、正智、真如”中的正智,这个正智是中道实相的智慧,不属于世俗凡夫取相分别的智慧。菩萨三贤十地都有菩提,只有佛是无上菩提,因此菩提有层次上的差别。
  琅琊阁又说:经文中“菩提”的原意是“正遍知”、“佛智”、“正智”,不是“第八识(如来藏)”。这句话琅琊阁前面说对,后面说错,是什么道理?因为琅琊阁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菩提的原意是正遍知、佛智、正智,说得没错,但是琅琊阁却不知道这些正遍知、佛智、正智,都是依第八识、如来藏、真如的亲证,菩萨才能有这些菩提;而且琅琊阁也不知菩提有层次上的差别。
  琅琊阁说:萧导师将“了众生心行”解读为“第八识能了知众生自己的七转识心行”,而经文的原意其实是“佛智慧遍知一切众生的心行”。这里 平实导师并没有说错,只是琅琊阁的观行不通达、智慧不具足,所以无法了知圣教文义。譬如,世尊弟子证道后,有些能知一棵树有几片叶子,有些能见色身内五脏、六腑,有些能知十人、百人众生心行,有些能知世界成住坏空,有些能到其他佛国世界度化有缘众生;而 佛能知十方世界下一场雨有几滴水,也能知十方众生的起心动念是什么等等,这些都是菩提,是菩提智、菩提行、菩提果的缘故。既然这些无量的菩提都依第八识如来藏而有,那 平实导师说“阿赖耶识了别自己七转识的心行”,当然是正确的。因为“了众生心行”,是了内外一切众生的心行,内外一切法皆是自心如来藏所变生的缘故。
  此外,玄奘菩萨翻译的“遍知是菩提,一切有情所有心行皆遍知故”,也指出众生自己的五阴就是在一切有情当中,所以 平实导师说“阿赖耶识了别自己七转识的心行”,也是正确的。而“遍知”有分因地跟佛地的差别,因地遍知为第八识,佛地遍知通于八、七、六等识,因为第八识如来藏具足无量无边过恒河沙数微妙功德的缘故。而且 平实导师依一切证悟者的观行,觉悟阿赖耶识了别自己七转识的心行,阿赖耶识跟七转识配合得恰到好处,因此才能够在世间正常过生活。所以,第八识绝对不会只了其他有情的心行,而不了自身所变五阴的心行,否则祂就不具足圆成实的法性。
  接着琅琊阁又说:【4.“不会是菩提,诸入不会故”其实是鸠摩罗什的错译,正确的译文应参照玄奘之译文“无门是菩提,内六处等所不离故”。这一句的意涵,应该参考窥基的诠释:“正智(佛智)即是能了知(诸法实相、众生心行)之门,除此更无其它门;正智与内六处,体不相离,依六处起,能了诸法(实相、众生心行),即名为‘门’,更‘无(其它)门’也”。所以,这一句的意思不是萧导师所说的“第八识(如来藏)不会六入、不分别六尘”。】(〈《琅琊快报》2020.8.14:2020.8.11萧平实导师讲经点评〉,琅琊阁。)
  其实这两位译经大师所翻译的文义皆对,是琅琊阁自己的观行不透彻、智慧不通达,无法了解第八识这个微妙甚深的无上法,才会说 鸠摩罗什大师的翻译错误。为何如此说?《维摩诘经》这段经文的论述,主要是在讲菩提的各种法相,包括祂的总相和别相。而菩提指的就是法界实相的觉悟,也就是众生的真心、第八识、如来藏,依这个自心真如的觉悟而说众生有菩提可求。“不会是菩提”是指这个第八识无法像六识心一般,分别六尘境界、领受六尘境界;也就是第八识如来藏在六尘境界中,没有冷热痛痒、没有喜怒哀乐,也没有爱恨情仇;也就是第八识如来藏在六尘境界中,没有五官的觉受,没有感情、没有情绪、没有六识的分别心。因此,鸠摩罗什大师翻译的文义,确实把菩提的真义讲出来了。
