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明心报告  慧开  见性  禅宗公案  话头  参公案  默照禅  公案  明心见性   

证大乘涅槃前的四加行

   日期:2018-07-21    
大乘法中不共二乘的涅槃有二种,一为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二为佛地始有之无住处涅槃。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是三贤位中的第七住不退位即有所证,直到妙觉位都是同证此一涅槃;入地时已证二乘的有余、无余涅槃而不取涅槃,回心大乘依十无尽愿发起受生愿,故不取证声闻法中的二种涅槃,故说始从第七住位直到妙觉位,都只证第一种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证得大乘第一种涅槃之前,必须有大乘见道前的加行,因为大乘涅槃与二乘涅槃的实证,虽在断除我见、我执、我所执的内涵大约相同,但大乘涅槃的地后实证者,除了二乘涅槃之所证,另有般若相应之法,即是进入第七住位之前先证真如,则应该先作加行才能实证。《成唯识论》中有颂说:【现前立少物,谓是唯识性;以有所得故,非实住唯识。】4
意思是说:还没有证得唯识真如法性的人,在修学增上慧学时,应该先在心中建立一个好像存在的东西,名为真如,假名为真实唯识之自性,然后求证之;但因求证之时仍未实证真如而不能现观万法唯识的实相境界,所以仍然未离开有所得的境界,以此缘故而说不是真的已经住在唯识性中。这就是说,大乘见道的实证者,在见道前应该先作加行位的修行,先在心中建立真如心真实有的正见而修四种加行,方有可能随后证得真如;故说大乘涅槃在实证前必须先作特定内涵之加行,否则纵使已从善知识处探听而已知密意,仍然无法运转大乘涅槃之功德,等同未证。
此谓若无法运转所知内涵,虽知实相般若之密意,仍非实证,即非已证转者,即同未得大乘见道的凡夫一样,本质无别。甚至往往因此生大我慢,演变到最后则是成就增上慢,死后堕落三恶道中。是故求证大乘涅槃前,除了必须具备的未到地定等条件外,在实证之前必须先有加行。大乘涅槃具足四种,函盖了二乘涅槃,关于菩萨所证二乘涅槃内涵,其中仍有与二乘圣者共与不共之差别;但大乘涅槃中的本来自性清净涅槃及无住处涅槃,不共二乘圣者;前者唯诸佛与菩萨有,后者唯佛地始有。本节之中先说实证本来自性清净涅槃前,应该确实作到的四加行,属于大乘真见道前的加行。后一节中说明相见道位应修的加行,再说明相见道位即将而欲入地前应作的加行,仍属于相见道位的加行;该加行完成时,需配合其他条件方能入地,方属大乘见道的通达位,此时初地入地心的功德已经实证而且能如实运转,名为初地入地心菩萨、证得初地真如。
证真如是真见道位的菩萨境界,要由亲证第八识如来藏而现观祂的真实性与如如性,方能如实了知证真如之义。除此第八阿赖耶识心体之外,无别真如可证、可观,如是见道方是真正之大乘见道,故名真见道;相对于其后心中刹那刹那都不生疑(无间等)之多劫继续进修真如法相之各种别相而名为相见道,亦说如是首次证真如时为真见道。真见道是证得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之唯一途径,无别他途可证大乘涅槃;乃至未来成就佛地之无住处涅槃,亦是由此真见道位所证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而得实证;而此因地所证涅槃则要藉真见道之证真如方能得之,但真如是第八识如来藏于一切法中运行时所显示之真实性与如如性,是故真见道之内涵即是亲证第八识如来藏而现观其真如性,名为证真如,即是证得一切法真如。
