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明心报告  见性  慧开  话头  禅宗公案  默照禅  明心见性  参公案  公案   

略谈修行与求悟的心态

   日期:2018-07-23    
我们生活在什么地方?娑婆欲界。
投生到这里的众生除非圣人乘愿再来,基本都是受业力、欲求牵引而来的,为什么会有欲求?因为无明,因为我见与我执。
刚来人世的我们,弱小无助,没有半点自我协助能力,小鸡小鸭破壳而出就可以自己行走,而我们只会躺着,若不是助产师打了一下我们的,那股疼痛和恐惧逼迫我们大声哭出来,如此我们才在外力的协助下,完成生命中第一次呼吸。
透过哭泣,我们在寻求帮助,将我们的需要呐喊出来,妈妈听见我们哭,连忙过去看我们有什么需要,是肚子饿了?还是尿布湿了?还是睡的床硌着身体了。我们只管哭泣,因为我们发现,只要我们一哭就有人过来伺候我们,因此哭得理直气壮,哭得理所当然,乃至以为自己无所不能,加之意识还没有完全健全,此时以为自己和外部世界是一个整体,以为自己能够自给自足。大约6个月后,随着意识的健全,渐渐的发现,原来我们和外在世界是分开的,原来妈妈是另外一个人,不是我们自己,自此内心出现第一次心理危机,发现到自己的脆弱和无能,发现到妈妈的无所不能,因此对妈妈生起很大的依恋,自此,内在匮乏开始蔓延。由无所不能一下跌落到一无所能,对于还是婴儿的我们来说,真是天大的打击,自此,我们自感被逐出了心灵的伊甸园,这种挫败和恐惧,深深烙印在心中,也因着这样的感受,自我感得到很大的巩固和建立。
自此,那个内心的坑洞开始形成,无论身体的发育成长,乃至心理的健全,都建立在对外界索取的基础上,这就是欲求,只不过索取的方式依据每个人的生命经验有逞强和示弱不同而已。
因为个个内在都很匮乏,为获得满足,从小我们学会看父母的眼色,上学我们学会看老师的脸色,走上社会,察言观色已经成为本能,对偶像的需要也已内化,在偶像那里,我们觉得自己是安全的,就象当初在妈妈那里一样,我们所需要的一切偶像都会给我们,最初的偶像就是我们的父母,每个孩子都玩过的游戏就是偶像扮演——过家家的游戏,借此角色扮演,憧憬自己也能成为无所不能。正是因为这样的匮乏,希望得到别人的赏识和认同,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他人心目中的偶像,能够借此回避内在的不安、恐惧与匮乏,因此特别在意别人心中自己的形象,别人赞同我们,我们就高兴,别人反对我们,我们就气恼。因为赞同我们,就意味着,我们在他人心目中的自我形象是好的,为着这个美好的自我形象,我们彼此陶醉,心心相惜,结帮成派,抱团取暖。我们相信救世主,我们相信自己能做到让所有人都满意,我们在这个过程中练就了属于自己的粉饰伎俩,内在的卑微成为自己英雄梦想的内驱力。内在的匮乏让我们彼此成为牵线木偶,我们不知道其实我们可以自己喂养自己,却天天等着对方来喂我们,于对方的举手投足间寻求认同,乃至对方一旦表现出不满,我们就自责,认为是我们自己的过错,我们没有照顾好他的需要,就在这样彼此融洽的温暖中,相互牵制,相互依存,没有一个能出离这个的圈套。我们以为我们本就是这样的卑微,我们以为我们离不开彼此的缠缚,我们相信救世主,而不相信其实我们自己本自具足,个个身有如来藏,我们宁愿相信他人,也不愿相信解脱我们出离的是本不居三界的如来藏。
因为眼睛学会向外看,内在发生什么并不知道,只是感到匮乏和不安,只是一个劲的在外面寻找,寻找到食物就安心,寻找不到就愤怒,不仅愤怒还迁怒,不仅迁怒还不知道自己迁怒,以为所有过错都是面前这个人造成的,自己所有的痛苦都是他造成的,见别人比自己强就想办法找寻对方的过失,将其拉下马,因为对方的高,反衬出我们的矮;对方的强,反衬出我们的弱;对方的卑微更是让我们不能忍受,因为那会诱发出我们自己本来卑微的意象,一个卑微的灵魂,所采取自我保护的方式就是愤怒,就是去攻击他能遇到的所有引起他不悦的人,如果打不过,就把自己隔离开来,不看外面的世界也不接触自己内心的感受,学会用孤寂来保护自己。内心的痛苦对他而言是真实的,而外在的罪恶不过是其内心投射的替罪羊。我们如来藏中没有含藏愤怒的种子,怎么会感到愤怒?造成我们愤怒的究竟是外面那个人,还是我们自身?没有觉察的我们永远不知道我们究竟在生谁的气。
