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明心报告  见性  慧开  话头  禅宗公案  默照禅  明心见性  参公案  公案   

如来藏略说

   日期:2018-07-21    
目 录
前 言
一、如来藏胜义实有,非假名安立
二、如来藏与我之间的差异
三、如来藏在吾人身中
前 言
现在有不少学佛之人,不仅否认如来藏胜义实有,认为不过是 世尊方便安立、假名安立的名相,不是实有如来藏心体的存在;甚至还有人认为大乘经典与佛法都是在 佛灭后由大乘论师们集体创造出来的;此说不仅违经叛教,也根本违背法界实相。殊不知小乘佛法中,也已经在在处处隐说不生不灭的实相心体如来藏,譬如大众部说的根本识,化地部说的穷生死蕴,有部说的同随得等等,至今南传佛法中仍然还有爱阿赖耶、乐阿赖耶、欣阿赖耶、喜阿赖耶等说法,北传的四阿含诸经中,也仍然还有如、真如、心、识、涅盘本际、涅盘实际及五蕴非我、不异我、不相在的真实我等说法,这都是如来藏的异名。
一、如来藏胜义实有,非假名安立。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为 佛陀所宣讲的三法印,不论是大小乘佛法中的一切典籍或论著,如有违背此三法印,即不名佛法。 佛陀所宣扬的大小乘法,无不是围绕着三法印来谈,从证悟的菩萨观之,原来本为一佛乘,无二亦无三,但因众生根机不一,故 世尊分为三乘说法。有许多佛错会三法印实际内涵,因此有必要说明。
世尊在《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1说:复次大慧!菩萨摩诃萨当善三自性。云何三自性?谓妄想自性、缘起自性、成自性。因为万法缘起自性的缘故,所以 佛陀宣讲诸行无常;因众生对于万法错误的认识,对离念灵知意识心错误的认识,而产生妄想自性,误以为意识等六识心实有,所以 佛陀宣讲诸法无我;而所谓成自性其实就是涅盘寂静,是说涅盘本际的如来藏心,具有成就诸法的自体性。此三法印是一个整体,不可以割裂开来看待,因此笔者将围绕着三法印,逐一展开,来谈个中所蕴含的深义及其关系,以此试论如来藏胜义实有,非假名安立。
什么叫做诸行无常?《解深密经》云:云何诸法依他起相?谓一切法缘生自性,则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谓无明缘行乃至招集纯大苦蕴。就是在讲我们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种种万法都是借着种种因缘直接、间接或辗转而生: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
阴界入诸法没有一法是可以独立出生的,都是相互依存才能出生及建立,因此若缺一缘,是法不得出生及建立,故万法无一不是依缘起而出生及建立、变异而无常。
譬如眼识的生起就需要九种缘:
一、空缘:空即空间,眼识欲了别种种境界,必须有一空间,如果没有空间,就不能了别境界。
二、明缘:明即光明,眼识取境,需要光明,若无光明,则黑暗一片,无法分别青黄赤白,所以没有光明也不能了别显色。
三、根缘:眼识依于眼扶尘根和胜义根才能生起,若眼的扶尘根或胜义根受损,眼根不能接触外色尘,或虽有接触,所现之影像也随之或大或小变形扭曲,因此眼识要眼根(眼的扶尘根及胜义根)具足健全,然后接触色尘方能现行。
四、境缘:即是色尘境,眼根必须跟色尘相触才能生出眼识。
五、作意缘:若眼识无第八识、末那、意识五遍行的作意心所有法为俱有依,如何使眼识五遍行作意等心所有法出现,乃至成就眼识了别色尘青黄赤白之功能出现?因此眼识现行必须有第八识、末那、意识五遍行作意心所有法出现才能现行。