于此真见道位之前,必须精修六度波罗蜜多,要把第六住位前所应修的六度修学,方能求证真如而得见道。在真见道位前,虽已六住位应修之六度波罗蜜多,求入真见道位前仍有四加行必须修持;如是四加行,乃以二乘四圣谛观行所断我见为基础,接著应在大乘真见道前对二取皆属如来藏空性之正理有所认知,并须心得决定,方可成为比量观察能取、所取皆属空性如来藏之菩萨,始能名为四加行已经修证完成的菩萨,即是双观能取所取空;其后方能求证第八识如来藏而证真如,如是证后方能不退转、不偏空,所证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之智慧与解脱功德方能运转,名为真如之证转者。若未修此四加行来确定能取心与所取境皆归属于空性心如来藏,或修此四加行而心中未得决定,或修此之时仍未具备深厚未到地定定力以致未能降伏性障者,纵使善知识慈悲助其证得真如,亦将无法运转其真如智慧而成为干慧,不具有真见道之实质,即是对真如法性及其智慧都无法运转者,不能称为证转真如者,即不是大乘教中真实开悟之人。
建立正确的知见以后,可以开始修习四加行,四加行的主要内涵是名、义、自性、差别;修习四加行之目的,在于如何将名(受想行识)的全部内涵弄清楚,然后将名之义如实理解,以免误解了名的真实义,以致修学佛法将唐捐其功;然后将名所指涉诸法的自性加以观察、如实理解,印证前面观察的名所指涉的义相符无误以后,可以将各种名的自性互相之间的差别全部加以理解。全部如实理解以后,便能确认能取的觉知心与意根,本是空性如来藏中的一部分;因为这些自我全都是生灭有为法,不是实有常住不坏的自性。而所取的色阴(五色根与六尘)也都是缘生性空,不是实有法,当然也是空性如来藏中的一部分。如是依理观察比量推断,已在心中确认五阴自我必是由自心如来藏所生,确认众生觉知心不由物生、不由虚空生、不自生 5、不无因生 6、不他生 7、不共生 8,而且已经具足四加行的观行以后,就是证得能取所取空的加行位满足的菩萨,成就三界世间境界中最为第一的智慧;接下来就应该求证第八识如来藏,证实第八识真如心的存在。一旦证得第八识如来藏时,便能现观空性心如来藏是真实而又如如,就是证真如,就是实证空性,这时才是现观真如而不退转的时候。由以上的说明可以证明,于证真如之前,必须先修四加行,才能在心中完全相信另有第八识如来藏恒存而非单有识阴六识与意根存在,因此愿意求证之,实证而不退转以后才是进住于真见道位中。
关于四加行的如实观修,会有四个结果:煖、顶、忍、世第一法。今依《成唯识论》略加说明,借以建立学人之正知见,方免混淆:
次,加行位其相云何?颂曰:现前立少物,谓是唯识性;以有所得故,非实住唯识。
论曰:菩萨先于初无数劫,善备福德智慧资粮;顺解脱分既已,为入见道住唯识性,复修加行伏除二取,谓煖、顶、忍、世第一法。此四总名顺决择分,顺趣真实决择分故。近见道故立加行名,非前资粮无加行义。煖等四法依四寻思四如实智初后位立,四寻思者寻思名、义、自性、差别假有实无,如实遍知此四离识及识非有,名如实智。名义相异,故别寻求;二二相同,故合思察。依明得定,发下寻思;观无所取,立为煖位。谓此位中创观所取名等四法皆自心变,假施设有,实不可得。初获慧日前行相故,立明得名;即此所获道火前相,故亦名煖。
依明增定,发上寻思,观无所取,立为顶位;谓此位中重观所取名等四法皆自心变,假施设有,实不可得;明相转盛,故名明增;寻思位极,故复名顶。依印顺定,发下如实智,于无所取决定印持,无能取中亦顺乐忍。既无实境离能取识,宁有实识离所取境?所取能取相待立故。印顺忍时,总立为忍;印前顺后,立印顺名。忍境识空,故亦名忍。
依无间定发上如实智,印二取空,立世第一法。谓前上忍唯印能取空,今世第一法二空双印。从此无间,必入见道,故立无间名。异生法中此最胜故,名世第一法。
如是煖、顶,依能取识观所取空,下忍起时印境空相。中忍转位,于能取识如境是空,顺乐忍可。上忍起位,印能取空。世第一法,双印空相。皆带相故,未能证实。故说菩萨此四位中,犹于现前安立少物,谓是唯识真胜义性;以彼空有二相未除,带相观心有所得故,非实安住真唯识理。彼相灭已,方实安住;依如是义,故有颂言:
菩萨于定位,观影唯是心;义想既灭除,审观唯自想。如是住内心,知所取非有;次能取亦无,后触无所得。9