因为无明,使得我们不知道其实我们本不是这一具肉身,不是感受和想法,不是觉知世界的心,我们错认方向,因此感受到自我无边的匮乏与不安,如此表现出来的种种就是痴;因愚痴错以为自我与匮乏是真实存在的,我们就想办法向外求索,不断求索,这就是贪;贪而贪不着,就是嗔,因求索不到,内在软弱不堪,逐生起能量去攻击、去抢夺、去捍卫,以此来守护自己。所以痴的背后是一个卑微的灵魂,贪的背后是一个匮乏的灵魂,嗔的背后是一个脆弱的灵魂,实堪可怜!这就是我们卸去伪装后的真实相貌,就是在这样贪嗔痴具足的情况下,我们遇见了佛法,看见了出离苦海的风帆。
我们遇见了,以为自此可以得救,结果我们忘记审视内心,忘记回头看看自己,只是一味的看书,看地图,我们以为背熟了那些道理,我们就成为真理,忘记仔细去读自己这本五蕴佛经,全然没有反观觉察的能力,我们以为接触,这个卑微的五蕴之身就一下变得尊贵。至此,我们再次成功的将转变成自我的附丽,没有将我们拉出苦海,反而成为我们对外索取的一个所向披靡的新式武器,我们一面将自己理解的真理玩于股掌之间,一面匮乏难掩,于是明心开悟这本是出离的妙道,也成为自我炫耀的资本。我们开始憧憬开悟,就像当初过家家游戏一样,希望借着开悟能够自己无所不能的颠倒梦想,能够在这个匮乏的世界过上富足的生活,能够依据开悟的名份可以拉拢信众,借着大家那点火力给自己取暖,这一切的动机和开悟觉醒有什么关联?如此的开悟不要也罢!以如此匮乏的心态为因,吸引来的也同样是借着开悟来填补自我价值的匮乏灵魂,有一天,因这匮乏,必然引起内在的权位纷争。
佛菩萨传授开悟之道是希望帮助我们离开娑婆这个疯人院,我们却想办法将佛菩萨拉进疯人院一起来疯,还将开悟这出离之道践踏成自我价值提高的阶梯。我们就是这样,这就是匮乏无知的我们在干的勾当!
匮乏本不可怕,怕只怕不承认自己的匮乏,还百般掩饰。接纳自己的匮乏,看清楚自己的样子,三界中哪一个凡夫不匮乏,这就是生命的常态,于此真实认清,在三界里就不存希望想,内心决定体察到,再多的外在都填满不了本来匮乏的心,所以开始放手,开始放弃在三界中索取,因外面都是海水,再多的汲取只能换来更多的饥渴;于三界再多的投资,只能换取轮回,那点轮回中的微乐只是迷惑我们不断轮回的诱饵,认清生命的现状,我们才有出离的可能,于无望中才有觉悟的希望。
今天,我们有幸得遇,正好借着这样一个千年难遇的好因缘,得蒙诸佛菩萨的悯佑证悟无生,发现自己的本来面目,发现自己的无我如来藏,发现原来自我并不存在,发现匮乏也不存在,发现本不需要如此费力经营贪着,到处寻求认同和欣赏,更不需要借着愤怒来守护,因你的本来面目,百害不侵,生死尚且于你无关,何况世界的种种忧悲苦恼,你本是天上天下的唯我独尊。菩萨种性尊贵,这份尊贵岂非世间尊贵可以比拟,这份尊贵也不是可以拿出来示众显摆的,这完全是自心境界,若尚存显摆之心,此则不名菩萨,因其已经离开转依如来藏。若尚有借着证悟求名求利聚众之心,此不名信如来藏,因真信如来藏绝不会将本不居三界的如来藏贬损成三界的附丽。
所以,证悟的原由就在于觉醒,觉悟生命的,了知颠倒梦想的我们痴迷所在,了知在三界中头出头没的经营一点前途都没有,了知本来无染的自心如来藏的清净所在。借着证悟,借着与生命实相的相逢,我们开始了觉悟之旅,这是唯一的道路。
这栋娑婆的老宅子已经失火,我们就不要在其中设计装修,憧憬美好的未来生活,让我们一起寻见并转依如来藏,渡过这生死的茫茫苦海。
三界无安,如来藏才是我们究竟皈依处。
-----正藏师兄

(原标题:略谈修行与求悟的心态)
 
 
更多>同类禅宗网

推荐排行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禅宗  |  网站地图  |  鄂ICP备 2021019967号
禅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