六、分别依缘:眼识只能分别青黄赤白等显色功能,若没有意识的功能差别──归纳、分析、整理,如何能够了知色尘之显色、形色、表色、无表色之种种差别?又如何能够随着意识而与六根本烦恼、二十随烦恼相应?因此眼识现起时,一定会有意识同时现行分别。
七、染净依缘:如果没有意根末那对法尘之警觉,又如何能够了知法尘的变动?又如何因为末那想了知法尘境之变动,而叫意识去清楚详细了别色尘境?就是因为有末那对法尘警觉的关系,才会有意识现起,乃至意识现起贪染喜厌顺违等种种心行出现。
八、根本依缘:这就是指眼识生起的根本依──第八识如来藏,若无此识,眼识种子如何能产生根尘触的现象而得出生?因此如来藏就是眼识的根本依。
九、种子依:种子在唯识学上称为功能差别、界。若无眼识种子从如来藏心体中流注出来,如何成就诸色尘相生住异灭法相了别的内容?所以如来藏也是眼识的因缘依。
由此可知,单单一个眼识就需要这么多的因与缘才得以生起,缺一不可,可见这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林林总总之万法,或有形、或无形,或精神、或物质等,无一不是因缘生灭依他而起,这种依他而起的自性,就叫作缘起自性,所以才说此有故彼有,此灭故彼灭。乃至恒、审、思量性的意根,也不是无缘就可以从如来藏心中生起运作不断的,祂还是得要依如来藏心中所含藏的无明种子,才能不断的从如来藏心中流注意根种子,而使意根从无始劫以来就恒而不断。正因为种种万法的缘生缘灭,故而皆为无常,非是永恒,所以 佛陀宣讲诸行无常。
什么叫做诸法无我?《成唯识论述记》卷9曰:此即心外非有法也,即是由有能计心体,计有物也。这阴界入所生的万法,都是由如来藏所生、所含摄,皆是因缘和合生起而存在,本来没有实我、实法的自体性,但世人不能了解万法唯心所变之缘起自性的,所以妄生产生执着,认为存在真实的我和真实的我所。譬如我们对六根、六尘(包括外五尘相分及内六尘相分)、六识不了知其虚妄,妄生执着,以为是实有法,不知其自身以及五根六尘六识皆为依他起性,这种对依他起性而产生错误的执着,就是遍计所执性,也叫做妄想自性。此妄想自性是建立在不如理作意的误认缘起自性不坏性的基础上,虚妄建立了常而不坏的我与我所,这就是常见外道所说的常不坏我,因此 世尊告诉我们诸法无我。
什么叫做涅盘寂静?《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1云:云何成自性?谓离名相事相妄想,圣智所得及自觉圣智趣所行境界,是名成自性如来藏心。翻成白话文:什么叫作圆成实的自性呢?也就是说有一个法,它能够离开名的相和事的相,其本身对名相和事相从来没有任何的执着,对六尘上的万法更是不分别,如果你证得了这个法,就叫作圣智所得及自觉圣智趣所行境界,这个法就是具有圆成实自性的如来藏心。此空性实相心,有时称为如来藏,有时称为阿赖耶识,有时称为真如,有时称为实际,有时称为法身,有时称为心,有时称为空性,虽有林林总总的称谓,无不是同体异名的第八识心体。
而这个具有圆成实性的如来藏心,能借着自身所生的阴界入及靠着种种缘而生起一切法,为吾人所受用。然在有情受用境界时,如来藏自身却不在六尘境上起分别,也不在六尘境上做主,不受用六尘境界,而配合着七转识同时同处一起运作;只因为祂心行的法相极其隐微,众生不易察觉,所以都是日用而不知。依圣教中这样明确的开示,证明确有如来藏心,并且是万法的根源;因此,若没有如来藏心的运作,如何有圆成实性的存在?又如何有众生之蕴我、处我、界我等依他而起的缘起自性相?乃至遍计所执的妄想自性相也不可能存在;若没有本来现成,不生不灭的如来藏心,是谁能使诸法剎那流注生灭及灭已而又复起?又哪里会有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的建立相?因此只有如来藏心的存在,才可能会有三自性的存在,乃至一切法建立相的存在。
