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如来藏  三摩地  十八界  心经  中阴身  陀罗尼  明心  十信位  意根  公案 

定力

   日期:2023-05-05    
不缘外境的静心境界,虽然也是禅、也是定,却是定力而不只是定相。定相就是定的表相,就是打坐时一动不动,但没有定力。打坐时只是身体不动,其实内心里面还是一直在动,一直努力在跟妄想对抗,没有定境,更谈不上初禅以上的禅定。定境则是进入定的境界里面,譬如一念不生的境界,或是在深的未到地定中,虽然眼睛半开,坐到后来不见头手、床敷,乃至性障消除发起初禅,住于初禅的身乐中等,都是定境。而参禅要的是定力,要培养起能够进入定境的定力,却不进入定的境界中。因为参禅的目的在发起出世间的般若慧,目的在证悟明心、眼见佛性,所以锻炼定力不要落入定境中,更不着于定相。也就是说,定的目的是要让我们能够参禅,不会落入意识思惟妄想之中,能够真参实证。定的功用,就是因为定的力量而产生作用,使我们能够悟明真心,能清楚的眼见佛性,使我们能够亲证某一些定的境界,减少我们许多的烦恼。所以定力的定义,可以说就是心不随定,亦不舍定。因为心如果随定的话,就会进入定境而不能参禅;心如果舍定的话就会散乱,不能保持正念,一样不能参禅。
由此可知:参禅的定是讲心一境性,是觉知心处于一念不生状态,还要再提起一个参究的净念,以这个净念一念相续而不断绝,不是住于一念不生,不是进入定境中。因为正如黄龙慧南禅师说的:人人尽有生缘处。每一个参禅人求悟,确实都是生缘处处。每一个人法身慧命出生的因缘,是一天二十四个小时都有、到处都有,你数之不尽。必须要具有这样不论在静中或动中,都一念不生、不缘外境,却又能提起一个参究的净念相续不绝的功夫,才不会错失一切证悟的因缘。而这净念相续不绝的功夫,不正是《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所说:忆佛念佛,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入三摩地。将眼耳鼻舌身意六识的种种妄想、妄念,都回归到意识、意根的忆佛念佛的念来,这就是都摄六根。这时候不想任何杂念,只有一个忆佛的念,这叫净念相继。
--------《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三》<第019集 禅净双修在佛法上能成立吗? >陈正源老师
 
对于一个能够眼见佛性分明的菩萨来说,他就能够把从静中修来的定力带到动态当中来,因此在动静之中都能够制心一处、正念分明,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动静一如的境界。我们可以这样说:如果我们想要实证眼见佛性的境界,定力的锻炼不但是在静中要做,在动态当中更要做,最后能够在动静之中都能够心不散乱、制心一处。而且不但能够制心一处,还要有一个正念,清楚分明不会遗失,这样才能产生真正的定力。这也是一切想要眼见佛性的菩萨们所应该具备的基础行门功夫。任何一个眼见佛性清楚分明的菩萨,他一定具有这样的功夫,这个时候他一定就可以很清楚的分辨,什么叫作定力,什么叫作定相,以及什么叫作定境。这三者之间有什么样的差别,他都能够了然于胸没有疑惑。
各位菩萨,您也许想要问:那到底什么才是定力呢?其实所谓的定力就是心不随定、亦不舍定。这是什么意思呢?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我们的心随着定的话,就会进入定境而没有办法参禅。我们的心如果舍定的话,心就会散乱,没有办法制心一处,话头当然也就看不见了,也因为没有办法保持正念,所以就没有办法参究如何是佛性的话头。一个眼见佛性分明的菩萨,他一定可以深刻的了知,我们修定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能够参禅;能够在真参实证的时候,不会落到意识思惟妄想当中。而定的作用,则是因为定的力量所产生的作用,这种定的作用,使我们能够清楚的眼见佛性。菩萨们如果能够确实了知修定的道理,自然就不会对定境和定相产生执著,而被定境和定相所拘束了。
--------《三乘菩提之念佛法门》<第71集 定的正受(二)解脱正受(一) >正圜老师
 
禅定定力的锻炼是修行者平常必要的功课,所以正觉同修会的无相念佛方法是每个同修必练的功夫,甚至我们要求必须有未到地定的定力,因为定力可以使人降伏烦恼与性障,并且依未到地定的定力才能作为看话头与参禅的工具,进一步实证真我如来藏,生起般若智慧。但是如果只有禅定三昧并不能使人解脱,那什么是三昧呢?三昧,又称为三昧耶,就是定的意思。定又可分为禅定的制心一处的定,称为禅定三昧;还有一种是实证解脱道与佛菩提道智慧上的心得决定,称为智慧三昧。当智慧生起,心得决定不再改变时,那么不须要刻意入定,心自然就安定自在了。所以病苦时应当以解脱道的空、无相、无愿智慧三昧来观察,观察五蕴是无常空、无我,也无我所;因为无常空、无我与无我所,所以五蕴无有真实相貌,所以是无相;因为无相而不再有渴爱三界有的愿求,所以是无愿;因为无愿而不造作三界后有业种,并且断除我爱之后有种子,这样舍寿以后,便不再于三界现起心行了,于是我便不再于三界中受生了,这样至少才不会退转于二乘解脱道的智慧三昧,就能够得到解脱了。换句话说,我们必须从智慧的空、无相、无愿的三昧来观察,了知由于病痛而不能进入禅定三昧,不代表定力退失了,也与解脱的证境无关,其实都只是色身的病苦,是五蕴之苦,而五蕴无常、虚妄,非真实我,从此以后,五蕴再大的病痛也都与他无关了,就不会退失于二乘解脱道的智慧证境,就可以依二乘解脱道的智慧三昧而得到解脱了。
--------《三乘菩提之阿含正义二》<第123集 病苦时如何解脱?>正雯老师

 

 
 
标签: 佛教名词
 
更多>同类佛法文库

推荐排行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禅宗  |  网站地图  |  鄂ICP备 2021019967号
禅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