语译如下:【第二,加行位的相貌如何?有一首颂这么说:于现在自己所知的境界中,先建立一个万法唯识的认知,就好像真的有一个能生万法的唯一真识这个东西存在现前的境界中一样的认知,说这是真实的万法唯识的体性;但因为仍只是一个比量思惟的建立,而非实证能生万法的唯一真识,仍然是住在意识境界中而有各种境界所得的缘故,并不是真实的住入唯识性的境界中。
论曰:菩萨先于第一大无数劫修行过程中,应该懂得准备福德资粮、智慧资粮;具备福德与智慧这二种资粮时,就是随顺解脱分已经了,然后为了想进入见道位住于唯识性中,要再修习加行来降伏或断除二种取,也就是说证得煖、顶、忍、世第一法等智慧。这四个阶段的智慧合起来名为顺决择分,这四个智慧能使行者随顺及趣向真实的决择分故。
由于这是接近见道之前所作观行的缘故,就把这四个阶段的观行建立为加行的名称,但不是说前面的资粮位修行中都不需要加行的道理。
煖、顶、忍、世第一法等四个法,是对四种法加以观察思惟所出生的四种如实智,是把四加行从最初到最后的分位而加以建立的。四种观察思惟(寻思)的内涵,就是以名、义、自性、差别等四个法来寻思五阴都是假有实无(观察思惟五阴的名、五阴的义、五阴的自性、五阴的自性差别,都是假有实无而归于如来藏),观行之后如实遍知五阴的名、义、自性、差别四个法,若离于真识如来藏就不能存在了;也要如实遍知五阴中这四个法的境界在真识如来藏自住的境界中并不存在,才能名为如实智。依五阴施设出来的各种名,与名所代表的真实义的法相是有所不同的,所以应该分开来观察确认;但是五阴的名与五阴的义之间,并非互不相干的二法,而是依于同一个法如来藏来说的,所以应该转入第二阶段再度加以思惟观察。由于确实明白名的全部内涵(确实明白名所指涉的真实义)以后,心得决定而不怀疑时,发起了下品的观察思惟智慧;这时观察五阴的名、义、自性、差别而全部不再认定为实有法,全都摄归如来藏了,因此建立为煖位;犹如磨擦木头尚未出烟,但已有些热度了。
也就是说,在这个煖位之中是第一次观察五阴的名、义、自性、差别等四个法,其实全都是自己的空性心如来藏所变生的,假立名称为色受想行识而施设为正在现象界中存在,因此说之为有,若要探求其真实不坏性是不可得的。由于是在第一次获得智慧光明太阳之前所应作的修行法相的缘故,便建立明得定的名称(首次获得这种智慧光明而决定不疑);同时就在这里依于所将获得的见道智慧火焰的前行修习所得的热煖法相,建立名称为煖位。
然后是依于智慧光明再度增加后的更强的定心所(明增定),发起上品的观察思惟,仍依名、义、自性、差别等四个层面,对自己所执取的五阴的名乃至五阴的功能差别,重新观察而确定自己对于五阴的名等四法都无所取,便建立为顶位;这是说,在顶位中第二遍详细观察所执取的五阴中的名等四法全都是自心如来藏所变生的,假名施设五阴中的名等四法是现象界中暂时的存有,想要寻觅受想行识真实不坏的常住自性体性是不可得的;重观以后便使智慧光明的相貌转而更加盛大,所以建立名称为智慧光明增加而说是明增定;又因为这是寻思位的最高境界,所以又建立名称为顶位。
修完了煖位的下寻思与顶位的上寻思而获得寻思智了,接著要使自己依止印顺定,发起下品的如实智;这是要对无所取的观察思惟,能够心得决定而印定无误然后受持,在没有真实能取的观察智慧中,也能随顺爱乐而生起忍法,才是证得印顺定。既然确实观察并没有真实的境界离开能取识而得存在,怎么可能会有真实存在的能取识可以远离所取的境界而存在?这是因为所取的六尘境界与能取六尘境界的识是相待而立的缘故(因此能取的六识觉知心无常空,是六尘为助缘才能由如来藏所生的生灭法)。当菩萨如是印定而随顺下来,并且能够安忍的时候,就从总相上面建立为忍;也是依于已经印定前面的观察而能够随顺于观察的内容之后,建立印顺定的名称。这时由于能够安忍于能取六尘境界的识阴六识无常故空,本属空性心如来藏所有,因此也名之为忍。