又这个圆成实性的如来藏和涅盘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如《大宝积经》卷119所说:是故 世尊!如来藏者与不离解脱智藏,是依是持,是为建立,亦与外离不解脱智诸有为法,依持建立。 世尊!若无如来藏者,应无厌苦、乐求涅盘……此段中已明说,如果没有如来藏,一切法悉不能建立,也没有贪染喜乐及乐求涅盘的境界出现;乃至一切外道们正在诽谤如来藏只是假名施设而非实有的时候,当他们正在诽谤如来藏是外道神我、梵我的时候,他们自身中的如来藏心,却仍然继续作为他们的不解脱智诸有为法的依持与建立,使他们可以有蕴处界及不解脱智,来诽谤如来藏心。因此一切有为无为法或染或净诸法,都不能离如来藏而得以建立。若没有如来藏,也就没有世出世间一切法,没有苦集灭道,没有三十七道品,没有十二因缘,乃至没有寂静涅盘,因此祂确是万法的根本依持。
又《入楞伽经》卷7云:大慧!阿梨耶识者名如来藏,而与无明七识共俱,如大海波常不断绝,身俱生故;离无常过,离于我过,自性清净;余七识者心:意、意识等念念不住,是生灭法。此段中明说阿赖耶识心体就是如来藏,而这个如来藏阿赖耶识心体,不只是空性心,同时也是有性心,所以能出生与无明相应的七转识;出生七转识以后,七转识就依附于如来藏心而相续运作,与如来藏非一亦非异。这就好像大海水与波浪相互依存的道理一样,借着无明海风诸缘,而由大海水中不断出生波浪的现象。虽然祂所生的意根、意识等念念不住,是生灭法。但阿赖耶识心体自身却离无常过,离于我过,自性清净。
离无常过就是说如来藏无形无色,非由物质所聚合,状若虚空,体性空寂,故称?空性;其体本来自己已在,不依他法而有,心体自身不生不灭,体恒常住,性如金刚,过去不曾断灭,未来也将永远存在,真实不虚,故说离无常过。
离于我过就是说,如来藏的自身虽然能够变现我们的色身和七转识,使得我们具备见性、闻性、觉性、知性及处处作主性;但是如来藏自身从来都不返观祂自己的存在,不起六尘中的证自证分,不觉得有自我存在,完全无我性,离于六尘的见闻觉知故离于我性。而祂也不贪着自己所变现的六尘中的一切法,从来不曾落到我所里面。所以祂是离于我与我所的实相心,当然就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自性清净就是说,如来藏所生的一切法虽然都是生灭法,都没有自体性,而如来藏自体却是圆成实性,不是生灭的虚妄法,不是意识想象出来的法,不是依五蕴十八界虚妄建立的法,故名胜义实有。由于祂离见闻觉知、离思量执着,从不分别六尘法,对种种境界,好也罢、坏也罢,善也罢、恶也罢,一概随缘而应,因为对于六尘万法不染不着、不闻不问,一味平等,所以其心体的自性清净无染。
以上的离无常过,离于我过,自性清净,其实也就是在描述如来藏自住的涅盘境界,而这个涅盘境界, 世尊在《佛说法印经》中也做了相同的描述,如下:苾刍!空性无所有、无妄想、无所生、无所灭、离诸知见。何以故?空性无处所、无色相、非有想,本无所生,非知见所及,离诸有着;由离着故,摄一切法。住平等见,是真实见。苾刍当知:空性如是,诸法亦然,是名法印。
又 世尊在《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亦说如来藏真实存在,经云:如是数相者,显示一切众生六根之聚,皆从如来藏自性清净心一实境界而起,依一实境界,以之为本。所谓依一实境界故,有彼无明,不了一法界,谬念思惟现妄境界,分别取着集业因缘,生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以依内六根故,对外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起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以依六识故,于色声香味触法中,起违想、顺想、非违非顺等想,生十八种受。
