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明心报告  见性  慧开  禅宗公案  话头  参公案  默照禅  公案  明心见性   

加持的功德主要是来自于佛菩萨的悲愿

   日期:2024-07-19    
加持的功德主要是来自于佛菩萨的悲愿,透过教化的力量来转变被加持者的心灵,因而产生转变有情众生因缘之力量。所谓神力的加持,主要是在帮助被加持者能够安心、安身而度过难关,加强他们面对现实的智慧和勇气,而不是在叫他们躲债、逃债乃至逃避现实。也就是说,透过诸佛菩萨的加持力来缓和化解有情众生当前所面对的压力和困境,使学人有智慧来改变自己的心态,有勇气来承担自己的现前果报,因而得以借力化力,使困难渐渐消失于无形。以上所说是属于诸佛菩萨对有情众生的加持。
另外,从民间信仰的层次来说,也有藉由加持者的愿力、心力、咒力来加持众生的情形。这种加持力完全属于他力,而非自力,那就是以加持者的愿力、心力及咒力,直接来解除被加持者的问题,这是一般世俗人所共同企求和信仰的;因为不需要靠自己去持,不需要付出相对的代价,就能解决重大的危机,这也是民间的鬼神信仰之所以能够普遍存在的原因。可是,累次的加持只能阻挡祸患于一时,并不能永远解决问题,这就好像我们托庇于权威人士的势力,而得以暂时逃避黑社会或者债主的追讨一般,当庇佑的势力消失或失势的时候,灾难就会再度的降临了,而且会变本加厉的出现。
然而佛法则不然。譬如有情众生为冤亲债主所障碍而求救于菩萨的时候,有有证的菩萨则以慈悲力和持力,来感化疏导那些冤亲债主的仇恨和执着,使其得以解冤释结而转生善道,被加持者也就因而可以得到消灾免难、吉祥如意的结果;不过事情过后,被加持者必须要归依三宝、护持正法、断恶善、改往来;假使无法记取教训而不断的重蹈覆辙,则难免恶业果报的再度现前。
我们也常看见,有人持大悲咒于水中,有人以咒愿力或祝福力加在念珠、法物乃至普通的物品上,而使之可以成为治病、避邪、安宅、降福等灵物,这都是由于咒愿力以及加持者的持力、福德力、心力,而使被加持的物品产生力量;但是,会依加持者的功力深浅,使得被加持的物品时效有长有短、功德有深有浅。这是属于行感应的范围,也是菩萨摄众的一种方便善巧示现。如果认真的推究起来,其实还是诸佛菩萨的悲心愿行与功德所呈现,希望藉由加持者的善心共同来圆成救众生的广大悲愿,希望藉由加持的力量摄受被加持者能够进入佛门中努力的行。
假使有人自己不行,而总是希望别人用加持的方法帮自己度过难关,这就等于是向银行,受过加持以后,虽然会有一段时间的平静,但是不久之后,问题仍然会不断的出现;意思是说,除了必须偿还本金以外,还必须加上利息,所以债务也将更加的沉重。因此,加持只是一种方便法门,不是根本解决问题的办法。
末学在多年的弘法过程当中,每每会遇到同有种种行的障碍出现,譬如生病、意外灾害、家人阻扰、工作忙碌、生活困顿等等事相出现,因而障碍之行时,总是会劝请他们能够殷勤的履践忏悔、发愿、回向等三种殊胜的行法门,并且在佛前至诚恳切的祈求诸佛菩萨的加持,以排解道上的障难。十多年来,这样的方法总是能够适时的帮助陷入困境、旁徨无主、无所适从的同度过难关,继续迈向福慧庄严的成佛之道。
为了帮助电视机前的有缘菩萨们,能够远离障难顺利的行,末学在这里特别将实施多年成效卓着的忏悔、发愿、回向这行三妙宝公布给大家,希望能和您因此而深结大乘法缘。
行者首先在佛前胡跪,至诚发露,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今对佛前求忏悔,如是三称忏悔偈之后,开口向佛禀白:○○○今在佛前至诚发露忏悔:由于无明所障,导致无始来之贪瞋痴习气深重,不仅造下五逆十恶、谤佛谤法、毁佛禁戒……等生死重罪;更由于我见我执之深重,而造下种种贪瞋痴之业行,使得今生乃至过去无量生中的父母、师长、兄弟姊妹、配偶子女及诸亲友,受到严重伤害,身心不得安宁。○○○今在佛前至心忏悔往昔所造一切罪业,发誓永不再造任何伤害有情众生之微小身口意业行,发愿好好受持清净佛戒、拥,发起无上菩提之心、救一切有情众生得以出离生死,乃至成就佛道。祈求诸佛菩萨慈悲加持,冥佑得以在善知识摄受教导之下努力精进,消除无始来之一切业障、罪障,身心清净,修学佛法没有障碍。○○○并愿将修学护持了义正法之所有功德,回向给今生乃至过去无量生中之父母、师长、兄弟姊妹、配偶子女及诸亲友,希望您们能早日归命三宝,并能在未来无量生中成为同道友,互相扶持,互相帮助,直至成佛。然后三称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各位菩萨,以上所说的忏悔、发愿、回向三妙宝,您不妨记下来。如果能够在您每天行的功课中加入这一节课程,将会得到诸佛菩萨的慈光加被,得以远离种种障难,行自然也将更为顺利、更为了。
-----《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 第67集 加持的功用是真的吗?》 正圜老师开示
 

(原标题:加持的功德主要是来自于佛菩萨的悲愿)
 
 
标签: 禅宗网
 
更多>同类禅宗网

推荐排行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禅宗  |  网站地图  |  鄂ICP备 2021019967号
禅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