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明心报告  见性  慧开  禅宗公案  话头  默照禅  参公案  公案  明心见性  如来藏 

佛经业力问答集锦

   日期:2024-07-19    
业力文摘
1,长阿含部的《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亦有偈曰: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责,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业。因此,业不一定的都要受报,如阿罗汉,凡夫从发心修学解脱道,到解脱生死成阿罗汉,最快三生就能成办,三生之中是无法将无始劫以来的业报都受偿的。故《大般涅槃经》 (卷40): 佛云:仁者!若以断业因缘力故得解脱者,一切圣人不得解脱;何以故?一切众生过去本业,无始终故;是故我说:修圣道时,是道能遮无始终业。
-----因此,重罪也是可以消除的!
2,《大般涅槃经》卷第三十一
(佛言:)善男子。业有二种:定以(及)不定。定业有二:一者报定,二者时定。或有报定而时不定。缘合则受。或三时受。所谓现受生受后受。善男子。若定心作善恶等业,作已深生信心欢喜。若发誓愿供养三宝。是名定业。善男子!智者善根深固难动,是故能令重业为轻;愚痴之人不善深厚,能令轻业而作重报。以是义故。一切诸业不名决定。……
师子吼菩萨言:世尊!是人何故令现轻报转地狱受?
佛言:善男子!一切众生若具五事令现轻报转地狱受。何等为五?一者愚痴故。二者善根微少故。三者恶业深重故。四者不忏悔故。五者不修本善业故。复有五事:一者修习恶业故。二者无戒财故。三者远离诸善根故。四者不修身戒心慧故。五者亲近恶知识故。善男子。是故能令现世轻报地狱重受。
师子吼言:世尊?何等人能转地狱报现世轻受。
(佛言:)善男子。若有修习身戒、心慧,如先所说。能观诸法同如虚空。不见智慧不见智者。不见愚痴不见愚者。不见修习及修习者。是名智者。如是之人则能修习身戒、心慧。是人能令地狱果报现世轻受。是人设作极重恶业。思惟观察能令轻微。作是念言我业虽重不如善业。譬如[叠*毛]花虽复百斤终不能敌真金一两。如恒河中投一升盐水无醎味饮者不觉。如巨富者虽多负人千万宝物。无能系缚令其受苦。如大香象能坏铁锁自在而去。智慧之人亦复如是。常思惟言我善力多恶业羸弱。我能发露忏悔除罪恶业能修智慧。智慧力多无明力少。如是念已亲近善友修习正见。受持读诵书写解说十二部经。见有受持读诵书写解说之者。心生恭敬兼以衣食房舍卧具病药花香。而供养之赞叹尊重所至,到处称说其善不讼其短,供养三宝敬信方等大涅槃经。(称说)如来常恒无有变易。一切众生悉有佛性。是人能令地狱重报现世轻受。善男子。以是义故。非一切业悉有定果。亦非一切众生定受。
------因此,重定业也是可以转化的!方法是修习身戒、心慧。
 
3,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下生者,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如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如此愚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无量寿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之时,见金莲华,犹如日轮,住其人前。如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于莲华中满十二大劫,莲华方开。观世音、大势至,以大悲音声,为其广说诸法实相,除灭罪法。闻已欢喜,应时即发菩提之心。是名下品下生者。是名下辈生想,名第十六观。
------因此,生死之罪也是可以转化的!罪大恶极之人,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何况是善根福德有一定基础的佛教徒!
 
4,平实导师亦如是说: 业的种子不能从慧的观行中断除,业的种子要在现行受报之后才能消除;不过,学佛或者证道的人受报时有一个好处——重罪轻报。比如过去世你如果有对不起别人的地方,而这一世你已经学佛或者证道了,刚好这个过去世曾被你亏欠的人来向你学法,他就算知道过去世被你辜负,这一世也不会要你全部偿还的,这不就是重罪轻报了吗?这样一来,你的业种就又断除了一部份了。如果是一般人的话,非得要欠债还钱以外,还要加上利息的。至于众生的共业,是要靠大家去转变的。当人心转变为善心的时候,业就会转小;恶行都改为善行时,恶业就渐渐转变了。如果转变不大的时候,定业就不可转;善业转变到很大的时候,定业就转了,所以定业也不是绝对的。
 