此段中明说:一切众生沉沦生死,在三界中所显现出来的种种器世间、有根身、外五尘、内六尘、七转识,无不是从本来自性清净的实相心如来藏所生起的,无不是以这如来藏作为根本依方得现起,因此离开如来藏及如来藏所生阴界入,即没有所谓的一切法。因为七转识不了知一切法皆由如来藏所生而产生了无明,进一步对依他起性的六识心及意识心相应的诸法,产生了遍计执性,误认依他而起的诸法为真实常住法,不了诸行无常,不会诸法无我,执着蕴我、处我、界我为真实法,如此错误的计着有实我及实法,所以导致我见、我执不断。因我见、我执不断的缘故,及无始劫来种种邪知邪见不断熏习,譬如执有念灵知常住不坏、谬执离念灵知心为真实不坏心,导致如来藏中不断收存未来世五阴身继续出生的种子,因此而轮回生死。究其实,都是众生不能正确认识一真法界──如来藏──阿赖耶识心体,故而妄取分别,将生灭缘起的离念灵知意识心认作真实不坏心,所以集积了未来出生种种五阴身的无明烦恼种子,因此世世头出头没,于三界六道永远无法出离。如来藏具足成就世、出世间法的圆成实性,也含摄了七识心王相应的世间法缘起自性及妄想自性,因此才得以依如来藏心而建立三世因果及生死流转相,如此就可以知道:若无如来藏,就没有如来藏自住境界的涅盘寂静,也没有依如来藏而建立的万法,如此更没有诸行无常和诸法无我,三法印悉皆不存。今者 佛既宣说三法印,以此三法印作为佛法的试金石,不可推翻三法印;而从三法印中,却已证实真心如来藏阿赖耶识心体的存在,故而如来藏是胜义实有,非假名安立的唯名相法。
又《成唯识论》卷3云:“若无能持染净种识,一切因果皆不得成。有执大乘遣相空理为究竟者,依似比量,拨无此识及一切法。彼特违害前所引经,智断证修、染净因果,皆执非实,成大邪见。外道毁谤染净因果,亦不谓全无,但执非实故。若一切法皆非实有,菩萨不应为舍生死,精勤修集菩提资粮。谁有智者为除幻敌,求石女儿用为军旅,故应信有能持种心。依之建立染净因果,彼心即是此第八识。”若无如来藏执持业种不失,是谁任持果报而丝毫不错乱?是谁能贯穿三世因果而不失?就是因为有如来藏心执持业种不失,于过去世五蕴坏灭时,如来藏与意根来至今世,而由如来藏阿赖耶识心体,以其独有的大种性自性来摄受四大物质,方能变现今世的色身等五蕴,而在今世受报。又于今世五蕴坏灭时,如来藏携带善恶业的所有种子,与意根去至未来世,而由如来藏心变现未来世的五蕴,而在未来世受苦乐报。因此,当然是如来藏心执持业种不失,才能贯穿三世果报而不失,菩萨就是因此实证上的了知,所以能精进修学佛菩提道,乃至成佛。
综合上面种种教证可知,如来藏真是胜义实有,非假名安立。若说如来藏是假名安立,无疑是毁 佛谤法,拨无因果,成大邪见!造地狱业,来世必定受诸苦受,长劫以后恐仍将难以重生为人,皆非有智之人。因此广劝众佛弟子们,莫再毁谤如来藏心为非胜义实有,乃至谤言大乘非 佛说;否则,妄说佛法,果报不轻。
二、如来藏与“我”之间的差异
有人认为认为一切皆空,一法不立方是究竟,认为如来藏法就是不离我见,是一种我的变相,乃至认为佛说如来藏法不过是方便说。那么我们就来看看,什么是“我”,如来藏与“我”之间有什么区别?
一般来说,提到“我”,都是我要这样,我要那样,在在处处都不离能取之心和所取之境而存在,能取之心也被称为见分,也即是七转识――眼耳鼻舌身意识和末那识,能取六尘诸法,与六尘相上见闻觉知。所取之境也被称为相分,也即是六尘之相――色声香味触等相而伴随生起其法相。表面看来如来藏能造就五蕴十八界一切法,似乎也是有能取之心,和所取之境,其实不然,这样的思维是不解世尊所说意,为不如理作意。下面我们不妨来看看佛经是怎么讲述的。
《大乘入楞伽经》云:“众生心所起,能取及所取,所见皆无相,愚夫妄分别;显示阿赖耶,殊胜之藏识,离于能所取,我说为真如。”众生的阿赖耶识心体所生起的能取的七转识,以及七转识心所取的六尘等法相,其实都是依阿赖耶识心体而起,非真实不坏,但是由于愚痴凡夫的虚妄分别而遍计所执,认为实有蕴我,处我,界我,执有实我实法,认为能取和所取都是真实不坏的法;虽然如此,在七转识的能取与所取的六尘相这二取相中,却能显现出阿赖耶识心体就是殊胜的如来藏识;这个如来藏识,其自身虽能生出能取所取,但其自性却是本来离于能取与所取,绝对不染着六尘万法,恒时清净,不生不灭,这个阿赖耶识心体,我说就是真如。
