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如来藏  三摩地  十八界  心经  中阴身  陀罗尼  明心  十信位  意根  公案 

第71集 定的正受(二)解脱正受(一) 正圜老师 主讲

   日期:2018-07-12     作者:三乘菩提    

  各位菩萨,  阿弥陀佛!
  在上一集中,我们谈过“见地正受”以及“定的正受”可分为七点,并且谈过其中的两点,包括“觉明现前”以及“非定不禅”的道理之后,今天我们要继续来说明第三个定的正受。
  第三个“定的正受”是说他能够体会定力、定相和定境的差别。基本上,我们一般人只要听说修定,直接想到就是要把腿盘起来坐在蒲团上,就好像老僧入定一样。大家总以为说用七支坐法,有模有样的正襟危坐着,不许别人来打扰,以为这样就是在修定,其实这样叫作“定相”,是修定的一种表相。透过这样的定相,我们应用一些方法,譬如说数息法、观心法、观念的起处,或者是持名念佛等等方法,使我们的心渐渐的安定下来了,妄想就渐渐的变少。到后来连妄念也很少了,可以安住在某一些定的境界里面,这时候我们就说他已经证得一些“定境”了。这种人虽然可以证得某些定境,但是这种定的功夫,通常是在打坐中才有,在下了座以后,心又照常散乱,很容易又照样发脾气,或者照样的贪瞋痴不断。如果我们是有这种情况的话,就知道说我们的定力是偏在静的一边了
  然而对于一个能够眼见佛性分明的菩萨来说,他就能够把从静中修来的定力带到动态当中来,因此在动静之中都能够制心一处、正念分明,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动静一如”的境界。我们可以这样说:如果我们想要实证眼见佛性的境界,定力的锻炼不但是在静中要做,在动态当中更要做,最后能够在动静之中都能够心不散乱、制心一处。而且不但能够制心一处,还要有一个正念,清楚分明不会遗失,这样才能产生真正的定力。这也是一切想要眼见佛性的菩萨们所应该具备的基础行门功夫。任何一个眼见佛性清楚分明的菩萨,他一定具有这样的功夫,这个时候他一定就可以很清楚的分辨,什么叫作“定力”,什么叫作“定相”,以及什么叫作“定境”。这三者之间有什么样的差别,他都能够了然于胸没有疑惑。
  各位菩萨,您也许想要问:“那到底什么才是定力呢?”其实所谓的定力就是心不随定、亦不舍定。这是什么意思呢?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我们的心随着定的话,就会进入定境而没有办法参禅。我们的心如果舍定的话,心就会散乱,没有办法制心一处,话头当然也就看不见了,也因为没有办法保持正念,所以就没有办法参究如何是佛性的话头。一个眼见佛性分明的菩萨,他一定可以深刻的了知,我们修定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能够参禅;能够在真参实证的时候,不会落到意识思惟妄想当中。而定的作用,则是因为定的力量所产生的作用,这种定的作用,使我们能够清楚的眼见佛性。菩萨们如果能够确实了知修定的道理,自然就不会对定境和定相产生执着,而被定境和定相所拘束了。
  各位菩萨,经过这样的说明,您是不是对“定力”、“定相”和“定境”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呢?如果您对我们这一段的说明能够如实理解,那么对于您将来要求证实相念佛法门,一定有非常多的帮助。
  接下来我们介绍第四个“定的正受”。第四个定的正受是说这位实证实相念佛的菩萨,他完全明白了禅与定之间的差别。对于一个已经明心见性的菩萨来说,定的功夫他已经锻炼起来了,参禅的过程他也已经体验过了,所以他对于修禅与修定之间有什么差别完全了然于胸,没有丝毫的疑惑。譬如说,当有人以持咒或者是持佛名号、数息或者是修止观种种方法,把它当作修禅来修的时候,这一位菩萨就知道他们都错了,错在什么地方、为什么错,他完全能够了解,为什么呢?因为禅是般若,禅不是禅定。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他知道:禅定是功夫法门,属于事修;而禅是般若,是智慧法门。菩萨们由于这样的清楚认知,所以就能够远离一般人“以定为禅”的种种过失。
  各位菩萨,这种“以定为禅”的现象,也是一般参禅人最容易落入的境界相,总是会错把各种离念、无念的觉知心所安住的境界,误以为是找到如来藏实相心呢,却不知道这些知见都是错误的知见。各位菩萨,如果想要真修实参的话,就应该要赶快远离这种“以定为禅”的错误见解。这样才会有明心见性的因缘。
