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如来藏  三摩地  十八界  心经  中阴身  陀罗尼  明心  十信位  意根  公案 

禅定

   日期:2023-05-05    
尔来多有邪师以定为禅,不知禅——开悟是般若智慧,与禅定不同。智慧无境界,无所得,乃是究竟了义之佛法。禅定则有境界,有所得,通外道法,须以般若慧为前导,乃能了生死,兹略分述如下:
禅定之法皆有境界、有所依、有所住、有入出,境界分段故。前时入某境界、后时出某境界;前时依某境界、后时舍某境界;前时住某境界、后时舍某境界;生时依某境界、死时舍某境界而别依业力所生另一境界。皆是境界分段之出入依住,佛云:「意识者,境界分段计着生。」凡有境界可入、可出、可依、可住者,必因心外之身根缘境变化而散坏。
所依境界是由六根及六识配合而生,意识于诸境界分段计着。然六识之产生,乃因阿赖耶所变内六根接触外六尘而生。众生若死,五根必坏,末那因此不触五尘,意识则消灭;意识若灭,则生前所依所住之一切定心定境及广大神通皆归幻灭。死后意识灵知心消失,只余末那及阿赖耶识,此时即由阿赖耶识中之一念无明烦恼感生后有,则必随业受生,不舍所依境界故。
--------平实导师《生命实相之辨正》
 
再来讲到禅定的部分。定就是制心一处,那么禅呢?不是智慧,禅是静虑。那么定呢?也可以这样子说:心专注一境而不动摇,这样子叫做定。那这个心就是觉知心,也就是令觉知心一直缘于某一法上面而不动摇,这样子就叫做定。当然有把觉知心灭掉,也可以说是定的境界。譬如说,在第四禅当中弃舍觉知心,当他把觉知心弃舍了以后,他就进入了无想定,所以无想定也算是一种定;那么,如果说一个人证得了非想非非想定,那么他证得非想非非想定,他在非想非非想定当中暂时止息觉知心,他就进入了灭尽定当中,那么灭尽定跟无想定,也是定的两种。
接下来我们来看:与觉知相应的定,它到底是处于什么样的状态?所谓的觉知心就是能知能觉的心。既然能知能觉,祂对六尘万法就有所得,所以祂就是有所得,有所得一定有境界,所以祂是有所得、有境界法。既然妄心——觉知心祂能够分别境界,那么祂就有入有出;所有的定呢都有入有出。譬如说,你的觉知心处于这样的一个境界,你知道你是处于这样的境界,那么你就得到了这样的一个境界法,因此,与觉知心相应的定,它一定是有境界法、有所得法。
接下来说:无想定是不是有所得、有境界法呢?无想定当中,仍然有意根在攀缘五尘上面的法尘,因此在无想定当中,其实仍然是有境界、有所得法。而且它也一定要有入有出,因为他必须从第四禅当中进入无想定,那么当他想要出定的时候就出定,那出定以后就叫做出,即使说生于无想天,最多也只有五百大劫就要出定了。所以,无想定也是有境界、有所得、有入出之法。
那么灭尽定呢?阿罗汉证得灭尽定以后,他早上去托钵,回来吃完饭以后,没事他就坐在树下,就入灭尽定去了,第二天早上,太阳起来照到他的身上,他又出定了。所以灭尽定虽然不属于禅定,但是它也不是般若禅所说的禅定,因为它仍然是有入有出之法。
--------《三乘菩提之学佛正见二》<第35集 般若禅不是禅定(上) >杨正旭主讲
 
 
禅定有什么样的本质?我们来看看《大智度论》卷十八 龙树菩萨怎么说:
【外道依止初禅,舍下地欲,乃至依非有想非无想处,舍无所有处;上无所复依,故不能舍非有想非无想处。以更无依处,恐惧失我,畏堕无所得中故。】(《大智度论》卷十八)
我们先来看看说:什么叫做外道呢?心外求法或者是心外见法都叫做外道,也就是想要在真心以外求一个真实法,或者把任何一个真心以外的法当成是真实法,这样子就叫做外道。因此,心外求法的人一定没有断我见,他一定落在五阴当中。
我们再回头来看 龙树菩萨的这一段话说:外道依止初禅,舍下地欲。也就是说:外道他证得初禅以后,他就依止于初禅——也就是说他把初禅当成涅槃,或者是说有一种人把二禅、三禅、四禅当成是涅槃,乃至于说到了非有想非无想处,他是舍弃了无所有处,他到了这样的地步以后,因为他发现再过去已经没有觉知心,已经没有依靠了,所以他就没有办法再舍弃非有想非无想这样的境界——也就是我们的意识觉知心最微细的境界就是非有想非无想的境界。到了这里他为什么不敢舍弃呢?不敢舍弃非有想非无想的境界?因为他再过去他就没有依靠了——觉知心没有依靠。那么证得非有想非无想的这个外道他因为恐惧失去我,因为他把觉知心当成我,他害怕堕入了无所得当中。
所以呢,我们来看看,禅定的本质其实是通外道。外道也证得四禅八定,但是为什么还是外道?因为禅定的本质就是这个样子。从这样的观点来看,其实你就可以了解到:般若禅就是菩萨所修学的法;那么禅定呢,它是一切的人都可以修学的法。也就是它基本上、它的本质上是不同的。
--------《三乘菩提之学佛正见二》<第36集 般若禅不是禅定(下) >杨正旭主讲
 
