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如来藏  三摩地  十八界  心经  中阴身  陀罗尼  明心  十信位  意根  公案 

同分妄见

   日期:2023-05-05    
日月星辰相互之间的因果关系,也就是说地球、太阳、月亮之间的形成的引力的关系,乃至于九大行星跟太阳,跟地球,相互之间形成的一个共业的共业网,那这个共业网是谁所造成的呢?这个共业的网,其实还是不离开因果。
我们姑且不谈这个宇宙——广大的宇宙的相互之间的关系,这个从我们整个太阳系来讲的话,远至到我们整个银河旋系,乃至于无量的银河旋系,其实它本身都是有互相运作的一个牵引的关系。那为什么会有这些牵引关系的话,这个就是来自于众生的共业,这个就是来自于众生的共业,那众生的共业是来自于众生的别业。那众生为什么会有这些共业,为什么会有这些别业呢?这个就是来自于众生的同分妄见,这个是《楞严经》里面 佛所开示的,这个是来自于众生的同分妄见。那这个众生的同分妄见,就会有众生的同生基。什么叫作同生基?就是众生能够出生共同的浮尘,或是说众生能够出生自己各自业果的同生基。譬如说我们人类,有人类共同的一个同生基,这个是人类的众同分。那我们所有一切众生,地球的所有一切众生,有地球所有一切众生的同生基,那这个都是来自于这个同分妄见来的,同分妄见会形成众生的共业。
那为什么会有同分妄见呢?同分妄见其实是来自于众生的别业来的,众生各自有各自众生的别业。也就是说,譬如说我们地球的众生有很多的众生,我们其他微细的生物姑且不谈;地球的众生有人类的众生,有各种畜生道的众生,譬如说有狗道的众生,乃至于胎、卵、湿、化,各个畜生道的众生,我们共同生活在这个地球上面。为什么会我们共同生活在这个地球上面?就是因为我们生活在这个地球上面的这个众生,有共同受报于这个地方的这样子的一个共业。那为什么每一个众生所出生的样貌是不一样呢?这个就是因为有众生各自各自的别业,因为过去世您所造作的业果,储存下来的这个业种,形成您这一世受持的业力,所以再一次的形成的无明缘行,识缘名色,由您的如来藏再一次出生了您这一世的名色。那什么叫作名色呢?这个名色其实就是您这一世的正报身。那什么是正报身呢?譬如说狗生为狗身,狮子生为狮子的身,蛇生为蛇身,这个就是什么?这一世的正报身;那我们人生为人身,这个就是我们人的正报身。所以,这个是共业之中有别业,别业之中有共业。
乃至于我们人道众生,有美国人,有人,有其他日本人,乃至于东南亚,各各有各各世界的人。各各世界的人为什么同样会生出二个眼睛、二个耳朵、一个鼻子、一个嘴巴呢?为什么同是二只手、二只脚,而且站立行走的呢?这个就是我们所有人类的众同分。但是人类的众同分所形成的,为什么是这样子?就是因为众生的共业,人类所形成的这样子的一个众同分的同生基,所形成这样子的一个共业,所以才会有这样子的一个情形。
但是所有的人类里面,一样是有他的别业存在,一样是有他的别业存在。这个别业,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别业,人有人的别业,那美国人有美国人的别业,乃至于各各每一个人的个体,有各自的别业。譬如说同一个家庭里面,同一个家庭里面,之所谓生在同一个家庭,就是因为有同一个家庭出生的一个共业。那为什么同一个家庭里面的人,每一个人的命运会不一样?那这个就是因为,每一个人有每一个人过去世所造作的身口意行,所留下来的这样的一个业种,让你的业力不断,形成每一个人的别业,所以每一个人的命运不同。譬如说,同样乘一辆车,在高速公路上发生了车祸,一家人共乘一部车,有的人会遭受重大的灾害,有的人只是受轻伤,有的人甚至没有什么样的一个灾害;那这个就是每一个人过去世所造作的这样子的业果不同,所以会形成这样子的业缘。而不是说哪一个人很幸运,所以他没有受伤,哪一个人就是因为他比较倒霉,所以他因为车祸死掉。其实这个都是跟过去世的业果,过去世的业果所形成的业力,有很密切的关系。那这个关系从大到小,都是离不开众生的别业,还有共业的业力的影响。
那我们说太岁星这个木星,还有太阳系的九大行星,太阳系的九大行星这个木星——其实太阳系里面,其实也不止九大行星,这个是过去的一个理论;其实在地球跟火星之间,有一个小行星群,这一部分其实是推测过去还有一个行星,那这个是已经爆炸的一个行星,变成一个小行星群一个碎片,这个其实一样是受着九大行星互相运作牵扯的引力的影响。这个引力有没有影响到我们的生活呢?当然是有影响,譬如说月球影响到地球的潮汐,这个潮汐就影响到我们的生活了。这个东西是不是就是有一个造物主来操控这个引力呢?不是!这个日月星辰的这些影响,全部都是众生共业所使然,并不是说有一个造物主来操控的。
所以,如果要改变这些共业,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必须要先改变自己的别业开始;也就是说你必须要依止着佛法,往着佛法修行的道路,去灭除我见,去断除这些轮迴生死的烦恼,这个才是真正的能够主宰您的祸福。
阿弥陀佛!
--------《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 <第090集 太岁主宰人的祸、福吗?> 正文老师主讲
 
 
标签: 佛教名词
 
更多>同类佛法文库

推荐排行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禅宗  |  网站地图  |  鄂ICP备 2021019967号
禅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