5,优婆塞戒经卷第七业品第二十四之余
是业四种:一者现报、二者生报、三者后报、四者无报。业有四种:一者时定、果报不定,二者(果)报定、时不必定,三者时定、果报亦定,四者时果二俱不定。时定者,所谓现在,次生后世。若时不定、果报不定,是业可转。若果报定,应后受者,是业可转现在受之,何以故?善心、智慧、因缘力故,恶果定者亦可转轻。何因缘故名果报定?常作无悔故,专心作故,乐喜作故,立誓愿故,作已欢喜故,是故是业得果报定;除是之外,悉名不定。众生行业,有轻有重、有远有近,随其因缘先后受之。如有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定知善恶当有果报,是人能转重业为轻,轻者不受。若遭福田,遇善知识,修道修善,是人能转后世重罪,现世轻受。若人具有欲界诸业,得阿那含果,能转后业现在受之;阿罗汉果亦复如是。善男子!智者若能修身、修戒、修心、修慧,是人能坏极重之业,如阿伽陀咒及除毒宝,破坏恶毒;若作小罪,初方便轻,后成已重,是人不修身戒心慧,令轻作重。众生若作一种二种乃至种种,有作不具足,有作具足----先念后作,名作具足;先不生念,直造作者,名作不具足。复有作已,不具足者;谓作业已,果报不定。复有作已,亦具足者:谓作业已,定当得报。复有作已,不具足者:果报虽定,时节不定。复有作已,亦具足者:时报俱定。复有作已,不具足者:持戒正见。复有作已,亦具足者:毁戒邪见。复有作已,不具足者:信因信果。复有作已,亦具足者:不信因果。复有作已,不具足者:作恶之时,有善围绕。复有作已,亦具足者:作恶之时,恶来围绕。复有作已,不具足者:虽作众恶,人中受报。复有作已,亦具足者:人中作恶,地狱受报。复有作已,不具足者:有正念心。复有作已,亦具足者:无有念心。复有作已,不具足者:三时生悔。复有作已,亦具足者:三时不悔。如恶,善亦如是,因是作已,亦具足故。作小得大,作大得小,一意摸身,身既成就,有无量意;摸身初意,即是善也。身既成就,得二种果,杂善不善,如人、天亦如是,地狱众生恶意摸身,身既成已,一向不善。饿鬼畜生亦恶意摸身,身既成已,杂善不善。善恶中阴,以善恶摸身,身既成已,俱得杂报善以不善。歌罗罗时,乃至老时,亦得杂报善以不善。是故经说有四种业:黑业黑报、白业白报、杂业杂报;不黑不白,是业无报。黑业黑报,所谓地狱;白业白报,所谓色天;杂业杂报,所谓欲天、人中、畜生、饿鬼;不白不黑无报,所谓无漏。善男子!若人不解如是业缘,无量世中流转生死。何以故?不解如是业因缘者,虽生非想非非想处,寿八万劫,福尽还堕三恶道故。善男子!一切摸画,无胜于意;意画烦恼,烦恼画业,业则画身;贪因缘故,色声妙好,威仪详序;嗔因缘故,色声粗恶,威仪卒暴;如嗔,痴亦如是。无量世界,一百三十六地狱处,无量畜生,无量饿鬼,皆因业作;人天亦尔。无量众生获得解脱,亦因于业。
若果报定,应后受者,是业可转现在受之,何以故?善心、智慧、因缘力故,恶果定者亦可转轻。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
 
或有菩萨。乃至一切不善黑业而为恐怖。何以故。一切不善是生死因。轮转三界不得出离。于是无量无边恐怖。皆能障碍出世胜法。或有菩萨。以五种盖而为恐怖。五种烦恼覆盖菩萨菩提心故。或有菩萨。以憎恶心而为恐怖。于诸众生无怜愍心。修菩提行多退转故。或有菩萨。以破戒垢而为恐怖。污秽圣法难得果故。或有菩萨。以彼忧恼而为恐怖。妄想炽然失善业故。或有菩萨。以恶作心而为恐怖。于所修善生追悔故。或有菩萨。而说狂醉是为恐怖。不识善恶无尊卑故。或有菩萨。以非时死而为恐怖。不住正念归无常故。菩萨摩诃萨住阿兰若亦复如是。观自身心犹如枯树。墙壁瓦砾等无有异。于一切法无有分别。我观身心犹如幻梦。中无有实。念念衰老。其息出已更不复入。由善恶因随业受报。是身无常速起速灭。是身虚假终不久停。如是身中无我我所。无有情。无命者。无养育者。无士夫者。无补特伽罗者。无作业者。无童儿者。如是等相本来空寂。犹如虚空。亦如泡沫。常应念念作如是观。一切恐怖皆得解脱。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
 
------因此,此生的恶业不必成为精神枷锁!当要放下包袱,踏踏实实修行、念佛,不仅仅是在有形的福德积累——诸如布施他人书籍、财物等等上面,更重要的是在念佛和智慧的增长上面。这是根本消除恶业的方法。因此,除了继续护持正法,传播正法以外,要渐渐转入念佛、增长智慧方面。同时希望佛菩萨的加持!忏悔业障。效果才会日渐明显。既然学佛,就要相信佛经所说的话!

