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识论
玄奘始从天竺投生于中国前,以曾三世为护法故而为国王,以致失去往世已有之神通与意生身故有胎昧;然于西行天竺取经之前,已经恢复往昔天竺时所证之解脱果及证真如与眼见佛性之智慧,当时已成为慧解脱及实证真如与佛性之菩萨,已有如幻观的现量;依菩萨愿不舍众生,及为求具足而完整的成佛之道圣教得以弘传于中国,广利华夏学人,方始发愿前往天竺而不顾禁令与安危,西行求经;返回大唐之后广译诸经,又造此论,成佛之道的完整内容方得弘扬于中国,成为中国至今傲视全球的文化瑰宝,译经之后不久,禅宗之证悟明心,因有诸经之护持而得以广弘。
对于返回中土已经通达真如的玄奘菩萨而言,是已经入地的圣者,证得多种现观;而他对于三界爱的现行已经断除,因此证得阿罗汉果而解脱于我执、我所执;并已断除习气种子随眠,兼有深妙的无生法忍,是故玄奘造作此论时绝非为自身名闻或利养,纯粹为了利他而造论。
碑文全文:
祖师堂启建缘由宋克勤圜悟师(一○六三~一一三五)参于临济杨岐五祖山法眼禅师,最后明心见性二关齐破,智慧深利,嗣即奉命分座说法。后则行脚出方,风骨俨然,莫不敬畏;又能周旋朝野,历徽宗、钦宗、高宗三朝,名相重臣荐举,庙堂诸公礼赞。大师每唱《华严》妙谛,义理斐然壮阔严丽,世无其匹;门人又集其住碧岩时晚参开示,成《碧岩录》,风行天下,至今犹为禅门圭臬。克勤大师悯念众生,早预后世弘法,欲择心性醇厚而志向刚毅之弟子以为未来大计,然甚难得。
迨徽宗命请大师迁往天宁,时有大慧宗杲游历诸方,勘尽野狐大师,惟欠最后一筛,闻讯喜往天宁投于座下,大师于焉欢喜得人,视为龙象。大慧禅师既得因缘,前后际断,寤寐一如;再于「有句无句」处费尽思量,时克勤大师示曰「相随来也」,大慧禅师顿会无碍,承担原已触证之真如,迥无滞碍,后为一代宗师。
乃靖康之乱,师徒分散,克勤大师后于云居山重启法教,虚悬首座以待大慧之来;后大慧多方探询大师踪迹赶来,即入首座寮;次日分座开演佛法,一时轰动,致有血溅梵天公案至今流传焉,而大师与大慧师徒情笃始终无改。
大慧禅师自奉甚俭,不受财物供养,而敬奉大师犹父,每遇僧衣或时新供养,悉皆上供和尚,如是澹泊自处;大师则多赐还,大慧随即分赠兄弟,不事存积。
俟克勤大师告老还乡,大慧携行囊追至渡头欲随侍终老,然克勤不允,惟殷殷委咐护法大业。克勤大师造〈临济正宗记〉遗大慧禅师,咐嘱护法大业,大慧禅师更不负托,擎柱中天。
而今比知双方来历,克勤大师乃如来座下舍利弗尊者后身,智慧第一;大慧禅师亦为如来座下尊者,谊属兄弟,演经论法炯超群伦。如来示寂后,二人再会华夏,同心护持佛法不坠。克勤大师谢世以次杳无音讯,料往色究竟天如来座下,独留大慧宗杲后身在此千载,匡复正教。
而今大师所在虽远,实感德深意重,首念同在如来座下兄弟道情,次因师徒血脉传承,三为如来正教久远计,乃于二○○六年择大溪莲花宝地启建○○祖师堂纪念之,用为选佛场;亦告来者,勉令师徒道情不渝,共兴如来胜法。
忆昔大慧禅师演法于同门,然同门竟未之信;大慧慈悯,举手方欲施与机锋助悟,时克勤大师疾以手刀止之曰:「还早咧!」如是叮咛佛法应须观机,不得轻传。以此因缘造克勤大师手刀像,于○○祖师堂大殿一体供奉。兹因整修山门,有鉴法运昌盛,佛法中兴可期,遥念释迦古佛深恩厚德,并圜悟师、弟胸怀足为千古典范,是以略述来历以为纪念。公元二○一七年元月
那麼「書寫」當然也有不同的層次,眞正會「書寫」的人,他寫這部經時用不著紙張,也用不著筆墨,這才是眞會書寫的人。也就是說,眞會寫「此經」的人是不用筆墨的,用筆墨寫出來的並不是眞正的「此經」,只是表義上的「此經」而已,全都落入表相上。我們公案拈提的CD中不是有一首詞嗎?說眞悟的人揮筆不沾墨,對吧?直接就揮筆寫了。眞正的「佛經」是不需要用筆墨紙張來寫的,《西遊記》那一群四個人加上龍馬,其實就只是一個唐三藏,去到西天取經千辛萬苦老命幾乎都沒了;然而取回來的「佛經」(你們有沒有讀過《西遊記》?)取回來的「佛經」卻是無字天書。因爲他取回來的「佛經」就只是《妙法蓮華經》,也就是《金剛經》、《心經》,言語道斷,哪還有字呢?
