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明心报告  见性  慧开  话头  禅宗公案  默照禅  明心见性  参公案  公案   

中国近现代的曹洞宗法脉传承 二

   日期:2024-07-18    
三、明末清初曹洞宗的传承

明清之际,曹洞宗一度兴盛。除鼓山涌泉禅寺和镇江焦山定慧寺两处曹洞宗固定的传法中心,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外,江西作为曹洞宗的发源地,曹洞宗的祖庭道场最多,如云居禅寺、寿昌寺、青原山净居禅寺等都是当时重要的基地。南京有很多寺院,如天界寺,栖霞寺、灵谷寺,此时亦多有洞宗传承。广东亦有不少重要曹洞宗寺院,如华首台、海幢寺、丹霞山等影响很大。北方如河北盘山、辽阳千山,都是寿昌一系的传承。其他很多寺院,如少林寺、湖北归元禅寺等一直为曹洞宗寺院。此处仅举几位重要的禅师及传承和几处曹洞宗道场可见清代以来的情况。

无异元来(1575-1630年),庐州舒城(今安徽省庐江)人。十六岁从五台山静安出家,后参宝方寺无明慧经,阅《传灯录》有所省悟,其后随慧经至玉山,经过参究话头蒙其印可,担任首座。自万历三十年(1602)隐于信州博山(江西省广丰县)能仁禅寺,禅者纷纷前往参学,遂成丛林,成为他独立住持寺院之始。其后历住建州董岩禅寺、建州大仰宝林禅寺、福州鼓山涌泉禅寺和金陵天界寺。主要著作有《博山无异禅师广录》35卷、《博山无异大师语录集要》6卷、《参禅警语》3卷。崇祯三年圆寂,弟子建塔于博山,后来能仁禅寺成为此派主要传禅基地,所以被称之为寿昌系中的博山支系。弟子智訚(1585~1637年),又名道訚,先后住持过能仁禅寺、鼓山涌泉禅寺和杭州虎跑定慧寺等。宗宝道独(1600~1661年)往谒博山无异元来,受具足戒而得法。先后住持江西庐山长庆寺、广东罗浮山华首台、福建雁湖寺、广州海幢寺,得法弟子有祖心函可、天然函罡、木人弘赞、函显、函是、函全等,都是当时清初影响一方的重要禅师。

觉浪道盛(1592-1659年),建宁(福建省)浦城人。俗姓张。号觉浪,别号杖人。初参寿昌寺之无明慧经,后得法于东苑晦台元镜。自万历四十七年(1619)冬,开法于福州莲山国观寺。其后,历住湖北麻城龙湖寺、江西寿昌寺、匡山圆通寺、福州鼓山涌泉寺、江苏南京灵谷寺、浙江余杭径山寺等。清顺治三年(1646)以后,住持南京天界寺、摄山栖霞寺、浙江虎跑寺、皋宁崇先寺等。道盛于福建、江西、湖北、江苏、浙江等地弘教四十年,重要说法五十余次④。门下弟子众多,得法的有28位之多,著名的有:大成(1609-1666年)清初住持南京棲霞寺,后又修复建昌洞宗祖庭。大然(1589-1660年)入住青原山(在今江西省吉安市)净居禅寺。大智(1611-1671年),即方以智,先后执掌新城天峰禅寺、廪山寺、寿昌寺、南谷寺,金溪(今江西金溪县)疏山寺,南城县(今江西)资圣寺、净居禅寺等。大汕(1620-1698年)于顺治年间住广州长寿寺。道盛对儒学有很深的造诣,他的禅法在当时的禅宗中有着鲜明的特色。顺治五年(1648),因他的著作《原道七论》中有“明太祖”字样,被捕下狱一年。其门人弟子也多为士大夫逃禅而出家,在清初虽然出现过短暂的兴盛,但由于朝廷的压制,不久即趋衰落。

云居禅寺是曹洞宗祖庭,明末诸缘洪断(1550-1621年)从少林常润得法后,重新复兴曹洞宗祖庭云居山真如禅寺,得法弟子真绍、常慧(1557-1643年)、常锦等相继住持该寺,使其成为明末清初曹洞宗的重要道场。⑤但清初以后,该寺的住持者多为临济宗僧人,特别是临济宗三峰派高僧戒显(1610-1672年)于顺治八年(1651)出任云居山住持,使毁于战乱的寺院殿堂鼎然一新,大阐临济宗风。所以洪断一系的曹洞宗传承时间很短,仅于江西一隅、明末清初一时有过短暂的影响,对近现代曹洞宗法脉无直接关系。