 
【以下参考:】定业不定业,佛经完美的答案
No. 1816 金刚般若论会释 (卷2)
论据一切悔不悔业定不定业。非胜心闻大乘法至诚恳励。如来生怨等。故瑜伽说。不业定中悔所损转业。名为不定。故未悔前别名定业。若已悔者名不定业。以经为正。以经就论。论说四业。定不定报。法门定故。所言悔损名不定者。不定业中有此悔故。由此处处皆言作业受果决定。诸佛神力所不能转。三乘通义。经说总灭唯大乘用。理亦无违。然依前说。但言作业受果决定。自不悔者神力不排。不说自悔而定受报。任意通取。涅槃经云。智者重业名不定故。若入圣已。及闻而自悔心业报不转。一切众生无得圣者。后师说言。一切众生不定业多。定业甚少。故得入圣。非排定业。令其不定方得入圣。若定业成不定。
No. 374 大般涅槃经 (卷31)
善男子。一切众生不定业多决定业少。以是义故有修习道。修习道故决定重业可使轻受。不定之业非生报受。善男子。有二种人。一者。不定作定报。现报作生报。轻报作重报。应人中受在地狱受。二者。定作不定。应生受者回为现受。重报作轻。应地狱受人中轻受。如是二人一愚二智。智者为轻愚者令重。善男子。譬如二人于王有罪。眷属多者其罪则轻。眷属少者应轻更重。愚智之人亦复如是。智者善业多故重则轻受。愚者善业少故轻则重受。
No. 375 大般涅槃经 (卷29)
善男子。业有二种。定以不定。定业有二。一者报定。二者时定。或有报定而时不定缘合则受。或三时受。所谓现受生受后受。善男子。若定心作善恶等业。作已深生信心欢喜。若发誓愿供养三宝。是名定业。善男子。智者善根深固难动。是故能令重业为轻。愚痴之人不善深厚。能令轻业而作重报。以是义故。一切诸业不名决定。
No. 197 佛说兴起行经 (卷1)
佛说头痛宿缘经第三
闻如是。一时佛在阿耨大泉。与丘五百人俱。皆是阿罗汉六通神足。唯除一比丘阿难也。佛告舍利弗。过去久远世。于罗阅只大城中。时谷贵饥馑。人皆舍取白骨。打煮饮汁。掘百草根。以续微命。以一升金。贸一升谷。尔时罗阅只。有大村数百家。名曰吱(九支反)越。村东不远。有池。名曰多鱼。吱越村人。将妻子诣多鱼池。止于池边。捕鱼食之。时捕鱼人。采鱼著岸上。在陆而跳。我尔时为小儿。年适四岁。见鱼跳而喜。时池中有两种鱼。一种名[麸-夫+孚]。一种名多舌。此自相语曰。我等不犯人。横被见食。我等后世。要当报此。佛语舍利弗。汝识尔时。吱越村人男女大小不。则今迦毗罗越国诸释种是。尔时小儿者。我身是。尔时[麸-夫+孚]鱼者。毗楼勒王是。尔时多舌鱼者。今毗楼勒王相师婆罗门名恶舌者是。尔时鱼跳。我以小杖打鱼头。以是因缘。堕地狱中。无数千岁。我今虽得阿惟三佛。由是残缘故。毗楼勒王。伐释种时。我得头痛。佛语舍利弗。汝知我云何头痛。舍利弗。我初得头痛时。语阿难曰。以四升钵。盛满冷水来。阿难如教持来。以指抆额上。污渧水中。水即寻消灭。犹如终德。犹不免于宿缘。况复愚曚未识道者。佛语舍利弗。汝当学是。及诸罗汉。一切众生。皆当学是。佛语舍利弗。汝当护身三口四意三。舍利弗。当学如是。佛说是已。舍利弗。及五百罗汉。阿耨大龙王天龙鬼神干沓和阿须伦迦楼罗甄陀罗摩休勒闻佛所说欢喜受行。
No. 310 大宝积经 (卷108)
以何缘故。释种破时。如来自言我头痛耶。善男子。或有众生作如是言。世尊不能利益亲族。亦不矜愍。不欲安隐而出家已。种族意断不欲救护。是诸众生以不知故作如是言。善男子。如来于诸苦本已到其边。如来知是众生心所念故。坐舍耶树下自言头痛。善男子。吾于尔时寻向阿难说我头痛。时有断见三千天子。复有无量好杀生者。皆共集会。为彼断见天子及好杀者。示现业障故作是言。吾以眼见他杀生心随喜故。今得头痛。说是法已七千人天皆得调伏。是名如来方便。
愚对经文的综合:
1、定与不定业要看忏悔与否,忏悔者定业转为不定业,就算是一定要报,也必是重罪轻报。
2、定与不定业都要报,若自己不忏悔(修行),佛力也不能替其排除灭罪,不忏悔(修行)者的轻罪业也必定要尽报(定业)。
3、定与不定业的差别,要视其的境界而定,凡与圣不可同等而论。
4、众生的不定业多、定业少,修行能转—消诸业而成佛。
《佛说兴起行经》与《大宝积经》,通过这两段的对照,很能说明成就佛果后还有业报否?大家都知道佛陀入娑婆乃是随顺众生因缘而示现的,众生得度的因缘成熟故。《兴起行经》是佛陀为了对众生说明因果的重要性,《大宝积经》是佛陀对众生说明:佛陀所受的业报只是针对众生的因缘而示现的。所以这两段同样的讲述了佛陀的头痛,但后面的那段说得更为了义。

(原标题:佛经业力问答集锦)
 
 
标签: 禅宗网
 
更多>同类禅宗网

推荐排行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禅宗  |  网站地图  |  鄂ICP备 2021019967号
禅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