《大方广佛华严经》云:“善男子!譬如猛风吹大海水,波浪不停;由境界风飘静心海,起识波浪相续不断,因缘相作不相舍离,不一不异如水与波;由业生相深起系缚,不能了知色等自性五识身转;彼阿赖耶终不自言:我生七识。”阿赖耶识就好像大海一样,因风吹袭而波浪汹涌;由于外境界风所吹,阿赖耶识便依据五根而变现出内五尘相,七转识浪随之而起,不断攀缘五尘及其所生之法尘,相续生灭不断。虽如此,但阿赖耶识却好像大海自体,不会随风而去,如如不动。波浪是大海所生,但大海没有觉知性,不知道自己生起波浪,甚至不知道自己存在,不知道自己是大海,阿赖耶识同样如此,祂只是随缘而应,不断变现出有情众生的七转识和诸尘相,所变现的这些种种法相与阿赖耶识的关系,就好像大海和波浪的关系:不一不异。狭义来讲,虽生出这种种的法相,但自己却无法知道,也因无证自证分,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存在,所以“彼阿赖耶终不自言:我生七识。”
上面这些经文已经明确指出,阿赖耶识如来藏为无我性的,虽生万法而不自知,离于能取和所取,所以本性清净,具真如性,这和认为能取和所取为实有的“我见”有着本质的区别,那个生出“我见”心行的是染污末那和意识,此二识为阿赖耶识心体所生,为依祂起性,不得自在,即使消除此二识的我见我执,转染污成清净,他们也无法变成如来藏,因如来藏的“无我”性,非因修得,其体本来现成,本来如是,若想将第七末那识和第六意识转净后变为如来藏,那么此如来藏就是因修而得,不离生灭,且转净前,没有如来藏,此说完全违背世尊所言的“藏识恒不断”,完全违背世尊开示的“赖耶为依止,诸识从彼生”的垂训。再若末那识和意识转净变为如来藏,那么末那识和意识又到哪里去呢?世尊成佛尚八识共聚,非只有前五识和第八识,故如来藏是本来无我性的,此无我性非因修而得。
一切证悟之人,都能现前领受到自身如来藏的清净无我性,也能在一切有情身上,遍观其如来藏不染六尘的无我自在性,故而诸师有云:“常有无位真人由面门出入”,既言“无位”,就表示本无住,本无我,本无形,本不分别;既言“真人”,就表示本无生,本无灭,本无染,本具圆成实性,既言“常由面门出入”就表示其非无用,非无能,而具大妙用,所以佛经中也常称之为“无我如来藏”。
《大乘入楞伽經》:“显示阿赖耶,殊胜之藏识,离于能所取,我说为真如。”虽然如此明言,但仍有很多人分辩不清“我”与“阿赖耶识心体如来藏”之间的关系,仍然认为阿赖耶识心体如来藏就是外道所说的常我,就是我见的另一种表现,就是于本无所有中自己虚妄计度的安立。譬如刚刚去世的印顺法师在其所著的《印度佛教思想史》中这样写到:“佛法说无我,而现在极力说如来藏我,到底我是什么?《大般涅槃经》说:‘何者是我?若法是实、是真、是常、是主、是依、性不变易者,是名为我。’这与奥义书所说我,是常、是乐、是知,似乎相差不远。”印顺法师在台湾佛教界被尊为导师,其影响不可为不巨,其在书中多次指出,世尊三转法轮所讲述的如来藏和外道梵我思想相差不远。以印顺法师为代表的那些所谓大师们,否定如来藏思想,认为如来藏思想不过是外道梵我思想的演化,认为如来藏思想不过是世尊方便的安立。对此世尊在《楞严经》中云:“陀那甚深细,种子如瀑流;我常不开演,恐彼执为我。”也就是说:阿赖耶识陀的心行极为微密深细,其所含藏的种子就好像瀑布流淌一般不断的流注;我对凡夫及二乘圣人常常都宣说这个关于阿赖耶识的妙法,因为我恐怕那些人将产生误会而将阿赖耶识执着为常见外道所说的常我、神我。世尊如此明言,但还是有愚痴凡夫,一叶遮目,自蒙其眼,不能安忍如来藏,不能理清“我”与“无我如来藏”之间的关系,如此之人实堪可怜。