我眞的很懷疑作者應該是證悟的菩薩,他沒辦法弘揚就寫來排遣時間等候因緣;但唐三藏前往西天時時,其實已經自己證得慧解脫果以及證悟明心,而且是眼見佛性了,只因爲大乘的道次第等經文還沒有傳來中國,他又因胎昧而忘記了,得要去西天弄懂成佛的全部道次第,才能繼續往前修道,以免老是停留在眞見道位中,才需要去西天取經。也眞的是取經,是取大乘道次第的經典,主要就是根本論--《瑜伽師地論》,悟後應該進修的整個道次第就全部明朗了然,所以這件取經的事情還眞的極重要。
但《西遊記》的作者,應該是個證悟的人,眼見時局無法弘法,就寫這種言情小說來排遣時光,慢慢等待因緣吧?因爲,你們看那一條龍馬,你們不是每週二都騎著龍馬來的嗎?對不?騎龍馬來講堂時,這豬八戒前五識老是到處瞄、到處看,想著有什麼好吃的先吃一吃,有什麼好東西先買一買,對吧?還眞的是猪八戒,怪不得需要用八戒來對治他。又是由誰自始至終在制止豬八戒?正是意識孫悟空啊!他一天到晚甩猪八戒巴掌,對不對?這前五識亂貪時,意識就制止說:「不行!你再這樣作,就是壞蛋,要處罰。」旁邊緊盯著的沙悟淨有沒有爲這事情講過話?很少,對吧?他在幹什麼?他是把所有行李抱得緊緊的,寧死也不丢的,是不是?那沙悟淨究竟是誰呢?他就好像沒有語言文字的靜默者,很少看到他講話,就只是把行李和龍馬抓得緊緊的,他究竟是誰?不正是意根在顯示遍計執性嗎?那麼最後剩下誰?唐三藏,他看起来笨笨的,妖怪來了他也不懂得分別,好吃的也不懂得要贪,金銀財寶也不會想要取,美女來了他也不懂得要,他究竟是誰?(大眾回答:○○○!)對了!對了?你們看,所以我真的懷疑他(疑作者是證悟者)。
因爲有一些時候,假使當朝皇帝一直壓制正法時,你得要設法寫些東西排遣時光,也藉著書本來接引少數的有緣人;時局不好,又不可以冒犯皇帝。那時你該怎麼辦?就寫一些表淺而有寓意的文字,正好世諦流布去,看看有沒有知音會來找你,應該如此!那麼唐三藏去西天取回來的「佛經」說是無字天書,那個作者難道不知道玄奘菩薩從西天帶回來的好多經典都有文字嗎?那些經典一翻開,每一頁都是數不完的黑豆、一顆又一顆好分明呀!怎麼會叫作無字天書?可是他在小說中偏偏說取回來的是無字天書,是因爲「此經」從來沒有文字呀!一向是言語道斷,哪來的語言文字?所以我懷疑他是個證悟者,排遣時光變通接引有緣人而寫出這樣的書本來,藉著大家對故事有興趣來流通出去。
如果是眞正受持「此經」,真正讀「此經」誦「此經」,而且又通利了,也願意出來爲人說法,在當朝皇帝極力打壓○○○正法時,他眞的有性命之憂。就看在什麼年代弘法,好在我們○○這個年代還算是不錯的,可以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全都沒事,最多只是招來凡夫僧、外道喇嘛們的無根毀謗。
一個知見正確的人,不會被魔的威逼利誘所左右,所以會繼續在禪法上面來用功。到這種狀態,魔就會換一個方式,祂就會在冥冥之中發動這位參禪人的眷屬親友、同修道友,來激勸參禅人去廣修各種福業、做善事、勸募、起造佛寺、救濟,做各種義工,舉辦各種活動。我們因為人情的緣故,不好推辭,所以就一天到晚被拉着到處去修福行善。結果就荒廢了我們的功夫及參禪,使我們離開了禪法,使我們心散亂。我們漸漸又會樂於世間的各種法,出離心便漸漸淡薄,乃至消失掉了。
但是有一種人卻反過來——必須去修各種的福報、福業。有的人在學佛過程中,布施、起造佛寺、供養三寶、救濟、勸募,做各種福業,一直都很順利。當他有一天開始修禪時,種種逆境就出現了,家庭、事業、人際關係,都出現問題。這就表示這個人修學第一義的福報還不夠,必須還要再去修各種福業,然後才可以來修禪。