  第五个定的正受是,他知道修定并不是仅仅在静中修一念不生的功夫就可以了,而主要是应该要在动中修学“正念相续”的功夫。那到底什么才是“正念相续”的功夫呢?所谓“正念相续”,并不是说在心里面保持没有妄想、没有杂念的状态,就可以叫作“正念相续”,而是要有一个清净的念存在。譬如说我们是体验真如的念,或者是眼见佛性的念,甚至于我们在忆佛想佛的念,都是属于清净的念。假使有人是用修数息观的话,只用一个数目字的声音在心中,譬如说“一”……不停的在心中延续,这也算是正念,甚至于在心更细腻的时候,我们把“一”这个声音也把它舍掉,而住在“一”的数目字的意念里面。
  各位菩萨,这和参禅人所谓的“看话头”,其实都是一样的意思,这样才叫作“正念相续”。而不是说心中完全无念的“一念不生”状态可以叫作“正念相续”。各位菩萨,这一个“正念相续”的知见很重要,希望大家都能够明白。
  接下来我们继续介绍第六个定的正受。这个实证实相念佛的菩萨,他能够明白接下来的修行必须要继续的修学禅定功夫,以及要修学无量百千三昧的事修功夫和境界。大家心里一定会这样想问,菩萨们为什么能够自己明白悟后起修的道理呢?其实这都是由于大乘见道的功德所引生,才会有这样的智慧出现。已经见道的大乘菩萨们一定会深刻的了解到,我们经由参禅而明心见性了,这是属于慧的解脱。然而菩萨即使证得了慧解脱了,仍然没有办法自己自主生死,生死仍要待缘。假使菩萨们想要求证俱解脱的话,就必须要加修四禅的功夫,有了四禅的定力以后,才能够提前舍报或者延后舍报,也就是说什么时候要舍报,完全可以由自己来决定。当然除了舍报的时间可以由自己作主以外,未来生要在什么地方,要在什么样的家庭出生,也可以由自己来作主。这种可以自主生死的功德,完全是菩萨所具有的俱解脱的证量,所展现出来的功德力。所以说菩萨在明心见性以后,如果要往俱解脱的境界前进,除了必须要修学静中的定力以外,也要在动中进一步去修除烦恼和习气,这样才能一步一步的往俱解脱的修道之路迈进。以上所介绍是第六个定的正受。
  接下来我们介绍第七个定的正受。第七个定的正受是说,在悟后起修的过程里面,这位菩萨会渐渐的明白,修除烦恼和习气是修定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一般人总以为,要修四禅八定就必须要不停的打坐、不停的锻炼功夫,认为这样才是修定。但是对于一个真正有禅定证量的菩萨而言,他会告诉我们:假使我们要修初禅、二禅、三禅,乃至四禅的功夫,除了一方面要增强定力以外,另一方面我们要努力地断除各种烦恼和习气;这样两者相辅相成,才是使我们的定力可以快速成就的最重要因素。特别是当我们修学很久,才终于可以进入二禅,也就是可以证得“无觉无观”三昧以后,对于应该要修除烦恼和习气的体验最为深刻,为什么呢?因为如果我们的烦恼不断除、习气深重,那么绝对是不可能进入二禅以上的禅定境界。因此我们说修除烦恼和习气,也是修定的人所必须要努力下功夫的地方。
  各位菩萨,以上所介绍的是定的七种功德正受。相信大家在听过我们说明以后,对于禅与定的分际,以及我们要怎样把禅定修好都有了一些基本的概念。
  虽然说“非定不禅”,也就是说假使没有相当的定力,绝对是不可能开悟明心、眼见佛性的。但是六祖慧能大师却也告诉我们:“唯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六祖坛经》卷一)。这个意思是说,佛法的修证还是以能够开悟明心、眼见佛性最重要,而不是一味的去追求禅定解脱的境界。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真正的解脱是要靠智慧去断除烦恼,才能解脱生死轮回之痛苦,而不是靠四禅八定把烦恼给暂时降伏,不让它起现行就可以说得解脱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禅定即使修到了四禅八定都具足了,在舍寿以后却仍然必须在三界当中流转,没有办法解脱于生死之苦。因此说,对于一个精进的修行者而言,能够如实的了知“禅”与“定”的分际和其中的差别,这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如实了解以后,才不会走错路头白费光阴,乃至浪费生命。希望在电视机前面,有缘听闻这一段法义的菩萨,都能够确实的了解定力、定相以及定境之间的差别法相,并且能够经由禅定的帮助,大步的迈向明心见性,实证实相念佛的境界。
  各位菩萨,以上所介绍的是实证实相念佛人有关定的七点正受,提供诸位菩萨作参考。