摘录《央掘魔罗经》卷二中世尊的殷殷告诫与诸学人共勉,愿持否定如来藏观点者得以仔细思量,早日醒悟忏悔,如此今生方有机会趋入正法,得证无生。
“闻如来藏不生信乐。如鸱鸺鸟昼盲夜见好暗恶明。彼诸众生亦复如是。好邪恶正不乐见佛及如来藏。去来现在不生信乐。如彼鸱鸺好暗恶明。如人长夜修习邪见。染诸外道不正之说以宿习故今犹不舍。彼诸众生亦复如是。久习无我隐覆之教。如彼凡愚染诸邪说。去来现在不解密教。闻如来藏不生信乐非余众生。若人过去曾值诸佛。供养奉事闻如来藏。于弹指顷蹔得听受。”
三、如来藏在吾人身中
如来藏既是胜义实有,非假名安立,那?如来藏究竟在哪里?就有必要探究一下,这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
一者,如来藏在吾人身中:《深密解脱经》卷一:“广慧!彼识名阿陀那识,何以故?以彼阿陀那识取此身、相应身故。广慧!亦名阿梨耶识,何以故?以彼身中住着故,一体相应故。” 佛说:“广慧啊!这个第八识又名阿陀那识,为什么叫做阿陀那识呢?因为这个阿陀那识,祂在有情的色身里,一直执持着这个色身,每一秒每一剎那都在配合色身而运作无间。这个执持众生色身的阿陀那识,也称为阿赖耶识。为什么称为阿赖耶识呢?因为这个阿赖耶识,一直住在自己所造的色身里,与色身犹如一体的不断相应而配合运作。”
世尊在经中已明白指出这个圆成实性的阿陀那识(阿陀那识即是阿赖耶识、如来藏之异名),就住在众生的色身中,与众生的色身和合为一,遍身而住。当众生造作一切身口意行,引发不同之善恶业种,执藏于如来藏心中,因为有此执藏分段生死业种的执藏性,所以才名如来藏心为阿赖耶识,成为引发后有之因。这些善恶业种,都由阿赖耶识携至未来世,于因缘际会时,再由阿赖耶识流注相应的业种,成就自己所造的五阴身,或在人间、或在天上受诸苦乐,或处地狱受种种苦报,如此因果循环丝毫不乱。若非众生各有阿赖耶识执持色身,以记录各自一切身口意行,无疑就会因果错乱:行善众生不得善果,五逆十恶、毁 佛谤法的众生却升天上。因无有能记载其善恶业行的阿赖耶识随身,祖师所言“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的名言,也将顿成空谈。若认为阿赖耶识住于虚空,那么这个住于虚空的阿赖耶识与色身就是完全分离的两个个体,不能同时同处配合运作,祂又是如何记载有情众生的一切身口意行业种?又如何了知众生的起心动念,乃至如何配合众生而正常运作?因此可知,阿赖耶识一定就在吾人色身中。
二者,吾人身中如来藏本体,与 世尊的如来藏(改名无垢识)一样清凈。《大方等如来藏经》云:“善男子!我见众生种种烦恼,长夜流转生死无量。如来妙藏在其身内,俨然清净与我无异……我观诸众生,婴苦亦如是,身怀如来藏,而不自觉知;是故告菩萨,慎勿自轻鄙,汝身如来藏,常有济世明;若勤修精进,不久坐道场,成最正觉道,度脱无量众。” 佛说:“善男子!我看见众生被种种无明烦恼所系缚,于无量生死中头出头没,无有尽期。这些众生虽然被无明烦恼所覆而长久的住在无明暗夜中,但他们身内的如来藏,还是和我一样,本来、自性、清净、涅盘……我看见众生被种种烦恼痛苦逼迫,身中怀着和我一样清净的如来藏心,而都不能自己发现祂的存在。所以我告诉各位菩萨:不要看轻自己、鄙视自己,在你们每一个人的身中,都有与我一样具大功用的如来藏,常常都救济世间众生之光明显发出来。如果你们能够信受我所说的话,勇猛精进的修证,不久就可以触证如来藏心,而得到般若中观智(亦名总相智、根本无分别智),那么就可以依如来藏无生的智能,进修相见道所应得的别相智而达初地通达位,进修地上菩萨所应得的道种智,乃至终于证得一切种智而究竟成佛,就可以度脱无量无边的苦难轮回的众生。”