一個人如果接觸到真正的禪法,也能夠學會參禪功夫,在此過程中,並沒有什麼障礙,那就表示這個人有修學了義法的福報,福慧具足。若已到了參話頭階段,就要暫時把一切修福的事和業放下來,專心在智慧、般若——也就是禪法上去用功。等到明心見性之後,要修福業可以繼續修福。還沒有明心,還沒有見性之前應把一切福報修集的事業暫時放下來。所以有緣的人要精進的修禪,福德因緣不具足的話,就應當和有情眾生廣結善緣,多多修集福德資糧。修過一段時間以後再來修學參禪功夫,看看有沒有障礙。如果還有障礙,就得放下參禪法門,繼續去修各種福業,和有情眾生廣結善緣,並且要每天把所修福德功德,回向怨親債主,將來同得解脫。
最后,对于供养三宝、护持正法的问题,其实要供养、护持正法的方式很多,并不一定要以钱财的方式为之才算是护持、供养;财布施只是三施其中之一,还有无畏施、法布施等方式也都可以。经典说:【佛子!我常以法施为首,出生长养诸白净法。】法施亦有甚多种,譬如,于正法团体中帮忙打扫讲堂、整理蒲团、搬运书籍,或是帮往生者助念、出外摆书摊、发结缘书接引众生,让众生有因缘能接触正法、修学正法;或者帮忙校对经文、翻译等等的身力、脑力、时间的付出,都算是供养三宝、护持正法;乃至自身或邀请亲朋好友前来听经闻法,甚至参与讲堂所办的法会、演讲等,也都是护持道场、护持正法。甚至能够破除邪说,对于藏传佛教双身法的揭露,能够让众生远离这些邪淫的恶行,让众生不受邪见、邪教导的戕害,让众生远离邪见、邪教导的恐惧,这也是兼具法施与无畏施的广大布施之一;此一福德更甚于一般的布施,因为破邪显正、救护众生远离邪见乃是兼具财施、无畏施及法施之功德与福德。因此,不一定要以钱财的方式来布施才算是布施,端视大德个人因缘的不同,以己所能配合、付出的方式而定,当然若能既布施钱财,又付出身力脑力时间于正法,则未来的福德功德一定更大、更殊胜。
在动中:动中的练习,应走到户外大马路、百货公司、菜市场等人多车多喧闹地方,去作功夫的加强。声音很吵,人影纷乱,但是内心的话头依然明历。视线在车群交叉过往的移动中,心仍安住于话头,也就是外缘内摄均等,仍是只见话头的焦点,而不被影像转走,心不在眼所摄取的景物上去分别大小车、颜色、声音的内容。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而净念就是单单纯纯的话头。请在这样的过程中,多花时间及精神去磨练体验,以后见性的觉受才会强,功德受用才会大。
在静时:工作中如有闲空,坐下来眼睛找一个定点,话头就停在那里;在家中亦如是长时间的练习……。因为看佛性得用眼看……当注视一个定点久了(五分钟十分钟)眼睛会酸或疲乏,则再换一个定点,如此轮换左右上下。总之要让自己的心,随著眼睛移动到任何的定点时都是话头,行住坐卧话头不失。最重要是功夫能成片,至少连续五分十分钟或半小时不中断的定力。需要与人交谈时,不时观照话头在吗?还是跟著对话时妄念跑了?要能一边讲话,而话头仍然执持不失。如此心更细,拜佛更入心清凉,看话头功夫作得越扎实上手,内心会有寂静的法喜,会很舒服,觉得是一种享受。
禅三前十天应把工作暂且放下、或请假;其实如果生死心很迫切的话,到此时真的是食而无味、如丧考妣般,整个人如行尸走肉,应该也无心于工作上的事了。这时的疑情是自然的出现,不是刻意用脑筋去想出来。不过别把心力浪费在疑情上,因为禅三有老师的机锋及善巧,可以帮助我们悟入,还是要在外缘内摄的定力上多用功;疑情可以把它导入为了生死大事的助缘及决心。