湖北归元禅寺建于清代,至白光德明、主峰德昆时传洞宗禅法,与焦山定慧寺一样都是云门系。其传承为湛然圆澄—瑞白明雪—离言净义—克归智宗—白光德明、主峰德昆。⑥后道光皇帝闻白光、主峰之盛德,赐玉玺一方,其上阳文篆刻“敕赐曹洞宗三十一世白光、主峰祖师之印”,使归元寺成为清代曹洞宗一重要道场。此后归仁行丰、福密、梵音祥洁、古梅澄锦等相继出任住持。从道光二十八年(1848)至民国三十六年(1947)共传五代曹洞宗法脉,此时是选贤传法丛林,每世传法六人,可以相继出任方丈,每届任期3年,每世共任期18年。归元禅寺禅法授受虽为曹洞宗,但在清末以来基本为曹洞与临济二宗并传。改革开放以后,昌明道明禅师继任归元寺住持后,一肩双祧,以临济宗“昌”字法下传“隆”字,同时以曹洞“道”字法下传“斯”字法九人,即隆醒斯幻、隆印斯印、隆相斯性、隆云斯慈、隆可斯佛、隆恩斯恩、隆成斯成、隆祥斯祥、隆意斯意。昌明禅师喜称:“九龙注水,曹溪永沐”。⑦

清代少林仍为曹洞宗法脉传承。从元代雪庭福裕开始,制定了七十辈号的曹洞宗法系世谱,据《新编少林寺志》记载为:“福慧智子觉,了本圆可悟。周洪普广宗,道庆同玄清。净一真如海,湛寂淳贞素。德行永延恒,妙本常坚固。心朗照幽深,性明鉴崇祚。衷正善禧禅,谨悫原济度。雪庭为导师,引汝归铉路。”⑧而清代又史料记载的少林寺住持为海宽(?-1666年),于明崇祯十二年(1639)、和清顺治十四年(1657)两次出席少林寺方丈,至顺治末年,少林寺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此后,少林寺趋于衰落。现在少林寺住持永信法师即为“永”字辈,弟子为“延”字辈,经过300年的沉寂后终于得到新的发展。

四、鼓山涌泉禅寺的曹洞宗法脉

鼓山是佛教名山,在盛唐以前却并不被地理史学家所重视,直到建寺以后,其景色秀丽才为世人所知,而且因其高僧辈出而名闻于天下,后来鼓山涌泉禅寺甚至被尊为“闽刹之冠”。明末清初无异元来、永觉元贤等住持鼓山涌泉寺,会通儒佛,融合禅教,大扬曹洞禅风。此后,元贤的弟子为霖道霈承继其法,并经门人惟静道安、恒涛大心至遍照兴隆等,形成曹洞宗之“鼓山系”。

元贤(1578-1657年),字永觉。福建建阳人,俗姓蔡,初名懋德,字暗修,为宋代大儒蔡元定的十四世孙。幼年习儒,推崇周敦颐、程颐、张载、朱熹等人的理学。万历三十年(1602),在山中的寺院读书时,因听到有人诵《法华经》中的偈颂:“我尔时为现,清净光明身”,欢喜不已,认为“周孔外乃别有此一大事”,于是开始钻研《楞严经》、《法华经》和《圆觉经》等大乘经典。第二年,前往福建董岩,随无明慧经(1548-1618年)习禅。四十五年(1617),父母去世后正式出家。慧经是明末著名的禅僧,与绍兴云门显庆寺的湛然圆澄(1561-1626年)并称为当时曹洞宗的两大宗匠,分别形成了曹洞宗寿昌系和云门系两大禅系。一年后慧经去世,又往信州(江西上饶)博山能仁寺参无异元来,并受具足戒。天启二年(1622)元贤返回闽中,住沙县双髻峰。次年九月,居瓯宁县(今福建建瓯市)金仙庵,闭门阅读大藏经3年。崇祯七年(1634),元贤住持福州鼓山涌泉寺,翌年往泉州真寂禅院和南剑州(今福建南平市)宝善庵。十五年(1642)再度移锡泉州开元寺,后返福州鼓山,前后住持鼓山23年,使鼓山终成“八闽丛林之冠”。元贤著述宏富,思想精微,主要著作有《永觉贤和尚广录》30卷、《楞严经略疏》10卷、《楞严经略疏折衷》10卷、《金刚经略疏》一卷、《般若心经指掌》一卷、《四分戒本约义》四卷、《律学发轨》3卷、《净慈要语》一卷、《禅门疏语考证》4卷、《继灯录》6卷、《建州弘释录》2卷、《禅余内集》2卷、《洞上古辙》2卷、《鼓山晚录》2卷、《禅余外集》8卷、《三玄考》、《拟山海经》5卷等书。元贤及其门下所形成的曹洞宗“鼓山系”在整个有清一代都非常兴盛。元贤座下弟子常有200余人,临终时印可为霖道霈嗣法。该系的法脉传承字号有二十字:“慧远道大兴,法界一鼎新,通天并彻地,耀古复腾今。”⑨