最后是依于无间不断的印顺定,也就是再也不会有疑心生起而认定不疑了,就是发起上品的如实智了;这时是双印能取与所取空,就是印定能取境界的六识觉知心是无常空,都是空性心如来藏无量功德中之一部分;同时也印定能取的六识心所摄取的五色根及六尘相分,一样都是无常空,一样是空性如来藏中的功德之一;这样在觉知心里面建立有一个空性心如来藏,而且观察五阴全部都属于空性心所有功德中的一部分,就是双印能、所取空的加行位者;这是三界世间境界中之至高无上法,世间凡夫无人能超越这样的观行智慧,就依这个观行所得的智慧建立为世第一法;是说世间一切凡夫有情的见地,全都无出其上。这是说,前面的上忍(煖、顶为下忍)只能够印定能取的六识心是空,如今这一阶位的世第一法是能取空与所取空二者双双印顺决定,知道全都是由真实唯识的空性心所生。从此以后究取第八识空性心而无间断,有一天必定会证得如来藏真如而进入真见道位中,所以建立无间这个名称。在所有异生凡夫的法中,这是最殊胜智慧的缘故,名为三界世间的第一法。
就象是这样子,煖、顶是依能取识等六识心来观察所取的六尘境界空,下品忍生起时印定了六尘境界的空相。中品忍证转的阶位中,是在能取识犹如六尘境界一样是空性的看法上面,能够随顺、安乐、接受、认可。在上品忍生起的阶位中,印定能取的六识心也是空性中的法性;在世第一法阶位中,则是双双印定能取是空性的局部与所取是空性的局部等二种空相。由于这四个阶位中全都带有五阴相的缘故,还没有能力证得真实唯识的法性(还没有能力证得如来藏真如而无法现观能取及所取都属于空性心的局部)。所以说菩萨在这四个位阶中,仍然是在现前方便安立的似乎有一点点东西,叫作是万法唯识的真实胜义法性;由于他的空与有等二边的法相尚未除灭,带著空相、有相而观察真实心如来藏时仍是有所得境界的缘故,不是真正安住于真实唯识的正理中。只有证得如来藏而住于真如境界中,使那个空相与有相全都消灭以后,才算是真正的安住于唯识性中。依于这样的真实义,所以有颂这么说:菩萨住于唯识性的印定位时,现观五阴等影像纯是如来藏自心;住于真如境界中,对五阴等义的认知既然已经灭除了,详细审度而现观五阴等义全都只是自己的认知。像这样住于自己内里之心如来藏的真如境界中,了知所取的六尘境界并非真实有;随后现观能取六尘境界的觉知心自己也不是真实存在的,都是如来藏所变现,最后是由此触证而完全了知自己对一切法都无所得,因为能取的自己与所取的六尘、五根身全都是自己的如来藏心所变现的境界。】
由上面概略的圣教解说,有关唯识五位中的加行位,已经证实必然是在真见道位前,而非真见道位之后。四加行的实地观修内容,不于此书中说明;于正觉同修会中的禅净班,教到高级部的课程时,亲教师们自当有所教导。四加行若已确定观修后,观察自己在大乘见道上应有的其他条件也已具足时,即可求证真如,就是求证第八识如来藏。证得第八识心以后才能现观真如,能现观真如时方能如实观察有情身心都由各人的自心如来藏所生;乃至扩大到有情相关的万法,全都是由第八识心配合祂所生的七转识与色阴等十一法来共同成就;能如是深观而确定无误了,才能说是已经证得唯识性而真正住唯识性中。这时所见的身心万法都如影像不实,也确定所取的色身五根及六尘都非真实有,而能取的觉知心及处处作主的意根自己也都不是实有,而能生的如来藏自己亦不领受六尘中的任何境界,因此一切都归于无所得,获得与大乘无生智相应的智慧解脱,这就是《成唯识论》所举颂中说的观影唯是心……如是住内心,知所取非有;次能取亦无,后触无所得。也就是证得第八识心而证悟唯识理以后,如实观行已能运转第七住位的智慧功德而决定不退了,然后次第进修而审观能取的自己与所取的色身及六尘等万法,莫非自心八识心王所生所显,都应归属于一向都无所得的自心如来藏。这时开始经由非安立谛三品心的修习过程,及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而破邪显正的大福德,以及三品心时生起的初禅离欲心境,便能到达第十回向位,此时已具足第十住位眼见佛性的如幻观、第十行位的阳焰观、第十回向位的如梦观,但还没有生起初分无生法忍,尚未入地 10。
欲修大乘真见道前的四加行之前,平实有私心里的话必须告诉读者:欲证本来自性清净涅槃及佛地大涅槃者,应发无上菩提心,非发起声闻心;也就是应该具足菩萨性而成为菩萨种姓,永远都不欣乐于无余涅槃解脱三界生死的自了境界。