诚如导师的教诲,在静坐、静态中虽然也可以锻炼定力,大概都会落入定境中,很难住在话头境界中,往往看不住话头而入定去了。如果是想要看见佛性,一定不许参话头,只要纯粹看话头,不许生起疑情,以免眼见佛性时必须具备的三种庄严还没有具足时,就先参得佛性的内涵,这一世便再也看不见佛性了。
导师也常常吩咐说,话头一定要往外看,不可以收在心里,也不可以定在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这也是想要看见佛性的人,在作看话头功夫时必须注意的一点。
乾闀婆神雖然和善,可是他們一天到晚沉浸在音樂之中,諸事都不想理會,也不很想修學佛法,所以你要找一個歌星來學佛,還真是難上加難。他們想的是:我應該怎樣唱得更好,擁有更多歌迷,賺更多錢。不要期待他們學佛,除非他們已經六十好幾、七十好幾,錢賺夠了,想一想:「我的來日不多,再來我要幹什麼?現在唱歌又唱不好,老了嗓子不很好。」就容易親近密宗,因爲急功近利。所以度這一些人很難。接著說,增長天王這些鳩槃茶鬼,他們一天到晚喜歡吃眾生肉,特別是生鲜的眾生肉。諸位可以想一想,像這樣的眾生,沒有慈悲之心而不具備菩薩性,那你想要他來修學眞正的佛法時,也會是很困難的事。因爲他們捨不下那個口腹之欲,也無法對眾生發起慈悲心,所以想要度這一些人學佛也非常困難;假使他們眞想學佛時,就會走入密宗去,因爲密宗那些不是佛法的法門與生活,與他們很相應。至於廣目天王座下那些龍眾,各個暴怒如雷,要牠們學佛而修忍辱行,門兒都沒有。所以只有極少數的龍願意成爲佛弟子,就是我們護法神之中天龍八部之一,那是廣目天王座下龍眾中的少數。
所以說,妙音菩薩不示現爲這三種天王身,因爲一個是愛肉嗜血的鳩槃茶鬼圍繞,一個是貪著音樂的乾闥婆--音樂神圍繞,另一個則是暴烈的龍眾圍繞著。
大部分的夜叉有一個特性就是貪淫,但是貪淫無妨,只要不瞋就行;貪淫的結果往往會互相聚集在一起,沒有人貪淫時會說:「我不要你,你離開吧!」貪淫的夜叉就是會聚集在一起,這在欲界中也是正常的事啊!那麼夜叉雖然貪淫,可是只要教化他們,就可以受學佛法,而且往往一群又一群共同學佛。所以,你們看《楞伽經》是在哪裡講的呢?是在四王天的夜叉國度中講的;世尊是對楞伽王--楞伽王就是夜叉王,是對夜叉王講解《楞伽經》,那可是很深妙的經典,而夜叉們能聽受。夜叉跟人間也常相往來,所以不學佛的夜叉就會跟密宗那些喇嘛相應。
多聞天王座下有很多很多的夜叉,夜叉雖然貪淫,可是也能受學佛法,因此在天大將軍之上還可以示現有昆沙門天王身。昆沙門天王率領的夜叉們雖然多淫,但諸位看《華嚴經》裡面有一位菩薩叫作婆須蜜多,她接引眾生時有很多種方式,有人來見一見就悟了,有人來談一談話就悟了,有人來與她說說笑笑就開悟了。如果是達賴喇嘛來了,就算是跟她上了床過後,保證他還是悟不了,因爲他的知見不對。婆須蜜多有很多種手段度人證悟,那她是不是接引貪淫眾生證悟的?是啊!婆須蜜多是接引貪淫眾生,可是這些眾生遇見了她,各個都能開悟,可也不錯。所以夜叉們無妨貪淫,但是因爲貪淫,就沒有暴戾之氣,也容易跟大家相處,就容易互相度化。所以世尊說,妙音菩薩示現爲昆沙門天王身,但不會示現爲持國天王、增長天王、廣目天王身,這背後當然是有原因的。
我的学佛路——吴燕祯