道霈(1615-1688年),建宁建安(今福建建瓯)人,俗姓丁。字为霖,自号旅泊,又号非家叟。15岁依建州白云寺深公剃度,后参闻谷大师、密云和尚,明崇祯七年(1634)到鼓山从学于元贤,至清顺治十四年(1657)接受衣钵,继住鼓山禅寺十余年。康熙十年(1671)卸任,外出游历。二十三年(1684)四月再次回鼓山任住持。道霈的思想虽不及元贤精纯,然其著作的数量则超过乃师,主要有《秉拂语录》2卷、《餐香录》2卷、《还山录》4卷、《续还山录》4卷⑩(见鼓山原刻本)、《旅泊庵稿》4卷、《云山法会录》4卷、《鼓山录》6卷、《开元录》一卷、《灵石录》一卷、《圣箭堂述古》一卷、《禅海十珍》一卷,以及《华严疏论纂要》120卷、《法华经文句纂要》7卷、《仁王般若经合疏》3卷、《金刚般若经疏论纂要刊定记略》3卷、《般若心经请益说》一卷、《四十二章经指南》一卷、《佛遗教经指南》一卷、《沩山警策指南》一卷、《八十八佛忏》一卷、《准提忏》一卷、《净土旨诀》一卷、《净业常课》一卷、《续净土生无生论》一卷、《舍利塔号注》一卷、《发愿文注》一卷、《笔语》一卷等。思想颇为驳杂,除禅法外,还重视天台、华严、净土信仰以及经忏佛事等。由于元贤和道霈的努力,鼓山成为清代影响最大的曹洞宗道场。

道霈唯一的嗣法弟子是惟静道安(1617-1688年),道安之后为恒涛大心(1652-1728年),雍正六年(1728),大心迁化,圆玉兴五(?-1734年)继任鼓山住持,共6年时间,此间曾奉旨入京修藏(《乾隆大藏经》)。兴五之后鼓山系相继传至象先法印(?-1775年)、淡然法文(1730-1810年)、常敏法淡、遍照兴隆。兴隆为福建莆田人,俗姓陈。出家前研习儒学,25岁时依恒涛出家,习《楞严》、《法华》等经。雍正八年(1730),前往江浙等地参学,于北京参文觉禅师于觉生寺,得蒙印可。乾隆十四年(1749)春,继掌鼓山,此时寺院殿堂屋字颓废不堪,经过兴隆禅师的苦心修茸,鼓山得以中兴。

兴隆之后递传至民国的鼓山历代住持是清淳法源、东阳界初、道源一信、继云鼎善、了堂鼎彻、慧周天智、滋亭通雨、圆智通完、鹭田通月、增辉新灼、密庵通梵、六坤通明、能持天性、云程兼忍、净空兼印(道光稿本《续修鼓山志》作彻印)、光耀天明、凤超兼飞、宗通地纬、通华、奇量彻繁、今品耀华、怀忠地圣、妙莲地华。

妙莲地华(1824~1907年),福建归化人。字妙莲,号云池。光绪四年(1878)因父书泰之鼓励,投鼓山奇量出家,翌年依本山怀忠受具足戒。师志愿深闳,威仪简重,以净土为归,为修复鼓山大殿,远渡苦心募化,获布施乃返,整建殿堂。光绪十年(1884)继承奇量法席。第二年杖锡南游,先后抵达群岛,回来后发愿重建福建龟山崇熙寺。1891年在马来半岛槟城创极乐寺,自任开山,作为鼓山下院,这是南洋有中国寺院的开始。后回福建福州重修白塔寺,并筑回龙阁。又短暂住持过漳州崇福寺,引退后归极乐寺设普同塔。三十年(1904)奉旨赐紫,自北京请回大藏经二部,极乐寺、崇福寺各得一部。并帮助修复了雪峰寺、崇福寺、林阳寺等禅宗名刹。61岁时,将极乐寺务交付本忠,回到鼓山,重修天王殿。光绪三十一年(1905),于崇熙寺圆寂。地华前后主持鼓山19年。