  “诸入不会故”:【萧导师:“不会是菩提”就表示阿赖耶识无法了别六尘,只能了别六尘外的法。“诸入不会故”表示不在六尘中了别。“知是菩提,了众生心行故”,所以意根无法影响阿赖耶识。识即了别,但不在六尘中,所以才叫无分别心。无分别心就是第八识,阿赖耶识不分别六尘,只变生十色法(五根+五尘),所以是由阿赖耶识摄持,是阿赖耶识所缘,不能扭曲成论的论述,逼着我要将正法改为他们的法,这样大家怎么见道?】(〈《琅琊快报》2020.8.14:2020.8.11萧平实导师讲经点评〉,琅琊阁。)平实导师的说法完全是一种现观的智慧,也符合圣教的义理。
  首先来谈一下为什么第八识没有六识的分别心?这是因为第八识是众生受果、造业的主体识,为了酬偿圆满众生善恶业的果报,这个果报必须是在六尘境界中来实现的。六识心是主体识依众生善恶业所变生的异熟无记法,目的为分别六尘境界、领受六尘境界,以此来实现因果报偿;而主体识不能有六识心分别六尘境界的功能,否则因果会错乱。譬如地狱的苦境、天界的乐境,第八识如果能像六识心一般分别六尘境界、领受六尘境界,那就会导致众生舍报投胎时,七、八二识会让自己往生到三善道而不入三恶道;这样的话,善恶因缘果报就没办法实现。因此 平实导师说第八识是无分别心,不在六尘中了别,这样的说法也是符合圣教的义理“不会是菩提,诸入不会故”。
  此外,玄奘菩萨的译文“无门是菩提,内六处等所不离故”。这一句窥基法师的诠释:“正智即是能了知之门,除此更无其他门;正智与内六处,体不相离,依六处起,能了诸法,即名为门,更无门也。”琅琊阁又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里不管是 玄奘菩萨、鸠摩罗什大师、窥基法师或是 平实导师,所说皆是法同一味,义理无差别的缘故。正智是依第八识真如的亲证而发起的智慧,是中道实相的智慧,祂是不落两边的智慧,祂也是不取相的智慧,没有世间的妄想颠倒,因此祂又称为无分别智。无分别智不是世间名言,因此祂不分别世间、不分别六尘、不分别森罗万象,这就是无门菩提,也是“不会是菩提”的义理。世人要求证菩提,就应该知道“无门”才是菩提之门;不认取六识的见闻觉知心,不认取能分别六尘、能领受六尘的见闻觉知心。要像 平实导师所说,用见闻觉知的心去找离见闻觉知的心,这就是无门菩提,也是不会菩提,众生有这样的正知见才有证悟菩提的因缘。
  无分别智虽然不会像凡夫的六识心那样取相分别蕴处界的一切法,但是离开六识心、离开蕴处界,也没有无分别智,因此说“内六处等所不离故”。意思就是说,当菩萨证悟第八识,转依祂的真如法性后,六识心能在蕴处界一切法中生起不取相分别的智慧,生起远离二边分别的智慧,生起人我空、法我空的智慧,生起如梦幻泡影的智慧,这个智慧就是无分别智,也叫正智、也叫菩提、也叫中道实相。因此窥基法师说:“正智即是能了知(菩提)之门,除此更无其他门;正智与内六处,体不相离,依六处起,能了诸法(菩提),即名为门,更无门也。”所以说,玄奘菩萨、鸠摩罗什大师、窥基法师或是 平实导师,所说皆是法同一味,义理无差别的缘故。是琅琊阁不了知第八识的真如法性,无法观行第八识的中道实相,不知第八识是正智所依的根本心,因此认为 平实导师所说与 玄奘菩萨不同。
  在2020年8月14日《琅琊快报》又说:【萧导师:阿赖耶识有五遍行心所法,不与五别境心所法相应。别境就是了别境界,所以阿赖耶识是无分别心。这是第一个课题。这十色法是阿赖耶识所缘、变生,不能外于阿赖耶识而有。】是不正确的说法。又认为 平实导师错解五遍行和五别境心所法。《琅琊快报》又说:【正觉增上班一位学员明确指出:“别境”不是“了别境界”的意思,是“别别境界”的意思。“五别境心所法”不是五种了别功能,而是在完成分别后,心识对所缘境生起的一种乃至五种特别的心理活动。】《琅琊快报》又说:【心识的了别通过“五遍行心所”完成。阿赖耶识既然是“识”,当然有了别的功能,了别的就是五根和五尘组成的根身和器世间。】(〈《琅琊快报》2020.8.14:2020.8.11萧平实导师讲经点评〉,琅琊阁。)