直到我43 岁才正式受洗为基督徒,因当时离婚接触到好几位男士,这些人有各种宗教的,我觉得有宗教信仰的比没宗教信仰的较好一些,比较不会生活无目标,当时便萌起要找个宗教来信的念头。那时刚认识我同修约三个月,他每天打电话来,但我并不是最喜欢他的,只是觉得他很诚恳;我一开始不是很喜欢他,因为第一眼的印象感觉他长得像“阿公”,这个长得像“阿公”的人怎么每天打电话来?好!你是个佛教徒,那我偏偏就受洗当个基督教徒,看你还敢不敢来追?其实我本来就对基督教有好感,所以习气使然,自然就找个基督教来信。
后来我才知道他天天打电话来不一定是追求我,因当时我在跟一位藏传佛教的老师藕断丝连地交往;他知道了当然很紧张,所以才天天打电话来跟我讲密宗如何如何修,密宗不是真正的佛教,是假佛教之名,实际上是修双身法的,要找9到12 岁以上的九个明妃进行“乐空双运”、“即身成佛”等等。我听了觉得也对,难怪那位藏传佛教的老师每次跟我约会时都叫我要带我的女儿一起去,一般人约会是不喜欢有电灯泡的;后来我花半年的时间说服自己,要跟我的同修交往,他虽然看起来最老,但是最有内涵,脾气也好,不会占人家便宜,宁可自己吃亏;为人正直没有猜忌心,又对我很好。在交往的过程中经过一年半,虽然彼此已经有结婚的共识,但他还是不敢对我随便;有好几次我甚至于诱惑他,但他没有一次敢的;我问他为什么?他说他已受“在家菩萨戒”,不可以乱来,否则要去佛菩萨面前忏悔。我第一次听见“菩萨戒”三个字,竟对它升起欢喜心而肃然起敬!心想:这是什么戒?怎么能将一个人教导得这么好?将来我也要受这个戒,因为它是保障婚姻最好的方式;我不但自己要受,而且我也要教我的儿子、媳妇受,教我的女儿、女婿受。当下心里就起这个念头,所以我对我的同修非常地放心,因为我已经亲自考验过了。婚后有一次,一位整脊的医生跟我俩开玩笑说,我看你老公这么古意斯文,我要将他带坏,偷偷带他上酒家,让女人坐在他的大腿上;我听了很有自信地跟他说,你放120 个心,这种事不可能发生,因为我们守三归五戒,又守菩萨戒,三归就是归依佛法僧,五戒就是不杀盗淫妄酒,怎么可能跟你上酒家?我看不是你要把他带坏,是他要把你带好!当下这位医生朋友没话说,我也对他从此没好感。
婚后,我发现我的同修对我而言是一块宝,他带我来○○学正法。一开始是我带他去教会做礼拜,他带我来○○听○○导师讲经;起初对于听经不是真的有兴趣,只是觉得已经跟这个人结婚了,也不知道他信的这个佛教到底好不好?会不会是什么邪教?到最后要把妻子贡献出去或自己跑去出家不管我的那种?基于好奇心就跟著来看看,结果是越看越有信心;还发现真是不得了,这可是人间至宝,若非有福报的人,就算当面遇见还不知道要宝贝呢!这里头藏了好多宝藏,奇怪怎么懂得来挖的人那么少?以前我在基督教的时候,时常读圣经、作祷告;遇见事情就祷告,祷告的词我很会说,也很诚意,但向上帝祷告不是究竟的方法,那只是自我催眠而已(从旧约的记载来看,上帝是还有很重“无明”的神),我现在已经有智慧可以分辨,如果你学到了义正法就知道,不用我多说。
断除瞋心:
法布施能得的果报是:未来无量世得好上色,每一世都不会长得很丑,身体也很健康,这就是得好上色,并且是未来无量世中都如此。因为众生听你说法,或者因为你送给他的正法书籍,他读过就得到法了,就开始断除瞋心;因为帮助众生断除瞋心的关系,未来无量世中你就得上妙色。瞋心影向色身很严重,且不说长时间,只说短时间就好:正在生气时,整个脸是铁青的,医学家说生气时身体会因为化学作用而产生化学毒素。因为每天生气,一直产生毒素,身体就会越来越差。你做法布施而使众生断除瞋心,他的心情越来越安祥,身体将会越来越好;他身体越来越好,回报到你身上的福德就是你未来无量世身体也会很好,所以施主未来无量世中得成上色。