近代禅门泰斗虚云大师,一身兼挑禅门五宗,临济、曹洞两宗均承接鼓山法脉。据《虚云年谱》记载,咸丰八年(1858),师偕同从弟富国礼鼓山涌泉寺常开老人披剃出家,次年受具足戒,取名古岩,法名演彻,字德清。此后行脚天涯,参禅学道,遍礼天下名刹,朝拜佛教四大名山。光绪十年(1884)住江苏高旻寺,因沸水溅手而茶杯落地而开悟。光绪十八年(1892)接妙莲和尚的临济衣钵,传临济宗第四十三世;同年又承耀成和尚之曹洞宗法脉,为曹洞宗第四十七世。《虚云和尚法汇》中记载:“虚云和尚出家鼓山。鼓山自明代以来,临济、曹洞并传。妙莲老和尚,即以临济而接曹洞法脉者也。莲老以两宗正脉付之老人,由临济至虚老人是四十三代,由曹洞至虚老人是四十七代。”考诸鼓山文献,此载有误。妙莲为曹洞宗四十五世,字辈为“地”(“地华”),而虚云的字辈为“古”(“古岩”),按照鼓山曹洞宗字辈传承“通天并彻地,耀古复腾今”,虚云应为妙莲徒孙。另据虚云撰的《曹洞宗四十五世妙莲老和尚塔铭》,其落款即题:“孙古岩虚云敬题”。

虚云的弟子中,以得临济宗传承者最多,而传承曹洞宗法脉者有宽贤复彻、净慧复性、宽净复兴、宽志复仁、传士复堪、佛莹禅师等数人,再传法孙有惟因今果、腾智海灯等数十人。净慧禅师于近几年来传曹洞禅法两次,得法弟子29人。2005年6月21日,于邢台玉泉寺举行首届曹洞宗传法法会,将法卷传于法师、明海法师、明憨法师、道智法师、利生法师等12人。2006年3月14日,继续于此传法给素闻腾思、道慈腾悲、天华忍腾照、印觉腾峰、明虚腾实、法青腾浩、明因腾果、觉海腾波、果慧腾智、印正腾理、学贤腾如、大缘腾朴、妙山腾海、纯空腾性、明杰腾俊、妙胜腾愿持明仰腾广等17位弟子。

实际上鼓山一系曹洞宗禅法传授甚广,除妙莲传法于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和等地区外,与虚云同时的圆瑛禅师亦为近代高僧,其弟子如明旸以及现在健在的明哲老和尚等均为其得法弟子,其传法以近代七塔寺临济宗传承为主,关于这一支曹洞宗的传授情况值得继续研究。

五、镇江焦山定慧寺的曹洞宗法脉

镇江焦山巍然屹立于长江之中,自古以来与金山同有“浮玉”之称。最早的佛教道场为普济庵,始建于东汉兴平元年(194)。宋代称普济禅院,又称普济寺。元代更名焦山寺。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康熙南巡至焦山,御笔赐额定慧寺。焦山因定慧寺而出名,习称焦山寺,自南宋至明末即为江南禅宗名刹,临济宗和曹洞宗交相传承。清代顺治以后,曹洞宗第二十九世破暗净灯禅师任焦山寺住持,焦山便一直为曹洞宗法脉。道光间住持清恒《续字派序》云:“万安禅师所拈三十二字,今将满矣,吾恐后世之无据焉,又因二三子之请,故不获辞,复拈三十二字以续‘了悟真常’之后:肇自迦文,镫传法界,寂光朗照,千万亿载,心诚相印,定即是戒,用宝斯言,佛能永在。”

瑞白明雪(1564-1641年),安徽桐城人,出家于九华聚龙庵,受具足戒后曾参谒湛然圆澄、密云圆悟等禅门高僧。天启六年(1626),受圆澄之印可。其后历住浙江弁山、蕺山、护国寺、江西崆峒山、南昌百丈山等九处寺院,均有语录,后被整理为《语录》十八卷行世,又有《辟判》十余卷、《异方便》一卷等著作。住持百丈山时,大整清规,世称大智(百丈怀海)再世。一生住持九处寺院。得法弟子30余人。其中离言净义的再传弟子白光德明、主峰德昆即为武汉归元禅寺传承曹洞宗的第一代祖师。