  在介绍完定的功德正受之后,接下来我们要继续说明实相念佛人所得功德正受的第三目,叫作“解脱正受”。各位菩萨,请问您,什么叫作解脱呢?是不是大家都想要得解脱呢?我们都知道,解脱的相反就是系缚,譬如说我们被别人用五花大绑给绑起来了,在动弹不得的时候,我们就知道这就叫作系缚,叫作不得解脱。相反来说,如果我们用方法把捆住我们的绳索给解开了,那我们就可以得解脱了。
  各位菩萨,一切的有情众生,由于无量世来被无明所遮障,因此就被种种的烦恼和习气所系缚,所以就在三界当中不停的流转,没有办法解脱于生死。而菩萨们却可以经由修行、证道而渐渐解脱于三界的系缚。譬如说,明心的菩萨一定可以获得三缚结的解脱功德,也就是一定会断我见、疑见和断戒禁取见;如果是见性不退的菩萨,那么一定可以获得薄贪瞋痴的解脱功德,也就是说贪瞋痴可以淡薄;甚至于过牢关的菩萨,就可以获得断五下分结乃至断五上分结的解脱功德。
  这是大致上的情况,但是并不是大家都是这个样子。为什么会这么说呢?我们如果以见性来作例子的话,也就是说见性菩萨他们的定力好不好,会有退与不退的差别产生,但是如果是明心或者是过牢关的话,那么就永远不会有退失的时候了。这些明心见性的解脱功德正受和其他的功德正受,会因为每一位修证者的根器、福德、禅悦和定力的不同,所以会有退与不退的差别存在。也因为这些境界的退与不退,所以会导致每一个人所得的功德正受有所不同。因此并不是说大家明心见性以后,所得的功德正受都是一样的。这一点希望各位菩萨也能够建立起一些知见。
  在简单介绍过解脱的概念以后,接下来我们要将实证实相念佛所可以获得的“解脱正受”,大致分成八点来为各位作说明。第一个解脱正受是“具深慈悲心”:菩萨们由于已经亲证实相心如来藏,可以深切的了知如来藏本来解脱的境界,这个时候如果再反观其他的有情众生,却还在生死大海当中头出头没,到现在仍然没有办法觉悟生命的实相,菩萨因此就生起了广大的慈悲心,想要救度一切的有情众生出离生死苦海。
  古德常说“慈能与乐、悲能拔苦”,意思是说,这位已经证得念佛三昧的菩萨,他对于一切有情众生的痛苦和喜乐都能感同身受。譬如说,当他看到一群小朋友在玩耍游戏的时候,他内心也没来由的就跟着快乐起来;当他看到别人痛苦的时候,也会没来由的跟着难过;在他内心深处总是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够离开痛苦,得到安乐。尤其是当他看见别人学佛数十年,而仍然无法得力,甚至于被邪见、被邪师所误导的时候,心里更是难过,总是想办法要去帮助他们,这就叫作慈悲心。这种慈悲心是不修而有,也是亲证实相以后会自然生起的一种心情。这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就是我们所说的慈悲心,所以说具深慈悲心是实相念佛人所获得的第一个解脱功德正受。
  第二个解脱功德正受是说,可以“远离以我为中心的私心”。人们之所以会有私心产生,都是因为觉得有一个“我”能够有所得,所以才会产生私心。譬如说有人送来了一杯水,我喝了这杯水可以解渴,所以“我”就解除了口渴,不再口渴了。或者说,有人送“我”一本书,是精装本,好漂亮!这是因为有一个“我”,觉得“我”获得了一本精美的书,所以生起了喜乐。因此,因为有一个“我”,得到这一本书,所以“我”就怕这一本书被别人偷走了,因此就产生了私心。而现在既然没有一个“我”的存在,也就没有人有所得,既然无所得,谁要就送给谁,别人也就不用偷了。由于这样的观行,可以证实没有一个“我”的存在,因此就可以除掉私心作祟的情况。一般众生之所以常常会被烦恼所系缚,没有办法得解脱,最主要的原因都是因为有一个“我”的真实存在,担心我所拥有的东西不见了,因此心生恐惧。而如今我们所亲证的实相心却是离开我与我所的,没有一个真实的我存在,因此就能够渐渐远离因为我与我所而产生的私心,得到了解脱功德受用。
  各位菩萨,以上所介绍的是解脱正受中的前面两点,也就是说“具深慈悲心”以及“远离以我为中心的私心”。
  今天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只能说到这里,下一集中我们再继续为大家详细说明,非常谢谢您的收看,再会!
   阿弥陀佛!
(原标题:第71集 定的正受(二)解脱正受(一) 正圜老师 主讲)
 
 
更多>同类佛法文库

推荐排行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禅宗  |  网站地图  |  鄂ICP备 2021019967号
禅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