所以,修学上自己要用心;而且,通常你精进的时候,境界往往会很多,就刚刚好是你要对治的烦恼就会随着因缘而现起,因此你的周围不可能不现起可贪婪的现象,让你去缘触;如果你是瞋心重,那你的周遭就会现起你想象不到的境界来触怒你。
亲教师开示眼见佛性:
接下来,我们谈谈十住位的眼见佛性。很久以前还在○○局的时候,导师就说过:往生西方上品上生的条件必须是眼见佛性,若只有明心的人,那得看他的情况而定。许多年后自己能现前观见,明心只偏一边,必得待见性完成,大乘的真见道位才能双边具足;好像是一个人若只有一只眼睛也可以正常地活着,但总是不如两只眼睛具足,必须是具有两只眼睛的人,才能够知道一个眼睛的人他所欠缺的部分,才能够现前观见两眼并用的妙处。真实见性之后能够了知为什么说见性的前提条件是念佛三昧,或者说念佛三昧的具足就是眼见佛性,与十住见性的菩萨相较之下,七住位的明心菩萨有念佛无三昧;十住菩萨呢,有念佛有三昧。
在禅三的小参室中,导师会对每一位菩萨,一位一位依照他们个别的状况交代;但也有人是根本不在乎。例如曾经有一位师兄,禅三的时候导师对他交代:他多生以来接受众生的供养,所以福德薄弱,日后要在这个方面努力;后来这一位师兄果然离开了○○在外面闯了大祸,又回到讲堂时,导师仍然以当初同样的旧话提醒他,结果他却说:“喔!我忘记了!”
世俗人都知道,“你只能牵牛到水边,但无法强迫它喝水”;更何况○○讲堂是学佛法的道场,亲教师们只能把道理告诉我们,没有办法代替我们去完成,也不会强迫我们去做任何事。
所以,我在课堂上常常会提醒同修,○○○○○不是军队,禅三也不是保证班;我们把道理告诉各位,但没有办法强迫各位去相信,信、不信或者信多少都在各位自己去观察;就算是禅三过关了,也不代表保证不会退失,因为同修是人不是物品,只有阿那含三果以上的人,或是进入了修道位的地上菩萨,才能够说得上是不退转位。更何况就长远来看,在初地之前,许多人的菩提道都是有时进又有时退——“进进又退退”这就是修学佛菩提道的真相;所以佛菩提道必须要三大阿僧祇劫,如此漫长的时间才能够完成。如果是先天上应具备的前提条件不足,后天又失去了善知识的摄受,或者是不愿意让善知识摄受,那这个人终究会退失于菩提分;连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在过去世中也曾经历经了这样的退转。
也就是说,即使是在禅三过关,也不代表是不退转位,甚至不一定是成就了七住位,如同经文中所说的“舍利弗等欲入第七住,其中值恶因缘故……”,也就是彼时的舍利弗,不能算是真正满足第七住的菩萨。前面说过第七住位的果证是有其前提的,如果前提不具足,不能说这位菩萨是具足七住的菩萨,他可能是解悟而成为七住的向位;或者是该有的般若现观不具足,甚至是没有,只是知道了谜题的答案,就算在禅三混过关了,实际上他并未曾入住于七住位,也没有七住位的现观。
弥勒菩萨在这边所开示的内容,分分寸寸讲的都是一样一样。行者刻骨铭心现观成就之法,如果是自己走过的路,就一定不会错误;如果是自己家中的东西,就一定可以分明地讲说,而不是从字面上来解释这么简单。所以在禅净班的课程中,末学一定会为学员简单地说明,同时也会告诉同学,这里面每一样的东西都是现观成就的结果;也就是说,如果你认为自己已经证得了声闻初果,那么我们进小参室来谈一谈,你所经历的初果前的四加行位,用自己的经验来说说里面是怎么回事?如果是自己走过来完成的路,听到别人叙述同一条路的时候,就一定可以知道对方的真伪以及现在的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