破闇净灯(1603-1659年)出家后遍参天童、磬山系的宗师,嗣法明雪之后,曾住持和修复湖州弁山,真州五台、镇江焦山、舒州古唐,以及中方三祖山干元寺、兴国州圆通寺、安吉州东禅寺、能忍寺、妙喜寺、海印寺等十余处寺院。净灯之后,云门系焦山定慧寺的住持传承一直没有断绝,这里成为云门系重要基地。净灯递传宏鉴智豁(焦山寺第七十四代住持,曹洞宗三十世,下面仅标明住持代数和传法世次)、古樵智先(七十四代,三十世)、鉴堂德镜(七十五代,三十一世)、破有行照禅师(七十六代,三十二世)、硕庵行载(七十六代,三十二世)、敏修福毅(七十七代,三十三世)、碧岩祥洁(七十八代,三十四世)、济舟澄洮(七十九代,三十五世)、澹宁清镜(八十代,三十六世)、巨超清恒禅师(1756-1835年,八十代,三十六世)、秋屏觉灯(八十一代,三十七世)、性源觉铨(八十一代,三十七世)、墨溪海荫禅师(1798-1866年,八十二代,三十八世)、月辉了禅师(?-1859年,八十三代,三十九世)、长流悟春(1819-1861年,八十四代,四十世)。了禅于道光二十七年(1847)任焦山住持,咸丰三年(1853),太平军焚毁金山寺等镇江寺院,悟春协助了禅力劝太平军勿驻扎及烧毁焦山,太平军所到之处废毁寺庙,唯有焦山寺院得以保全。悟春之后为芥航大须(八十五代,四十一世),重视戒律,兼弘净土,同治七年(1868),一度停止使用曹洞宗字派,经两世后又恢复曹洞宗字派。此后的住持相继为:云帆昌道(八十六代,四十二世)、普静仁寿(八十七代,四十三世)、峰屏肇□(八十七代,四十三世)、德俊自□(八十八代,四十四世)、卓然自□(八十八代,四十四世)、吉堂迦泰(八十九代,四十五世)、慧莲迦□(八十九代,四十五世)、智光文觉(?-1963,九十代,四十六世)、静严文□(九十代,四十六世)、雪烦镫明(九十一代,四十七世)、东初镫朗(1906-1977,九十一代,四十七世)、圆湛传□(九十二代,四十八世)、茗山传薪(九十二代,四十八世)。

智光、雪烦、东初、圆湛、茗山均为近现代著名高僧。智光出家后,曾与太虚、仁山等同入祗洹精舍学习。1934年出任焦山定慧寺方丈,并于是年秋创办了近代著名的焦山佛学院,培养了大量的僧才。赴台以后,弟子霭亭、南亭(创办华严莲社),徒孙存远、善远,徒曾孙自一、守一、成一等均为名僧。东初法师为近代著名义学高僧,著述宏富,如《中印佛教交通史》、《中日佛教交通史》、《中国佛教近代史》等都为重要的著作。弟子圣严法师创办法鼓山,为四大山头之一。雪烦、圆湛、茗山均为大陆当代高僧,享有很高的声誉。

茗山法师(1913-2001),法名大鑫,江苏盐城人。父亲为晚清秀才,自幼随父学习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1932年,于盐城建湖收成镇罗汉院依宏台老和尚出家,后至镇江焦山定慧寺受戒,继入焦山佛学院学习,得佛学院院长智光法师器重,提前毕业,任定慧寺知客僧。1935年秋,太虚大师至镇江讲经,得识大师并得到推荐,次年前往武昌世苑图书馆研究部深造。抗战时,曾任创设僧众救护训练班,积极从事抗日救亡运动。1945年,被太虚大师择为法孙,出任宁乡大沩山寺住持,创办了世界佛学苑沩山预习院。1946年茗山法师回到镇江,在焦山佛学院主持教务,主编《中流》月刊。后经定慧寺智光、雪烦、东初两代住持择为法嗣,法名传薪,1951年任定慧寺方丈。1980年后,历任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副会长,江苏省佛教协会副会长、会长,南京栖霞山寺、句容宝华山隆昌寺、镇江焦山定慧寺、无锡祥符寺住持,并出任中国佛学院栖霞分院院长、苏州戒幢佛学研究所所长等职。

接茗山法师曹洞宗法卷的有:潮州开元寺弘彻法悟、普陀山戒忍法进、开封大相国寺心广法深、丹阳龙庆寺礼相法性、南京毗卢寺传义、浙江雪窦寺怡藏、杭州禅源寺月照、宜兴南岳寺惟敏法聪等8人。1998年12月19日,茗山法师因焦山法系字派“灯传法界”四字,继作三句“光照当来,绍隆佛种,培养僧才”为一偈。“法”字辈为曹洞宗第四十九世。与清代以来一样,当代焦山的曹洞宗法系于江浙地区仍有较大影响。
 
标签: 禅宗网
 
更多>同类禅宗网

推荐排行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禅宗  |  网站地图  |  鄂ICP备 2021019967号
禅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