《大方便佛报恩经》卷2〈发菩提心品 第4〉:
佛告喜王菩萨:善男子!谛听!谛听!菩萨摩诃萨知恩者,当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报恩者,亦当教一切众生,令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若发菩提心,云何而发?菩萨因何事故,所以能发?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初发三菩提心时,立大誓愿,作如是言:‘若我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当大利益一切众生,要当安置一切众生大涅槃中,复当教化一切众生,悉令具足般若波罗蜜。’是则名为自利,亦名利他。是故初发菩提心者,则得名为菩提因缘、众生因缘、正义因缘、三十七助道法因缘,摄取一切善法根本。11
语译如下:
【佛陀告诉喜王菩萨说:善男子!正确地听取!正确地听取!菩萨摩诃萨若是对佛陀知恩的人,应当发起无上正等正觉之心;对佛陀报恩的人不但要对佛知恩,也应当教导一切众生,令众生发起无上正等正觉心。
喜王菩萨说:若是发起菩提心时,应该如何发起?菩萨是要因什么事情作为所缘之故,所以能发起无上正等正觉之心?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首次发起无上正等正觉心的时候,建立大誓愿,口中出声而这样子说:‘若是我将来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时,将会广大利益一切众生,一定要安置一切众生于大涅槃中,不会安置一切众生于二乘涅槃中;并且一定会教化一切众生,全部都使他们具足实相智慧到达无生无死的彼岸。’这就是我说的自利,也说之为利他。由于这样的缘故,首次发菩提心的人,就可以名为菩提因缘、众生因缘、正义因缘、三十七助道法因缘,因为这样子发菩提心时就是摄取一切善法的根本。】
由此可以证实,菩萨不但应该寻求解脱于三界生死,还应具足菩萨性,成为菩萨种姓,才是佛法中人。因为诸佛要度的人不是聪明伶俐者,不是要度自了汉成就可思议解脱,而是要度一切众生都得诸佛的不可思议解脱;而一切众生度不可尽,菩萨及诸佛都同样不许入无余涅槃,所以证得无余涅槃以后还要起惑润生再度受生于三界中,继续自度度他;或是成佛以后示现灭度而实不取无余涅槃,仍然继续在十方世界中不断地示现八相成道而转,利乐众生都得佛道而永不灭度。因此,诸佛菩萨所度的对象虽然是一切众生,但要帮助众生实证真如住入唯识性之前,都得先教导众生发起菩萨性而成为菩萨种姓了,然后才帮助众生实证真如而住入唯识性中;所以诸佛、菩萨广度众生悟入真如时,都是只度菩萨性具足的人,这是所有求悟真如的佛子四众都应深入及正确了解的次法。
---------------------------------
注5 自生者,例如有人主张意根末那识是无因自生。
注6 无因生者,例如有人主张细意识可以自行出生,不需要有第八识执持意识种子作为意识出生之因。
注7 他生者,例如一神教外道主张一切有情都是由自己以外的创世主所出生。
注8 共生者,例如释印顺主张六根与六尘相触为缘即能出生六识,不必有第八识持种来出生六识。
注9《成唯识论》卷9,《大正藏》册31,页49,上22-下3。
注10 入地前仍有加行应修:大乘四圣谛之十六品心及九品心的修习而证得第四果(即是《楞严经》中所说入地前应修的加行),然后生起十无尽愿的增上意乐,永远不入无余涅槃而回心佛菩提道。
注11《大正藏》册03,页135,中5-17。
-----平实导师《涅槃21-22》<正觉电子报第119-120期>
 

(原标题:证大乘涅槃前的四加行)
 
 
更多>同类禅宗网

推荐排行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禅宗  |  网站地图  |  鄂ICP备 2021019967号
禅宗网