由 佛的开示,已经明白告诉我们,如来藏本体就在吾人身中,与 世尊一样清凈,若能证得此心如来藏,才算是真正开始内门修学菩萨道的不退菩萨,真正的走上成佛之道。虽然我们如来藏本体与 世尊无垢识一样的清净,可是我们如来藏所含藏的七转识种子却有染污,未如 世尊一样究竟清净,因此悟后须再经过将近二大无量数劫,断除烦恼障种子现行而断除分段生死,其如来藏(阿赖耶识)舍阿赖耶识名,改名为异熟识;再经历一大无量数劫,断除烦恼障习气种子随眠、所知障无明随眠,究竟清净时改异熟识名为无垢识而究竟成佛。一切有情众生,无论是凡夫地,菩萨地乃至佛地,其如来藏都在其各自的报身内,俨然清净无染,同 佛无异。
三者,因有如来藏住于身中,才能执持业种,才有吾人色身及身量大小不同:契经云:“或名阿陀那,执持种子及诸色根而不坏故。”经中已明说,中阴身投胎时,能见有缘父母和合,无正知见及生颠倒见,而不正知入于胎(受精卵)中。又,若无如来藏执持受精卵,则受精卵必定烂坏。又,由于如来藏阿赖耶识心体恒具有大种性自性,不断地从母体里摄取四大,而渐渐成就自己的色身,乃至五根具足。因此众生的色身,乃至五根具足,都是以如来藏?因,以父精母血及四大为缘,而由如来藏所变现制造的。
在受精卵位时,尚不具五根,六识就不现前,因此当时的“名、色”当中,仅有受精卵、意根及如来藏。直到受精卵发育到四、五个月以后,五根方始具足基本的功能(可从医学报导得知),连同最先的意根在内,六根就具足了。因为六根具足的关系,就能接触外五尘;因能够接触外五尘,如来藏就能变生内六尘,就能生眼等六识现行,具足十八界,因此才能在人间运作及受用。
此外,《佛地经论》更云:“阿赖耶识所变身形大小不定;且如此界瞻部洲人善业最劣,所得色身极长四肘;东胜神洲善业次胜,身长八肘;如是善业渐渐增胜,所得色身形量渐大……。”由此可知,如来藏执持众生往昔所造善业、恶业、净业种,于因缘成熟时,即变现出不同身量大小的色身,大如金翅鸟,或者小如肉眼不可见之细菌,或者庄严广大无比的诸佛报身,或者丑陋如恶鬼等等。因此唯有如来藏,能够依过去所造善、恶、净业种,而变现不同身量大小的色身,这只有如来藏才有此功能,非是七转识所能为也,现见七转识的一一心,都没有这种功能,由此证明确实有如来藏心的存在。
四者,因有如来藏造色持身,才有一切法辗转出现:既然色身是由如来藏执持受精卵及摄取四大,而使受精卵分裂及长养,因而有吾人之色蕴出现,故色蕴是如来藏投胎后最早、最直接出生之法。受精卵由如来藏执持在母体子宫内,经五、六个月的长养,渐渐具足六根,其中前五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都是色法,于今世母亲子宫里借着父精及母血中的四大为缘,才能渐渐圆满成就身根;后一意根,是前一世死前的意根,亦即是中阴身之意根,携带第八识投胎而来。因六根具足的关系,能接触外五尘而变现内六尘相分,故内六尘相分是如来藏间接出生之法。因有内六尘相分故,必有见分出现,因而产生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及意识,此六识是如来藏借着根、尘、触而辗转出生之法。因六识出现的关系,才能了知一切法,感受一切法,于万法或看见、或听见、或嗅到、或尝到、或触到,意识于其间广作分别,凡夫执以为实。进而产生各种感受,或苦或乐或不苦不乐,乃至或贪恋或厌恶,求取之心不断生起,对于贪着之境界,不了知其虚妄的道理,不断想办法去获得、保持,不令坏失。如此执着则又种下了再次受生的因,导致有情生死轮回,相续往来于六道中而无法出离。而诸菩萨对于这依他而起的离念灵知意识心…等万法,了知其虚妄性,故于诸法不贪不恋。如此之一切万法,或科学、或艺术、或人文、或宗教、或入世、或出世、或正见、或邪见、或清净、或染污,林林总总,无不是在六识出现后才出现的,更是因缘和合辗转出生之法。由此可知,若无如来藏及其如来藏所生六根、六尘、六识,如何有一切世、出世间法的出现?因此,唯有如来藏依缘创造吾人之色身乃至执持此色身,才有一切法直接或间接,乃至辗转出现,为吾人所受用。故而,因有如来藏造色持身,才有一切法辗转出现,证实确有如来藏心的存在。