所谓止,就是菩萨论中常说的舍摩他,观又有一个名称叫毘婆舍那。止是在讲透过禅定的修行,让心制心于一处不动摇,也就是自心决定不移,安止于所缘的境界。观就是当意识心制心于一境不动摇之后,意识心有了定力,而能作思惟观察分别,不论是心中生起的语言文字相的观察了别,还是没有语言文字相的直接观察分别;所以论中常用静虑这个名词来说明止与观,也就是能令心处于清静下,所作的思虑观察。因此禅定这个名词,是包含禅定跟静虑,也就是透过定的修行,让我们意识心安住一境,不攀缘其他法,降伏种种烦恼妄想,让心住于一境性中;在心得定得止之后,再来作思虑观察,而于所思所观察法有了智慧,心得决定不会动摇,这就是由止入观、由观证慧的道理。所以三乘菩提佛法智慧,都需要有深入的止观作前提,有一定的止,也就是定的发起才能入观,来出生二乘解脱道的智慧,或者起大乘思惟观,出生大乘佛菩提智慧。平实导师常教导我们,来修止观才能够次第实证三乘菩提佛法智慧;意思就是要培养有好的未到地定的定力,才能够在历缘对境的时候去作现观,才有因缘契入二乘初见道,把我见烦恼断除,也同样依未到地定作庄严,才有能力起大乘思惟观,能于大乘初见道,也就是禅宗开悟明心,有因缘可以实证。
了解止观初步内涵,我们再为大家进一步介绍世间禅定所修止观与二乘法所修止观,及大乘法所修止观之间的差别。这三种止观,都是要由下地的止,才能够进入观行阶段,这观行过程就是观。由于观而能安住禅定中,或智慧境界中,能于此境心得决定不动摇而得到止,再依下地所证心得决定止的功德,次第进修更上地的观行,而进得上地的止;如此辗转来增上,能够次第证入更深的止观境界,证入更上乘的世间禅定,或更胜妙的三乘菩提佛法智慧。
世间禅定的止观,只是能暂时伏住烦恼,当心得止之后能于定中起观,来观察禅定的过程,或能弃舍禅定定境的执著,才能让自己证入更深的禅定。同样是由止入观,由观得止,这样的增上过程,二乘所修的止观,是在修禅定过程中,因为止的增上而能来起观;有了观察智慧来断我见我执烦恼,次第断除这些烦恼,最后断尽我执烦恼之后,就能够成就声闻解脱道的极果——四果阿罗汉位,或者依因缘观行来实证缘觉菩提极果——辟支佛的果位。所以二乘法修止观,都要在闲静处宴坐思惟,或在林中起观行思惟来修止观;透过这样的止观过程,来次第断除二乘人出离三界生死的我见我执烦恼。
大乘法道所修的止观,也是在说依止,让心止于一境,于所得实相智慧心得决定不动摇。而所说的观,也是在说去观察实相法界的境界,这个所观是依性境现量上之观察,并不是意识心自身的虚妄想像。所以大乘菩萨的止观,是依般若智慧来修止观,也是在跟大众同事利行当中,在日常生活当中修止观,是能于世事烦恼当中修止观;是不用尽舍喜乐种种觉受,但也并不会执著这些觉受来修止观;更是转依各自所证本来自性清净涅槃的如来藏来修止观。所以大乘菩萨所修止观,是函盖心真如第八识—真心如来藏—的实证,也函盖悟后起修,转依所证如来藏来修止观。悟后起修的大乘菩萨们,还是为六波罗蜜法所缠缚,还是有法执尚未断尽,仍然要继续修止观,这要到佛地,才能够究竟圆满大乘的止观。
--------《三乘菩提之入门起信二》<第101集 止观双运(上)>柯正村老师
 

 

 
 
标签: 佛教名词
 
更多>同类佛法文库

推荐排行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禅宗  |  网站地图  |  鄂ICP备 2021019967号
禅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