  对于《琅琊快报》这样的评论,我们来解说一下。首先,对于五别境心所,这位增上班的学员和琅琊阁都是执言取义,认为 平实导师的遣词用字不同,那它的义理就不对,这是错误的指控。其实 平实导师所说并没有错误,只是这位增上班的学员和琅琊阁对法义不太通达而已。下面我们解释这个道理,五别境心所,即是缘于别别之境所生的五种心所,也就是见闻觉知的六识心,缘于各别不同的境界所生起的五种心所法;而心王能分别了知所缘境的总相,心所能分别了知所缘境的总相跟别相。
  当觉知心缘于可爱乐的境界时能生起欲心所,欲心所能了知分别所缘的六尘境是可爱的、是可乐的。但阿赖耶识没有见闻觉知,没有五别境心所,所以不能了知、分别所缘的六尘是可爱、是可乐的境界。因此 平实导师说阿赖耶识是无分别心并没有错,也就是阿赖耶识没办法分别了知所缘的六尘是属于哪一种境界。
  当觉知心缘于决定、清晰明确的境界时能生起胜解心所,胜解心所能了知分别所缘的六尘境是决定、清晰明确的。但阿赖耶识没有见闻觉知,没有五别境心所,所以不能了知分别所缘的六尘是决定、清晰明确的境界。因此 平实导师说阿赖耶识是无分别心并没有错,也就是阿赖耶识没办法分别了知所缘的六尘是属于哪一种境界。
  当觉知心缘于曾经领受过的境界时能生起念心所,念心所能了知分别所缘的六尘境是曾经领受过的境界,但阿赖耶识没有见闻觉知、没有五别境心所,所以不能了知分别所缘的六尘是曾经领受过的境界。因此 平实导师说阿赖耶识是无分别心并没有错,也就是阿赖耶识没办法分别了知所缘的六尘是属于哪一种境界。
  当觉知心缘于六尘境时,若生起了定、慧二种心所,则定、慧二种心所能了知分别所缘的六尘是祂的所观境。但阿赖耶识没有见闻觉知、没有五别境心所,所以不能了知分别所缘的六尘是祂的所观境。因此 平实导师说阿赖耶识是无分别心并没有错,也就是阿赖耶识没办法分别了知所缘的六尘是属于哪一种境界。
  经由上面的论述,我们知道 平实导师所说“阿赖耶识有五遍行心所法,不与五别境心所法相应。别境就是了别境界,所以阿赖耶识是无分别心”并没有错。而这位增上班的学员和琅琊阁认为“五别境心所法不是五种了别功能,而是在完成分别后,心识对所缘境生起的一种乃至五种特别的心理活动”,要这样说才对。其实,这是因为这位增上班的学员和琅琊阁不了解心王能分别了知所缘境的总相,心所能分别了知所缘境的总相跟别相;不知道五别境心所能分别了知所缘六尘境的总相跟别相,不知道五别境心所能分别了知所缘六尘的各别不同境界,因此对 平实导师所说“别境就是了别境界”不能认同。其实不管是琅琊阁所说的“五个各别之境所生之五种心所”,或是 平实导师所说“别境就是了别境界”,这两种说法都是正确,也都符合教法的真实义理。
  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这个单元就先介绍到这里。
  祝福各位菩萨:身心康泰、学法无碍!
  阿弥陀佛!
 
标签: 佛法读书
 
更多>同类佛法文库

推荐排行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禅宗  |  网站地图  |  鄂ICP备 2021019967号
禅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