五者,因有如来藏,才有吾人寿、暖,乃至舍身时,冷触发生:《成唯识论》云:“定实有识(如来藏阿赖耶识),具根、寿、暖,有情摄故。由斯理趣,住灭定者,决定有识,实不离身。”因有如来藏住于众生身中,执持色身,才有众生的寿命及体温存在。若没有如来藏持身,众生的寿命、体温就会中断,而成为冰凉僵硬的死尸。因为这样的缘故,即使处于灭尽定状态下的阿罗汉,虽然在灭尽定中已经灭尽了离念灵知等六识心与心所有法,也灭除了意根五遍行中的受和想,但是他们身中的如来藏仍然在持身,片刻不相离,所以也们的离念灵知心虽然已经断灭了,身体也仍然不会毁坏。
由此可知,若无如来藏执持色身,吾人将顿成死人。那么吾人死亡时,如来藏是如何舍身的呢?《成唯识论》云:“又将死时,由善恶业,下上身分,冷触渐起。若无此识,彼事不成,转识不能执受身故。”又如《杂宝藏经》云:“顶圣、眼生天,人心、饿鬼腹,旁生膝盖离,地狱脚板出。”命终后进入正死位时(如来藏开始舍身的阶段),那些证悟的圣者,其如来藏是由脚底先舍,渐渐移向头顶最后舍身,因如来藏舍身而不再持身的部分,冷触就会现起,最后舍身的部份是头顶。那些造大善业者,如造欲界天善业之人,舍寿时,则见欲界天景象、宫殿、天女众等迎接,因心生欢喜,乐于前往,就会往生欲界天,一点也不感觉痛苦,也无四大分离的痛苦,其阿赖耶识是由脚底开始舍身,最后舍身的部份是心脏。而造大恶业者,如谤佛、谤法、谤僧、谤胜义僧、大妄语等业,如来藏则是从头顶开始舍身,脚底板是最后舍的部份;彼时如来藏舍身一分,就同时在地狱成就地狱身一分;乃至如来藏舍身十分时,地狱身就成就十分了。因此当地狱身十分成就时,就立即开始在地狱中受长劫尤重纯苦果报了。而一般人因无大善业或大恶业,其如来藏舍身时,冷触就起;如来藏舍身一分,就在吾人色身旁成就中阴身一分;乃至如来藏舍身十分,便成就中阴身十分。因此,若无如来藏,如何有寿命、体温?又如何能有如来藏舍身时的冷触渐起之事相发生?因此,必然有如来藏住于吾人身中执持色身,才会有上述现象的出现,也唯有如来藏才有此功能,非是七转识所能为也。
综合上述五点教证,完全可以证明如来藏就在吾人色身中,不曾须臾远离也。也因为有如来藏的关系,才能成就色身、执持色身、执持寿暖、身量大小之不同,才有一切万法辗转之出生,这才是 世尊说法四十九年为众生开示的正理。所以般若的证悟必定以是否亲证如来藏而领受其真如性,作为证悟般若的唯一标准;所以禅宗五祖云:“不识本心,学法无益。”众生欲真正修学佛法,其入门就是证悟如来藏;入门之法,则是要寻觅此不生不灭的如来藏心。只要证悟此心,就是禅宗所谓的开悟明心;也唯有证得此心,才能进入内门广修六度万行,这才是真正修道的开始,故而一切佛子当以找到自己身中之如来藏,正式进入见道位中,作为修学佛法的第一标的。
那些否定如来藏空性心的胜义实有,否定如来藏在吾人身中的学子们,都应当慎思明辨,不应随着否定如来藏妙法的破法者,妄加否定;如来藏妙法甚深极甚深,若没有深入的教理熏习,若没有自己相应的体证,是没办法契入甚深微妙的如来妙藏,就更无法进修一切种智的唯识学了,也就永无可能成佛了。断不可意气用事、不加捡择地随诸邪师盲目否定如来藏,否定如来藏就是毁坏三乘菩提所依的根本,也是谤佛、谤法者,正当开口否定如来藏心、谤无如来藏心的时候,当时便已成就 佛所说的一阐提人重罪,舍寿时身坏命终,来世必堕无间地狱中,承受长劫尤重纯苦果报。若以修学佛法累积福德为先,而造大恶业于后,无疑是天下最大的冤屈。
祈愿天下四众佛子,皆得消除性障,悉具正见;现前当来,得证无生。
-----(正藏)

(原标题:如来藏略说)
 
 
更多>同类禅宗网

推荐排行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禅宗  |  网站地图  |  鄂ICP备 2021019967号
禅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